第125章
老左听若兮说道,原是因了徐家阿兄晚庭要去往前方海岛,去求见那岛上一名神医,小姐便陪了他去。哪知竟会出了这等样祸事。
接下来两日里,徐府上下,及暗卫营众人,便是忙着租赁海船到那周边打捞,听那有经验的船夫说道,海流有固定方向,便沿了那方向一路追过去,终于在一处海湾将人捞了上来。
却见身上衣裳还在,皮肉却已被海鱼啃噬得不见了人样。
暗卫营众人自知保护不力,此时又无从领罪,只得先帮徐家人收敛了徐小姐尸体,处理后事等一应事务,也纷纷候在一旁帮衬。
老左却实在坐不住,估算了宁王脚程的时间,便急急地骑马往北,一路迎将过来。
算起来,此刻老左与宁王李贽二人于苍梧驿碰面之时,那徐小姐的亡灵安抚、法事超度与殓葬等过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当中。
因岭南地区“信鬼好巫”的风气远重于中原,对身体发肤本就看重,认为“尸身不全”乃是大不幸,因而对徐小姐这般非正常死亡且尸身不全之人的丧事,为免怨气积聚,会极其讲求缩短停灵与下葬时间。
待李贽醒转,不顾老左劝阻,又是上马疾行。一路悲痛难抑、吐血不止,仍是不愿停歇地行了三个日夜,终于抵达郁林,到了徐府。
只见徐府大门屋檐下悬挂着上书“奠”字的白色素灯,门楣上贴了“恕报不周”的素白纸条,白色招魂幡在风中忽忽飘荡。
府内隐约传来道士诵经的吟唱声和法器之声。
李贽三日以来罄尽心力地赶路、思念与悲伤,赶到此处时,已几近油尽灯枯,在徐府大门外,几乎是滑下了马背,被赶扑上来的暗卫营众兵卫七手八脚架住,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眼中却再也无泪,立于当地,只对开门迎出来的徐渭等人说道,自己要以徐菀音夫君的身份替她扶灵。
李贽此话一出,将徐渭夫妻惊得呆在那处,如两尊石雕,却丝毫不敢生出异言。
因此时的李贽,乃是皇帝亲封的一字王宁王爷,全国皆知他刚刚获封,便领军北上平叛,两个月来是捷报频传,因而数度传出宁王爷或将取代太子之位的传言。这般一个军权在手、又明摆着正受皇帝隆宠的皇长子宁王爷,如此纡尊降贵地上门,要替自家女儿扶灵,虽说于礼法身份、人情影响、及丧葬法事规矩等等,皆是不合,更因他越礼自称徐菀音“夫君”,实则是对徐家门户的巨大冲击。但徐渭夫妻又如何说得出半个不字?
于是余下两日里,李贽便如根本看不见任何其它,身着最重之孝服“斩缞”,悲痛欲绝地守于棺木之旁,并于其后跟随扶灵。
徐渭夫妻面如土色地一直陪伴在侧,看去竟似恐惧远多于悲伤,尤其那卢氏,浑身抖得筛糠一般,陪了一日后,到第二日时,喊着头痛便再不出现。
因了是宁王爷在此,这一两日里,竟是令到整个岭南西道各级官吏都闻讯而来,除了徐渭自己便是本州最高长官,全都督府内各职能部门的六曹参军事,集体到场;郁林周边邻近数州的刺史、都督也都尽皆前来;镇守岭南的府兵长官、州级及其它各级驻军的军使、别将等也通通赶了过来;更别提县级以下官吏,人数更是众多。
便在宁王抵达郁林的一两日间,徐府周边乌泱泱来了无数达官显贵,徐府这一场丧事,竟办得门庭若市。
徐夫人卢氏的头,便痛得没边了……
第117章 岳父
说来也怪, 那宁王爷在徐府丧事上的这两日,一开始是悲痛得几乎要随了亡者去,慢慢的, 他好似越来越沉心静气、神色安稳。
到他拜别徐渭时, 那都督大人竟觉着心中惴惴, 七上八下的, 总是不得宁帖。
更让徐大人满心狐疑的是, 宁王爷都离开好些日子了,都督府近旁那条巷子里那个暗卫营,仍未撤营。徐大人悄悄派人过去探了探, 见众暗卫仍是该操练操练, 该做事做事, 却不知都在忙些甚。
但不管怎样,眼下这摊子事儿, 算是了结了。徐大人看着身边那垮着脸的妻子卢氏,忍不住长长叹出口气来。
却说宁王李贽那头。
一开始,那爱人成痴的年轻王爷被菀菀的噩耗惊得神魂脱壳,整个人、整身血肉,都恨不得被那个“我已失去了她”的想法一片片剥离掉他身体,狠狠地放纵悲痛,只想跟了她去。在那赶路的三日里,直是愁云惨淡, 一路泣血。
把个紧紧跟随在侧的暗卫老左吓得,暗自后悔不迭, 责怪自己为何要让主子爷提前知道这事。又是担心主子爷身体,见他高大的躯体骑在马上,哪里还有半分驭马之姿, 只是被马儿驮了个皮囊一般,还动辄颠出口血来……那徐姑娘的杀伤力,简直比漠北战场狠过千百倍!
就那样行尸走肉般行了两日,那宁王突然问了句:“那日徐小姐所乘的船只,船老大可有控住?”
老左忙回“有的”。徐小姐在那船只上出了那么大的事,老左自然是早早便令暗卫将那船老大控住,在都督府派人查船、封禁海路之时,那船老大及另几名要紧船工,已然被抓到了暗卫营的私监里,无人知其下落。
“审!只要审不死!”年轻萎靡的王爷从牙缝里逬出这句。
接着又问:“说是要陪她兄长去那海岛见神医?”
“是的!”
“全查!岛上神医,有一个算一个,都带回来……”李贽明显瘦了一圈的下颌角变得有些锋利,他腮边肌肉被他狠咬牙时,清晰地现出一痕狠辣的印记,“莫露形迹!”
“是!”
进了徐府后,宁王爷红着眼、吐着血,看着他前些日子希图进门拜见的、她的父亲徐渭大人。
他声音虚浮、有气无力、却不容置疑地说,自己要以徐菀音夫君的身份守灵、扶灵。
没有人敢反对,敢质疑,敢不配合。
于是他便顺顺当当地身着“斩缞”,以菀菀夫君的身份,在徐府继续不眠不休。眼见仆役、丫鬟们人人缟素,低头沉默着来回忙碌;眼见和尚道士轮番做法;眼见前来吊唁拜见的名帖不断,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各色官吏、军使来来往往,跪灵、又跪他……
毕竟是血鸦郎将,这徐府中,被他驻跸在地,这么冷眼细察,不过一日,便究出好些破绽。
整个丧事,从过程到细节,皆是完备,毫无问题。
可这徐府内,好似被分作了两拨人。一拨人唯唯诺诺,活儿都在干,却总觉着脖颈上被提了根线,干得人不踏实,他们自己个儿也不踏实;另一拨人则浑身上下透着股子冷气,虽说因了办丧,人人面上都是一副苦相,那拨人却见不出悲苦来,只一味冷漠……甚至,带了些威严。
那徐渭大人倒是两眼红肿,便连鼻头也是红透了,整日里低垂了脑袋,确是个悲伤父亲的模样,却似悲伤得过了头,丝毫也不像是个边地疆员了。
菀菀的娘亲卢氏,好似浑身总在发抖,终究是抖得立也立不住了,便被徐大人打发回房去歇下。
那位真正的徐晚庭,如今被唤作徐守仪,病恹恹的身子骨,出来晃了一圈,拜见过宁王殿下,也是借故说道病体虚弱,也即不见了身影。
宁王似若无意地问了一回,菀菀的贴身丫头若兮和柳妈妈却是去了何处?那徐大人竟一脸慌乱茫然……
到了第二日上,只见老左匆忙来报,附耳悄悄说道,那海岛上并无什么神医;那名被羁押在暗卫营中的船老大,先前是闭口不言,后来上了些手段,他受不住了才说,有人先就给了银两,令他将船开到一处等着,他依言而行,船只在那处等了没多久,就来了那船海匪,抢了船上财物,还想劫人,随后便发生了徐小姐落海之事。
宁王李贽神色未变,只于当夜前去找到徐渭大人告别,以女婿的口吻与他叙了番话。
夜色如墨,徐府内白幡仍在飘动,香火气在暗夜里如鬼魅般浮动。
“王爷……”徐渭对深夜上门的宁王躬身行礼,被李贽轻轻扶住。
“明日,小王便要启程回京了。”李贽声音仍是沙哑,“今夜特来,向岳父大人辞行。”
徐渭头皮一阵发麻,脚下一个趔趄,禁不住扶住桌角才稳住了身形,面上血色霎时间褪了个干净。
“王、王爷,万万不可如此称呼……”他声音尖利得有些走调,似是惊惶无度,又似悲伤气紧,“小女……小女福薄缘浅,岂敢、岂敢玷辱王爷清名!这……这于礼不合!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李贽沉邃如渊的双眼,看着眼前情态有些过激的徐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厉光。
“礼法?”年轻的宁王轻轻摇头,嘴角扯出一个苦涩至极的弧度,“在小王心里,菀菀早已是妻子。未能早向大人提亲,是我此生最大之憾!”他双眼仍是不放松地盯看着眼前这位岳父,看得那徐大人一阵难以自持的愧意,心虚地低头回避。
接下来两日里,徐府上下,及暗卫营众人,便是忙着租赁海船到那周边打捞,听那有经验的船夫说道,海流有固定方向,便沿了那方向一路追过去,终于在一处海湾将人捞了上来。
却见身上衣裳还在,皮肉却已被海鱼啃噬得不见了人样。
暗卫营众人自知保护不力,此时又无从领罪,只得先帮徐家人收敛了徐小姐尸体,处理后事等一应事务,也纷纷候在一旁帮衬。
老左却实在坐不住,估算了宁王脚程的时间,便急急地骑马往北,一路迎将过来。
算起来,此刻老左与宁王李贽二人于苍梧驿碰面之时,那徐小姐的亡灵安抚、法事超度与殓葬等过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当中。
因岭南地区“信鬼好巫”的风气远重于中原,对身体发肤本就看重,认为“尸身不全”乃是大不幸,因而对徐小姐这般非正常死亡且尸身不全之人的丧事,为免怨气积聚,会极其讲求缩短停灵与下葬时间。
待李贽醒转,不顾老左劝阻,又是上马疾行。一路悲痛难抑、吐血不止,仍是不愿停歇地行了三个日夜,终于抵达郁林,到了徐府。
只见徐府大门屋檐下悬挂着上书“奠”字的白色素灯,门楣上贴了“恕报不周”的素白纸条,白色招魂幡在风中忽忽飘荡。
府内隐约传来道士诵经的吟唱声和法器之声。
李贽三日以来罄尽心力地赶路、思念与悲伤,赶到此处时,已几近油尽灯枯,在徐府大门外,几乎是滑下了马背,被赶扑上来的暗卫营众兵卫七手八脚架住,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眼中却再也无泪,立于当地,只对开门迎出来的徐渭等人说道,自己要以徐菀音夫君的身份替她扶灵。
李贽此话一出,将徐渭夫妻惊得呆在那处,如两尊石雕,却丝毫不敢生出异言。
因此时的李贽,乃是皇帝亲封的一字王宁王爷,全国皆知他刚刚获封,便领军北上平叛,两个月来是捷报频传,因而数度传出宁王爷或将取代太子之位的传言。这般一个军权在手、又明摆着正受皇帝隆宠的皇长子宁王爷,如此纡尊降贵地上门,要替自家女儿扶灵,虽说于礼法身份、人情影响、及丧葬法事规矩等等,皆是不合,更因他越礼自称徐菀音“夫君”,实则是对徐家门户的巨大冲击。但徐渭夫妻又如何说得出半个不字?
于是余下两日里,李贽便如根本看不见任何其它,身着最重之孝服“斩缞”,悲痛欲绝地守于棺木之旁,并于其后跟随扶灵。
徐渭夫妻面如土色地一直陪伴在侧,看去竟似恐惧远多于悲伤,尤其那卢氏,浑身抖得筛糠一般,陪了一日后,到第二日时,喊着头痛便再不出现。
因了是宁王爷在此,这一两日里,竟是令到整个岭南西道各级官吏都闻讯而来,除了徐渭自己便是本州最高长官,全都督府内各职能部门的六曹参军事,集体到场;郁林周边邻近数州的刺史、都督也都尽皆前来;镇守岭南的府兵长官、州级及其它各级驻军的军使、别将等也通通赶了过来;更别提县级以下官吏,人数更是众多。
便在宁王抵达郁林的一两日间,徐府周边乌泱泱来了无数达官显贵,徐府这一场丧事,竟办得门庭若市。
徐夫人卢氏的头,便痛得没边了……
第117章 岳父
说来也怪, 那宁王爷在徐府丧事上的这两日,一开始是悲痛得几乎要随了亡者去,慢慢的, 他好似越来越沉心静气、神色安稳。
到他拜别徐渭时, 那都督大人竟觉着心中惴惴, 七上八下的, 总是不得宁帖。
更让徐大人满心狐疑的是, 宁王爷都离开好些日子了,都督府近旁那条巷子里那个暗卫营,仍未撤营。徐大人悄悄派人过去探了探, 见众暗卫仍是该操练操练, 该做事做事, 却不知都在忙些甚。
但不管怎样,眼下这摊子事儿, 算是了结了。徐大人看着身边那垮着脸的妻子卢氏,忍不住长长叹出口气来。
却说宁王李贽那头。
一开始,那爱人成痴的年轻王爷被菀菀的噩耗惊得神魂脱壳,整个人、整身血肉,都恨不得被那个“我已失去了她”的想法一片片剥离掉他身体,狠狠地放纵悲痛,只想跟了她去。在那赶路的三日里,直是愁云惨淡, 一路泣血。
把个紧紧跟随在侧的暗卫老左吓得,暗自后悔不迭, 责怪自己为何要让主子爷提前知道这事。又是担心主子爷身体,见他高大的躯体骑在马上,哪里还有半分驭马之姿, 只是被马儿驮了个皮囊一般,还动辄颠出口血来……那徐姑娘的杀伤力,简直比漠北战场狠过千百倍!
就那样行尸走肉般行了两日,那宁王突然问了句:“那日徐小姐所乘的船只,船老大可有控住?”
老左忙回“有的”。徐小姐在那船只上出了那么大的事,老左自然是早早便令暗卫将那船老大控住,在都督府派人查船、封禁海路之时,那船老大及另几名要紧船工,已然被抓到了暗卫营的私监里,无人知其下落。
“审!只要审不死!”年轻萎靡的王爷从牙缝里逬出这句。
接着又问:“说是要陪她兄长去那海岛见神医?”
“是的!”
“全查!岛上神医,有一个算一个,都带回来……”李贽明显瘦了一圈的下颌角变得有些锋利,他腮边肌肉被他狠咬牙时,清晰地现出一痕狠辣的印记,“莫露形迹!”
“是!”
进了徐府后,宁王爷红着眼、吐着血,看着他前些日子希图进门拜见的、她的父亲徐渭大人。
他声音虚浮、有气无力、却不容置疑地说,自己要以徐菀音夫君的身份守灵、扶灵。
没有人敢反对,敢质疑,敢不配合。
于是他便顺顺当当地身着“斩缞”,以菀菀夫君的身份,在徐府继续不眠不休。眼见仆役、丫鬟们人人缟素,低头沉默着来回忙碌;眼见和尚道士轮番做法;眼见前来吊唁拜见的名帖不断,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各色官吏、军使来来往往,跪灵、又跪他……
毕竟是血鸦郎将,这徐府中,被他驻跸在地,这么冷眼细察,不过一日,便究出好些破绽。
整个丧事,从过程到细节,皆是完备,毫无问题。
可这徐府内,好似被分作了两拨人。一拨人唯唯诺诺,活儿都在干,却总觉着脖颈上被提了根线,干得人不踏实,他们自己个儿也不踏实;另一拨人则浑身上下透着股子冷气,虽说因了办丧,人人面上都是一副苦相,那拨人却见不出悲苦来,只一味冷漠……甚至,带了些威严。
那徐渭大人倒是两眼红肿,便连鼻头也是红透了,整日里低垂了脑袋,确是个悲伤父亲的模样,却似悲伤得过了头,丝毫也不像是个边地疆员了。
菀菀的娘亲卢氏,好似浑身总在发抖,终究是抖得立也立不住了,便被徐大人打发回房去歇下。
那位真正的徐晚庭,如今被唤作徐守仪,病恹恹的身子骨,出来晃了一圈,拜见过宁王殿下,也是借故说道病体虚弱,也即不见了身影。
宁王似若无意地问了一回,菀菀的贴身丫头若兮和柳妈妈却是去了何处?那徐大人竟一脸慌乱茫然……
到了第二日上,只见老左匆忙来报,附耳悄悄说道,那海岛上并无什么神医;那名被羁押在暗卫营中的船老大,先前是闭口不言,后来上了些手段,他受不住了才说,有人先就给了银两,令他将船开到一处等着,他依言而行,船只在那处等了没多久,就来了那船海匪,抢了船上财物,还想劫人,随后便发生了徐小姐落海之事。
宁王李贽神色未变,只于当夜前去找到徐渭大人告别,以女婿的口吻与他叙了番话。
夜色如墨,徐府内白幡仍在飘动,香火气在暗夜里如鬼魅般浮动。
“王爷……”徐渭对深夜上门的宁王躬身行礼,被李贽轻轻扶住。
“明日,小王便要启程回京了。”李贽声音仍是沙哑,“今夜特来,向岳父大人辞行。”
徐渭头皮一阵发麻,脚下一个趔趄,禁不住扶住桌角才稳住了身形,面上血色霎时间褪了个干净。
“王、王爷,万万不可如此称呼……”他声音尖利得有些走调,似是惊惶无度,又似悲伤气紧,“小女……小女福薄缘浅,岂敢、岂敢玷辱王爷清名!这……这于礼不合!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李贽沉邃如渊的双眼,看着眼前情态有些过激的徐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厉光。
“礼法?”年轻的宁王轻轻摇头,嘴角扯出一个苦涩至极的弧度,“在小王心里,菀菀早已是妻子。未能早向大人提亲,是我此生最大之憾!”他双眼仍是不放松地盯看着眼前这位岳父,看得那徐大人一阵难以自持的愧意,心虚地低头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