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是茉莉特有的味道。
她忽然记起此前在明德宗秘境中所中的幻境里,有他的幻影。
她被困在其中,每日都要为他的幻影攀折一枝花,其中就有茉莉。
裴暄之见她有些愣神,便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碧森森的林叶,解释道:
“那边开的,刚看到便过去折了一枝,这种花的香气很清新,你不喜欢吗?”
颜浣月摇了摇头,放任那枝茉莉在鬓边绽放。
她看着阳光下他微微泛着金色微芒的脸颊和清澈见底的双眸,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心安,不禁含笑说道:“多谢,我很喜欢。”
裴暄之很少听她说喜欢。
就算这几日她被魅香所惑并不清醒时,他再怎么问,她也只是说:“你好香啊……让我咬一口……”
这会儿她清醒着,又这么认真地看着他。
他自认脸皮不薄,却也一时竟控制不住地拘谨了起来,心里跳得很快,有好一会儿什么都想不起来。
远岚晴碧,空山风吟,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跟在她身边。
颜浣月掐诀召出长剑,朗然笑道:“走吧,我带你回去。”
说着带着他踏上长剑,御剑乘风,滑出茂盛的山林,借着一处高坡,忽地腾上长空,往天倾城方向掠去。
风口浪尖时冒险前来,窝在山中大湖周边垂钓的鱼小渔只看到湖面上飞过一道潇洒恣意的倒影。
这位精神极端敏锐的垂钓者抬首看向高空。
正午的日头正盛,一抬眼便被阳光刺得眼前一白,只隐约看到有人御剑飞行的影子。
鱼小渔揉了揉眼睛,适应着眼前一白之后泛上来的黑红色,喃喃道:“周家的人不是说没妖物吗?怎么突然又来这里探查了?”
“咚”地一声水波声响,他心中觉得大事不妙。
揉了揉眼睛,缓了好一会儿,才隐约看到自己方才观日后看不见的时候,不知为何将鱼竿给碰到了湖里。
他赶忙伸手去捞,恰好拂过一阵风,湖面上泛起涟漪,将鱼竿荡到他够不到的地方去了。
鱼小渔大感晦气,有些怨天上飞过的人,也怨自己何必好奇去看,事不顺心时,简直见谁都不顺眼。
这下好了,好不容易趁着娘子带儿子去天倾城的清和月令集赶会,他能安安心心钓个三四日的鱼好过过瘾,谁知倒把鱼竿给掉水里了。
鱼小渔望竿兴叹了一会儿,终于接受现实唉声叹气地起身。
拎着空空荡荡的渔桶和一大盒蚯蚓、虫子,挎起椅子的椅背,意兴阑珊地下山去。
许久,风拂过湖面,飘在湖面上的鱼竿忽地断成两截。
水面划开一道巨大的波纹,波纹中央,一个身着烟青素袍的男子浮出水面,稳稳地立在水面之上。
第一时间散开灵识探查周边是否有人,他从这里出来的事,绝不可有活口知晓。
灵识直笼罩了湖心外三里地,连一滴露水从枝叶见滴落都觉察到了,却未发觉有人在这个范围内。
他眨眼之间收回覆盖满山的灵识,又浸回水中,一力扯出三个意识昏聩、面色土黄的男子,踏着水面缓步走到岸边。
若非宗门中人如今还死守着大河入口,而鬼市境内失了地脉之力,逐渐坍塌崩溃溶于四象之境中。
他也不至于带个儿子们涉险,在逐渐溃败的鬼市中寻了好几处方位试图离开都未能成功。
只是他偶然间灵光一闪,想起鬼市是倒在大河水面之内的。
研究许久,才排布出鬼市天地二盘涉水倒转局,竟真的借此局推演到了一处出口指向。
天不亡人而人自亡,他这一生道途坎坷,将无数绝路走成了坦途,又何尝不是与天争时,与地争利,与人争命?
这次宗门之中,绝对不止来了一些小弟子,能勘破熔金绝命阵的,定然不是小辈,能毫发无损、悄无声息地拿走千岁子中地脉之力的,绝非庸常之辈。
不知是哪家在世的老祖不顾东洲危局,不为其牵绊,跑到鬼市来游玩了一番。
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可能,能胜过他的,只有那些老东西了。
他举目四望,不知此地是何处,但是观察了一会儿太阳的方向和植物种类、朝向,土地颜色和气候之后,大约猜测是在西陵附近。
周家……
周氏中是女子把持大权,执掌灵脉。
在他看来,西陵灵脉充裕,水土富饶,又远离危机四伏的北地,此地生息繁盛,长久太平是天时地利的缘故,任谁都可稳妥治理,与周家那些裙钗的关系不大。
周家那些人凡事爱认死理,当年一周女为报母仇,追杀魔族太子一路追到东洲之畔。
后,斩杀太子,于东洲明净海洗刷骨剥皮,凭此功绩,执掌当时为魔族侵扰甚重的西陵大阵。
西陵周氏最早的姓氏旗帜,是写在魔族太子那张被剥下的皮上的。
想想当年魔主听闻儿子的皮被制成大旗挂在天倾城城墙之上时,会是怎样的表情,他也忍不住有些畅快开怀。
都言魔为神之水中影,可人族将突然到来,对世间一番血洗,意图灭尽天地人牲,彻底占领世间的“神之倒影”称为“魔”,又将他们囚在北地。
人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神魔之辈,人可胜于其否?
他垂眸看了一眼三个昏迷不醒的儿子,沉吟片刻,还是决定以免遭周氏疯咬,暂且绕开此地吧。
天倾城经过多年沉淀,各处楼宇建筑皆大气又雅致,这是难得的无忧之地。
颜浣月远远见城中热闹非凡,城墙之上,有人远远地冲她摇了摇旗子,她便按底剑身,掠到城墙上,将天衍弟子的令牌递上。
查验的女子看了眼裴暄之,问道:“他呢?”
颜浣月说道:“是我夫君,妖族的,我们只从天倾城上空经过。”
那女子看着她的令牌,说道:“稍等。”
又转身朝着城下唤道:“道友,你寻的人可是这位?”
颜浣月跟着她一道往城下看,却见墙下门洞之中走出一个赤缇锦袍的男子来。
俄尔四目相对,薛景年青黑的眼眶着实有些刺目。
“颜浣月,我就知道你没事……你一逃出来就传信给我,我一刻不停地来找你……我当时就与同门在鬼市外列阵,你……”
立在颜浣月身后的裴暄之原本还甚是明快的神色瞬时暗了下来。
他知道她传信回去了,却不知对面是薛景年。
颜浣月的目光掠过薛景年,看向角落里鹅黄衣衫的边角,远远道:“谭道友,也从鬼市过来吗?”
谭归荑从城门下走出来,絮风撩动她面上的薄纱,那双明亮的眼睛遥遥望向她。
姜叙声也随着谭归荑走出来,远远招了招手,笑道:“幸会,幸会,我回家,路过,既然道友大难不死,不如一起在清和月令集上转一转。”
颜浣月说道:“不必,薛景年,我传的信,可曾告知苏师兄?”
薛景年说道:“说了,鬼市那边没抓到地裂的罪魁祸首,师兄师姐他们还得守在那里。”
颜浣月问道:“韩师姐也在吗?”
“在。”
她又问道:“韩师姐可好?”
“未曾受伤,听说你没事,她也松了一口气。”
颜浣月说道:“劳烦传了消息,好生休息吧,等回了宗门送你灵石,我先回去了。”
说着拉着裴暄之跃上长剑,扬长而去。
等掠过天倾城,又急速落地,从另一侧城门进城,找了一间十分偏僻的客栈暂且住下。
这时候从天倾城往北走,很大可能会在野外过夜,既然师门已知晓她活着的消息,那么事情就不必赶得太急,她也是实在不想在野外过夜了。
她收拾了一番,与裴暄之吃了些饭菜,便拉下床帷盘坐于床上打坐。
裴暄之在房中看了一会儿书,无意间透过窗户见对面街角处有一座小小的城中道观,一道人影忽地从道观门前闪过。
他放下手中的书,在房中布下结界,起身出了门。
那道观是个求签问命的所在,往日门前稀稀落落,近日借着清和月令集好一番宣扬求问姻缘的能耐,也招揽了不少踏门前来的。
裴暄之在观中若无其事地游荡了一圈,从大殿前的朱漆木栏上取了一张蒙着红纸的签文。
掀开红纸,捏着签文看了一遍,随手放入袖中,转身拾阶而下。
阶下的庙祝惯会从神情揣测人所求是否得意,见他衣饰容貌皆为不凡,便开口道:
“小公子,卦有变卦,世上变数亦是常见,人卜而窥于未有,行而变其所归,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尚可遁其一也,莫要消沉,什么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更不要说区区姻缘二字。”
裴暄之披着一身阳光走到阶下,听着他那似是而非,可套到任何时候的话。
这种与人深入交谈的话术他学过不少,如今听到有人用到自己身上,也不禁笑道:“哦?如此说来,先生有方子?”
她忽然记起此前在明德宗秘境中所中的幻境里,有他的幻影。
她被困在其中,每日都要为他的幻影攀折一枝花,其中就有茉莉。
裴暄之见她有些愣神,便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碧森森的林叶,解释道:
“那边开的,刚看到便过去折了一枝,这种花的香气很清新,你不喜欢吗?”
颜浣月摇了摇头,放任那枝茉莉在鬓边绽放。
她看着阳光下他微微泛着金色微芒的脸颊和清澈见底的双眸,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心安,不禁含笑说道:“多谢,我很喜欢。”
裴暄之很少听她说喜欢。
就算这几日她被魅香所惑并不清醒时,他再怎么问,她也只是说:“你好香啊……让我咬一口……”
这会儿她清醒着,又这么认真地看着他。
他自认脸皮不薄,却也一时竟控制不住地拘谨了起来,心里跳得很快,有好一会儿什么都想不起来。
远岚晴碧,空山风吟,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跟在她身边。
颜浣月掐诀召出长剑,朗然笑道:“走吧,我带你回去。”
说着带着他踏上长剑,御剑乘风,滑出茂盛的山林,借着一处高坡,忽地腾上长空,往天倾城方向掠去。
风口浪尖时冒险前来,窝在山中大湖周边垂钓的鱼小渔只看到湖面上飞过一道潇洒恣意的倒影。
这位精神极端敏锐的垂钓者抬首看向高空。
正午的日头正盛,一抬眼便被阳光刺得眼前一白,只隐约看到有人御剑飞行的影子。
鱼小渔揉了揉眼睛,适应着眼前一白之后泛上来的黑红色,喃喃道:“周家的人不是说没妖物吗?怎么突然又来这里探查了?”
“咚”地一声水波声响,他心中觉得大事不妙。
揉了揉眼睛,缓了好一会儿,才隐约看到自己方才观日后看不见的时候,不知为何将鱼竿给碰到了湖里。
他赶忙伸手去捞,恰好拂过一阵风,湖面上泛起涟漪,将鱼竿荡到他够不到的地方去了。
鱼小渔大感晦气,有些怨天上飞过的人,也怨自己何必好奇去看,事不顺心时,简直见谁都不顺眼。
这下好了,好不容易趁着娘子带儿子去天倾城的清和月令集赶会,他能安安心心钓个三四日的鱼好过过瘾,谁知倒把鱼竿给掉水里了。
鱼小渔望竿兴叹了一会儿,终于接受现实唉声叹气地起身。
拎着空空荡荡的渔桶和一大盒蚯蚓、虫子,挎起椅子的椅背,意兴阑珊地下山去。
许久,风拂过湖面,飘在湖面上的鱼竿忽地断成两截。
水面划开一道巨大的波纹,波纹中央,一个身着烟青素袍的男子浮出水面,稳稳地立在水面之上。
第一时间散开灵识探查周边是否有人,他从这里出来的事,绝不可有活口知晓。
灵识直笼罩了湖心外三里地,连一滴露水从枝叶见滴落都觉察到了,却未发觉有人在这个范围内。
他眨眼之间收回覆盖满山的灵识,又浸回水中,一力扯出三个意识昏聩、面色土黄的男子,踏着水面缓步走到岸边。
若非宗门中人如今还死守着大河入口,而鬼市境内失了地脉之力,逐渐坍塌崩溃溶于四象之境中。
他也不至于带个儿子们涉险,在逐渐溃败的鬼市中寻了好几处方位试图离开都未能成功。
只是他偶然间灵光一闪,想起鬼市是倒在大河水面之内的。
研究许久,才排布出鬼市天地二盘涉水倒转局,竟真的借此局推演到了一处出口指向。
天不亡人而人自亡,他这一生道途坎坷,将无数绝路走成了坦途,又何尝不是与天争时,与地争利,与人争命?
这次宗门之中,绝对不止来了一些小弟子,能勘破熔金绝命阵的,定然不是小辈,能毫发无损、悄无声息地拿走千岁子中地脉之力的,绝非庸常之辈。
不知是哪家在世的老祖不顾东洲危局,不为其牵绊,跑到鬼市来游玩了一番。
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可能,能胜过他的,只有那些老东西了。
他举目四望,不知此地是何处,但是观察了一会儿太阳的方向和植物种类、朝向,土地颜色和气候之后,大约猜测是在西陵附近。
周家……
周氏中是女子把持大权,执掌灵脉。
在他看来,西陵灵脉充裕,水土富饶,又远离危机四伏的北地,此地生息繁盛,长久太平是天时地利的缘故,任谁都可稳妥治理,与周家那些裙钗的关系不大。
周家那些人凡事爱认死理,当年一周女为报母仇,追杀魔族太子一路追到东洲之畔。
后,斩杀太子,于东洲明净海洗刷骨剥皮,凭此功绩,执掌当时为魔族侵扰甚重的西陵大阵。
西陵周氏最早的姓氏旗帜,是写在魔族太子那张被剥下的皮上的。
想想当年魔主听闻儿子的皮被制成大旗挂在天倾城城墙之上时,会是怎样的表情,他也忍不住有些畅快开怀。
都言魔为神之水中影,可人族将突然到来,对世间一番血洗,意图灭尽天地人牲,彻底占领世间的“神之倒影”称为“魔”,又将他们囚在北地。
人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神魔之辈,人可胜于其否?
他垂眸看了一眼三个昏迷不醒的儿子,沉吟片刻,还是决定以免遭周氏疯咬,暂且绕开此地吧。
天倾城经过多年沉淀,各处楼宇建筑皆大气又雅致,这是难得的无忧之地。
颜浣月远远见城中热闹非凡,城墙之上,有人远远地冲她摇了摇旗子,她便按底剑身,掠到城墙上,将天衍弟子的令牌递上。
查验的女子看了眼裴暄之,问道:“他呢?”
颜浣月说道:“是我夫君,妖族的,我们只从天倾城上空经过。”
那女子看着她的令牌,说道:“稍等。”
又转身朝着城下唤道:“道友,你寻的人可是这位?”
颜浣月跟着她一道往城下看,却见墙下门洞之中走出一个赤缇锦袍的男子来。
俄尔四目相对,薛景年青黑的眼眶着实有些刺目。
“颜浣月,我就知道你没事……你一逃出来就传信给我,我一刻不停地来找你……我当时就与同门在鬼市外列阵,你……”
立在颜浣月身后的裴暄之原本还甚是明快的神色瞬时暗了下来。
他知道她传信回去了,却不知对面是薛景年。
颜浣月的目光掠过薛景年,看向角落里鹅黄衣衫的边角,远远道:“谭道友,也从鬼市过来吗?”
谭归荑从城门下走出来,絮风撩动她面上的薄纱,那双明亮的眼睛遥遥望向她。
姜叙声也随着谭归荑走出来,远远招了招手,笑道:“幸会,幸会,我回家,路过,既然道友大难不死,不如一起在清和月令集上转一转。”
颜浣月说道:“不必,薛景年,我传的信,可曾告知苏师兄?”
薛景年说道:“说了,鬼市那边没抓到地裂的罪魁祸首,师兄师姐他们还得守在那里。”
颜浣月问道:“韩师姐也在吗?”
“在。”
她又问道:“韩师姐可好?”
“未曾受伤,听说你没事,她也松了一口气。”
颜浣月说道:“劳烦传了消息,好生休息吧,等回了宗门送你灵石,我先回去了。”
说着拉着裴暄之跃上长剑,扬长而去。
等掠过天倾城,又急速落地,从另一侧城门进城,找了一间十分偏僻的客栈暂且住下。
这时候从天倾城往北走,很大可能会在野外过夜,既然师门已知晓她活着的消息,那么事情就不必赶得太急,她也是实在不想在野外过夜了。
她收拾了一番,与裴暄之吃了些饭菜,便拉下床帷盘坐于床上打坐。
裴暄之在房中看了一会儿书,无意间透过窗户见对面街角处有一座小小的城中道观,一道人影忽地从道观门前闪过。
他放下手中的书,在房中布下结界,起身出了门。
那道观是个求签问命的所在,往日门前稀稀落落,近日借着清和月令集好一番宣扬求问姻缘的能耐,也招揽了不少踏门前来的。
裴暄之在观中若无其事地游荡了一圈,从大殿前的朱漆木栏上取了一张蒙着红纸的签文。
掀开红纸,捏着签文看了一遍,随手放入袖中,转身拾阶而下。
阶下的庙祝惯会从神情揣测人所求是否得意,见他衣饰容貌皆为不凡,便开口道:
“小公子,卦有变卦,世上变数亦是常见,人卜而窥于未有,行而变其所归,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尚可遁其一也,莫要消沉,什么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更不要说区区姻缘二字。”
裴暄之披着一身阳光走到阶下,听着他那似是而非,可套到任何时候的话。
这种与人深入交谈的话术他学过不少,如今听到有人用到自己身上,也不禁笑道:“哦?如此说来,先生有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