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9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的,老师。”
  “不过我基础稍微有点差。”田垚回道。
  “没事儿,基础差就慢慢学嘛!”方子业笑着回道。
  三人正闲聊着,背后也上来了三个人,好像是一家三口,父母和儿子。
  儿子的右手挂着石膏。
  他们放好了行李之后不久,孩子就依偎着女人睡着了。
  “老婆,你说小龙的手术到底搞好了没有啊?他一个骨折的手术,进出手术室才用了二十几分钟,这简直有些夸张了啊?”
  “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同济,不应该去中南的啊?”男人回道。
  听到这话,方子业、田垚三人都脸色一正。
  怎么坐个高铁,还能吃瓜到自己医院、自己科室身上。
  “我不晓得啊,网上都说中南医院的骨科也很好。只是网上也说,现在一般的骨折手术,手术的时长都是在两个小时左右。”
  “二十分钟?”
  “不过小龙也没有说哪里不舒服。”中年妇女忧心忡忡。
  “现在这些医院是越来越没有名堂了,骨折了还不让住院,前天下午做了手术,昨天就被赶了出来!”
  “还说什么日间手术。”
  “毕竟是开了刀的手术啊,好歹多住两天,打个消炎针什么的啊?”中年男人满嘴的埋怨。
  中年男子的声音并不小,所以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坐在他们更后排的一个人站起来问道:“你们家小孩也是在中南医院做的骨折手术吗?”
  “前天做,昨天出院?这比我去年住院还要猛啊?”
  “我去年是周一做的手术,周三就把我赶了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八卦着说道。
  “姐你也是骨折吗?”中年听到有人搭话,就站了起来。
  “你当时住院了啊?”
  “我感觉我们就没有住院,去了中南医院后,他们不让我们住院,就让我们住宾馆,一边做检查。”
  “好不容易周五进了医院,马上就手术了。”
  “孩子还说,他都不是打了全麻,只是打了手麻,进出就只用了二十几分钟……这不是开玩笑嘛?”中年男子满脸不悦。
  “好歹是个孩子啊,中南医院这不是瞎搞么?”
  中年妇女说:“那你们比我当时遇到的情况还要特殊啊,我当时是周六住进医院里去的。”
  “不过在住院之前,我还约床位约了好几天。”
  “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啊?”孩子父亲非常紧张地问。
  “还好啊,没感觉有什么,手术过后就没那么疼了,回去之后就是复查,功能锻炼,现在疤痕也浅了。”
  “就是提东西的力气,没有没断过的这只手这么大。”中年妇女说道。
  听到中年妇女这么说,中年男子的情绪才稍稍恢复了一些。
  然而,他们这么聊的时候,隔壁的一个青年转头道:“阿姨?你才住了两天院,就出院了,也没感染,没痛什么的?”
  “早知道我舅舅就该来汉市,而不应该在仙市做手术的,他做完了手术之后,现在隔三差五都还觉得骨头有点痛。”
  “当时手术做了有四个小时。”
  中年妇女摇头:“这倒没觉得,就是偶尔一下,断手这边还有轻微的跳痛和刺痛,大概一年有个一两次。”
  “复查的时候,医生说是正常的。”
  “我当时受伤就是在汉市,正好在水果湖那边,就去了中南医院,给我主刀的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医生呢……”
  “叫什么来着我给忘了,反正很年轻,好像是姓方,大家都叫他方医生?”
  “……”
  冯俊峰:“……”
  田垚则微微偏了偏头,双目错愕。
  好家伙,如果不是自己是全程跟着老师一起上的高铁,他准以为这是方子业在为了接待他而设的一个局。
  特意做给他看的是吧?
  不过,这几人还真的就是自来水。
  方子业也记起来了,那个中年妇女,好像是他当初为了做手术直播,之前提前预演在中南医院里做的几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采用的就是手法复位加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的时间很短。
  时间短不代表质量差!
  ……
  手法复位术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之前一直是在论文里面,现在,中南医院也开设了日间病房,基本上就是集中一两天,批量地解决一些,有骨折情况,但又想来中南医院做手术的骨折患者。
  主刀的人之前是邓勇,邓勇为了快速地进行日间手术,还刻意地练习过一段时间的手法复位术。
  他们的手术虽然与方子业无关,但是他们的感慨、质疑、埋怨和牢骚,都让方子业觉得,自己之前选择把手法复位术加点上去,并且重新对骨折分型进行重新定义!
  扩宽手法复位术的适用面,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样的意义还具象化了。
  现在,或许他们会觉得,手术时间太短,是非常惊讶的事情,或许以后啊,网络上,科普博主,都会觉得这样的时长,才是正经时长。
  如果时间再长了,反倒值得担心。
  ……
  下车的时候,方子业三人再次排队出站时,又听到了有两个人在聊天。
  “你说也真的怪啊,我从恩市被120拖到了汉市,这条本来从身体离开了的腿,竟然还能重新接起来。”
  “这同济医院的技术是真的好啊!~”
  “这种手术都能做得成功。”一人道。
  “我是在协和医院手外科做的手术,我们病房里,还有人是从豫省和湘省的岳市转来的。”
  “反正从网上看,协和医院的断肢再植手术做得比较不错。”另一个人回道,他戴着手部的支具。
  “湘省啊?湘省的医院是不是湘雅医院啊?”最开始说话的人,把声音压得很低。
  “可不是?近几年湘雅估计都没人敢去了……”
  “田垚,走了!”方子业与冯俊峰二人都出了闸门,田垚还没跟上来,便吼了一嗓子。
  田垚马上刷身份证出“关”:“师父师父,他们是不是在讨论微型循环仪啊?”
  田垚就是骨科的人,当然知道骨科这个超级神器!
  田垚之所以从华西医院来中南医院,其实就是奔着方子业而来的。
  田垚的本科是俞市医科大学,川大华西医院的硕士。
  他虽然自己说天赋不好,实则也是谦虚,专业操作和学术天赋都中规中矩。
  只是华西医院比中南医院更卷,他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都没能竞争过其他的变态们。
  “别人是在讨论手术。”方子业谦虚了一下。
  田垚虽然长得黑黑瘦瘦,可情商一点不低,低声道:“可手术也要先有手术机会啊?”
  田垚之所以走少干计划,看中的就是可以自由选择导师。
  而且选了导师后,导师也是不能拒绝的,这条规定比别人保送博士的还要牛逼。
  一个是学校保送,另外一个是国家计划!
  田垚就是挤走了另外一个保送的名额,到了方子业的博士队伍里。
  对方也连屁都不敢放。
  方子业不能带太多的学生呀。
  方子业表情平静,其实这会儿的情绪价值非常足,不管是病人的讨论还是田垚的补充解释,都让方子业有一种,此生值得。
  学术就是这样,当场可能没有任何利益,方子业也没有能够直接治疗许多病人。
  但就是有成千上万,甚至十万、百万、累积下来上千万或者上亿的患者,会因为方子业而受益。
  这就是科研的意义所在,也让方子业更加坚信自己以后的道路,一定要架着科研一起走路,而不是单纯的临床一条腿。
  “师父,我们去机场干嘛?”冯俊峰问。
  “去拿车啊!~我之前的车,被你们的师母放这里了。”方子业回道。
  “你们两个谁会开车?”
  田垚和冯俊峰两个人都举起了手。
  方子业则意外地看了田垚一眼。
  田垚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不过竟然也学了驾照。
  会开车就行,至于别人是怎么学到的,方子业并不关心。
  最后还是冯俊峰开着车,带着三人一起来到了疗养院。
  平稳停在了停车场之后,方子业就赶紧带着两人去了科研区域办理手续。
  两人是方子业的学生,所以不必提前汇报。
  疗养院的规定就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学生直接拉过来登记,然后入住到科研区的宿舍。
  不然的话,方子业借调来疗养院里工作,学生没办法毕业,你疗养院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呀?
  那方子业以后怎么办?
  一切都顺利办妥之后,方子业道:“你们两个等会儿打车去稍微买点个人用品吧!”
  “如果想回家一趟就回去,冯俊峰你先回家探亲,等玩够了,再来这里汇报。”方子业道。
  四月份,冯俊峰和田垚二人的规培和答辩都已经结束,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规培结业考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