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77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洗手池前,顾毅等人也没有提这件事。
  感情的事情,方子业自理,任何人都不好额外干涉。
  如果方子业没有女朋友,那才另当别论。
  洗手消毒、穿无菌衣后,顾毅与苗昊宇二人就已经完成了消毒铺巾。
  而后两人分别去穿无菌手术衣,规规矩矩地站在了辅助助手位。
  三个教授都上台占据了一二三助手,他们能帮忙的地方的确不是很多。
  方子业并没有特别多的废话,直接拿起了手术刀,就干净利落地开了进去,一路畅通无阻。
  5级的切开术,6级的创伤外科基础理论,方子业做四肢的手术,仅仅论入路,可能比回自己家还要熟悉。
  在房子里,很多东西方子业还可能找不到。
  不过,方子业开的口子并不大,仅仅只有四厘米,可这四厘米的口子,方子业似乎就找到了最优解的间隙,一路上除了只破开皮肤和脂肪层外,其他地方,全都是钝性突破。
  也就是说,方子业对于切口的把控,其实早就熟稔无比了!
  这种创面,几位教授不止是第一次见识,可再见到,依旧是觉得清爽莫名,有一种欣赏艺术的感觉。
  “舒服。”房志宽教授简短地提了两个字,表达着内心的情绪。
  平日里就他的话最少,可在手术台上,房志宽反而越容易感慨个一两句。
  方子业听到了房志宽教授的夸奖,内心也有些欣喜,但并未闲聊,而是直接就拿起了骨刀。
  “断骨增高术”属于是禁术,但这个患者,却是必须要用到的,而且还要应用到骨移植术。
  不然的话,他的短缩太长,不制造出骨折的话,实在是难以通过单纯的伊里扎洛夫技术直接达到代偿的效果。
  方子业用骨刀开了一个窗口之后,而后就让器械护士递来了摆锯,轻易地将骨离断后,方子业就转去了小腿外侧方,又简单而迅速地做了一个腓骨带蒂骨瓣取瓣术。
  腓骨,是骨移植常用的取骨材料!
  一般的手术,操作的骨瓣至少都是三厘米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节段有血运供上,如果取短了,可能营养血管就正好错开。
  不过方子业并没有这样,他只取了0.5cm左右的骨瓣,摆锯再次将腓骨截断后,连带着滋养血管一起掏出来时,宮家和教授几人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凉气。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取骨瓣,不是越长越难取,反而是越短越难取,对手术、解剖位置的掌控需要越发小心细致。
  难度也就越大。
  就比如说用筷子夹菜,大坨的东西,很好夹起来,你夹单粒粘在碗壁上的肉沫试试?
  这就是功力,也是功底……
  严格来讲,这一台手术,操作的术式和难度都不算太大,经过了方子业等人的讨论之后,将其还原成了非常简单而寻常的手术了。
  一个骨移植术,一个就是伊里扎洛夫的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术。
  然则,这种方案,肯定被很多人都探讨过。
  他们之所以敢做,还是依托于方子业非常强大的基本功。
  骨移植术,在普通患者中,可能越长越好,但是对这个患者而言,他本身没有骨折,也没有骨缺损,就越短越好。
  这个短的程度,是很难把控的。
  固然是可以在移植带蒂骨取出后再行截除处理,你怎么就能保证,你没有影响到局部骨的血运?
  没办法完全保证的话,这个手术的难度就大了……
  方子业小心翼翼地将骨瓣移植到了骨折断端后,偏头问道:“苗医生,这种小窗口的深血管缝合,你能操作么?”
  组里面,缝合术基本功最好的就是苗昊宇,其他人都是非常‘正统’的创伤外科医生,只讲创伤外科的技术。
  在手外科的标准基本功的缝合术上,造诣不高,苗昊宇的水平应该有4级以上,具体多少,方子业目前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标准。
  苗昊宇看了看整体口子才四厘米,肌肉组织牵拉之后,最多就只剩下了两厘米不到的操作空间。
  果断地摇了摇头:“方教授,要不还是您受累吧?这个我操作不了!”
  苗昊宇虽然知道这是方子业给他投喂,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了。
  直接认怂。
  方子业也没有强迫,拿起了显微外科的小持针器和镊子就开始上手了。
  空间狭窄,创面可谓逼仄,可操作性非常差!
  如果缝合的基本功不够好,这种直视下的操作难度堪比登天,当然可以扩大口子再缝合,不过也会增加患者的创面。
  方子业也稍微废了一番工夫,足足两分钟过去,才把骨瓣的营养血管缝合到位,看到了骨瓣的断端有少量的血液渗出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宫教授,你来上环吧,我继续去操作胫骨侧,这个手术我们既然选择了用最朴素的治疗方式来操作,那么也尽量节省一些手术时间!”方子业道。
  此上环非民间的那种上环,而是伊里扎洛夫可调节性外固定支架环!
  “好的,方教授。”宮家和点头。
  伊里扎洛夫外固定环,属于是创伤外科医生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这都不会的话,截骨矫形术基本就没办法开展。
  宮家和教授在这方面的技术,肯定是到位了的。
  ……
  方子业故技重施,又在胫骨的中段位置,也做了类似的骨移植术和骨搬运术。
  只是,在这一次的骨延长术后,方子业刚操作完了骨折的断端后,众人就发现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患者的短缩,被纠正了大概四厘米左右,而且,无论是皮肤外观也好,还是肌肉的张力,都恰到好处地恢复了正常人的那种应力。
  仿佛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在手术开始的时候,因为患肢的不应力,肌肉是处于失用性萎缩状态的,萎缩的肌肉,除了体积会变小,张力也会变得更软,软趴趴的。
  看到这一幕,房志宽教授不禁又想起了方子业所说的第三个方案:“我们要根据患者的肌肉情况和皮肤的松弛情况,对第一次的手术延长度,进行特意的设计。”
  “皮肤的萎缩会后于组织的萎缩,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很多减肥的患者,在减肥成功之后,腹部依旧存在肉褶就是此理。”
  “这个患者的皮肤也有松弛,我们尽量第一次把延长做得更加精准一些,不过这需要采集更多的数据……”
  当时,大家都觉得,方子业的这种想法,只是理论上,便否认了。
  可没有想到的是,团队没有做的事情,方子业一个人做了,他是真的在探讨之余,费了很多时间,死了很多脑细胞去认真磨手术的。
  “方教授,您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大概计算出了这个患者的下肢长度与皮肤松弛度之间的关系么?”
  “这是怎么做到的?”房志宽教授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开口问道。
  “这个其实还是取了巧,其实就是对比患者健侧的下肢长度与他下肢的大概表面积进行计算的比例。”
  “患肢的失用性萎缩,一般都是均匀的,要么与长度成正比,要么就是与长度的平方或者特殊处理成正比。后来经过统计,找到了一个系数k!”
  “不过样本量不是很大,目前没有广谱的参考意义!”
  “当然,我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根据经验推测的结果相差不多,4.3厘米和3.8厘米的差距,不至于将皮肤给撑裂开。”
  “我们的骨移植术术后,有外固定支架的辅助固定,也不至于让骨搬运术失效,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了。”
  “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刚刚好。”
  “之前我们讨论的时候,主要关注的难点,还是在于对距离的把控,根据我们经验探讨的误差是1cm左右嘛,我这也是在1cm的容差范围之内。”方子业解释道。
  说完,方子业还又细致地打量了一边术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之后,便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其实啊,神经和血管的萎缩速度是最慢的,它现在的长度,与患者受伤前的长度应该还差不多,现在依旧有冗余,但是没有被发现。
  这是一台非常成熟的手术。
  伊里扎洛夫外固定环固定在位,并且上好了连接固定物的装置制后。
  方子业才道:“接下来,就可以慢慢调了,速度可以慢一点,每天0.5mm增加即可。”
  “等到术后稳定康复期后,再增加到1mm左右的速度,应该没问题!”
  “透一张!~”方子业对巡回护士吩咐。
  这里的巡回护士都是男的,推手术室的c臂机是顺手的事情。
  大家都出了手术间后,踩下了拍摄的远程脚踏式遥控器。
  当即,c臂显示屏上,就显示出了术后的各种影像。
  乍一看,便可以发现,骨折面与骨移植面对合极好,骨移植的节段没有偏移等情况。
  外固定支架环的中心定位也是非常精准的,骨折近侧端和远侧段之间的骨皮质笔直如线。
  这就是一台高质量的手术了。
  方子业笑道:“宫教授的外固定环,上得真不错!~”
  “嗨!~”这会儿不在手术室里了,宮家和才稍微开朗了一点:“方教授你这是骂人呢还是夸人呢?”
  “我上一百个外固定环,也赶不上你操作出来的那种精细到毫米的骨瓣移植术啊?”
  “4.2厘米总长度,分成两次截出来!”
  “我也是信了你的邪,如果不是看到方教授你操作出来的,我非得以组长的身份把你的操作叫停。”
  巡回护士去了手术室里,准备拍摄侧位片的位置。
  c臂机的旋转是可以遥控调控缓慢移动的,但是需要遥控控停。
  房志宽教授也道:“但是根据目前的效果来看,方教授建议的两段外固定术,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通过平片上看,患者的皮肤褶皱影消失了许多。”
  “也可能是方教授操作完了,我才注意到,小腿部的皮肤褶皱会比大腿部的褶皱要更长。”
  “所以方教授取的两段骨瓣的长度比例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因为大腿部位的软组织比较多,所以皮肤的弹性比较强吧?方教授?”房志宽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基础研究,但好像看到过。
  方子业点头道:“是的,所以臀部还有腹部的皮肤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强的。”
  “这台手术,我觉得还可以!~”方子业又把话题回归到手术本身。
  “相当可以,非常可以!”严化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喊666就完事儿了。
  虽然说,这一台手术,所有的操作都在他们认知的范围内,甚至他们也可以操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