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445节
袁威宏见方子业已经在处理水杯了,也就坐下半边屁股:“邓老师,韩教授不是说,我们打算多做截骨矫形么?”
“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就是截骨矫形了。”
邓勇则问:“你能截多少个病人呢?”
“当前协和和同济医院里的截骨矫形术式已经发展得颇为平稳,我们再闯进去,不过就是吃别人的剩饭。”
“最主要的是,有协和同济两家医院的创伤外科发展截骨矫形,就已经达到了市场饱和,病人已经有地可医!”
“我们可以去学,要会这种术式,但未必要举全力去处理。”
“糖尿病足,目前有规范的外科治疗中心吗?”
“马蹄内翻足等这样的老病种,我就不谈了。我再说一些新的病种,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么?”
袁威宏插了一句嘴:“邓老师,这是渐冻症啊?”
“渐冻症怎么了?在很早以前,别人看关节结核,不也是你这样的语气么?”邓勇反问。
袁威宏就低头不语了。
渐冻症怎么了?这坑好说不好填。
方子业移步靠近了,把茶水端给袁威宏后,自己也拿了一杯,而后拿去了旁边的长沙发椅:“师父,我能插一句嘴么?”
“你说!~”邓勇和袁威宏二人同时转头,但邓勇作为师父的代表发言。
“师父,我觉得我们目前,先转型毁损伤,以及毁损伤并发症,是一个循序渐进且很好的方向。”
“我之前和聂明贤探讨过,他说他有办法对截肢后的残肢进行通血处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捣鼓出来一些小辅助物出来。”
“这些小辅助物,可以保证截下的肢体延迟性坏死。这样就可以让一些不幸截肢的患者,可以获得一个断肢再植的机会。”
“我之所以这么想,主要是基于,如今的创伤外科,多因车祸而起,车祸后,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肢体无法取出,偶发必须截肢保命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虽然不多,但累积下来,可能仅汉市每月都有七八例。”
“这样一来,我们团队正好可能吃得下。”
“截肢之后,再进行断肢再植?那为何现场不直接把单下肢拿出来啊?”邓勇问。
“师父,总有拿不出来的时候啊。”
“或者说,如果是第一时间,他的肢体就被认定为损坏了呢?”方子业一边说着,一边用忍着烫,沾了沾水杯在地下写了个119.
119就消防,消防英雄因各种原因丧失生命或被截肢者,不在少数。毕竟只有一小部分才被报道出来,更多的,多是无名英雄。
当然,方子业也不是说,特意为他们考虑断肢栽植术,而是这一类病人,是比较典型的。
而且,类似的情况,永远不会缺席!
“有过其他方面的想法嘛?比如说,动物实验?”邓勇问。
方子业点头:“师父,我打算卸任了住院总的急会诊工作之后,就去动物实验室开展这样的动物实验模型。”
“这种模型还是很好设计的,直接模拟截肢,截肢后超目前研究时间,进行断肢再植术,看小鼠的存活功能。”
“除此之外,我还私下里联系了一个器械公司,问了他们有没有以前应用于小鼠的小型透析仪器,他们说有的。”
“嗯,我们要进行断肢再植,或者说是断肢保存更长时间的话,会应用到透析、体外循环的原理。”
邓勇眼睛瞬间一横:“你怎么会认识器械公司里的人?”
方子业就把陈老中医,以及陈老中医与同济医院的吴轩奇之间的关系说了一遍。
“师父,我只是用他们的东西,或租借或买,这样的器械他们不可能不出售的。”
“其他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并不是说,这陈老板的公司出过了其他问题,他们的研究器械,我们也不能用了,是吧?”
“如果一旦可以成功的话,我相信,这将是一个临床意义非常重大,比毁损伤的重建还要更有意义的临床课题!”
“以后的截肢发生率,将会变得更低,甚至是千分万分之一的几率。”方子业最后一句,声音才带了点高昂之意。
邓勇看向袁威宏。
袁威宏赶紧摇头,然后看向方子业,开始摆起了老师的架子,语气不善:“子业,你现在就要开始独立了是吧?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和你师父商量了?”
袁威宏说完要站起来,借机好好收拾一下方子业这个‘忤逆不孝’徒弟。
不过,袁威宏才站起来,就被邓勇拍了拍肩膀压了下去:“袁威宏,你在跟谁说话了?我学生你也敢欺负呢?”
袁威宏偏头,眼珠子往外一凸道:“邓老师,他也是我学生啊?”
“我管你是谁?他是我的学生!你就不能欺负他。”邓勇把袁威宏往下一压。
“欸…”袁威宏全身的肌肉都瘸了,一屁股瘫软在椅子上。
袁威宏满脸萧瑟,看起来十分可怜。
转头看向邓勇方向,心想,所以爱会消失对吧!
第401章 元奇志与非说你能
华国古来有一句老话: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随着近些年来的生育率减少,下雨天打孩子这样的发生率会逐渐下降,因为孩子父亲的父亲或孩子父亲的母亲会出手。
袁威宏在家里没有过类似的体验,毕竟家庭“弟位”比狗稍微强一点,家里是不养狗的。
可在科室里,袁威宏却忽然有一种被闭环理论正中靶心的感觉。
酸溜溜的眼神,幽怨的目光,让邓勇看了都我见犹怜。
邓勇于是摸了摸下巴上的肉痣:“要不,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
方子业闻言赶紧往沙发的角落缩了缩,师父,这还能商量和讲条件的么?什么叫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啊。
袁威宏要的是欺负方子业么?当然不是。
袁威宏坐正起来:“邓老师,我觉得子业的规划是相对更加合理的,以毁损伤病种为基点,一方面是累积毁损伤治疗的手术量,往横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毁损伤为基本面,往更深层次的发展。”
“就是。”袁威宏说完看了看方子业,又看了看邓勇,非常谨慎地说:“就是这样的规划一旦立起来,可能邓老师您提的,我们临床组要合力发展截骨矫形术的课题就得耽搁甚至搁浅。”
截骨矫形,是当前最热门的临床科研方向,是邓勇想要更进一步,去随大流想要竞争的一种路线。
中南医院若能开发出几种其他医院没能开发出来的截骨矫形术,对患者而言,自是福音。
华国的人数众多,再稀少的病种,如渐冻症,在华国的病人数量都不少,因此,你完全不用担心开发了一种术式后,没有患者前来就诊。
医疗发展供需不平衡,仍然是当前华国绝大部分地方的主要矛盾。
要邓勇这样的大佬,更改自己的意志,转为方子业为“小核心”的临床课题,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方子业也是邓勇的学生,袁威宏也猜不准邓勇的心思。
方子业轻轻地嘬一口茶,双手紧接着捧着茶杯正襟危坐,双耳竖起。
什么样的身份操心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够挤进去什么样的圈子。
邓勇对临床课题的安排路径和方向,之前方子业是丝毫不知情的。
博士和硕士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累基本功,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
甚至就连袁威宏、谢晋元这样的主治和副教授,主要任务依然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就是做手术,给患者解决病痛的能力。
只有在邓勇这样,完成了前期积累,专业内大部分手术都能做,且能够做到标准质量线以上后,才会去考虑,自己的业务重心是什么。
我能够完成大部分术式后,才能考虑,改为汉市、鄂省或者华国的创伤外科的病人,多做点什么。
一个小诊所里的医生,是可以关心医疗的发展前景,但你能够付出的力量基本有限,也就只能关心一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仅仅是达与穷这两个字可以描述的。
“该变就变,威宏你也不用太过提起警惕性。”
“你邓老师我不是君,不用把伴君如伴虎五个字时刻挂在心上。”
“只是如果临床的业务要逐步转型的话,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会很多。”
邓勇说着,对方子业招手:“子业你拿一个塑料凳子,坐近边来,师父给你讲一堂更深刻的课。”
方子业闻言,马上就在角落把一叠塑料凳子重叠在一起,单手提着,另一只手举着茶杯,往桌子旁走。
袁威宏听了,也是打起了精神。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病区主任,特别是像中南医院这样的科室行政主任,他们了解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眼界、底蕴,不是一般的普通医生可以理解的。
想要通过歪门邪道到这样的位置,没有点实力,早就遭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了。
方子业把自己的水杯放下后,又看了看邓勇的茶杯:“师父,等会儿再给您添茶水吧……”
邓勇正在组织语言,他关心的并不是茶水够不够喝。
又过了足足三十秒,邓勇才道:“当一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科室里的临床侧重点是什么病种,就学什么病种,这是基本功不太够的情况下,你们必须要走的路。”
“这一点,很好理解吧?”
袁威宏点头:“邓老师,我们倒是想接触新的病种,也要我们能拿得下啊。”
“病人收治进到科室里来,他们的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骨折的病人想要走路,患肢畸形的患者,想要恢复正常的下肢结构。骨缺损的病人,希望能够有一个正常的骨连接结构。”
“癌症病人也想终身不复发……”
袁威宏说完看向了子业,道:“我们临床医学以外科学为基础的枝丫末节太多了,病种也是繁不胜数,因此,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来形容我们专业,太贴切不过了。”
“把自己处理不了的患者收进了科室里,怎么办?和病人家属干瞪眼?还是随便做了手术就把他们打发,也不管他们的病痛有没有被解决?”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袁威宏和邓勇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给方子业铺垫。
方子业能做的,如今也就只有不断点头了。
住院总阶段,是住院医师的最后一程,跨过了这一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开始承担门诊的任务。
在门诊时,一定要仔细地审视好,什么病人可以收,什么病人不能收,不然把科室里不常做,或者是做得不够好的病种收治进来。
不仅是浪费病人的金钱,更是浪费他们的时间。
邓勇把话题接了过去,然后又道:“这个是求诊病人,与科室综合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一定要掌握好。”
“当前,科室里比较成熟的术式,就是骨缺损、复杂骨折、软组织缺损、骨盆骨折等你们经常看到的病种,只要患者的基本情况还可以,没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你在门诊遇到后,可以直接收进来。”
“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就是截骨矫形了。”
邓勇则问:“你能截多少个病人呢?”
“当前协和和同济医院里的截骨矫形术式已经发展得颇为平稳,我们再闯进去,不过就是吃别人的剩饭。”
“最主要的是,有协和同济两家医院的创伤外科发展截骨矫形,就已经达到了市场饱和,病人已经有地可医!”
“我们可以去学,要会这种术式,但未必要举全力去处理。”
“糖尿病足,目前有规范的外科治疗中心吗?”
“马蹄内翻足等这样的老病种,我就不谈了。我再说一些新的病种,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么?”
袁威宏插了一句嘴:“邓老师,这是渐冻症啊?”
“渐冻症怎么了?在很早以前,别人看关节结核,不也是你这样的语气么?”邓勇反问。
袁威宏就低头不语了。
渐冻症怎么了?这坑好说不好填。
方子业移步靠近了,把茶水端给袁威宏后,自己也拿了一杯,而后拿去了旁边的长沙发椅:“师父,我能插一句嘴么?”
“你说!~”邓勇和袁威宏二人同时转头,但邓勇作为师父的代表发言。
“师父,我觉得我们目前,先转型毁损伤,以及毁损伤并发症,是一个循序渐进且很好的方向。”
“我之前和聂明贤探讨过,他说他有办法对截肢后的残肢进行通血处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捣鼓出来一些小辅助物出来。”
“这些小辅助物,可以保证截下的肢体延迟性坏死。这样就可以让一些不幸截肢的患者,可以获得一个断肢再植的机会。”
“我之所以这么想,主要是基于,如今的创伤外科,多因车祸而起,车祸后,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肢体无法取出,偶发必须截肢保命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虽然不多,但累积下来,可能仅汉市每月都有七八例。”
“这样一来,我们团队正好可能吃得下。”
“截肢之后,再进行断肢再植?那为何现场不直接把单下肢拿出来啊?”邓勇问。
“师父,总有拿不出来的时候啊。”
“或者说,如果是第一时间,他的肢体就被认定为损坏了呢?”方子业一边说着,一边用忍着烫,沾了沾水杯在地下写了个119.
119就消防,消防英雄因各种原因丧失生命或被截肢者,不在少数。毕竟只有一小部分才被报道出来,更多的,多是无名英雄。
当然,方子业也不是说,特意为他们考虑断肢栽植术,而是这一类病人,是比较典型的。
而且,类似的情况,永远不会缺席!
“有过其他方面的想法嘛?比如说,动物实验?”邓勇问。
方子业点头:“师父,我打算卸任了住院总的急会诊工作之后,就去动物实验室开展这样的动物实验模型。”
“这种模型还是很好设计的,直接模拟截肢,截肢后超目前研究时间,进行断肢再植术,看小鼠的存活功能。”
“除此之外,我还私下里联系了一个器械公司,问了他们有没有以前应用于小鼠的小型透析仪器,他们说有的。”
“嗯,我们要进行断肢再植,或者说是断肢保存更长时间的话,会应用到透析、体外循环的原理。”
邓勇眼睛瞬间一横:“你怎么会认识器械公司里的人?”
方子业就把陈老中医,以及陈老中医与同济医院的吴轩奇之间的关系说了一遍。
“师父,我只是用他们的东西,或租借或买,这样的器械他们不可能不出售的。”
“其他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并不是说,这陈老板的公司出过了其他问题,他们的研究器械,我们也不能用了,是吧?”
“如果一旦可以成功的话,我相信,这将是一个临床意义非常重大,比毁损伤的重建还要更有意义的临床课题!”
“以后的截肢发生率,将会变得更低,甚至是千分万分之一的几率。”方子业最后一句,声音才带了点高昂之意。
邓勇看向袁威宏。
袁威宏赶紧摇头,然后看向方子业,开始摆起了老师的架子,语气不善:“子业,你现在就要开始独立了是吧?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和你师父商量了?”
袁威宏说完要站起来,借机好好收拾一下方子业这个‘忤逆不孝’徒弟。
不过,袁威宏才站起来,就被邓勇拍了拍肩膀压了下去:“袁威宏,你在跟谁说话了?我学生你也敢欺负呢?”
袁威宏偏头,眼珠子往外一凸道:“邓老师,他也是我学生啊?”
“我管你是谁?他是我的学生!你就不能欺负他。”邓勇把袁威宏往下一压。
“欸…”袁威宏全身的肌肉都瘸了,一屁股瘫软在椅子上。
袁威宏满脸萧瑟,看起来十分可怜。
转头看向邓勇方向,心想,所以爱会消失对吧!
第401章 元奇志与非说你能
华国古来有一句老话: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随着近些年来的生育率减少,下雨天打孩子这样的发生率会逐渐下降,因为孩子父亲的父亲或孩子父亲的母亲会出手。
袁威宏在家里没有过类似的体验,毕竟家庭“弟位”比狗稍微强一点,家里是不养狗的。
可在科室里,袁威宏却忽然有一种被闭环理论正中靶心的感觉。
酸溜溜的眼神,幽怨的目光,让邓勇看了都我见犹怜。
邓勇于是摸了摸下巴上的肉痣:“要不,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
方子业闻言赶紧往沙发的角落缩了缩,师父,这还能商量和讲条件的么?什么叫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啊。
袁威宏要的是欺负方子业么?当然不是。
袁威宏坐正起来:“邓老师,我觉得子业的规划是相对更加合理的,以毁损伤病种为基点,一方面是累积毁损伤治疗的手术量,往横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毁损伤为基本面,往更深层次的发展。”
“就是。”袁威宏说完看了看方子业,又看了看邓勇,非常谨慎地说:“就是这样的规划一旦立起来,可能邓老师您提的,我们临床组要合力发展截骨矫形术的课题就得耽搁甚至搁浅。”
截骨矫形,是当前最热门的临床科研方向,是邓勇想要更进一步,去随大流想要竞争的一种路线。
中南医院若能开发出几种其他医院没能开发出来的截骨矫形术,对患者而言,自是福音。
华国的人数众多,再稀少的病种,如渐冻症,在华国的病人数量都不少,因此,你完全不用担心开发了一种术式后,没有患者前来就诊。
医疗发展供需不平衡,仍然是当前华国绝大部分地方的主要矛盾。
要邓勇这样的大佬,更改自己的意志,转为方子业为“小核心”的临床课题,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方子业也是邓勇的学生,袁威宏也猜不准邓勇的心思。
方子业轻轻地嘬一口茶,双手紧接着捧着茶杯正襟危坐,双耳竖起。
什么样的身份操心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够挤进去什么样的圈子。
邓勇对临床课题的安排路径和方向,之前方子业是丝毫不知情的。
博士和硕士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累基本功,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
甚至就连袁威宏、谢晋元这样的主治和副教授,主要任务依然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就是做手术,给患者解决病痛的能力。
只有在邓勇这样,完成了前期积累,专业内大部分手术都能做,且能够做到标准质量线以上后,才会去考虑,自己的业务重心是什么。
我能够完成大部分术式后,才能考虑,改为汉市、鄂省或者华国的创伤外科的病人,多做点什么。
一个小诊所里的医生,是可以关心医疗的发展前景,但你能够付出的力量基本有限,也就只能关心一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仅仅是达与穷这两个字可以描述的。
“该变就变,威宏你也不用太过提起警惕性。”
“你邓老师我不是君,不用把伴君如伴虎五个字时刻挂在心上。”
“只是如果临床的业务要逐步转型的话,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会很多。”
邓勇说着,对方子业招手:“子业你拿一个塑料凳子,坐近边来,师父给你讲一堂更深刻的课。”
方子业闻言,马上就在角落把一叠塑料凳子重叠在一起,单手提着,另一只手举着茶杯,往桌子旁走。
袁威宏听了,也是打起了精神。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病区主任,特别是像中南医院这样的科室行政主任,他们了解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眼界、底蕴,不是一般的普通医生可以理解的。
想要通过歪门邪道到这样的位置,没有点实力,早就遭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了。
方子业把自己的水杯放下后,又看了看邓勇的茶杯:“师父,等会儿再给您添茶水吧……”
邓勇正在组织语言,他关心的并不是茶水够不够喝。
又过了足足三十秒,邓勇才道:“当一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科室里的临床侧重点是什么病种,就学什么病种,这是基本功不太够的情况下,你们必须要走的路。”
“这一点,很好理解吧?”
袁威宏点头:“邓老师,我们倒是想接触新的病种,也要我们能拿得下啊。”
“病人收治进到科室里来,他们的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骨折的病人想要走路,患肢畸形的患者,想要恢复正常的下肢结构。骨缺损的病人,希望能够有一个正常的骨连接结构。”
“癌症病人也想终身不复发……”
袁威宏说完看向了子业,道:“我们临床医学以外科学为基础的枝丫末节太多了,病种也是繁不胜数,因此,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来形容我们专业,太贴切不过了。”
“把自己处理不了的患者收进了科室里,怎么办?和病人家属干瞪眼?还是随便做了手术就把他们打发,也不管他们的病痛有没有被解决?”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袁威宏和邓勇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给方子业铺垫。
方子业能做的,如今也就只有不断点头了。
住院总阶段,是住院医师的最后一程,跨过了这一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开始承担门诊的任务。
在门诊时,一定要仔细地审视好,什么病人可以收,什么病人不能收,不然把科室里不常做,或者是做得不够好的病种收治进来。
不仅是浪费病人的金钱,更是浪费他们的时间。
邓勇把话题接了过去,然后又道:“这个是求诊病人,与科室综合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一定要掌握好。”
“当前,科室里比较成熟的术式,就是骨缺损、复杂骨折、软组织缺损、骨盆骨折等你们经常看到的病种,只要患者的基本情况还可以,没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你在门诊遇到后,可以直接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