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4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曾全明这个狗郞子是个傻.逼吧?”邓勇当时就开骂了起来,然后把方子业手里的洗手衣一抢!
  “在哪个手术间?我去。”
  麻醉科的大主任曾全明教授与脊柱外科的曾全民教授,同姓不同名。而是同一个时代,具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太多了。
  “兰天罗说在21!”方子业双手的拇指有些心烦意乱地捏着食指和中指。
  要说洛听竹拼嘛?
  太tm拼了,以前初来创伤外科,还没有课题经费的时候,她就拼得让袁威宏心疼了,还主动让方子业多帮帮她。
  现在倒好,洛听竹刚打算去麻醉科,也还如此拼。
  中南医院的麻醉科,绝对不会因为洛听竹一个人的缺席而倒闭。
  邓勇上去了,气势汹汹。
  袁威宏则看了看方子业的苦涩表情,问:“这件事是兰天罗先知道,你不知道?”
  方子业摇头。
  说一句不太好听的话,住院总期间,如果有老婆的,全靠对方自觉。
  同样的,如果有老公的,也要全靠老公自觉。
  方子业住在科室里两个多月,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好在是之前就把房子退租了,不然铁定白给房东两个月的房租费。
  “其实也没有必要太担心,曾全明是麻醉科的主任,肯定不会太过分的。”袁威宏安慰着说。
  住院总阶段难啊,袁威宏当年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且当初,老婆还怀着孕,偶尔给袁威宏视频的时候,袁威宏就差一个信念,去提交了辞职信。
  因此,现在袁威宏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是在家陪老婆和带娃,即便是师门聚餐,也会把老婆孩子带着。
  袁威宏继续说:“知道外科的离婚率有多少吗?”
  “高达百分之五十七,远高于如今平均离婚率的百分之四十多。就是因为,时间太少,而且时间不太固定。”
  方子业没了解过这么多。
  抬头看了看师父袁威宏。
  师父袁威宏比以前又老了一些,地中海更高。
  师父袁威宏比以前又年轻了一些,容光焕发。
  “你别看我,我和你师母的感情是非常好的!”袁威宏赶紧解释,生怕方子业误以为之前的话是自己将离婚的铺垫。
  不一会儿,邓勇就下来了:“走吧走吧,听竹和你一样,现在住麻醉科。并不是连续工作。”
  “子业,你这工作不认真啊,是不是强度不够大啊?”
  “都什么时候了,还能关注到女朋友多久没回家?”邓勇放下心后,就赶紧开玩笑起来。
  仿佛刚刚要去打架的不是邓勇,而是‘方勇’。
  “师父,不是我,是天罗。”
  “天罗如今的很多心思都在他姐身上,反而对临床啊、科研啊等投入的时间不算太多。”
  “当然,不算太多,也算挺优秀的了。”方子业赶紧给邓勇解释。
  邓勇一边听着,一边狠狠地捏了捏袁威宏的肩胛骨,手指逐渐用力:“都是你的好师父啊,宁愿一年不晋升,也非得把我嘴边的肥肉给吞下去!~”
  “孙绍青以前就给我说起过兰天罗,而后董文强也说过。”
  “可惜近水楼台先得月。”
  袁威宏吃痛,只能是嘴角泛苦,但不敢抱怨:“邓老师,邓老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呀?邓老师,我们从没有开小灶的啊……”
  邓勇这才松了手指,看向方子业:“这一点,你师父也做得很好,从来不私自开小灶。”
  “然而!”
  邓勇的话锋一转:“毕竟,是翅膀硬了,该往外飞了,不然的话,我这里就成了桎梏你们的囚笼。”
  “威宏,你那里的人数也不少了,以后你们自己的小课题,文章就自己发吧?”
  “我们都出了力的大课题文章,就大家一起串。”
  “你现在没有单独的实验室,就还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你任实验室里的副主任!”
  实验室主任位置,自然是邓勇的了。
  现在邓勇任命袁威宏的位置,是当初胸外科洪字礼副教授的位置。
  “谢谢邓老师。”袁威宏轻轻点头后语气正式地道谢。
  邓勇闻言,一看方子业也还在,但也索性没有再让方子业回避了。
  一边又换上了自己的衣服后,一边偏头,语气消沉:“威宏,如果让你后面带着子业,再派你几个人,你敢单独带组么?”
  袁威宏不解道:“董老师,还是要走吗?已经决定好了?”
  科室里哪里还有带组的位置?除非是董耀辉老教授要离开。
  “是的!”邓勇点头。
  “我师父他,累了,想回去颐养天年了。也能理解,毕竟他工作的年纪是二十二岁,到如今,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
  “想退休,回去清闲着休息。能理解的。”邓勇道。
  说完,三人并排坐在了更衣室门口的长椅子上换鞋,邓勇又说:“刘煌龙不想在科室里带组,他只想挂着急诊创伤中心的名字。”
  “所谋并非是成为创伤外科的专科医生。想来以后还是会回到手外科的。”
  “除了威宏你之外,还能带组的就是彭隆、陈芳,谢晋元。”
  邓勇说到这里,穿好了鞋子先站了起来。
  袁威宏则轻抬头说:“邓老师,这三位哥的资历都会比我更厚,我现在想本分之外的事情,还是有点为时尚早了。”
  方子业则在一旁,不敢言语。
  带组自然是好事,但是有带组的能力才是好事,否则的话,即便是韩元晓教授,如今都是压力满满,差点把自己组带成地级市医院的创伤外科组。
  邓勇却对着方子业努了努嘴,意思不言而喻。
  方子业听了,内心当时一紧。
  “师父,我不行啊。”方子业摇头如拨。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方子业如今怎么可能去带组,他还有很多任务都没有做,要是再跟着带个组,那就完啦。
  带组要有什么条件,首先肯定是要把科研的摊子铺起来,自己这边有了想法,学生们就可以把想法转化为实际。
  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支持你在临床中敢闯敢干,做一些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是别人还没做的事情。
  如果说地级市医院和县级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好已经成熟的术式,那么顶级三甲医院的核心任务就是去做不那么成熟的术式,让一些目前有病无处可医的患者,有地可医。
  让一些无药可治的疾病,有药可用。
  总得有一小撮人,得默默无闻往前走的。
  “没让你真正的带组,是让你成为袁威宏的得力助手,你们两个配合起来,比一个副教授再带另外一个主治带组,甚至是两个副教授一起配合带组,都要让人踏实得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雏形。我也不可能让子业你单纯地沦为治病的工具。”邓勇轻轻摇头,眉头紧皱。
  袁威宏理解了邓勇的意思,笑了笑道:“邓老师,我知道您觉得如今的带组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可能会等很久。”
  “但我和子业都还年轻,而且我们正好还稍微通一点科研的伎俩,因此,除非情非得已,我不愿意过早地沦为?”
  袁威宏谨慎地转头:“您所说的工具。”
  工具是什么,是被利用的东西。
  比如说,手术刀、缝线等,都是工具。
  主刀医师可以用这些工具完成术式,那么在整个医疗的大局面下,一些大佬,就可以将很多医生都转化为‘治病救人’的工具。
  虽然要成为这样的工具,都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可有梦想的人,总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框定死。
  “行吧,那我就把这个想法给灭了。反正你们自有挣钱之道。”邓勇也就不再多废话。
  当医生,想要挣钱,就这么几个正当的路子。
  第一个就是多做手术,多重复已经成熟的术式,为患者解决病痛。
  第二个就是多跑会诊,通过赚取飞刀费用,给自己挣一笔钱。
  第三种就是,多搞科研,拿到校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科研成果奖励!
  难度是步步攀升的。
  想要多做手术,把手术做好,就得经年累月。而想要出去会诊手术,得有一定的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还要有一定的名气,才有人愿意请你去做手术。
  至于科研奖励?
  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和所有学科的人一起打擂台,属于是最让人羡慕,但又羡慕不来的挣钱捷径了。
  ……
  邓勇在带方子业和袁威宏进自己的办公室之前,都没再说其他的话,直到进了办公室后,邓勇一边坐在沙发椅子上看着方子业和袁威宏二人烧水泡茶、洗茶杯。
  邓勇才说:“我这段时间,深入地分析了一下我们科室里的患者病种结构。”
  “还是太过于单一了。”
  “除了骨缺损就是骨缺损,除了严重的感染,还是严重的感染,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病种。”
  “只是单纯地机械性重复,一旦地级市医院里可以熟练地掌握好骨缺损的治疗后,我们科室的病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到时候,我们科室,甚至有可能空床,成为单纯的摆设,实在是难对得起前辈闯下来的名气和这座独栋大楼。”
  “因此,寻求变型,是必然要走的路。”
  袁威宏移步走近,端给了邓勇第一杯茶。方子业则是去刷洗第二个玻璃杯,准备给袁威宏泡一杯。
  同时,方子业也是第一次,被邓勇拉着,听科室当前的处境,以及站在更高的视野,去探讨科室发展的问题。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连基本功都不够扎实的人,是谈不上在中南医院里学习成熟术式的,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连经济基础都没解决的人,也不会进入到去更高的视野圈子。
  方子业初来乍到,自然是需要先听,然后再发表意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