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你是先生,他是学生,还不是任你摆弄?”
叔孙通就要下跪:“微臣万万不敢。”
刘邦席地坐在台阶上,看着拉不起来的老先生,“那您说说,臭小子怎么不听话的,朕替您管教他。”
叔孙通就把课堂上的情况讲了,“老朽惭愧,秦王殿下的问题竟然一概不知,老朽无颜再在朝堂上立足了。”
刘邦明白了,你这是要台阶来了,赶紧说道:“叔孙先生不必如此,小凹从小生活在仙界,那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但都不合我们这边的规矩,您何必纠结?”
然后刘邦跟叔孙通保证,下午张良给他们兄弟俩上军事课,一定能够帮他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叔孙通这才擦着眼睛离开了,回去后也没有怎么纠结自己不如张良什么的,满脑子都是秦王“独尊儒术”那些话。
国家定于一尊,总有一个学派要突出的,以前是法家,现在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儒家?
*
下午的军事理论课是小课堂,只有张良和小凹、盈儿、张辟疆、萧延、曹窋等中心圈的寥寥几人。
张良没有什么压力,在荥阳陛下让小凹证明他生活在现代后,小凹就被他教导过一段时间,这孩子虽然想法很多,但还是很好教的。
盈儿看着轻松的张先生,默默为他点了一根蜡。
张良讲到战术问题,举例:“今日一千人为一万人围困,该如何突围?”
大家都按照既往的军事理论来回答,到了小凹,小凹说道:“我有手雷,让他们在几个点上扔手雷。”
接着就手雷给大家大讲特讲。
张良:你这是用武器完全把以往的军事谋略全都给推翻了啊。
小凹很谦虚地说:“不是的先生,如果敌人也有手雷,还要用您的办法,但是我总记不住。”
张良为自己误会小凹感到很抱歉,补充说明了一下:“假如敌我双方武力对等,你该如何突围?”
小凹说道:“我会下发研究经费,让聪明人造大炮。”
盈儿抽了抽嘴角。
张辟疆同情地看了他爹一眼,儿子是不是早就跟您说了别理小凹殿下。
他到现在都对小凹有心理阴影,看见这位总觉得自己裤子不稳。
傍晚时分,晚霞红彤彤地映红了半边天空,一行飞鸟从长安宫上空飞过,留下阵阵嘹亮的鸣叫声。
刘邦终于等来了张良,但是张良的脸色很疲惫。
“咋了,连你都不能镇压那个臭小子?”
张良摆了摆手,“有小凹,是咱们大汉之福。”
他的军事课后半段,都是小凹在讲各种各样的先进火器,连他都听进去了,所以就跟刘邦建议还是不要管小凹了,让他去学未来的知识便可。
而且张良建议,尽快地将秦时的工匠收入宫中,下午时小凹说到的几款武器,现在就可以搞。
刘邦答应着,但心说我没办法跟叔孙通交代啊。
不用刘邦交代,没过两天,小凹下课后追着叔孙通问“人体有多少根骨头”的时候,叔孙通就连连求饶了。
后来叔孙通语重心长地跟刘邦说:“小凹殿下天性不可拘束,微臣觉得还是任其发展得好。”
刘邦:都这么没有毅力的吗?白让我做了一回坏人,你们就不能好好教一教?
就在这样的热闹中,叔孙通的弟子都快要拜小凹为师了。时间也从六月来到了七月,入伏之前,长安城举办了一场十分盛大的婚礼。
皇上皇后唯一的女儿,名副其实的长公主殿下出嫁,嫁与大将军韩信。
红纱从皇宫一直挂到了城南的将军府,长安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栎阳跟来的老人又一次见到了只有在皇上的登基大典上见过一次的烟花。
太子和秦王殿下一起送嫁,长公主和大将军骑马并肩离开的皇宫,接受百姓们的祝福与朝贺,直接为以后长安城的婚礼打了个样。
女子坐车成婚的习俗,从此被鲁元公主给改了,终汉一朝,婚服都是便于骑马而不失精致的窄袖服饰。
小凹没想到他姐成亲带来的名人效应,只是看着她姐跟着韩信进了一个家门的时候,莫名地想哭。
为毛要让他姐去韩信家啊?
盈儿给忽然多愁善感的弟弟拍后背:“那也是姐姐的府邸,韩信没爹没妈,里面都是姐姐的人,谁跟谁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小凹这才不哭了,送亲完毕,礼官让大家都回去的时候,小凹不乐意走,他一定要在姐姐家住一夜。
第158章 小韩信
大汉的礼官基本上都出自叔孙通一派, 秦王殿下最近把自家老师折磨得有多么惨,礼官比谁都清楚,现在秦王嗷嗷着不回去也没有人敢拦着。
但是把他放在这里耽误公主和大将军的新婚夜, 皇后肯定会不满意, 于是大家赶紧把盈儿拉到一旁想请他劝一下秦王。
放眼整个大汉, 能治得了秦王的似乎只有太子。
盈儿让礼官们放心,回头也没有说不能让小凹留在这里,夜色渐起时,才跟小凹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去看一看政大爷了?”
小凹疑惑:“看政大爷干什么?”
盈儿有话等着他呢:“政大爷给我们姐姐送了新婚礼物,我们总得给政大爷拿一些喜饼过去吧。”
长公主大婚, 太常寺做了很多喜饼,长安街头的百姓都人人有份, 错过政大爷的确不好。
小凹被哥哥说服了,那行,咱去一趟,早点回来。
盈儿:“行, 听你的。”
弟弟比他还小几分钟呢,怎么就一副操心的命?
大秦的夜空很安静。
小凹和盈儿的到来让咸阳宫增添了几分热闹。
“大爷, 你吃这个, 就凉拌菜可好吃,凉拌菜还是用的我爷爷的配方。”小凹正吧啦吧啦说着, 听见外面有说话的声音。
“韩郎,陛下已经休息了。”
大殿内, 小凹把他和哥哥从婚礼上带过来的酒和菜一一拿出来,小耳朵一竖,看向嬴政:“大爷,你又养小孩了?”
那副守护自家大爷像是守护自己领地的模样, 让嬴政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竟然还有点心虚,好像是背着自家小孩在外面又有了小孩一样。
盈儿问道:“韩郎,不会是韩信吧。”
小凹震惊:“政大爷,你说没找见韩信的,为什么他现在能来找你了?”
“这。”嬴政竟然被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问得说不出话来,先招手让一内侍进来,“让小信稍等片刻,再传他进来。”
小凹摩拳擦掌,小眼神一眼一眼地看向遥远的大殿外。
小信是谁?
嬴政给这两个小孩儿解释,“朕早就派人去淮阴寻找韩信,没有他的具体地址,刚开始还找错了两个人,半个月前才把人接过来,他如今留在宫中,白天都跟着朕的儿子们读书,所以你们才没有见过他。”
并非朕故意瞒着你们养其他小孩。
“更何况,你们两个算算,你们又有多久没来看大爷了?”能怪大爷又养别的小孩吗?
小凹承认是自己理亏,只顾着自己玩没有更好地考虑到政大爷现在已经到了空巢老人的年纪。
还觉得自己占了上风的嬴政:空巢老人是说的他吗?
小凹问道:“大爷,现在的我渣爹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这话题够跳跃的。
盈儿:“我们只是想知道阿父现在过得怎么样。”
“绝对没有想替渣爹向您求官,”小凹大大方方地说着,“而且渣爹没有那种当大秦相国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嬴政微笑,给两个小孩说他们大秦父母的情况:“你们的父亲如今在蜀中经营盐铁,还有你们的母亲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姐姐,朕都已经派人送到了蜀中。若你们的父亲能够有所作为,朕会任其为相。”
什么都不替渣爹要的小凹点着头:“政大爷你真好,我渣爹如果能当上相国,我娘亲应该也能当一个执政官的吧。”
盈儿咳了咳,贪得无厌不是好习惯。
嬴政忍不住地哈哈大笑,爽朗道:“自然是。”
但小凹还是遗憾的,他们第一次能够来到大秦的时候就应该去看看渣爹和娘亲,没想到一耽误他们姐姐竟然已经出生了。
如果他们早一点,是不是就能拆散娘亲和渣爹了?
小凹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大爷,以后会不会有两个我和两个盈儿啊?”
嬴政的人找到刘邦的时候,他和吕雉已经成婚半年,但嬴政并不像后世人觉得这两人是怨侣,就算他们二人还没有成亲,陛下也不打算对他们的婚姻做出任何干涉。
叔孙通就要下跪:“微臣万万不敢。”
刘邦席地坐在台阶上,看着拉不起来的老先生,“那您说说,臭小子怎么不听话的,朕替您管教他。”
叔孙通就把课堂上的情况讲了,“老朽惭愧,秦王殿下的问题竟然一概不知,老朽无颜再在朝堂上立足了。”
刘邦明白了,你这是要台阶来了,赶紧说道:“叔孙先生不必如此,小凹从小生活在仙界,那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但都不合我们这边的规矩,您何必纠结?”
然后刘邦跟叔孙通保证,下午张良给他们兄弟俩上军事课,一定能够帮他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叔孙通这才擦着眼睛离开了,回去后也没有怎么纠结自己不如张良什么的,满脑子都是秦王“独尊儒术”那些话。
国家定于一尊,总有一个学派要突出的,以前是法家,现在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儒家?
*
下午的军事理论课是小课堂,只有张良和小凹、盈儿、张辟疆、萧延、曹窋等中心圈的寥寥几人。
张良没有什么压力,在荥阳陛下让小凹证明他生活在现代后,小凹就被他教导过一段时间,这孩子虽然想法很多,但还是很好教的。
盈儿看着轻松的张先生,默默为他点了一根蜡。
张良讲到战术问题,举例:“今日一千人为一万人围困,该如何突围?”
大家都按照既往的军事理论来回答,到了小凹,小凹说道:“我有手雷,让他们在几个点上扔手雷。”
接着就手雷给大家大讲特讲。
张良:你这是用武器完全把以往的军事谋略全都给推翻了啊。
小凹很谦虚地说:“不是的先生,如果敌人也有手雷,还要用您的办法,但是我总记不住。”
张良为自己误会小凹感到很抱歉,补充说明了一下:“假如敌我双方武力对等,你该如何突围?”
小凹说道:“我会下发研究经费,让聪明人造大炮。”
盈儿抽了抽嘴角。
张辟疆同情地看了他爹一眼,儿子是不是早就跟您说了别理小凹殿下。
他到现在都对小凹有心理阴影,看见这位总觉得自己裤子不稳。
傍晚时分,晚霞红彤彤地映红了半边天空,一行飞鸟从长安宫上空飞过,留下阵阵嘹亮的鸣叫声。
刘邦终于等来了张良,但是张良的脸色很疲惫。
“咋了,连你都不能镇压那个臭小子?”
张良摆了摆手,“有小凹,是咱们大汉之福。”
他的军事课后半段,都是小凹在讲各种各样的先进火器,连他都听进去了,所以就跟刘邦建议还是不要管小凹了,让他去学未来的知识便可。
而且张良建议,尽快地将秦时的工匠收入宫中,下午时小凹说到的几款武器,现在就可以搞。
刘邦答应着,但心说我没办法跟叔孙通交代啊。
不用刘邦交代,没过两天,小凹下课后追着叔孙通问“人体有多少根骨头”的时候,叔孙通就连连求饶了。
后来叔孙通语重心长地跟刘邦说:“小凹殿下天性不可拘束,微臣觉得还是任其发展得好。”
刘邦:都这么没有毅力的吗?白让我做了一回坏人,你们就不能好好教一教?
就在这样的热闹中,叔孙通的弟子都快要拜小凹为师了。时间也从六月来到了七月,入伏之前,长安城举办了一场十分盛大的婚礼。
皇上皇后唯一的女儿,名副其实的长公主殿下出嫁,嫁与大将军韩信。
红纱从皇宫一直挂到了城南的将军府,长安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栎阳跟来的老人又一次见到了只有在皇上的登基大典上见过一次的烟花。
太子和秦王殿下一起送嫁,长公主和大将军骑马并肩离开的皇宫,接受百姓们的祝福与朝贺,直接为以后长安城的婚礼打了个样。
女子坐车成婚的习俗,从此被鲁元公主给改了,终汉一朝,婚服都是便于骑马而不失精致的窄袖服饰。
小凹没想到他姐成亲带来的名人效应,只是看着她姐跟着韩信进了一个家门的时候,莫名地想哭。
为毛要让他姐去韩信家啊?
盈儿给忽然多愁善感的弟弟拍后背:“那也是姐姐的府邸,韩信没爹没妈,里面都是姐姐的人,谁跟谁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小凹这才不哭了,送亲完毕,礼官让大家都回去的时候,小凹不乐意走,他一定要在姐姐家住一夜。
第158章 小韩信
大汉的礼官基本上都出自叔孙通一派, 秦王殿下最近把自家老师折磨得有多么惨,礼官比谁都清楚,现在秦王嗷嗷着不回去也没有人敢拦着。
但是把他放在这里耽误公主和大将军的新婚夜, 皇后肯定会不满意, 于是大家赶紧把盈儿拉到一旁想请他劝一下秦王。
放眼整个大汉, 能治得了秦王的似乎只有太子。
盈儿让礼官们放心,回头也没有说不能让小凹留在这里,夜色渐起时,才跟小凹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去看一看政大爷了?”
小凹疑惑:“看政大爷干什么?”
盈儿有话等着他呢:“政大爷给我们姐姐送了新婚礼物,我们总得给政大爷拿一些喜饼过去吧。”
长公主大婚, 太常寺做了很多喜饼,长安街头的百姓都人人有份, 错过政大爷的确不好。
小凹被哥哥说服了,那行,咱去一趟,早点回来。
盈儿:“行, 听你的。”
弟弟比他还小几分钟呢,怎么就一副操心的命?
大秦的夜空很安静。
小凹和盈儿的到来让咸阳宫增添了几分热闹。
“大爷, 你吃这个, 就凉拌菜可好吃,凉拌菜还是用的我爷爷的配方。”小凹正吧啦吧啦说着, 听见外面有说话的声音。
“韩郎,陛下已经休息了。”
大殿内, 小凹把他和哥哥从婚礼上带过来的酒和菜一一拿出来,小耳朵一竖,看向嬴政:“大爷,你又养小孩了?”
那副守护自家大爷像是守护自己领地的模样, 让嬴政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竟然还有点心虚,好像是背着自家小孩在外面又有了小孩一样。
盈儿问道:“韩郎,不会是韩信吧。”
小凹震惊:“政大爷,你说没找见韩信的,为什么他现在能来找你了?”
“这。”嬴政竟然被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问得说不出话来,先招手让一内侍进来,“让小信稍等片刻,再传他进来。”
小凹摩拳擦掌,小眼神一眼一眼地看向遥远的大殿外。
小信是谁?
嬴政给这两个小孩儿解释,“朕早就派人去淮阴寻找韩信,没有他的具体地址,刚开始还找错了两个人,半个月前才把人接过来,他如今留在宫中,白天都跟着朕的儿子们读书,所以你们才没有见过他。”
并非朕故意瞒着你们养其他小孩。
“更何况,你们两个算算,你们又有多久没来看大爷了?”能怪大爷又养别的小孩吗?
小凹承认是自己理亏,只顾着自己玩没有更好地考虑到政大爷现在已经到了空巢老人的年纪。
还觉得自己占了上风的嬴政:空巢老人是说的他吗?
小凹问道:“大爷,现在的我渣爹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这话题够跳跃的。
盈儿:“我们只是想知道阿父现在过得怎么样。”
“绝对没有想替渣爹向您求官,”小凹大大方方地说着,“而且渣爹没有那种当大秦相国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嬴政微笑,给两个小孩说他们大秦父母的情况:“你们的父亲如今在蜀中经营盐铁,还有你们的母亲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姐姐,朕都已经派人送到了蜀中。若你们的父亲能够有所作为,朕会任其为相。”
什么都不替渣爹要的小凹点着头:“政大爷你真好,我渣爹如果能当上相国,我娘亲应该也能当一个执政官的吧。”
盈儿咳了咳,贪得无厌不是好习惯。
嬴政忍不住地哈哈大笑,爽朗道:“自然是。”
但小凹还是遗憾的,他们第一次能够来到大秦的时候就应该去看看渣爹和娘亲,没想到一耽误他们姐姐竟然已经出生了。
如果他们早一点,是不是就能拆散娘亲和渣爹了?
小凹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大爷,以后会不会有两个我和两个盈儿啊?”
嬴政的人找到刘邦的时候,他和吕雉已经成婚半年,但嬴政并不像后世人觉得这两人是怨侣,就算他们二人还没有成亲,陛下也不打算对他们的婚姻做出任何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