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邦:“不要瞎写,不要因为秦亡了就夸大政哥的暴君形象。”
  这么难伺候的甲方让陆贾很头疼,问道:“不知陛下心中是否已经有定论?”
  他按照陛下说的写,等日后秦始皇看见了也不能说是他诋毁前朝。
  刘邦什么人啊,能看不出来陆贾的那点小心思,道:“朕曾听你们说过郡县制和分封制,想知道秦朝灭亡到底是不是因为采取了郡县制。”
  陆贾知道了,但是也觉得给当今陛下当文臣是个危险的活,随后就很热心地给刘邦推荐了两个人,洛阳的贾初和淮阴的枚禹。
  刘邦现在对文人那是来者不拒,会出点子的文人他更欢迎,便问:“这两人有没有什么来历?”
  大秦,嬴政按照刘邦的官员名单来进行官场的安排,大汉,刘邦也照着嬴政那边抄。
  能在大秦当个一官半职的,应该都有点东西,比如那个宣曲任,当年可没少从他们家弄来粮食补给前线。
  任氏藏粮食的能力刘邦都自愧不如,这想起他们了,就觉得也该是时候给他们封个名义上的爵位了。
  “贾初曾是洛阳御史,跟张仓是好友,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至于枚禹,他曾经担任过淮阴令,秦末大乱才带着家人隐居了起来。”
  陆贾这么一说,刘邦就很满意了,竟然都不是小吏,肯定有水平。
  当即下令去请。
  还有谁给他提过的秦朝博士,也去请。
  等着更多人才来给大汉添砖加瓦的刘邦并不知道,此时的劝学宫内,叔孙通正在怀疑人生。
  第157章 抢学生
  叔孙通走进今天的劝学宫, 就发现今天的殿内无比安静,连一点窃窃私语的杂声都没有。最前面的一排增加了一席座位,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小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
  叔孙通很满意。
  秦王这个年纪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这一管就不会跟以前似的那么胡闹了。
  叔孙通说道:“来人。”
  宫殿外有执戟郎, 听闻呼唤, 进来候命。
  看到叔孙通一声来人就喊进来两个人,小凹忍不住全身戒备起来做好随时出手的准备。
  盈儿问道:“太傅,有什么问题吗?”
  “太子殿下。”叔孙通低头说道,“您为尊,秦王殿下的座位不能跟您的并列, 需向后挪一席。”
  诸侯子:这老家伙发什么疯,在栎阳的时候也没有见他有这么多事啊。
  小凹主动站起来, 说道:“好,我挪到后面去。”
  叔孙通微笑,秦王殿下长大了。
  底下的学生们用同一种眼神看着他,你完蛋了。
  执戟郎见没有自己的事, 抬手无声行礼,告退出去。
  小凹把自己的座位放好, 说道:“先生, 你说我哥为尊,你看见他怎么不行礼啊?”
  叔孙通:---
  老夫是你们的先生!
  尊师重道这是很重要的。
  小凹撇了撇嘴, “你一点都不狠,如果你肯把你自己贬低到天子的之下, 心甘情愿将你们儒家作为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想要独尊儒术还不是so easy?”
  叔孙通:“搜什么?”
  小凹叹气:“先生,你的耳朵都聋了,还怎么给我们上课啊?大家说是不是?”
  诸侯子:我们该不该说话啊?
  看见秦王威胁的眼神, 赶忙附和着喊道:“是。”
  “是啊先生。”
  叔孙通眉心狂跳。
  盈儿回头说道:“小凹乖一点。”
  小凹乖乖地坐下来,却是跟叔孙通打了个wink。
  叔孙通猛地激灵了一下,不好的感觉在心头萦绕着。
  小凹在底下说:“先生,做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独尊儒术哦!”
  叔孙通被说得心都乱了,曾经的大秦就是法家的天下,凡士人,泰半学法,儒家被挤压得只有在扶苏公子身边才有一点生存机会。
  其实他现在跟着如今皇帝已经是混得很不赖了,但是跟“独尊儒术”四个字所代表的意义相比,却什么都不是。
  叔孙通几乎无法想象独尊儒术的盛景。
  把自己当作是皇帝治理天下的工具?
  叔孙通说道:“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周礼之中的宾礼,譬如秦王殿下这般坐姿,便是最不标准的。”
  盈儿:太傅是一定要纠正小凹了。
  小凹听见说他,直接一条腿摊开,一条腿竖起来,抖啊抖的。
  叔孙通微笑着给小凹纠正坐姿,小凹安安静静地听他说完,表示“办不到”,本以为他就会生气了,没想到这个老毕登态度超级好。
  “秦王殿下,您这般会被日后进京朝贺的诸侯王嘲笑的。”
  小凹抖抖腿:“谁嘲笑我,我有拳头。”
  叔孙通耐心地询问小凹:“敢问秦王殿下,您以为任何事情都能够诉诸武力吗?”
  小凹点了点头,这是当然。
  之前没有人敢和渣爹竞选皇帝,不就是看武力的吗?
  叔孙通便从这里开始给大家讲大道理,把从夏朝开始的老事情说了一个遍,“我教出来的学生,都要明白一个道理,武力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为人,就要有序,讲礼。”
  小凹举手。
  盈儿跟有些疑惑的叔孙通解释:“太傅,小凹是有问题要说。”
  叔孙通微笑,还以为是自己刚才讲的那些话起了效果,“秦王殿下这个做法很好,其他人都要向秦王殿下学习,有问题,举手发言。”
  “秦王请说。”
  小凹道:“太傅,我不是不想讲礼,但是你要求的礼太费腿了,按照你说的那么坐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且我们现在还小,一直这么坐还会形成罗圈腿,那以后连一点仪态都没有了。”
  叔孙通:---
  “您不知道什么是罗圈腿吗?我给您示范一下。”说着,小凹就要站起来,被叔孙通赶紧抬手阻止,但表现欲超强的小凹装作没看见,起来大猩猩似的走了一圈。
  一回头,他又给叔孙通说那么坐会影响身高、影响男性力量的发育,课堂气氛被小凹调动起来了,叔孙通却也差点被气死。
  中场休息之后,教学随性的叔孙通给大家讲博学的重要性。
  “博览群书---”
  小凹积极发言:“太傅,我从小博览群书,什么都知道。”
  叔孙通又说:“人要谦虚,尤其似秦王殿下这般,更要时刻谦虚,说话留三分是给自己的退路。你忘了那秦始皇,他为天下笑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狂妄而不谦虚。”
  小凹:“你们儒家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喜欢说我政大爷的坏话,但是你不要忘了,我政大爷还在呢,可能今天晚上他就去找你。”
  叔孙通的话都被卡在了嗓子眼里。
  盈儿打圆场:“太傅,我们应该看些什么书才能成为博学之人。”
  叔孙通列举出来一些书目,给大家讲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小凹正听得津津有味呢,老毕登问他有没有听懂。
  这个老毕登在故意找我茬?
  小凹意识到了这点,表示我都听懂了,“但是太傅,我有几个问题从小想都想不明白,感觉您很博学,想请教您。”
  叔孙通心里咯噔一下,笑道:“大家要向秦王殿下学习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殿下请说,老臣洗耳恭听。”
  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应该不会被小家伙的一点问题难倒。这是秦王来上学的第一天,自己必须把他这种不爱学习的气焰压下去。
  小凹说道:“太傅,为什么咱们哭出来的眼泪是咸的?一个人的头发有多少根啊?”
  叔孙通:---
  诸侯子:这家伙狠啊,故意为难先生。
  “还有还有啊,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太阳距离咱们有多远啊?天是圆的还是方的?人是怎么出现的啊?”
  中午,叔孙通是哭着去找的刘邦。
  刘邦赶紧下去搀扶着人进来,这老家伙自从跟他一起从项家地盘上跑出来就没有这么伤心过。再说他有那么多儒家弟子,连自己的四弟都向着儒家,也没有人敢欺负他。
  “先生啊,您这是怎么了?”虽然刘邦在心里对儒家嗤之以鼻,但表面上还是很尊敬的。
  毕竟人家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学术大派,人多势众的,连政哥都要把他们高高地捧着。
  刘邦这一问,叔孙通哭得更伤心了:“陛下啊,微臣有负圣命,教不了秦王殿下啊。”
  刘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天之前的这个时候,是您苦口婆心地要让小凹去上课的对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