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儿,杨淑妃冷笑一声,真真是菩萨一样的人啊。
  刘皇后此时也知道了李才人宫里的动静,她翻书的手顿了顿,许久又恢复了自然,面色上也没什么变化,只轻声道:知道了,日后李才人那边,还是得用点心才好啊,她刚生完孩子,如何能这般怠慢?
  底下人察言观色,轻声领命,心中情绪却复杂难辨。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小公主满月的时候,李用和终于又找到机会入了回宫。
  这一次见到姐姐,他只觉得姐姐的气色比以往好了许多,见着他时,也是满脸都是笑。
  前段时日多亏了你送进宫的那些银丝炭,才让我与公主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刻。
  李用和今日也见过了自己那个外甥女,看着白白胖胖的,并没有什么毛病,就是一直在睡。
  姐姐这说的哪里的话,如今父母早逝,就我们姐弟俩相依为命,若是我有什么为难之处,难道姐姐会放任不管吗?
  李才人流着泪摇头:自是不会,是姐姐说错了,你我姐弟,自当互帮互助。
  姐弟俩说完体己话,便又聊起了六皇子,如今六皇子开始进学,竟也是十分聪明,皇帝当众就夸过好几回,每次都会让李才人高兴不已。
  她还偷偷和李用和说:年前的时候,我去御花园里散步,远远的就看到了他,虽只是一眼,但是小小年纪却果真气度不凡。
  见着姐姐这般说,李用和心中也不由为姐姐感到心酸,但是面上还是强撑着笑脸道:六皇子身为官家独子,吃穿用度哪有不好的,姐姐且放心便是。
  李才人却并未觉得心酸,反倒很是认同的点头:我自然是放心的,杨淑妃虽然言辞刻薄些,但是待六皇子是真的呵护。
  李用和一时无言,只能轻叹一声。
  **
  小公主满月之后,李才人在宫里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一方面是官家对于这个新出生女儿的关切,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才人自己有了这个女儿之后,也开始逐渐立了起来。
  她开始参与一些宫廷内的聚会,也开始于宫里的妃嫔们交际。
  其中与她关系最好的,是一位姓曹的婕妤。
  这位婕妤出身十分不凡,她的父亲乃是已逝的枢密使曹彬,她的兄长曹璨,更是以军功被封为殿前都指挥使,封广平郡开国公。
  可以说是满门勋贵,是有从龙之功的人家。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出身,她及至如今,也不过被封了个婕妤,皇帝也并不重视她。
  不过幸好这位曹婕妤的性格不错,十分能看得开,面对李才人这样出身地位,位份皆不如她的,依旧十分温和有礼,两人不过接触几次,便迅速熟络了起来。
  一开始李才人自己还有些惴惴不安,生怕人家看不上她,但是后来慢慢相处,便也明白了曹婕妤并非那样的人,她便也放开了胸怀,两人常坐在一处谈天说地。
  李才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友谊带给她的快乐,以往孤独的心也渐渐变得充实起来。
  一直等到翻过年去,公主周岁,皇帝下旨,册封公主为永安公主,并且加封公主生母为婉仪。
  一下子,李才人就从正五品的才人变成了正二品的婉仪,位份甚至于在曹婕妤之上。
  这样大的惊喜砸在李婉仪头上,她自己都有些懵。
  不过很快的她又接到消息,六皇子也被加封了,虽说不是加封爵位,而是加官中书令,但是也可以看出皇帝对六皇子的重视。
  李婉仪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她能有如今这个位份,一面是因为女儿,一面更有可能是皇帝对自己的补偿。
  她心中一时间有些发苦,若是可以,她宁愿不要这个补偿,可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李婉仪加封这日,宫里许多人都上门道贺。
  仿佛她们是第一次知道这宫里还有个她似得,各个都是姐姐长姐姐短,看起来比亲姐妹还亲。
  李婉仪有些生涩的应付着这些人,心里唯一在意的,却只有曹婕妤对此事的态度。
  这是自己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她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变换,而失去这个朋友。
  曹婕妤明显比李婉仪想象中更加心胸宽广,她依旧和以往一样,笑着上门恭喜她,李婉仪的心放到了肚子里,对于未来的生活,也多了几分期待。
  **
  姐姐升职加薪,李用和虽然在宫外,但是也听说了,他意识到,皇帝突然如此大肆封赏,或许不止是对于姐姐的弥补,更有可能的是,大外甥的好事将近,至于这个好事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2章 劝人
  李用和的这个猜测还真没错, 不过一年之后,六皇子就先被册封为升王,很快又被封为太子。
  与此同时, 李婉仪的位份也往前挪了一小步,变成了李顺容。
  虽然依旧是正二品的嫔, 但是顺容的排位比婉仪靠前一点。
  不止如此,曹婕妤也在这次的晋封中更进一步, 成为了正二品充媛。
  如此姐妹俩人倒是平起平坐了。
  李顺容自己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自己升职固然好, 但是她也希望好姐妹能一起升职。
  不过李顺容自己虽然已经满足了, 可是旁的人却不一定会这么想。
  这一日,皇帝去了刘皇后处,两人聊着聊着便说起了这次大封六宫的事儿, 皇帝赵恒看起来有些遗憾:李氏到底是皇儿的生母,这回本该给个妃位的。
  刘皇后听了这话却只是浅浅一笑:之前才刚给李顺容晋了位, 若是再晋升为妃只怕不合规矩,不如再等两年,要是进的太急, 岂不是惹人闲话?
  赵恒看了一眼刘皇后,许久终于点了点头:皇后说的也是, 只是到底是委屈她了。
  刘皇后垂着头,看不清面上神色。
  李顺容是个知礼的, 想来也能明白官家的苦衷。
  赵恒不再多言,转头靠在榻上假寐。
  而刘皇后心中却不免生出许多滋味来,之前也不见官家对李氏有多关心,如今却巴巴操心起她的位份来了,真真是
  刘皇后压下心中情绪, 无论如何,如今自己的战场不在内宫而在外朝,李氏也好,张氏也罢,只要没闹得太难看,她也懒得理会这些。
  想到这儿,刘皇后心里这才舒坦了一些。
  **
  姐姐和外甥步步高升,李用和人虽然在宫外,但是也是替他们高兴。
  不过这份高兴还没持续太久,突然朝堂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册封太子的第二年,也就是天禧三年,皇帝突然病了。
  虽然说皇帝的身子骨本来就不好,时病时好的很正常,但是这次好像是格外的严重,已经不能视事了。
  皇帝不能视事,原本就虎视眈眈的皇后立刻开始把持朝政,她之前就曾经帮着皇帝批阅奏折,处理政治上的一些琐事,野心自然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一日日壮大起来,而如今大宋的最高统治层出现了真空,自然就会有人补上去。
  皇后明显就是抓住了这次的机会。
  皇后把持住了朝政,大臣们自然都很不乐意,宋朝这些儒生们日日辱骂前朝武周之事,如今又如何能让本朝也出现女主昌的情形。
  很快的就有官员们勾连起来,准备做点什么。
  李用和自然不知道这些内情,但是皇帝病了的事儿到底也给他提了个醒,自己这个便宜姐夫只怕离嘎也不远了,自己得早日为姐姐做好准备。
  比如,等姐夫嘎了之后,姐姐会有什么下场。
  根据他穿越以来了解的宋朝历史,无非就是两种结局,好一点的,留在宫里养老,不好一点的,送去皇陵守陵。
  留在宫里养老,虽然依旧是生活在刘后的眼皮子底下,但是到底吃穿用度和日常娱乐活动不会亏待了你,但是去守陵的话就惨了,吃穿用度的规格肯定大幅度降低,而且青灯古佛,一点娱乐活动没有,还不能随意进出,简直就和坐牢一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