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没有孩子,可是自己有疼爱自己的夫君,父亲母亲也都在身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还有什么可强求的呢?
  夫妻俩上了马车,瑶娘一时间激动的都有些想要流泪,李用和自然也想念妻子,拉着她的手不松开。
  许久未见郎君,如今看着却是瘦了许多。瑶娘语塞良久才终于说出第一句话。
  李用和却只是轻笑一声:哪里是瘦了,前几日量体裁衣,腰围却是宽了几寸呢,倒是娘子,这次入宫,可是受委屈了?
  瑶娘含着泪摇了摇头:我一切都好,县君很照顾我。
  说完又把自己在宫里的情形和李用和说了一番,甚至于将自己几次见到皇后和杨淑妃的情形都说了。
  她说完之后,李用和若有所思,很快就道:看来这次六皇子的封爵应该还是郡王,否则皇后便也不会如此平静,杨淑妃也不会仿佛存着怨怼。
  瑶娘心下一惊,有些迟疑:到底是官家独子,何至于呢?
  李用和摇了摇头:此等事体,哪个又能说得来,只是此事倒也不必着急,该有的总会有的。
  在这种事上,还是得沉得住气,如今这位赵官家又哪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
  **
  事情也果不出李用和所言,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六皇子赵受益进封寿春郡王,进学于资善堂。
  皇帝独子终于进学了,与此同时,朝中的大臣们也终于开始动起来了,对于这位即将出阁读书的皇子,开始了审视与端详。
  而李用和身为寿春郡王的亲舅舅,却依旧每日过着平静的生活,一点也不像一个外戚应有的样子。
  翻过年去,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年京城格外的冷,李家为了过年买了许多炭,但是许是因为这一年京里太冷,没过几日,甚至还出现了缺炭的现象,幸好李用和有点子囤积癖在身上,本身又很怕冷,因此李家的炭火倒还算够用,但是老丈人家就不一样了,刚过完年就没炭了,李用和先拉了一车给老丈人应急。
  然后又想着不能坐吃山空,便去了东京以外买炭,现在京里的炭都炒到了天价,李用和可不想当这个大冤种。
  就在他四处奔波,终于买到炭回京之后,他却突然间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是,二月份的时候,他的姐姐崇阳县君诞下一女,是为皇帝长女,另一个好消息则是,他的姐姐升职为了才人。
  要知道,他姐姐之前还只是一个不入品的县君,这一下子直接等级跃迁成为了才人,的确值得高兴。
  不过李用和回来的有点迟了,瑶娘已经入宫恭贺过姐姐了,同时也告诉他,姐姐这一胎生的十分顺利,母女平安。
  听到母女平安的消息,李用和心中也放心了,只是想着今年的冬日格外的冷,有些怕姐姐生了孩子之后受冻,便又不免多问了几句宫里的炭火问题。
  结果说起这个,瑶娘就有些支支吾吾起来,许久才委婉道,她前儿进宫的时候,发现姐姐殿内烧的是黑炭,听闻今年宫里银丝炭用度过多,如今已经没有多余的了。
  李用和一听就皱起了眉,黑炭烟气大,如何能给刚刚生产过的孕妇和婴儿用!
  -----------------------
  作者有话说:赵祯原名赵受益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升职
  想着自己正好这次也买了许多炭火, 其中银丝炭的数量也很足够,他便道:既如此,不知能不能把家里的炭往宫中送一些。
  瑶娘一听这话, 也觉得靠谱,斟酌道:如此确实可以运作一番, 总不能让才人在宫里受苦。
  李用和既下定了决心,便开始走起了门路。
  他这几年, 也不是白在东京城里待的,多少是交际到了一些人, 尤其是与宫廷相关的, 他更是不惜财力的结交。
  如今这些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李用和第二日就请这些人出去吃了顿饭,然后将自己的为难之处委婉的说了一下, 这些人一听倒也爽快,立刻答应了, 并且还问他,可有什么购买炭火的渠道,如今宫里也是缺的很。
  关于这些, 李用和自然不会隐瞒,立刻一一都说了。
  一时间两拨人倒也其乐融融。
  等到请完客回家, 李用和这才松了口气。
  如今他能做的事情也就这些了,只希望能帮到姐姐。
  **
  这一日一大早, 杏娘又端了炭盆子在殿外的门廊下引火。
  这事儿可不是什么美差,这些黑炭虽然说已经是黑炭中品质极好的,但是却依旧烟气大的厉害,放久了还有些潮,每次引火费劲不说, 还会将人熏的流泪,可是这样的事儿也是不得不做的。
  虽然她已经好几次去了内侍省要银丝炭,可是每次去都会被敷衍过去,只说已经在采买了,请才人再忍受些时日。
  杏娘一想起这话就来气,忍受忍受,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就在她一边心中抱怨一边引火的时候,外头突然有侍女过来传话:姑姑,内侍省来人了,还带来了银丝炭!
  杏娘心下一惊,然后又是一喜,立刻起身往外跑去。
  这几日黑炭呛人,才人和公主已经咳嗽了好几声了,而且也因为这个缘故,内殿中根本不敢放太多炭盆,她是生怕冻着了两位主子,如今终于能有银丝炭,也算是解了一时的窘境了。
  杏娘快步到了前殿,果然看见一篓篓的银丝炭正在几个内侍的指挥下往屋里抬,见着她出来,那个为首的内侍拱了拱手:杏姑姑。
  杏娘整理了一下衣襟,缓步走上前,与内侍客气了两句:中官客气了,不知可是内侍省采买到了新的炭火?
  这个内侍轻声一笑:还未曾买得,这些炭火乃是宫外的李郎君献给才人的用度,姑姑请放心使用便是。
  原来是李郎君送进来的,杏娘顿时松了口气,立刻道:无论如何,还要感谢中官通融。
  说完便领了这个内侍前去拜见李才人。
  李才人此时也听说了内侍省送来了银丝炭,不过却还不知道这批银丝炭的来路,如今见了这个内侍,也终于明白过来,心中除了对弟弟的感激之外,心头也不由涌上暖意,这世上能如此关怀于她的,也就只有这个亲弟弟了。
  虽然心中对弟弟十分感激,但是李才人也是知道些人情世故的,当着内侍的面,还是连带着将内侍也感激了一回,并且让杏娘给赐了赏。
  这帮内官们拿着赏钱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而李才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她倒也罢了,到底是大人,总能熬过去,可是新出生的小公主却是娇弱的很,要是再这么下去,不是被呛出病来就是冻出病来,甚至于
  李才人不敢深想,只能将那一抹庆幸死死压下。
  **
  李才人这边得了弟弟送进宫来的银丝炭,杨淑妃那边也很快知道了,她听完不由咬牙:她倒是个好命的,处处有人护着。
  杨淑妃殿内的银丝炭静静燃烧,只单单殿内,便摆了五个火盆。
  一旁的侍女听闻此言,急忙道:娘娘何必与她置气,小小一个才人,蚂蚁般的人物罢了。
  杨淑妃冷哼一声,眼神却是透过窗户,看向了资善堂的方向。
  她在这后宫之中,靠不住皇帝,靠不住自己,唯一能有个依靠的,也就只有六皇子和刘皇后。
  刘皇后虽然与她姐妹相称,可是说到底人心隔肚皮,自己在她心中是什么分量她还是有数的,不过是个趁手的工具罢了,因此她为了能安宁的有尊严的存活下去,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六皇子了。
  可是六皇子既有亲娘又有名义上的母亲,自己不过是个养母,既无血缘也无大义,想要牢牢地抓住他,除了对他好,她更想能除掉让她感到不适的一些人。
  刘皇后她是没本事也没胆子有什么动作的,可是李才人就不同了,她位份低,皇帝也不见得对她有多么看重,所以她一直巴不得她能立刻消失,除去这个心头大患。
  因此她一开始便想着在刘皇后跟前鼓动,希望刘皇后能够出手,可是如今她也算看明白了,刘皇后是不会动手的,或许她想着的,也是自己能够动手,如此她自己便可以摘出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