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66节
岳宁答:“是。”
侍应生上茶后,中村美伊犹豫该吃哪个,岳宁推荐了桃花酪,说它奶香浓郁,热量还不高。
喝过茶,吃过茶点,照拍摄计划,几位大厨要先参观后厨,摄制组已经准备就绪。岳宁带着他们下楼。
拍摄开始,岳宁先介绍了一下宁宴后厨的布局,今天,宁宴后厨的每个功能区域都辟出了专门区域用于节目拍摄,这样能减少拍摄对营业的影响。即便做了准备,人手和空间还是得为今天的拍摄让步,宁宴减少了今天晚市三成的接待量。
宁宴晚市的后厨人员现在已经到岗,正在忙碌。
另外一边,陆培德拿了一团面正在搓揉,岳宁说:“陆大厨在做今天要用的龙须面。”
只见陆培德双手按住面团两端,手腕一抖一抻间,面团被拉长。他退后三步,将面团抛向空中,接住时面条已成了拇指粗细的长条。
日本宫本问:“这是在做拉面吗?”
“是,但是要拉到能够穿过缝衣针。”岳宁说道。
宫本听了翻译的话,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穿缝衣针?”
陆培德把面条拉开对扣,洒粉再对扣,这般反复百十回合,随着最后一扣的完成,他将面条一端轻放案板,另一端缓缓举过头顶,手腕抖动间,细如发丝的面条,倾泻而下。
岳宁从秘书手里接过缝衣针,递给石川:“石川先生,随便取一根面条,看看能不能穿过这根缝衣针?”
那位法国大厨显然比石川更加心急,他先一步去面条那里,问了一句,翻译说:“卢卡斯问,他可以拿一根看看吗?”
石川把缝衣针给他,跟他说可以穿针。
“真的?”卢卡斯问归问,他已经用那根细细的面条穿过了缝衣针。
这是今天直播的第一幕。
第191章 乾坤烧鹅
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从后厨开始的直播画面。砧板洁净,各类食材按色系分区码放得整整齐齐,人员有序忙碌着。
当镜头对准陆培德,只见他双手一抻一拉,便拉出了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令人称奇的是,那面条居然还能穿过针眼,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完后厨,岳宁送众人上楼,包厢里周老爷子正坐着品茶。
岳宁邀请老爷子作为htv的嘉宾参加宴席,老爷子起初是拒绝的,他说跟日本人一起吃饭,容易勾起往昔的回忆。
岳宁劝说道:“当下正值中日交流,国家正大力引入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往小了说,这次宴席若能成功,能促进港城的旅游业;往大了讲,也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吸引更多人来中国投资和旅行。”
老爷子这才答应赴宴。
蔡致远抢先一步,向来宾介绍周老爷子:“这位是粤菜领域的美食家。当然,今天请周老先生来,不是让他点评菜品,而是请他介绍这些菜肴的来历典故。”
待众人相互介绍完毕,岳宁跟大家打了声招呼,便前往厨房做菜,宾客们纷纷落座。
此时,桌上已摆好了六道凉菜。岳宁将绘画技法融入凉菜拼盘中,这一手技艺本就足以在香江独树一帜,更何况还有陆培德加入。
岳宁随性,陆培德规整,二人合作,犹如江南画师与宫廷画师相遇,相得益彰。
就拿其中一盘鱼生来说,在一个长两尺、宽一尺的白磁盘里,嫩绿的葱丝、嫣红的辣椒丝、金黄的姜丝,还有切成细丝的柠檬叶……众多配菜在盘子左边拼出春山、茅屋、柴扉、桃花树,以及短短的芦苇、杂草。右边下方是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且排列整齐的鱼片,鱼片透明,排列之后宛如凌凌波光,再加上几条葱丝弯曲成水流状,竟营造出一池春水的意境。而鱼片上,是两只绿头鸭,一只安静地游弋,一只则直立展翅。在大片留白的上方,是岳宁用酱汁书写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蔡致远看向周老爷子:“周老先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便是我们粤省人喜爱的鱼生,这个季节刚好是河豚上市,所以用河豚做鱼生。”老爷子介绍得简简单单。
穿着浅灰色制服的侍应生拿来筷子,将材料混合,浇上料汁。
正拿着菜单欣赏的画家小野,眼见这么一幅“画”被破坏,有些心疼。好在还有这菜单,听说这菜单是岳大厨亲笔书写的?就凭这字,这位大厨在书法界也该有一席之地啊!
听石川说这是河豚,卢卡斯颇为惊讶:“中国人也吃河豚?”
“东亚人都吃,日本、中国和韩国,都有河豚料理。”石川向卢卡斯解释道。
“宫本先生,您是河豚料理大师,您先来品鉴一下。”岩西说道。
宫本一直秉持着河豚刺身就得品尝其本身鲜甜的理念,调料要简单,考究的是厨师的刀工。刚才见识了那位厨师的拉面技艺,拉面都能穿针,这些配料细丝想必也能穿针。他做河豚刺身,通常将鱼片切得很薄,摆盘精致简约,常用素雅的瓷盘盛放,注重展现鱼的天然色泽和纹理。自问是没本事把书画与摆盘结合。
此刻,他夹起一筷子混合了各种配料的河豚鱼生放入口中。河豚鱼生本身的味道纯净且带着鲜甜,加了这么多配料和调料后……唔……这些味道相互交织,层次丰富,与日本刺身单纯依靠酱油和芥末来提味大相径庭。这哪里只是一道菜,分明更像是一场味觉的狂欢。
宫本细细品味着,随后放下筷子,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实在无法评判哪种做法更美味。只能说日本河豚刺身更注重本味,而中国河豚鱼生更注重味道的调和。”
岩西重重地点头:“宫本先生说出了我心里的话。”
听了两位日本大厨的话,卢卡斯深表赞同:“岳小姐很擅长调味。”
石川轻轻松了一口气,幸亏听取了岳宁的建议。他们原本挑选的宾客,也和nc电视台一样,挑名气大、影响力大的人。是岳宁跟他说,可以邀请几位名人,但最好多请几位品格不错的大厨。当时他还问原因,毕竟大厨不如名人那么有号召力。
岳宁反问:“要是你拍膀胱鸡那期节目时带上我,那期的收视率至于那样吗?名人有人气固然好,但大厨更具专业权威性。”
当然,在食材选材上,岳宁也是斟酌再三,选河豚打头阵,正是因为初春时节,恰好是河豚上市的季节。
昨天他看nc电视台的直播,一道中国传统滋补的蛤士蟆汤,宾客们都不吃,不得不说,岳宁的预判真准。
等卢卡斯品尝过鱼生,石川请卢卡斯试试中国的鹅肝。
卢卡斯看向那带着汁水的鹅肝,鹅肝色泽深沉,表面渗透出油光。
他欣然夹起一块鹅肝,先是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各种香料的味道浓郁。若是法国鹅肝,这个时候应该闻到的是淡淡的油脂香气。
鹅肝入口的瞬间,他的眼睛微微睁大。明明都是绵密柔软的口感,可就是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法式鹅肝入口即化,口腔里会被丰沛的油脂香气充斥。而这块鹅肝也很嫩,甚至可以说同样入口即化,不过它散发的是鹅肝的本味。也不能简单说是鹅肝本味,这块鹅肝的调味很复杂,法国鹅肝调味较少,可没有这块鹅肝这般浓郁的“肝味”。
卢卡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他说:“对我而言,这种味道有些奇特,但很好吃。”
他思索了一下,又说:“确实很好吃,就像用豪华镶嵌工艺衬托大颗粒珠宝一样。我的膀胱鸡也是如此,用好的食材,再以复杂的工艺去彰显它的价值。”
他心里还是很在意自己的拿手菜膀胱鸡,日本观众并不欣赏,借此机会忍不住提了一句。
倒过酒之后,第一道羹汤上桌。天青色的汤盅,每人一盅。揭开盖子,里面是奶白色的汤底,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
“这是春风楼邱大厨的潮汕河豚萝卜汤,请慢用。”侍应生介绍道。
岩西看着汤,心里暗暗想:河豚是日本的传统料理,鱼皮可以凉拌或者做皮冻,鱼肉能做刺身,也可以做成天妇罗,鱼骨则用来做河豚杂炊,这道汤应该也是用鱼骨熬制的吧?刺身和鱼生类似却又不同,不知这道汤滋味如何?
岩西舀起一汤匙汤,瞧见汤里不仅有萝卜丝,还有一块河豚肝,河豚肝看上去是煎过的。他知道,河豚肝里的油有特殊的香气,能为汤品增添更美妙的风味。
“这个汤有种特别的味道。”宫本说道。
“是河豚肝煎过后的味道。”岩西自信满满地说。
宫本摇了摇头:“我做河豚肝汤,也会先煎一下,但这汤里不只是河豚肝的味道,还有别的东西,可我猜不出来。”
岩西喝下这口汤,只觉浓郁却不失清爽,咸鲜调和得恰到好处,鲜得纯粹,咸得醇厚。汤里似乎确实有另一种味道,有点像木鱼花的味道,但又没有木鱼花味道那么明显,他不禁疑惑:“是小鱼干?”
“不是。比小鱼干更接近河豚本身的味道,但肯定是加了某种鱼干。”宫本说道。
听到翻译的话,周老爷子倒是没想到这两个日本厨子还能尝出其中的门道,他说:“是河豚干的味道。我们这里叫乖鱼干,乖鱼干加上猪骨和萝卜煮成乖脯菜头汤。今天这道汤,是用做刺身剩下的新鲜鱼骨、鱼肉,又加了鱼干熬制而成的。”
“河豚干?”宫本重复了一句,“原来是这样啊!”
正说着,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门口。
侍应生推着一辆小推车走进来。荷叶形状的大瓷盘里,躺着一只烧鹅,烧鹅琥珀色的脆皮泛着油光。
侍应生说道:“这是宁宴岳小厨与马大厨的招牌大菜乾坤烧鹅。我为大家分餐吧?”
岩西听了翻译,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岳小姐被称为岳小厨?她的技艺在港城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吧?”
周老爷子笑着解释:“岳大厨的称号是她爷爷,宝华楼大厨岳宝华先生的,她自称‘小厨子’。说到技艺,她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厨艺就如同做文章,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爱的菜品,她绝对当不得港城第一,最多是旺角第一。”
翻译给大家解释,旺角就是一个街区,宝华楼开在那里。宫本大笑:“她也太谦逊了。”
说话间,侍应生的餐刀已经切开了乾坤烧鹅的肚子,刹那间,整间包厢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众人在吸气的过程中,将这浓烈到无以复加的味道吸了进去。明明刚刚吃过东西,此刻却又觉得饥肠辘辘。
他们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烧鹅,只见烧鹅肚子里填充着宁宴的名菜“昆仑鲍甫”,鲍鱼和龙趸皮正顺着荷叶瓷盘的弯道,流到下面的大汤碗里。
烧鹅肚里的“乾坤”流干净后,侍应生切下一块烧鹅腹部的肉。
岩西惊奇地问:“怎么会没有骨头?”
“骨头抽掉了。”宫本看过《港澳厨王大赛》,知晓这个技法。
“怎么抽的?这只鹅还如此完整。”岩西还是疑惑不解。
这时,岩西的一份乾坤烧鸭已经上桌,长方形的盘子分成了两格。一格里面,龙趸皮和吉品鲍躺在浓稠的汤汁里;另一格则是一片琥珀色的烧鹅。
“不仅是鹅,他们还有填了八宝的鸡鸭,也有填满鱼翅的鸽子,都要求去骨,而且皮不能有丝毫破损。还有黄鱼,也能抽骨且不破。”宫本向岩西介绍道,“岩西先生,尝尝吧。”
岩西拿起刀叉切开龙趸皮,鱼皮瞬间颤颤巍巍,裹挟着浓郁的汁水滑入口中,竟尝不出一丝一毫的腥气。
邻座的宫本切开鲍鱼,中间溏心清晰可见,送入口中,绵密的口感里带着淡淡的鹅肉鲜香。他吃掉半块鲍鱼,又去夹那片烧鹅。预先去骨的烧鹅,皮下的肉层很薄。
那一层烧鹅皮一进嘴里,像是立刻就要化开。至于烧鹅肉的味道?不不不,他此时已无暇细细分辨究竟是什么香气,只觉得自己的胃还想要更多。
与此同时,他还听到翻译转述那位中国美食家的话:“这就叫‘龙鳞入馔,鲍鱼为辅’。”
第一个吃完的卢卡斯看着还剩下大半的烧鹅问:“我还能要一份吗?”
他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想法。
第192章 赛熊掌
观众们紧盯着电视屏幕,起初是被强烈的视觉冲击所震撼。
日本高端料理向来注重艺术性与禅意,好不好吃暂且不论,光是看着好看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河豚作为日本的传统食材,观众们看着屏幕,便能想象出其丰富多样的吃法。
港城观众就更不用说了,宁宴或许有人没去过,但宝华楼去过的人可不少。宝华楼的鱼生、宝华楼的鱼汤,有多少人品尝过?自古以来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这足以说明河豚的鲜美令人馋涎欲滴。
乾坤烧鹅一上桌,日本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港城观众早已垂涎三尺。这烧鹅肚子里肯定藏着东西,至于是什么,港城观众懒得去猜,毕竟岳宁向来喜欢在食材里添加各种创意。果然,这次岳宁把他们的招牌“昆仑鲍甫”塞了进去。观众们心想,不行了,明天一定要去宝华楼吃个脆皮糯米鸡,或者尝尝八宝乳鸽,解解馋!
日本观众则是看到他们的料理大师们一边交谈,一边一脸享受地品尝这道菜,才意识到这道菜肯定超级美味。而那个法国大厨还要了第二份,更是让他们大为震惊。法国大厨这是忘了自己费心费力做膀胱鸡,膀胱不用,鸡只取两片鸡胸上菜的事了?
屏幕里,侍应生给众人上了第二份乾坤烧鸭。卢卡斯一边吃,一边听翻译跟他说,这家酒楼的鸡鸭鱼鸽子都能抽去骨头,做成类似的菜品。
他夸赞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之一。岳小姐是一位顶级主厨。”
这句话被翻译成日语后,石川特别高兴,说道:“卢卡斯先生是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大厨,他能给予这样的赞誉,对岳小姐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这两句话随后又被翻译成中文。
侍应生将一道清爽鲜美的百花酿羊肚菌烩春笋端上餐桌,作为过渡菜品。
之后,一道极具视觉艺术的大菜登场了。只见大瓷盘中,一道龙门高高矗立,龙门两边的立柱和屋檐上都盘绕着龙,龙门下方是朵朵盛开的牡丹,龙门前,一条鲤鱼正欲腾飞而起。
整条鲤鱼裹着红亮的酱汁,愈发像即将跃过龙门的锦鲤,令人意外的是,鲤鱼身上还披着金丝细面。侍应生介绍道:“这是宁宴陆大厨的鲤鱼跃龙门,鲤鱼未曾去刺,食用的时候,请大家小心鱼骨。”
说完,侍应生悄悄出去,跟在一旁等候的传菜小伙分享客人的反应,尤其提到了法国大厨夸赞岳宁的话。分享完,她回到包厢,继续为客人服务。
侍应生上茶后,中村美伊犹豫该吃哪个,岳宁推荐了桃花酪,说它奶香浓郁,热量还不高。
喝过茶,吃过茶点,照拍摄计划,几位大厨要先参观后厨,摄制组已经准备就绪。岳宁带着他们下楼。
拍摄开始,岳宁先介绍了一下宁宴后厨的布局,今天,宁宴后厨的每个功能区域都辟出了专门区域用于节目拍摄,这样能减少拍摄对营业的影响。即便做了准备,人手和空间还是得为今天的拍摄让步,宁宴减少了今天晚市三成的接待量。
宁宴晚市的后厨人员现在已经到岗,正在忙碌。
另外一边,陆培德拿了一团面正在搓揉,岳宁说:“陆大厨在做今天要用的龙须面。”
只见陆培德双手按住面团两端,手腕一抖一抻间,面团被拉长。他退后三步,将面团抛向空中,接住时面条已成了拇指粗细的长条。
日本宫本问:“这是在做拉面吗?”
“是,但是要拉到能够穿过缝衣针。”岳宁说道。
宫本听了翻译的话,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穿缝衣针?”
陆培德把面条拉开对扣,洒粉再对扣,这般反复百十回合,随着最后一扣的完成,他将面条一端轻放案板,另一端缓缓举过头顶,手腕抖动间,细如发丝的面条,倾泻而下。
岳宁从秘书手里接过缝衣针,递给石川:“石川先生,随便取一根面条,看看能不能穿过这根缝衣针?”
那位法国大厨显然比石川更加心急,他先一步去面条那里,问了一句,翻译说:“卢卡斯问,他可以拿一根看看吗?”
石川把缝衣针给他,跟他说可以穿针。
“真的?”卢卡斯问归问,他已经用那根细细的面条穿过了缝衣针。
这是今天直播的第一幕。
第191章 乾坤烧鹅
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从后厨开始的直播画面。砧板洁净,各类食材按色系分区码放得整整齐齐,人员有序忙碌着。
当镜头对准陆培德,只见他双手一抻一拉,便拉出了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令人称奇的是,那面条居然还能穿过针眼,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完后厨,岳宁送众人上楼,包厢里周老爷子正坐着品茶。
岳宁邀请老爷子作为htv的嘉宾参加宴席,老爷子起初是拒绝的,他说跟日本人一起吃饭,容易勾起往昔的回忆。
岳宁劝说道:“当下正值中日交流,国家正大力引入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往小了说,这次宴席若能成功,能促进港城的旅游业;往大了讲,也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吸引更多人来中国投资和旅行。”
老爷子这才答应赴宴。
蔡致远抢先一步,向来宾介绍周老爷子:“这位是粤菜领域的美食家。当然,今天请周老先生来,不是让他点评菜品,而是请他介绍这些菜肴的来历典故。”
待众人相互介绍完毕,岳宁跟大家打了声招呼,便前往厨房做菜,宾客们纷纷落座。
此时,桌上已摆好了六道凉菜。岳宁将绘画技法融入凉菜拼盘中,这一手技艺本就足以在香江独树一帜,更何况还有陆培德加入。
岳宁随性,陆培德规整,二人合作,犹如江南画师与宫廷画师相遇,相得益彰。
就拿其中一盘鱼生来说,在一个长两尺、宽一尺的白磁盘里,嫩绿的葱丝、嫣红的辣椒丝、金黄的姜丝,还有切成细丝的柠檬叶……众多配菜在盘子左边拼出春山、茅屋、柴扉、桃花树,以及短短的芦苇、杂草。右边下方是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且排列整齐的鱼片,鱼片透明,排列之后宛如凌凌波光,再加上几条葱丝弯曲成水流状,竟营造出一池春水的意境。而鱼片上,是两只绿头鸭,一只安静地游弋,一只则直立展翅。在大片留白的上方,是岳宁用酱汁书写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蔡致远看向周老爷子:“周老先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便是我们粤省人喜爱的鱼生,这个季节刚好是河豚上市,所以用河豚做鱼生。”老爷子介绍得简简单单。
穿着浅灰色制服的侍应生拿来筷子,将材料混合,浇上料汁。
正拿着菜单欣赏的画家小野,眼见这么一幅“画”被破坏,有些心疼。好在还有这菜单,听说这菜单是岳大厨亲笔书写的?就凭这字,这位大厨在书法界也该有一席之地啊!
听石川说这是河豚,卢卡斯颇为惊讶:“中国人也吃河豚?”
“东亚人都吃,日本、中国和韩国,都有河豚料理。”石川向卢卡斯解释道。
“宫本先生,您是河豚料理大师,您先来品鉴一下。”岩西说道。
宫本一直秉持着河豚刺身就得品尝其本身鲜甜的理念,调料要简单,考究的是厨师的刀工。刚才见识了那位厨师的拉面技艺,拉面都能穿针,这些配料细丝想必也能穿针。他做河豚刺身,通常将鱼片切得很薄,摆盘精致简约,常用素雅的瓷盘盛放,注重展现鱼的天然色泽和纹理。自问是没本事把书画与摆盘结合。
此刻,他夹起一筷子混合了各种配料的河豚鱼生放入口中。河豚鱼生本身的味道纯净且带着鲜甜,加了这么多配料和调料后……唔……这些味道相互交织,层次丰富,与日本刺身单纯依靠酱油和芥末来提味大相径庭。这哪里只是一道菜,分明更像是一场味觉的狂欢。
宫本细细品味着,随后放下筷子,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实在无法评判哪种做法更美味。只能说日本河豚刺身更注重本味,而中国河豚鱼生更注重味道的调和。”
岩西重重地点头:“宫本先生说出了我心里的话。”
听了两位日本大厨的话,卢卡斯深表赞同:“岳小姐很擅长调味。”
石川轻轻松了一口气,幸亏听取了岳宁的建议。他们原本挑选的宾客,也和nc电视台一样,挑名气大、影响力大的人。是岳宁跟他说,可以邀请几位名人,但最好多请几位品格不错的大厨。当时他还问原因,毕竟大厨不如名人那么有号召力。
岳宁反问:“要是你拍膀胱鸡那期节目时带上我,那期的收视率至于那样吗?名人有人气固然好,但大厨更具专业权威性。”
当然,在食材选材上,岳宁也是斟酌再三,选河豚打头阵,正是因为初春时节,恰好是河豚上市的季节。
昨天他看nc电视台的直播,一道中国传统滋补的蛤士蟆汤,宾客们都不吃,不得不说,岳宁的预判真准。
等卢卡斯品尝过鱼生,石川请卢卡斯试试中国的鹅肝。
卢卡斯看向那带着汁水的鹅肝,鹅肝色泽深沉,表面渗透出油光。
他欣然夹起一块鹅肝,先是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各种香料的味道浓郁。若是法国鹅肝,这个时候应该闻到的是淡淡的油脂香气。
鹅肝入口的瞬间,他的眼睛微微睁大。明明都是绵密柔软的口感,可就是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法式鹅肝入口即化,口腔里会被丰沛的油脂香气充斥。而这块鹅肝也很嫩,甚至可以说同样入口即化,不过它散发的是鹅肝的本味。也不能简单说是鹅肝本味,这块鹅肝的调味很复杂,法国鹅肝调味较少,可没有这块鹅肝这般浓郁的“肝味”。
卢卡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他说:“对我而言,这种味道有些奇特,但很好吃。”
他思索了一下,又说:“确实很好吃,就像用豪华镶嵌工艺衬托大颗粒珠宝一样。我的膀胱鸡也是如此,用好的食材,再以复杂的工艺去彰显它的价值。”
他心里还是很在意自己的拿手菜膀胱鸡,日本观众并不欣赏,借此机会忍不住提了一句。
倒过酒之后,第一道羹汤上桌。天青色的汤盅,每人一盅。揭开盖子,里面是奶白色的汤底,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
“这是春风楼邱大厨的潮汕河豚萝卜汤,请慢用。”侍应生介绍道。
岩西看着汤,心里暗暗想:河豚是日本的传统料理,鱼皮可以凉拌或者做皮冻,鱼肉能做刺身,也可以做成天妇罗,鱼骨则用来做河豚杂炊,这道汤应该也是用鱼骨熬制的吧?刺身和鱼生类似却又不同,不知这道汤滋味如何?
岩西舀起一汤匙汤,瞧见汤里不仅有萝卜丝,还有一块河豚肝,河豚肝看上去是煎过的。他知道,河豚肝里的油有特殊的香气,能为汤品增添更美妙的风味。
“这个汤有种特别的味道。”宫本说道。
“是河豚肝煎过后的味道。”岩西自信满满地说。
宫本摇了摇头:“我做河豚肝汤,也会先煎一下,但这汤里不只是河豚肝的味道,还有别的东西,可我猜不出来。”
岩西喝下这口汤,只觉浓郁却不失清爽,咸鲜调和得恰到好处,鲜得纯粹,咸得醇厚。汤里似乎确实有另一种味道,有点像木鱼花的味道,但又没有木鱼花味道那么明显,他不禁疑惑:“是小鱼干?”
“不是。比小鱼干更接近河豚本身的味道,但肯定是加了某种鱼干。”宫本说道。
听到翻译的话,周老爷子倒是没想到这两个日本厨子还能尝出其中的门道,他说:“是河豚干的味道。我们这里叫乖鱼干,乖鱼干加上猪骨和萝卜煮成乖脯菜头汤。今天这道汤,是用做刺身剩下的新鲜鱼骨、鱼肉,又加了鱼干熬制而成的。”
“河豚干?”宫本重复了一句,“原来是这样啊!”
正说着,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门口。
侍应生推着一辆小推车走进来。荷叶形状的大瓷盘里,躺着一只烧鹅,烧鹅琥珀色的脆皮泛着油光。
侍应生说道:“这是宁宴岳小厨与马大厨的招牌大菜乾坤烧鹅。我为大家分餐吧?”
岩西听了翻译,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岳小姐被称为岳小厨?她的技艺在港城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吧?”
周老爷子笑着解释:“岳大厨的称号是她爷爷,宝华楼大厨岳宝华先生的,她自称‘小厨子’。说到技艺,她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厨艺就如同做文章,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爱的菜品,她绝对当不得港城第一,最多是旺角第一。”
翻译给大家解释,旺角就是一个街区,宝华楼开在那里。宫本大笑:“她也太谦逊了。”
说话间,侍应生的餐刀已经切开了乾坤烧鹅的肚子,刹那间,整间包厢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众人在吸气的过程中,将这浓烈到无以复加的味道吸了进去。明明刚刚吃过东西,此刻却又觉得饥肠辘辘。
他们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烧鹅,只见烧鹅肚子里填充着宁宴的名菜“昆仑鲍甫”,鲍鱼和龙趸皮正顺着荷叶瓷盘的弯道,流到下面的大汤碗里。
烧鹅肚里的“乾坤”流干净后,侍应生切下一块烧鹅腹部的肉。
岩西惊奇地问:“怎么会没有骨头?”
“骨头抽掉了。”宫本看过《港澳厨王大赛》,知晓这个技法。
“怎么抽的?这只鹅还如此完整。”岩西还是疑惑不解。
这时,岩西的一份乾坤烧鸭已经上桌,长方形的盘子分成了两格。一格里面,龙趸皮和吉品鲍躺在浓稠的汤汁里;另一格则是一片琥珀色的烧鹅。
“不仅是鹅,他们还有填了八宝的鸡鸭,也有填满鱼翅的鸽子,都要求去骨,而且皮不能有丝毫破损。还有黄鱼,也能抽骨且不破。”宫本向岩西介绍道,“岩西先生,尝尝吧。”
岩西拿起刀叉切开龙趸皮,鱼皮瞬间颤颤巍巍,裹挟着浓郁的汁水滑入口中,竟尝不出一丝一毫的腥气。
邻座的宫本切开鲍鱼,中间溏心清晰可见,送入口中,绵密的口感里带着淡淡的鹅肉鲜香。他吃掉半块鲍鱼,又去夹那片烧鹅。预先去骨的烧鹅,皮下的肉层很薄。
那一层烧鹅皮一进嘴里,像是立刻就要化开。至于烧鹅肉的味道?不不不,他此时已无暇细细分辨究竟是什么香气,只觉得自己的胃还想要更多。
与此同时,他还听到翻译转述那位中国美食家的话:“这就叫‘龙鳞入馔,鲍鱼为辅’。”
第一个吃完的卢卡斯看着还剩下大半的烧鹅问:“我还能要一份吗?”
他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想法。
第192章 赛熊掌
观众们紧盯着电视屏幕,起初是被强烈的视觉冲击所震撼。
日本高端料理向来注重艺术性与禅意,好不好吃暂且不论,光是看着好看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河豚作为日本的传统食材,观众们看着屏幕,便能想象出其丰富多样的吃法。
港城观众就更不用说了,宁宴或许有人没去过,但宝华楼去过的人可不少。宝华楼的鱼生、宝华楼的鱼汤,有多少人品尝过?自古以来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这足以说明河豚的鲜美令人馋涎欲滴。
乾坤烧鹅一上桌,日本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港城观众早已垂涎三尺。这烧鹅肚子里肯定藏着东西,至于是什么,港城观众懒得去猜,毕竟岳宁向来喜欢在食材里添加各种创意。果然,这次岳宁把他们的招牌“昆仑鲍甫”塞了进去。观众们心想,不行了,明天一定要去宝华楼吃个脆皮糯米鸡,或者尝尝八宝乳鸽,解解馋!
日本观众则是看到他们的料理大师们一边交谈,一边一脸享受地品尝这道菜,才意识到这道菜肯定超级美味。而那个法国大厨还要了第二份,更是让他们大为震惊。法国大厨这是忘了自己费心费力做膀胱鸡,膀胱不用,鸡只取两片鸡胸上菜的事了?
屏幕里,侍应生给众人上了第二份乾坤烧鸭。卢卡斯一边吃,一边听翻译跟他说,这家酒楼的鸡鸭鱼鸽子都能抽去骨头,做成类似的菜品。
他夸赞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之一。岳小姐是一位顶级主厨。”
这句话被翻译成日语后,石川特别高兴,说道:“卢卡斯先生是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大厨,他能给予这样的赞誉,对岳小姐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这两句话随后又被翻译成中文。
侍应生将一道清爽鲜美的百花酿羊肚菌烩春笋端上餐桌,作为过渡菜品。
之后,一道极具视觉艺术的大菜登场了。只见大瓷盘中,一道龙门高高矗立,龙门两边的立柱和屋檐上都盘绕着龙,龙门下方是朵朵盛开的牡丹,龙门前,一条鲤鱼正欲腾飞而起。
整条鲤鱼裹着红亮的酱汁,愈发像即将跃过龙门的锦鲤,令人意外的是,鲤鱼身上还披着金丝细面。侍应生介绍道:“这是宁宴陆大厨的鲤鱼跃龙门,鲤鱼未曾去刺,食用的时候,请大家小心鱼骨。”
说完,侍应生悄悄出去,跟在一旁等候的传菜小伙分享客人的反应,尤其提到了法国大厨夸赞岳宁的话。分享完,她回到包厢,继续为客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