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只是其中之一,做中餐。”
  “张蕴娴跟我说了,她说她外婆看了你重新商议的菜单,说你很用心,她很期待。”崔慧仪说。
  “张蕴娴是张蕴莹的?”岳宁问。
  “表姐。”崔慧仪说,“她妈是张家大小姐。”
  “她也按照张家排序吗?”
  “她父母同姓。是张安康给女儿取名,按照蕴字来排了。”
  崔慧仪面前,岳宁想什么就说什么,她说:“我听人说张老夫人很贤惠,丈夫和堂妹死了,她将堂妹的孩子视如己出。”
  “是贤惠。”崔慧仪看着她,“我知道你聪明,但不要那么想。张老夫人根本没那个坏心思,张安康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崔慧书出生的时候,我爸就让我妈好好学学张老夫人,学学人家多么大肚。丈夫和小妾都死了,还抚养两人的孩子。当然,我妈没那么大度,但是你想想,我妈要是那么大度,真养了崔慧书。我们姊妹俩有这个能力,崔慧书依然是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我妈故意养废他?我爸指不定还能理直气壮地恨我妈呢!”
  “有道理。”岳宁点头,“对了,你爸现在怎么样?”
  “出院回家了,给他请了一个康复医生,两个看护,和崔慧书一起住在大宅。我听芳姨说,就算是在一个宅子里,崔慧书只有碰见我爸,才会叫他一声“爸爸”。基本上没有主动去找过我爸。我不知道我爸怎么想。”崔慧仪笑得很开心,“反正我不管,我就得让他们父子待在一起。我爸那么爱他儿子,我怎么舍得他们父子俩分开?”
  岳宁笑着点头:“必须的。”
  “俞婉媚这个案子要开庭审理了,陪审团五女两男。”崔慧仪的笑特别幸灾乐祸,“她根本不知道,有经验的律师可以否决这个抽签结果,可以提起再次抽签,像她这种案件,女陪审员多肯定对她不利。”
  “男陪审员站在你爸的立场上,也不会有她的好果子吃吧?”岳宁问她,“什么时候开庭,我可以去旁听吗?”
  “公开审理的,你可以去。”
  “我去。”岳宁从包里拿出钱夹,钱夹里夹着她和爸爸的最后一张合照,她要带爸爸去看那个女人的下场。
  岳宁在立德的食堂吃了员工餐,再试了一下研发部调整后的配方,味道可以了。崔慧仪派车送她去港大。
  岳宁走到那栋大楼前,吴教授已经等着了。
  “吴教授,我认识您办公室。你这样等我,我可不好意思。”
  “今天,你是我邀请的嘉宾。等你考进了我们学校,那时候你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接你了。”
  “不,我认为我新生报到那天,你要是出现,那我肯定特别有面子。”岳宁半开玩笑地说。
  “好,那天我一定去接你。”
  两人上楼去,岳宁提早了十多分钟过来,她先去吴教授的办公室坐一下。
  吴教授说起她和乔君贤跳健美操那一段,说她让很多人喜欢。
  “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您也不要光挑好的说,不是还有杂志骂我‘平尽无波,孔武有力’吗?不过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持续有热度,对市场销售来说肯定是有利的。”
  有人到门口敲门:“吴教授。”
  岳宁回头看,一个洋人在门口,他对着岳宁点头笑了一下,用英文说:“吴教授,我能打扰你两分钟吗?”
  吴教授已经走了出去,跟这位说了两句。
  他再进来,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教室。”
  “好的。”
  岳宁和吴教授一起去教室。
  此时上课铃声已经打过,带着她进去,吴教授站到讲台上,用英文说:“岳宁小姐,来港城短短的三个月内,将旺角的老酒楼宝华楼,带成了全港最热门的酒楼之一,同时她亲手打造一家高级酒楼,同样大受追捧。今天我们请她来分享一下,她是如何做到的?欢迎岳宁小姐。”
  岳宁走上台刚刚开口:“大家好!”
  立马有个学生举起手来。
  吴教授:“有问题,可以等岳小姐分享完了,再提问。”
  这个学生用港味纯正的英语说:“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岳小姐,这是港大讲台,我们这里用英文授课。”
  提问的就是那天和杨志杰打架的学生,岳宁用带着内地口音的英文问:“所以在港大,李白来了也要用英文吟诗吗?你这么强调一定要用英文授课,为什么不去把校徽上四个中文字挖了?这四个中文字不是出自《礼记大学》?”
  岳宁看着那个学生:“今天我讲的内容,有很多是出自中国典籍,我用英文讲,你确定你能听懂?”
  他有些尴尬,改粤语:“听不懂。”
  岳宁笑了,她手撑在讲台上:“其实,我用英文也说不明白。”
  她这话一出口,全场都笑了起来。
  “为了内容,咱们不要拘泥于语言,好吗?”岳宁看着台下。
  “好。”大家一起回她。
  岳宁点头:“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一家老派酒楼爆红背后的营销逻辑,岳宁个人形象与宝华楼深度绑定。”
  岳宁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先写两个词:“厨子”,“老板”,在这个两个词上面又写了“君子”
  她去另外一边写下那本书的名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她转身过来:“这本书不知道大家都读过没有?”
  有人回答说读过,有人摇头。岳宁问:“有人能说一下这本书大致说什么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戈夫曼用戏剧舞台,来举例说明,每个人都在舞台上……”
  这个学生粗略说了一下这本书内容。
  “谢谢!”岳宁跟这个学生说。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了自我概念,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那个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我。’”岳宁看着大家,“那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
  岳宁走到了那三个词前:“家族传承和我的天赋,我成了一个厨子。”
  她在“厨子”两个字下面写了下“艺”,她回过头来说:“我有手艺。”
  “接下宝华楼,开宁宴。我是一个老板,商人追逐利益。”她在老板下面写下“利”。
  “这两个是我的核心。”岳宁说,“不想做老板的厨子,不是一个好厨子。大部分手艺人,都希望自己学了手艺之后,能有自己的酒楼,能赚大钱。我问我自己,我还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岳宁在“君子”两个字下面写下一个“德”,说:“君子六德:礼、义、仁、厚、智、信。”
  她放下粉笔,看着大家:“我希望成为一个有道德约束的老板、厨子。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结合我来港之后所做的事,你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宝华楼会爆红,宁宴开业就大火?”
  第122章 现场画饼
  岳宁开始说起她从爷爷嘴里得知爷爷的徒弟丁胜强开了那么一家酒楼,丁胜强还趁着爷爷来西北,只有朱友松管着酒楼的时候,让小混混在宝华楼的菜里放胶布。
  她说起自己是怎么盘算让大众认清宝华楼是被诬陷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她爷爷暂时关闭宝华楼?
  岳宁黑板上分析客源,分析胜华楼的菜品,得出结论,客源只是暂存于胜华楼。
  “也就是说你还没到港城,已经在想办法反击胜华楼了?”有学生问。
  岳宁摇头:“这不是反击,这是自救。”
  岳宁又说到她在北京的时候看到的小轿车,她想让崔慧仪和乔君贤开这样的一排车出来,崔慧仪告诉她,这不叫气派,这叫的士排队。
  的士排队?
  那群学生笑得声音太大,隔壁班老师过来,让他们声音轻一点。
  岳宁连忙道歉:“好的,好的!”
  吴教授送隔壁班老师出去,关上了门。
  “当我看到我的师伯,福运楼的总厨不肯把手艺交给徒弟们,还是守着传男不传女,手艺只传自家人的传统。我提出给福运楼培训厨子,把一直靠着自己琢磨厨艺的阿星,把牛河炒得再好,也没有晋升机会的阿邦,带了过来。让他们看到未来,他们也就有了动力。而那时的宝华楼后厨至少一半的人员走了,紧缺厨师,外面的厨师跟宝华楼的传承不同,招聘过来到能完全适应宝华楼的风格,还要一段时间。福运楼的厨子来了就能用,这就是双赢。”
  岳宁一桩桩一件件地分析,也认真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讲如何通过事件引导公众的注意力防线,却又始终坚持道德底线。
  从这些到她和乔君贤跳健美操,宁宴开业当天,宝华楼推出低价比赛套餐:“我这是回馈我的fans。”
  她又回到了那个书名《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绝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有道德底线的人,都喜欢温暖的人,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加上我有手艺,还有思路,言语幽默,而且……”
  岳宁停顿了一下,下面的学生被她吊起胃口:“而且怎么样?”
  “而且,我还长得漂亮。被人喜欢,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岳宁超级自信地说。
  虽然她确实漂亮,但是自己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学生们又笑起来,岳宁把手指放在嘴边:“轻点,轻点。我怕我会被赶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宝华楼已经和我深度绑定了。”岳宁看向吴教授,“吴教授问我,当宝华楼出问题,或者我出问题的时候,如何避免互相牵连?我的回答是:无解。”
  岳宁回到了厨子、老板和君子前面把“君子”圈了起来:“因为无解,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宝华楼的厨子排班是三班两运转,会有两天休息,为什么他们薪资普遍比市场高?因为我希望跟我的伙伴共享宝华楼成长的快乐。”
  “那你会不会很累?”有人问。
  岳宁走到她面前:“实际上我就是做个人,干了点人事而已。我们愿意倾听顾客的声音,笑脸迎客,提供了好口味的菜品,严格把控食品安全而已。对我们的职员真诚,让他们现在有钱赚,未来有希望。难道说,打工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才是对的?”
  “哈哈哈……”
  岳宁又把大家逗笑了,她小心翼翼地看着门口:“我会被扔出去吗?”
  “不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岳宁一脸那我就放心了的表情,走回讲台:“我和宝华楼、宁宴,已经绑定很深了,别的老板可以不做个人。但是我不可以。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如果我不做个人。会怎么样?”
  “会这么样?”有人问。
  岳宁走到杨志杰面前:“你记住,我哪天要是不干人事了,你不要犹豫,立马跑!”
  杨志杰看着她,岳宁说:“宝华楼可能撑不过半年就会倒。”
  “哈哈哈……”
  岳宁又收获了满场笑声,岳宁正色:“我的人设一旦崩塌,没了道德底线,第一个不会放过我的,就是现在那些特别喜欢我的人,他们现在有多喜欢我,那么我让他们失望之后,就会有多讨厌我。他们无法忍受,她们心里,真诚、勤劳、可爱的小妹妹,是个没底线的人。现在她们有多爱我,那时候反噬就有多凶残。那些报纸电视台,都会推波助澜。”
  岳宁再次看向“君子”两个字,她指着这两个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岳宁背起了《大学》中的这一段,港大校训“明德格物”正出于这一段,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跟着她一起背了起来,最后以:“致知在格物。”为结束。
  岳宁在黑板上写下“正心明志,立德修身”八个字,转身对学生说:“与君共勉。”
  她弯腰鞠躬:“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听你演讲,你的学识积累,已经远超普通大学生,还有你也已经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考我们学校,来我们学校学习呢?”有个女生问。
  “我的求学之路很坎坷,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而且遇到动荡岁月,学不到什么。但是我又很幸运,有个大家在身边,我学了很多,学得很杂,可到底不是在校园里学的。而且我爸爸和伯伯都希望我能读大学,本来我爷爷不来找我,我今年就应该考上海的大学了。所以,我要上学。”
  学生们默然,有人在那样的环境里念那么多书?
  就在大家表情严肃的时候,岳宁笑嘻嘻:“其实你也可以把我考大学,看成是一次营销。”
  刚刚还为她难受的学生,全都抬起了头,岳宁说:“明年春天,我参加会考,又会带起多少话题,又会让多少人关注?我肯定会被报纸电视台追着报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