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781节
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第959章 【新生】
清晨的阳光氤氲着彻骨的寒意。
但这比不上乌岩心中的冰冷。
此刻的大庆殿外是近两千名忠于皇族的合扎武士,殿内除了以赵思文为首的十余名重臣,便是后宫诸位贵人,包括乌岩的母后和太子妃在内。
所有人的命运都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如何能扭转当前的局势?
望着外围那些气势如虹杀气冲天的叛军,最后视线停留在庆聿怀瑾脸上,乌岩朗声道:“永平,何故谋反?”
他的声音听起来中气十足,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和惊惧。
庆聿怀瑾抬头望向持剑而立的太子,听到他喊出那熟悉的两个字,自然知道对方是想勾起她往昔的回忆。
因为景帝对她的宠爱,虽然她不是天家公主,却从小便和这些皇子亲王一起玩耍,而且能自由出入皇宫。
除了一直爱慕她的四皇子海哥,几年前暴亡的先太子纳兰,如今的太子乌岩,昨夜殒命的六皇子乌烈,对她都亲如兄妹。不论这些人是出于真心,还是借助这种方式讨好景帝,至少他们对庆聿怀瑾称得上照顾有加。
如果换做以前,庆聿怀瑾可能会心生感叹,但此刻她双唇紧抿,漠然地望着乌岩,压根不愿开口回应这个无聊的问题。
乌岩双眼微眯,顺势看向站在庆聿怀瑾两侧的那些人,语调逐渐抬高:“孤知道,尔等既然敢铤而走险便不会善罢甘休。孤也承认,尔等今日成事在望,没人可以阻止你们犯上作乱。故此,孤做好了引颈就戮的准备。不过孤还是想提醒你们一句,当父皇率大军返回都城之日,你们今日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你们的亲眷、故交、心腹,一个都逃不掉!今日尔等杀孤,来日孤之父皇必诛尔九族!”
寒冷的空气中,回荡着乌岩斩钉截铁的语调。
两万余叛军并未出现骚动,庆聿怀瑾身旁的各大部族代表也没有惶惶不安。
她终于开口说道:“你的父皇已经死了。”
“笑话!”
乌岩迅速驳斥,继而道:“南方战事延宕,暂时的胜负无足轻重。父皇确实输了一阵,在战场上受了一点轻伤,但这并不影响大局。诸位大首领,你们莫要被庆聿氏蒙骗,将来后悔都来不及!父皇还活着,他得知消息后很快就会派兵回来,庆聿氏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出乎他的意料,庆聿怀瑾没有出言打断,反而静静地看着他。
乌岩强行保持着镇定,继续劝说道:“只要你们及时醒悟,不再被庆聿氏裹挟,与孤麾下的合扎武士一道平定叛乱,这便是有功无罪!孤以大景监国太子的名义,当着数万人立下血誓,朝廷绝对不会事后清算尔等!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立刻和庆聿氏划清界限,站到孤这边来!”
然而依旧没人回应,殿前广场上的静默就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十一月二十五日,雷泽平原东北角上,你的父皇亲率十三万大军,迎战南齐淮安郡王陆沉麾下的九万余人。”
庆聿怀瑾迈步向前,清冷的声音传进所有人的耳中。
“此战我军溃败,战死者超过七万人,侥幸逃脱者仅有三万余人。从你的父皇到撒改、阿布罕等大首领,再到阿里合永济、塞蒲里、阿速该、苏孛辇、珠格等大将,再到数百名堪为中坚的年轻将官,悉数命丧沙场。玄甲龙骑覆灭,三万精骑损失超过八成,可谓我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惨败。”
她停下脚步,微讽道:“这就是你那位父皇的杰作,一战毁掉我朝的根基。”
乌岩的手指微微颤抖,强撑道:“这都是你一面之词!”
庆聿怀瑾直白地说道:“你昨日傍晚收到的密报,是术不列将军让人送来的,他是唯一从那片战场上活下来的统兵大将。不过在昨日上午,我们就已经知晓此事,而且他们都有各自的消息渠道,自然不会轻信我单方面的说辞。”
术不列?
乌岩神情一变,他当然知道术不列出身于庆聿氏,乃夏山军中一员骁将。
绝望的情绪渐渐将他淹没,他原本想暂时稳住其他几大姓的贵族,这是他此刻唯一的生机,然而当庆聿怀瑾说完这番话,他便知道自己今日再无扭转大局的机会。
“呵呵……”
乌岩冷冷一笑,半是讥讽半是质疑地说道:“孤确实想不到,你们会这般齐心。”
“那得多亏阿里合欢都这二十年来的残暴不仁!”
庆聿怀瑾身后站出一人,乃是辉罗氏内部地位崇高的族老,此人名叫独吉,他还是撒改的堂兄。
撒改如今死在战场上,辉罗氏便以他为首。
听到他直接说出景帝的名字,语气中没有半点敬意,乌岩不由得冷声道:“残暴不仁?”
“难道不是?”
独吉满面怒色,凛然道:“当年太祖皇帝领兵起事,在夏悠山顶祭天立下血誓,景廉六姓共治天下!虽然要以你们阿里合氏为尊,但是我们五姓并非你们的奴才!可是这二十年来,阿里合欢都对我们何其苛刻,想方设法夺走我们的土地和财富!要不是前年他在猎场被炸得重伤,还要夺走我们手里仅剩的军权!你说!他是不是违逆祖先血誓的暴戾之君!”
乌岩的右手死死抓着剑鞘,却又无法辩驳。
此刻,站在庆聿怀瑾另一侧的准土谷氏族老石古苦厉声道:“他何止违逆先祖血誓,简直是没有半点人性!夹谷永明明不想反,是他有意诱使四皇子海哥怂恿蛊惑夹谷永,最后那个可怜的家伙被凌迟处死,夹谷氏的人丁和土地都被你们阿里合氏吞并!如今你又要对庆聿氏下手,下一个难道不就是我们准土谷氏?”
“住口!”
乌岩勃然怒喝,咬牙道:“你们这些卑劣的畜生,若是父皇安在,你们连一个屁都不敢放,如今却在这里犬吠不止。”
石古苦和独吉对视一眼,后者冷笑道:“可是他已经死了,还亲手葬送了你们阿里合氏最忠心的十余万大军。如果我们还傻乎乎地什么都不做,任由你靠着这一万合扎武士登基称帝,然后再将我们一个个解决,那我们才是这世上最荒唐的蠢货!”
“你以为你们有好下场?”
乌岩不气反笑,视线停留在那位年轻的郡主脸上,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这么多人,总不能皇帝轮流做吧?”
庆聿怀瑾并未回避这个犀利的问题,平静地说道:“承蒙各位长辈关照,今日之后,他们愿意推举庆聿氏为首。”
“哈哈哈。”
乌岩仿佛听到最好笑的笑话,甚至一度笑出眼泪,摇头叹道:“阿里合氏居然会败在你们这些蠢货的手里。难道你们以为,庆聿氏会和阿里合氏有何不同?等这位郡主殿下成功掌权之后,她一样会挨个剪除你们几姓的势力,到时候我会在黄泉之下等着你们的到来。”
回特氏族老徒单毫不犹豫地斥道:“死到临头还在这里挑拨离间!”
乌岩淡然道:“孤确实是在挑拨,但是你们能否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敢赌吗?”
“还是我来回答你吧。”
庆聿怀瑾再度向前一步,她看着大庆殿外的合扎武士,语调愈发镇定:“我们会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立你那位两岁的幼弟为帝,但是不会再给你们插手朝政的机会。我身为庆聿氏之主,暂时会以摄政王之名行监国之权,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平复局势,让南边的军队稳步撤回来,弥补你父皇给大景造成的创伤。另外,我已经和辉罗氏、准土谷氏、回特氏、定白氏、通裕氏商议妥当,往后我们六姓共掌大景之权柄。”
乌岩定定地看着她,良久才一字字说道:“孤不信。”
“你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我。”
庆聿怀瑾双手负于身后,徐徐道:“我以庆聿氏之主的身份承诺,自今日起,六王议政定为大景朝廷之制,以庆聿氏为首,加上辉罗氏、准土谷氏、回特氏、定白氏、通裕氏,我们六姓共掌大权,无论是谁违反这条规矩,其余五家便可合而击之!”
六王议政?
乌岩面色发白,此刻他知道大势已去,唯有绝望。
庆聿怀瑾继续说道:“乌岩,你应该知道现在南边是怎样的局势,我朝军队损失惨重,南齐逆势而起,大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不想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倒听信田珏和交鲁这些奸贼的蛊惑,要对我们景廉大姓下手,合该你们阿里合氏败亡!你们眼里已经容不下其他人,已经将景廉人数十年搏命拼来的基业视作你们阿里合氏一姓独有!”
她看了一眼天边的朝阳,环视着身边的人群,最后坚定地说道:“庆聿氏不会像阿里合氏那样,因为家父这么多年一直在说,大景是所有景廉人的国家,六王议政才是当下最合适的道路。我们唯有紧密团结起来,才能应对南边那个已经起死回生且越来越强大的齐国,才能守护住我们的家园和子民!”
几位大姓族老互相看了一眼,独吉立刻高声道:“参见摄政王!”
其他人紧随其后道:“参见摄政王!”
广场之上,两万余人齐声高呼。
“参见摄政王!”
声浪直上九霄云外。
庆聿怀瑾深吸一口气,再度踏前一步道:“乌岩,你没得选择。”
乌岩沉默片刻,缓缓拔出长剑,昂首道:“阿里合氏的子孙,断然没有跪地投降这个选择!”
庆聿怀瑾抬起右臂,看着远处乌岩屹立的身影,猛然向下一挥。
大军蜂拥向前。
伴随着杀声如潮,她这一挥宛若斩断了过往二十二年的所有爱恨纠葛。
第960章 【断舍离】
午后,皇宫内的厮杀终于平息,但是要处理的问题仍旧不计其数。
庆聿怀瑾以摄政王的名义发出第一道旨意,任命陀满乌鲁为九门提督,霍域等五名分别来自其他五姓的大将为副提督,共掌都城防务,并在城内持续清扫忠于皇族的力量。
她又任命出身于夏山军的解列为宫卫统领,率麾下五千余人镇守皇宫。
大庆殿偏殿,独吉等五姓贵族的代表安然高坐,看着庆聿怀瑾条理清晰地发号施令,不由得感慨不已。
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愿意和庆聿怀瑾共商大事,更多是看在庆聿氏的面子上,不代表他们对这位年轻的郡主如何敬服,但是从昨夜到现在,庆聿怀瑾长久的筹谋终于收获丰厚的成果,她策划了一场几近无懈可击的政变。
尤其是那几位成年皇子亲王的暴毙,瞬间让成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让阿里合氏除了一个被困在宫里的太子,没人能竖起大旗一呼百应。
三千苍人勇士的出现更成为压垮合扎武士的一记杀招。
此刻他们亲眼目睹,在庆聿怀瑾的调度下,混乱不堪的局势变得清晰起来。
到黄昏时分,大都虽然依旧全城戒严,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但是大局逐渐平复,意味着六姓势力完全掌握了这座都城。
“殿下真是天赋奇才。”
定白氏族老善云情不自禁地称赞。
庆聿怀瑾温言道:“这要多谢各位长辈的信赖和帮助,否则我也做不成这么多大事。”
众人皆笑。
独吉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真要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
“既然要推行六王议政,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庆聿怀瑾迎着众人的注视,坦然道:“四十多年前,我们景廉人没有立国,那时候便是各大部族的头人在一起商议大事,如今只是重启祖制罢了。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一方面可以尽量减轻国内的动荡,另一方面也避免我们再起内斗,毕竟乌岩死前那番话也有道理。如果让我们当中的任何一家独掌大权,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阿里合氏。”
徒单叹道:“殿下单凭这份坦荡磊落的胸怀,就要胜过欢都那个独夫太多。”
庆聿怀瑾没有接过这个话头。
众人唏嘘一阵,独吉又道:“殿下,王爷他真的……”
庆聿怀瑾眼中飘过一抹哀色,沉默片刻后说道:“若非父王留下绝笔信,我不会决然走上这条路。那人虽然死在战场上,但是他不会让我父王活着回来。”
“哎。”
徒单重重叹了一声。
庆聿怀瑾平复心情,岔开话题道:“我已经让灭骨地将军和奚烈将军领兵返回,与此同时,善阳大头人会继续留守河南路境内,总不能任由齐军一路北上。至于温古孙大头人那边,还要请徒单老爷子亲自走一趟。目前只有他还处在犹豫之中,请你转告他,我给他准备了亲王之位,六王议政并非虚言。”
徒单点头道:“殿下放心,温古孙是我亲兄长,如今大局已定,他不会犯糊涂。”
今日在场六人,分别代表着当下大景内部六个最强大的部族。
第959章 【新生】
清晨的阳光氤氲着彻骨的寒意。
但这比不上乌岩心中的冰冷。
此刻的大庆殿外是近两千名忠于皇族的合扎武士,殿内除了以赵思文为首的十余名重臣,便是后宫诸位贵人,包括乌岩的母后和太子妃在内。
所有人的命运都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如何能扭转当前的局势?
望着外围那些气势如虹杀气冲天的叛军,最后视线停留在庆聿怀瑾脸上,乌岩朗声道:“永平,何故谋反?”
他的声音听起来中气十足,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和惊惧。
庆聿怀瑾抬头望向持剑而立的太子,听到他喊出那熟悉的两个字,自然知道对方是想勾起她往昔的回忆。
因为景帝对她的宠爱,虽然她不是天家公主,却从小便和这些皇子亲王一起玩耍,而且能自由出入皇宫。
除了一直爱慕她的四皇子海哥,几年前暴亡的先太子纳兰,如今的太子乌岩,昨夜殒命的六皇子乌烈,对她都亲如兄妹。不论这些人是出于真心,还是借助这种方式讨好景帝,至少他们对庆聿怀瑾称得上照顾有加。
如果换做以前,庆聿怀瑾可能会心生感叹,但此刻她双唇紧抿,漠然地望着乌岩,压根不愿开口回应这个无聊的问题。
乌岩双眼微眯,顺势看向站在庆聿怀瑾两侧的那些人,语调逐渐抬高:“孤知道,尔等既然敢铤而走险便不会善罢甘休。孤也承认,尔等今日成事在望,没人可以阻止你们犯上作乱。故此,孤做好了引颈就戮的准备。不过孤还是想提醒你们一句,当父皇率大军返回都城之日,你们今日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你们的亲眷、故交、心腹,一个都逃不掉!今日尔等杀孤,来日孤之父皇必诛尔九族!”
寒冷的空气中,回荡着乌岩斩钉截铁的语调。
两万余叛军并未出现骚动,庆聿怀瑾身旁的各大部族代表也没有惶惶不安。
她终于开口说道:“你的父皇已经死了。”
“笑话!”
乌岩迅速驳斥,继而道:“南方战事延宕,暂时的胜负无足轻重。父皇确实输了一阵,在战场上受了一点轻伤,但这并不影响大局。诸位大首领,你们莫要被庆聿氏蒙骗,将来后悔都来不及!父皇还活着,他得知消息后很快就会派兵回来,庆聿氏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出乎他的意料,庆聿怀瑾没有出言打断,反而静静地看着他。
乌岩强行保持着镇定,继续劝说道:“只要你们及时醒悟,不再被庆聿氏裹挟,与孤麾下的合扎武士一道平定叛乱,这便是有功无罪!孤以大景监国太子的名义,当着数万人立下血誓,朝廷绝对不会事后清算尔等!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立刻和庆聿氏划清界限,站到孤这边来!”
然而依旧没人回应,殿前广场上的静默就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十一月二十五日,雷泽平原东北角上,你的父皇亲率十三万大军,迎战南齐淮安郡王陆沉麾下的九万余人。”
庆聿怀瑾迈步向前,清冷的声音传进所有人的耳中。
“此战我军溃败,战死者超过七万人,侥幸逃脱者仅有三万余人。从你的父皇到撒改、阿布罕等大首领,再到阿里合永济、塞蒲里、阿速该、苏孛辇、珠格等大将,再到数百名堪为中坚的年轻将官,悉数命丧沙场。玄甲龙骑覆灭,三万精骑损失超过八成,可谓我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惨败。”
她停下脚步,微讽道:“这就是你那位父皇的杰作,一战毁掉我朝的根基。”
乌岩的手指微微颤抖,强撑道:“这都是你一面之词!”
庆聿怀瑾直白地说道:“你昨日傍晚收到的密报,是术不列将军让人送来的,他是唯一从那片战场上活下来的统兵大将。不过在昨日上午,我们就已经知晓此事,而且他们都有各自的消息渠道,自然不会轻信我单方面的说辞。”
术不列?
乌岩神情一变,他当然知道术不列出身于庆聿氏,乃夏山军中一员骁将。
绝望的情绪渐渐将他淹没,他原本想暂时稳住其他几大姓的贵族,这是他此刻唯一的生机,然而当庆聿怀瑾说完这番话,他便知道自己今日再无扭转大局的机会。
“呵呵……”
乌岩冷冷一笑,半是讥讽半是质疑地说道:“孤确实想不到,你们会这般齐心。”
“那得多亏阿里合欢都这二十年来的残暴不仁!”
庆聿怀瑾身后站出一人,乃是辉罗氏内部地位崇高的族老,此人名叫独吉,他还是撒改的堂兄。
撒改如今死在战场上,辉罗氏便以他为首。
听到他直接说出景帝的名字,语气中没有半点敬意,乌岩不由得冷声道:“残暴不仁?”
“难道不是?”
独吉满面怒色,凛然道:“当年太祖皇帝领兵起事,在夏悠山顶祭天立下血誓,景廉六姓共治天下!虽然要以你们阿里合氏为尊,但是我们五姓并非你们的奴才!可是这二十年来,阿里合欢都对我们何其苛刻,想方设法夺走我们的土地和财富!要不是前年他在猎场被炸得重伤,还要夺走我们手里仅剩的军权!你说!他是不是违逆祖先血誓的暴戾之君!”
乌岩的右手死死抓着剑鞘,却又无法辩驳。
此刻,站在庆聿怀瑾另一侧的准土谷氏族老石古苦厉声道:“他何止违逆先祖血誓,简直是没有半点人性!夹谷永明明不想反,是他有意诱使四皇子海哥怂恿蛊惑夹谷永,最后那个可怜的家伙被凌迟处死,夹谷氏的人丁和土地都被你们阿里合氏吞并!如今你又要对庆聿氏下手,下一个难道不就是我们准土谷氏?”
“住口!”
乌岩勃然怒喝,咬牙道:“你们这些卑劣的畜生,若是父皇安在,你们连一个屁都不敢放,如今却在这里犬吠不止。”
石古苦和独吉对视一眼,后者冷笑道:“可是他已经死了,还亲手葬送了你们阿里合氏最忠心的十余万大军。如果我们还傻乎乎地什么都不做,任由你靠着这一万合扎武士登基称帝,然后再将我们一个个解决,那我们才是这世上最荒唐的蠢货!”
“你以为你们有好下场?”
乌岩不气反笑,视线停留在那位年轻的郡主脸上,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这么多人,总不能皇帝轮流做吧?”
庆聿怀瑾并未回避这个犀利的问题,平静地说道:“承蒙各位长辈关照,今日之后,他们愿意推举庆聿氏为首。”
“哈哈哈。”
乌岩仿佛听到最好笑的笑话,甚至一度笑出眼泪,摇头叹道:“阿里合氏居然会败在你们这些蠢货的手里。难道你们以为,庆聿氏会和阿里合氏有何不同?等这位郡主殿下成功掌权之后,她一样会挨个剪除你们几姓的势力,到时候我会在黄泉之下等着你们的到来。”
回特氏族老徒单毫不犹豫地斥道:“死到临头还在这里挑拨离间!”
乌岩淡然道:“孤确实是在挑拨,但是你们能否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敢赌吗?”
“还是我来回答你吧。”
庆聿怀瑾再度向前一步,她看着大庆殿外的合扎武士,语调愈发镇定:“我们会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立你那位两岁的幼弟为帝,但是不会再给你们插手朝政的机会。我身为庆聿氏之主,暂时会以摄政王之名行监国之权,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平复局势,让南边的军队稳步撤回来,弥补你父皇给大景造成的创伤。另外,我已经和辉罗氏、准土谷氏、回特氏、定白氏、通裕氏商议妥当,往后我们六姓共掌大景之权柄。”
乌岩定定地看着她,良久才一字字说道:“孤不信。”
“你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我。”
庆聿怀瑾双手负于身后,徐徐道:“我以庆聿氏之主的身份承诺,自今日起,六王议政定为大景朝廷之制,以庆聿氏为首,加上辉罗氏、准土谷氏、回特氏、定白氏、通裕氏,我们六姓共掌大权,无论是谁违反这条规矩,其余五家便可合而击之!”
六王议政?
乌岩面色发白,此刻他知道大势已去,唯有绝望。
庆聿怀瑾继续说道:“乌岩,你应该知道现在南边是怎样的局势,我朝军队损失惨重,南齐逆势而起,大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不想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倒听信田珏和交鲁这些奸贼的蛊惑,要对我们景廉大姓下手,合该你们阿里合氏败亡!你们眼里已经容不下其他人,已经将景廉人数十年搏命拼来的基业视作你们阿里合氏一姓独有!”
她看了一眼天边的朝阳,环视着身边的人群,最后坚定地说道:“庆聿氏不会像阿里合氏那样,因为家父这么多年一直在说,大景是所有景廉人的国家,六王议政才是当下最合适的道路。我们唯有紧密团结起来,才能应对南边那个已经起死回生且越来越强大的齐国,才能守护住我们的家园和子民!”
几位大姓族老互相看了一眼,独吉立刻高声道:“参见摄政王!”
其他人紧随其后道:“参见摄政王!”
广场之上,两万余人齐声高呼。
“参见摄政王!”
声浪直上九霄云外。
庆聿怀瑾深吸一口气,再度踏前一步道:“乌岩,你没得选择。”
乌岩沉默片刻,缓缓拔出长剑,昂首道:“阿里合氏的子孙,断然没有跪地投降这个选择!”
庆聿怀瑾抬起右臂,看着远处乌岩屹立的身影,猛然向下一挥。
大军蜂拥向前。
伴随着杀声如潮,她这一挥宛若斩断了过往二十二年的所有爱恨纠葛。
第960章 【断舍离】
午后,皇宫内的厮杀终于平息,但是要处理的问题仍旧不计其数。
庆聿怀瑾以摄政王的名义发出第一道旨意,任命陀满乌鲁为九门提督,霍域等五名分别来自其他五姓的大将为副提督,共掌都城防务,并在城内持续清扫忠于皇族的力量。
她又任命出身于夏山军的解列为宫卫统领,率麾下五千余人镇守皇宫。
大庆殿偏殿,独吉等五姓贵族的代表安然高坐,看着庆聿怀瑾条理清晰地发号施令,不由得感慨不已。
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愿意和庆聿怀瑾共商大事,更多是看在庆聿氏的面子上,不代表他们对这位年轻的郡主如何敬服,但是从昨夜到现在,庆聿怀瑾长久的筹谋终于收获丰厚的成果,她策划了一场几近无懈可击的政变。
尤其是那几位成年皇子亲王的暴毙,瞬间让成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让阿里合氏除了一个被困在宫里的太子,没人能竖起大旗一呼百应。
三千苍人勇士的出现更成为压垮合扎武士的一记杀招。
此刻他们亲眼目睹,在庆聿怀瑾的调度下,混乱不堪的局势变得清晰起来。
到黄昏时分,大都虽然依旧全城戒严,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但是大局逐渐平复,意味着六姓势力完全掌握了这座都城。
“殿下真是天赋奇才。”
定白氏族老善云情不自禁地称赞。
庆聿怀瑾温言道:“这要多谢各位长辈的信赖和帮助,否则我也做不成这么多大事。”
众人皆笑。
独吉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真要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
“既然要推行六王议政,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庆聿怀瑾迎着众人的注视,坦然道:“四十多年前,我们景廉人没有立国,那时候便是各大部族的头人在一起商议大事,如今只是重启祖制罢了。保留阿里合氏的皇位,一方面可以尽量减轻国内的动荡,另一方面也避免我们再起内斗,毕竟乌岩死前那番话也有道理。如果让我们当中的任何一家独掌大权,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阿里合氏。”
徒单叹道:“殿下单凭这份坦荡磊落的胸怀,就要胜过欢都那个独夫太多。”
庆聿怀瑾没有接过这个话头。
众人唏嘘一阵,独吉又道:“殿下,王爷他真的……”
庆聿怀瑾眼中飘过一抹哀色,沉默片刻后说道:“若非父王留下绝笔信,我不会决然走上这条路。那人虽然死在战场上,但是他不会让我父王活着回来。”
“哎。”
徒单重重叹了一声。
庆聿怀瑾平复心情,岔开话题道:“我已经让灭骨地将军和奚烈将军领兵返回,与此同时,善阳大头人会继续留守河南路境内,总不能任由齐军一路北上。至于温古孙大头人那边,还要请徒单老爷子亲自走一趟。目前只有他还处在犹豫之中,请你转告他,我给他准备了亲王之位,六王议政并非虚言。”
徒单点头道:“殿下放心,温古孙是我亲兄长,如今大局已定,他不会犯糊涂。”
今日在场六人,分别代表着当下大景内部六个最强大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