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22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曹晓刚托人运过来的车子一共是两辆。
  都出自随身城市里的某私人名车收藏馆。
  除了一辆大红色的宝马m1(e26)外,另外一辆是银白色的法拉利512 bbi。
  最大马力340,最高时速240,而且没人知道才发行几年的这款车会在今年停产,成为法拉利最稀有的收藏型跑车之一。
  张清明如今正坐在法拉利512 bbi的后座,在开车是一位二十六岁的男子。
  葛飞军,部队番号不明,现在是张清明的随身保镖。
  坐在副驾驶的是一位干练的女士。
  二十五岁的左定英,精通英语和一些不太好说的技能。
  他们名义上是张清明的司机和秘书。
  对于张清明要去港岛的要求,上头同意的很快。
  张清明估计上头不光以为是蓝色小药丸出了问题,甚至以为张清明这条线上的其他业务也受到了港英的针对。
  所以张清明才会心急火燎的要去港岛。
  张清明之所以急着去港岛,其实与小药丸没有多大关系。
  而是港岛如今的经济形势让他万分垂涎。
  随着在谈判中华国的态度越发强硬,港岛华资和英资的博弈越发激烈。
  得到内地支持的华资从1978年开始明目张胆的与英资展开争夺。
  目标是港岛的各大命脉产业。
  这是一场谈判场外的无声厮杀。
  早在两国谈判之前的1978年,船王包董流着血拿下了九龙仓,占了铜锣湾和尖沙咀大片核心地皮,同时发力的李xx趁机吞下和记黄埔,在港岛市中心吃进地皮无数。
  仅仅是船王的这场收购大战就打了整整三年。
  华资的第一次反攻成功,两国谈判便被提上了日程。
  谈判场上刀光剑影,场外的华资大佬们开始合力抢夺港岛的燃气和电力公司。
  这个行业不能继续留在英资手里,这种涉及全港民生的行业对于谈判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利家、何家先联手发动攻击,最后又拉上了港岛另外一位李家大佬,三大富豪拼血本和怡和洋行开战,最终在1983年让李家当上了中华燃气的主席。
  怡和洋行元气大伤,李xx又趁机发难,成功拿下了港岛电灯,这是港岛两大电力公司之一。
  随着上头的态度越来越硬,软了上百年的港岛华资的腰板也硬得不像话,在今年年底两国协议达成之后,英资开始大规模出逃,华资富豪们则展开了一场收购盛宴。
  张清明自然也眼红,可他没有人家那些港岛大豪们的资本。
  所以在十二月签订协议之前剩下的这点窗口期,就是他的机会。
  等到回归协议敲定,华资全面出击,那时哪里还有他的一口汤喝?
  更何况港岛的环境,更适合他大规模出售随身城市里的物资。
  在和葛飞军、左定英磨合了两天之后,张清明三人直飞上海,转道海轮前往港岛。
  在上船之前,张清明犹豫了整整一天。
  但最终他没有选择再去老八厂找那个女孩,当然他也并不知道对方已经调去了电视台。
  他对唐欣雨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唐延安两口子的态度让他有些心累。
  张清明一行抵达港岛的日子是八月十一日。
  港岛处处都弥漫着烟火味,这天的日子说不上吉利不吉利。
  这天刚好是中元节。
  负责接船的是伍福生,上头给他安排的访港理由正是出席杂志社的董事会。
  所以张清明算是在港岛有正规投资的商人,留居时间几乎不受限制。
  张清明在酒店入住后立即让伍福生帮忙联系港岛的证券业大亨冯靖喜先生。
  冯靖喜先生是港岛的证券业和银行业的传奇人物。
  本港唯一的一家本地银行新宏基银行,就是冯先生在前年一手创立。
  能让港英政府发出这个本地牌照可不是简单的事。
  张清明之所以想联系上这位大亨,是因为现在的新宏基银行遇到了大麻烦。
  从82年开始港岛多个银行连续暴雷。
  从谢利元金铺(倒卖黄金账户)倒闭开始,然后是与谢利元金铺联系太广的恒隆银行被港岛接管。
  八二年对港岛的银行业是极其不友善的一年。
  港岛第三大银行港岛海外信托银行创始人华商张董忽然去世,港岛海外信托银行立即急转直下,在才开办了半年的“支票轮”业务上暴雷,到了八五年也会被港府接管。
  这些大银行纷纷出事,小银行也同样遭殃。
  例如冯靖喜的新宏基银行就在去年十月遭到了莫名的挤提风潮。
  冯靖喜撑到明年(1985年)后,不得不接受了阿拉伯银行的注资让出了75%的股权。
  作为后世人,张清明自然看得很清楚。
  这无非就是港英资本对华资银行的一次洗劫,如此大的银行业暴雷过程中,几大英资银行屁事都没出。
  新宏基银行被挤提导致银根紧缩,其实就是英伦人在搞鬼。
  冯靖喜是个极其倔强的人,面对英资的各种威逼利诱就是不肯引进英伦资本,而是拉上了法兰人和美丽国资本试图与港英抗衡。
  但还是被港英的一招挤提给弄得伤痕累累。
  其实真正去新宏基银行挤提的人不多,但是有很多莫名喊着要挤提的人每天都在各处分行门口出现,这才导致市民对新宏基银行信心不足,后续储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张清明知道在这个档口,冯大亨的日子很难过,因为法兰人和美丽人都准备出手手里各20%的股份。
  这40%的新宏基银行股份,就是他盯上的第一个目标。
  说到资金张清明当然没有那么多。
  随身城市里的大部分纸币根本不能在这个年代流通。
  可他却有所有银行都为之折腰的东西。
  黄金!
  随身城市里那些金铺和银行里合计以吨计数的黄金~!
  只要他将足够的黄金存进新宏基银行的银库,再来几倍的人挤提都无法奈何新宏基半分。
  有着足够的黄金库存做底气,新宏基的各种存贷证券业务将是最优质的金融产品。
  有了新宏基40%的股权,张清明才算拥有成为港岛资本领域搅局人的根基。
  现在就看这位冯先生愿不愿意见自己了。
  ......
  港岛某大学教室。
  一位戴着宽大帽子的女子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教室里的人们顿时被迷倒一片。
  ----这么快就来了啊,那现在就看这位张先生能不能找到自己喽~~!
  第241章 地产的秘密
  浅水湾,冯家别墅。
  管家蔡伯在大门口拦住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
  年轻人不满的用手里的文明杖敲了敲冯家的大门。
  “冯生还是不肯见我?这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吧?”
  “莫非冯生真的想看着新宏基银行破产清算?”
  老态龙钟的蔡伯微笑着拦着门。
  “老爷今天不太舒服,大夫说了要静养。白生,实在是抱歉。”
  蔡伯看着眼前完全一副西洋人做派的年轻人就觉得不顺眼,这年月就连英伦人自己都不大用文明杖这种古板的东西,可这个汤姆白却时时不离手。
  给英伦人当狗到了汤姆白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好好的白德祥名字不用,非改成什么汤姆白,切线......。
  再说整个港岛的大豪们见了自己老爷也会亲热的叫一声冯董,只有李昭基几个老友才会叫老爷冯生或者老冯。
  汤姆白他一个后辈也好意思大言不惭的直接开口叫冯生?
  半点教养都没有!
  汤姆白愤愤而去,蔡伯回到别墅的书房给冯靖喜回话。
  冯靖喜听说人已经走了,脸上的不喜这才消散了一些。
  “白家不过是英伦人的一条狗,让他进来我怕脏了我的地方。”
  蔡伯知道对方来的原因,忧心忡忡的问了一句自己老爷。
  “老爷,那银行的事几位先生肯帮忙吗?”
  冯靖喜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李生几个都答应帮我担保,可汇丰那边始终不肯松口放款,看来英伦人已经准备赶尽杀绝了。”
  书房里安静了一会儿,蔡伯找到了另外一个话题试图让老爷转换下心情。
  “有位伍生想约老爷见见面,我查过了,这位是《良友》老东家的儿子,伍福生。听说最近在筹措《良友》复刊的事。”
  冯靖喜闭着眼睛沉吟了一会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