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六部的账他们敢查,百官的账他们也能查,后来行商的账更是要查!
现在有人在监察司的眼皮子底下做了军需药材的假账,你说那位叶大人会袖手旁观吗?”宋芷眠看着连翘。
连翘立刻明白宋芷眠的意思了。
“你是说请叶大人出面查民济堂的账。
然后慢慢的抽丝剥茧就可以把我们家惠民堂的事情顺便查个清楚了?
我当初怎么没想到这些的?
当初刑部的人下去查,只查到是一群山匪所为,其他的压根就查不出来。
要是从账务上查的话……
肯定能查出不少事情来!”
宋芷眠不断的点头。
于公于私,那位叶大人在知道了连翘的事情,都会出手的。
“可是……我就这样去见叶大人吗?这样能行吗?
叶大人会信我说的话吗?”连翘还有点担心。
宋芷眠轻轻拍了拍连翘的手面。
“叶大人知道的事情很多,总之,她肯定不止是监察司卿这么简单。
连翘,你信我,与其我们自己吭哧吭哧的辛苦找证据,真不如求到叶大人那里。
她要是出手了,你家的仇基本上就能报了!”
连翘深深呼吸的好几口,才郑重的点了点头。
原本她也想过进京告状的,但是在知道幕后的人是皇亲国戚的时候,她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皇子犯法,真的能与民同罪吗?
但在去了北地一次之后,在看到亲自披挂上阵,和威远军一起杀敌的那位皇帝之后。
连翘心里的一些想法也悄悄改变了。
也许……她还有机会!
“那我什么时候去见叶大人?我用什么借口去见叶大人呢!”连翘急忙问道。
宋芷眠忙示意连翘稍安勿躁。
“要是之前,想见叶大人还真有点难,只能去内府。
但这几日,叶大人几乎每日都来东宫这里!
你放心,我一定会找个机会让你悄悄见上叶大人一面的。”
连翘有点奇怪。
“最近东宫有事?”
“不是东宫有事情!而是现在京城所有的事情都归了太子管。
陛下又要攻打番邦,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了太子身上。
太子为了确保调拨的粮草能准时送到陛下那里,不得把叶大人这个百官最怕的人拉出来啊!
叶大人最近忙的……听说每日只睡一个时辰都不到。
另外,听说西南那边也要有动作了!”宋芷眠一边说一边叹气。
连翘一惊,北地还没消停呢!
西南又要开始了?
第134章 忙碌的叶大人
叶云舒最近很忙。
真的忙的脚不沾地的那种。
现在的叶云舒已经是京城第一大忙人了。
虽然太子也很忙,但远远没有叶云舒这么忙。
叶云舒从江南回来后,原本只要把在江南查的那些官员的账整理一下,然后写个折子呈上去,就至少可以休息个十日八日的。
结果呢,还没回来呢,萧宣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就传到了她那里。
没有办法,她只得连夜赶路,带着那些被抓的官员回京。
叶云舒想的很理想,她就是在京城看着就行,至于其他的事情……
文武百官是吃闲饭的吗?
谁知道萧宣帝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半的禁卫,抽调了京卫大营一半的人马,最后把凤令丢给叶云舒,让叶云舒护着京城的安全。
这一下可让叶云舒头都有点大了。
她只能耐着性子把那支已经消失在大家视野里十多年的女子亲军给安排起来。
原本这样也还好,叶云舒能力强,手下能干的人也多,也就是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来,听女子禁卫统领汇报一下一天的工作总结就行。
然后再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一些应对。
偏偏这个时候北地大捷的消息传来后,那位皇帝陛下还要继续往北面进军。
这是让叶云舒万万想不到的。
大军继续往北面开拔,后续的粮草,将士们的军服,还有日常需要的药材都要跟上。
而这时候,往往就是有些人大发国难财的时候。
作为专门查账的监察司,这时候当然就是最忙的了。
在北地的消息一传回来之后,监察司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住在监察司了。
叶云舒的得力干将温少卿她们已经忙的连用膳的时候都是狼吞虎咽了。
这还不算,北地那边的事情还没忙完呢,西南又有消息了。
膘国的一支部队袭击了大渝的一支商队。
抢了商队所有的货物不说,还把那支商队的所有人都杀了。
并且膘国的那支部队还偷袭了和西南第一商贸小镇玲珑镇相邻的乌拉寨。
要不是驻守在玲珑镇的西南军护的紧,玲珑镇都会被抢劫一空……
在西南巡视的齐王知道后大怒,当即下令西南军严阵以待,并且放出话来,要反击回去……
好吧,一共是三大驻军,现在两大驻军都有战事了。
监察司这个时候不忙还指望什么时候忙……
从被太子请到东宫,和六部的大人们商谈怎么安全的把北地所需的物资安全送到之后,叶云舒就开始了每天只能休息不到一个时辰的日子。
……
“两河官衙可以调动的粮草在三十万担,数量有点少。
太子殿下,要不要向两河的那些粮行征集一下粮草。
他们手里握着不少!”户部尚书看着太子。
太子看了下手里的折子。
“今年两河天气异常,钦天监上过折子,说是今冬两河可能发生雪灾。
官衙的粮食先不要动,两河一旦有灾,从官衙发赈灾粮是最快的。
这一次需要的粮草直接从那些粮行手里买。
记住了,按照市价买即可!
银子不从户部走,从内府出。”太子立刻说道。
户部尚书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今年的天气非常不对,不少老人都说今冬势必有场大雪,那时候要是官衙手里没有粮食的话……
“就怕那些粮行的东家暗地里勾结,以次充好,或者是隐瞒自己手里的粮食。”户部尚书叹了口气。
商人重利。
在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紧要的时候,不少行商还是会以利益为主的……
太子想了想,随手在案几的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了点什么,然后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这件事情让叶家去办!
他们家是皇商,和大渝的这些行商们来往密切。
他们知道怎么和这些行商谈。
叶家的家主是个拎得清的,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
有他出面,事情会很好办!
田尚书,你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拿着这个给叶家的家主,他知道怎么办的!”
田尚书立刻接了过来。
有皇商叶家出面从粮商手里买粮食,那些粮商们肯定不敢耍什么花招的。
叶家的家主那是做生意的祖宗,粮商们的那些小动作压根就入不了他的眼……
田尚书刚想退下,坐在太子下首的叶云舒开口了。
“尚书大人稍等一下!”
田尚书立刻又站了下来。
“现在两河最大的粮商是孙家富吧!”叶云舒问道。
田尚书立刻点头。
“对,就是孙家富,他们家几代人做的都是粮食的生意,在各地都有粮行。
在海外还特意包了一个岛,专门用来种粮食。”
叶云舒看了一眼身后抱着一大摞折子的温少卿一眼。
温少卿立刻从一堆的折子里找出一份折子递给了叶云舒。
“孙家富在三年前虚报了一部分从海外运来的粳米,以次充好卖给了平南军。
当时平南军急需粮食,没怎么计较。
但这账还是交到了我这里。
尚书大人,您见叶家家主的时候,把这个东西交给叶家,叶家的那位家主知道怎么好好利用这东西。”
叶云舒说完,把手里的折子亲自递到了田尚书手里。
田尚书心头一颤。
有这个东西在,孙家还不是任由叶家拿捏!
孙家要是敢出幺蛾子,就冲着以次充好这一件事,就要去蹲大狱。
要是配合的好,最多就是多罚点银子的事情……
看着已经有点发黄的折子,田尚书不由得又看了一眼叶云舒。
三年前就查出来的事情,却一直都没有把事情爆出来。
这个时候拿出来……
田尚书立刻想到了一个词,养猪!
都说这位叶大人的手上握着不少东西,说不定哪天就能爆出来一点,这是不可得罪的人!
这位叶大人心思深的很啊!
不过,这一切肯定都是陛下允许的。
百官谁不知道叶大人深得盛宠……
现在有人在监察司的眼皮子底下做了军需药材的假账,你说那位叶大人会袖手旁观吗?”宋芷眠看着连翘。
连翘立刻明白宋芷眠的意思了。
“你是说请叶大人出面查民济堂的账。
然后慢慢的抽丝剥茧就可以把我们家惠民堂的事情顺便查个清楚了?
我当初怎么没想到这些的?
当初刑部的人下去查,只查到是一群山匪所为,其他的压根就查不出来。
要是从账务上查的话……
肯定能查出不少事情来!”
宋芷眠不断的点头。
于公于私,那位叶大人在知道了连翘的事情,都会出手的。
“可是……我就这样去见叶大人吗?这样能行吗?
叶大人会信我说的话吗?”连翘还有点担心。
宋芷眠轻轻拍了拍连翘的手面。
“叶大人知道的事情很多,总之,她肯定不止是监察司卿这么简单。
连翘,你信我,与其我们自己吭哧吭哧的辛苦找证据,真不如求到叶大人那里。
她要是出手了,你家的仇基本上就能报了!”
连翘深深呼吸的好几口,才郑重的点了点头。
原本她也想过进京告状的,但是在知道幕后的人是皇亲国戚的时候,她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皇子犯法,真的能与民同罪吗?
但在去了北地一次之后,在看到亲自披挂上阵,和威远军一起杀敌的那位皇帝之后。
连翘心里的一些想法也悄悄改变了。
也许……她还有机会!
“那我什么时候去见叶大人?我用什么借口去见叶大人呢!”连翘急忙问道。
宋芷眠忙示意连翘稍安勿躁。
“要是之前,想见叶大人还真有点难,只能去内府。
但这几日,叶大人几乎每日都来东宫这里!
你放心,我一定会找个机会让你悄悄见上叶大人一面的。”
连翘有点奇怪。
“最近东宫有事?”
“不是东宫有事情!而是现在京城所有的事情都归了太子管。
陛下又要攻打番邦,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了太子身上。
太子为了确保调拨的粮草能准时送到陛下那里,不得把叶大人这个百官最怕的人拉出来啊!
叶大人最近忙的……听说每日只睡一个时辰都不到。
另外,听说西南那边也要有动作了!”宋芷眠一边说一边叹气。
连翘一惊,北地还没消停呢!
西南又要开始了?
第134章 忙碌的叶大人
叶云舒最近很忙。
真的忙的脚不沾地的那种。
现在的叶云舒已经是京城第一大忙人了。
虽然太子也很忙,但远远没有叶云舒这么忙。
叶云舒从江南回来后,原本只要把在江南查的那些官员的账整理一下,然后写个折子呈上去,就至少可以休息个十日八日的。
结果呢,还没回来呢,萧宣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就传到了她那里。
没有办法,她只得连夜赶路,带着那些被抓的官员回京。
叶云舒想的很理想,她就是在京城看着就行,至于其他的事情……
文武百官是吃闲饭的吗?
谁知道萧宣帝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半的禁卫,抽调了京卫大营一半的人马,最后把凤令丢给叶云舒,让叶云舒护着京城的安全。
这一下可让叶云舒头都有点大了。
她只能耐着性子把那支已经消失在大家视野里十多年的女子亲军给安排起来。
原本这样也还好,叶云舒能力强,手下能干的人也多,也就是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来,听女子禁卫统领汇报一下一天的工作总结就行。
然后再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一些应对。
偏偏这个时候北地大捷的消息传来后,那位皇帝陛下还要继续往北面进军。
这是让叶云舒万万想不到的。
大军继续往北面开拔,后续的粮草,将士们的军服,还有日常需要的药材都要跟上。
而这时候,往往就是有些人大发国难财的时候。
作为专门查账的监察司,这时候当然就是最忙的了。
在北地的消息一传回来之后,监察司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住在监察司了。
叶云舒的得力干将温少卿她们已经忙的连用膳的时候都是狼吞虎咽了。
这还不算,北地那边的事情还没忙完呢,西南又有消息了。
膘国的一支部队袭击了大渝的一支商队。
抢了商队所有的货物不说,还把那支商队的所有人都杀了。
并且膘国的那支部队还偷袭了和西南第一商贸小镇玲珑镇相邻的乌拉寨。
要不是驻守在玲珑镇的西南军护的紧,玲珑镇都会被抢劫一空……
在西南巡视的齐王知道后大怒,当即下令西南军严阵以待,并且放出话来,要反击回去……
好吧,一共是三大驻军,现在两大驻军都有战事了。
监察司这个时候不忙还指望什么时候忙……
从被太子请到东宫,和六部的大人们商谈怎么安全的把北地所需的物资安全送到之后,叶云舒就开始了每天只能休息不到一个时辰的日子。
……
“两河官衙可以调动的粮草在三十万担,数量有点少。
太子殿下,要不要向两河的那些粮行征集一下粮草。
他们手里握着不少!”户部尚书看着太子。
太子看了下手里的折子。
“今年两河天气异常,钦天监上过折子,说是今冬两河可能发生雪灾。
官衙的粮食先不要动,两河一旦有灾,从官衙发赈灾粮是最快的。
这一次需要的粮草直接从那些粮行手里买。
记住了,按照市价买即可!
银子不从户部走,从内府出。”太子立刻说道。
户部尚书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今年的天气非常不对,不少老人都说今冬势必有场大雪,那时候要是官衙手里没有粮食的话……
“就怕那些粮行的东家暗地里勾结,以次充好,或者是隐瞒自己手里的粮食。”户部尚书叹了口气。
商人重利。
在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紧要的时候,不少行商还是会以利益为主的……
太子想了想,随手在案几的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了点什么,然后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这件事情让叶家去办!
他们家是皇商,和大渝的这些行商们来往密切。
他们知道怎么和这些行商谈。
叶家的家主是个拎得清的,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
有他出面,事情会很好办!
田尚书,你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拿着这个给叶家的家主,他知道怎么办的!”
田尚书立刻接了过来。
有皇商叶家出面从粮商手里买粮食,那些粮商们肯定不敢耍什么花招的。
叶家的家主那是做生意的祖宗,粮商们的那些小动作压根就入不了他的眼……
田尚书刚想退下,坐在太子下首的叶云舒开口了。
“尚书大人稍等一下!”
田尚书立刻又站了下来。
“现在两河最大的粮商是孙家富吧!”叶云舒问道。
田尚书立刻点头。
“对,就是孙家富,他们家几代人做的都是粮食的生意,在各地都有粮行。
在海外还特意包了一个岛,专门用来种粮食。”
叶云舒看了一眼身后抱着一大摞折子的温少卿一眼。
温少卿立刻从一堆的折子里找出一份折子递给了叶云舒。
“孙家富在三年前虚报了一部分从海外运来的粳米,以次充好卖给了平南军。
当时平南军急需粮食,没怎么计较。
但这账还是交到了我这里。
尚书大人,您见叶家家主的时候,把这个东西交给叶家,叶家的那位家主知道怎么好好利用这东西。”
叶云舒说完,把手里的折子亲自递到了田尚书手里。
田尚书心头一颤。
有这个东西在,孙家还不是任由叶家拿捏!
孙家要是敢出幺蛾子,就冲着以次充好这一件事,就要去蹲大狱。
要是配合的好,最多就是多罚点银子的事情……
看着已经有点发黄的折子,田尚书不由得又看了一眼叶云舒。
三年前就查出来的事情,却一直都没有把事情爆出来。
这个时候拿出来……
田尚书立刻想到了一个词,养猪!
都说这位叶大人的手上握着不少东西,说不定哪天就能爆出来一点,这是不可得罪的人!
这位叶大人心思深的很啊!
不过,这一切肯定都是陛下允许的。
百官谁不知道叶大人深得盛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