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种田) 第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子还长呢,等江家生意做大了,他再慢慢将这其中的关窍告诉家人,让他们清楚清哑的能力和对江家的重要性,那时就能接受了。
  他暂搁下这心思,一心一意打理起生意来。
  江家新雇佣了许多人手,加上只有江老爹一人在揣摩编织新品,其他人还照以前的图稿编织,做的越来越熟练,出的货就多,十天半个月就送一船来,总算没卖断了货。
  展眼二月过去,到了阳春三月,外面花红柳绿。
  江明辉思念清哑,想要回去看她。
  可是,他还没处理好那件事,见了郭家人怎么说?
  这么一想,就不敢去了。
  说实在的,他很怕严厉的郭守业和吴氏。
  他便一面做生意,一面潜心练习绘制图稿。
  一晃到了四月,再过了些日子,街上纷纷挂艾草、菖蒲,归家的人会提一两包绿豆糕,原来端午节就在眼前了。
  江明辉难受极了,既不敢去郭家,也不想回江家,借口生意忙,把自己关在铺子里思念清哑,让二哥和竹根回去过节去了。
  绿湾村,郭家忙得热火朝天:在宅子西面的果林中盖了一溜八间青砖大瓦屋,十分齐整,对人说先当仓房,将来给小辈们娶亲用;郭大有带人日夜赶工,做纺车和织布机等。
  再忙,清哑都不理外事,一心沉在织锦的世界中。
  休息的时候,她就会想念江明辉。
  从二月盼到三月,又从三月盼到四月。
  端午节到了,江明辉也没有音讯。
  她被从未有过的思念折磨着,更安静了。
  望着屋角空地上开得累垂的蔷薇、打青白花骨朵的栀子花,以及菜园土篱边星星点点的野花,再看看园子里郁郁葱葱的桃杏和枣树,前方水中连绵的荷叶荷花,如斯美景,却让她怅然。
  为什么不回来呢?
  生意真的很忙?
  不知为何,她心中浮现“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
  若是她没有画图稿,江明辉还在乌油镇开铺子,他们也就不用分开了吧?
  俗话说境由心生,她心中思念,弹琴的时候就带了出来。
  景江上,刚送出海一批货,方初赶回湖州过节。
  他依旧选了清哑弹琴的时候经过绿湾村。
  现在是春夏,清哑又改在晚上弹琴了。
  听了一会,方初蹙眉,低喃道:“商人重利轻别离?”
  果然是个女孩子!
  且有了心上人了。
  和深闺怨妇的浓愁不同,琴声传递淡淡的相思,恰如月光下的花儿,被清露沾染,带着无人观赏的寂寞,清愁缱绻,欲语还休!
  他不觉也惆怅起来。
  “商人重利轻别离。也不尽然。”他低喃。
  等琴声停后,又问小厮:“昌儿,给谢姑娘的锦送去了吗?”
  昌儿忙道:“送了。早送去了。”
  他有些莫名其妙,几天前的事了,怎么少爷突然问起来?
  方初低声道:“送了就好。”
  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夜,轻叹了口气。
  第51章 谋划
  端午节,江家没往郭家送节礼。
  江明辉是准备了的,交给江老二带了回去。
  江老爹看了命江老二给郭家送去。
  江大娘暗中拦下了,却对江老爹谎称已经送去了郭家。
  她这是要给郭家一点颜色看看。
  江家越走越高,江明辉身价倍增。
  若郭家果真在乎这个闺女,就会着急。
  她就是要郭家向江家低头服软,把闺女乖乖送过来!
  ※
  郭家,郭守业见江家居然没来送节礼,心中一沉。
  江家长辈对郭家不满,是为了婚期,而他们之所以想早些迎娶清哑过门,无非是想要清哑帮江家画图稿,这都可以商量的。
  可是,江明辉没有来,连封信也没有,这就不寻常了。
  腿长在他身上,他要来,他爹娘拦也拦不住。
  不来,只是不想来罢了。
  郭家父子心情异常沉重,聚在一处商议。
  与江大娘期望的相反,郭大全郭大有不但没急着向江家服软,把妹子送过去,反而觉得尽快壮大郭家势在必行——
  他们要壮大家业,与江家相抗衡!
  因此,郭大全又连续两次往霞照跑去。
  这一回,他没有去找江明辉。
  他只在江竹斋所在的三旺街上,远远地打量。
  铺子里人来客往,生意兴隆。
  他还看见江明辉笑着送一个女子出门。
  那女子戴着帷帽,身边有好些丫鬟媳妇簇拥,一看就是富家人。出了铺子,还回头和江明辉说话,两人似乎很熟悉。
  郭大全沉着脸,没有过去,找了家客栈住下了。
  回去和爹娘弟弟商议后,他对清哑撒了谎,说江明辉跟爹娘憋着气,所以端午节才没来,“六月底咱们就要去了,那时不就能见了。”
  七月一日是霞照一年一度织锦大会召开日。
  他们六月底就要赶去。
  清哑心里很不安,想了想,才点头。
  郭大全叹了口气,心想他这也是为小妹好。
  而郭大有看着小妹怅然的神色心疼得一抽。
  清哑,除了安静地点头,还能怎样呢?
  后来郭大全又去了一次霞照,预定了客栈。
  每年这个时候,城里大小客栈都爆满,不提前预定是不行的。
  ※
  霞照东北杏花巷,谢家别院坐落于此。
  谢吟风自那次对江明辉动心后,又去了几次江竹斋。
  只是男女有别,她无法将这段心思宣之于口,江明辉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越是这样,她越觉得他是个守礼君子,可以托付终身。
  若图谋此事,她想知道更多江明辉的家况。
  然她不敢叫身边人打听,连贴身丫鬟也不敢告诉。
  思前想后,想到李红枣。
  这日,她拿了一幅图稿,特意找李红枣试织。
  歇息时,两人去花园池塘边的凉亭内喝茶吃点心。
  “织锦如此繁杂也罢了,到底集数代人的才智才有如此景象。那江公子能用竹丝编出生动清雅的画来,以往从未见过的,真可谓别具匠心。他也算有才思的了。看他样子好像念了些书,不知家境如何。我倒好奇,什么样的人家能培养出这种人来。”
  谢吟风掰碎了点心撒入荷花池喂鱼,随口提起江明辉。
  李红枣本就是玲珑人,立即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这是要她帮着去打听江家的情形呢。
  她和张福田是乌油镇人,和江明辉是同乡;再者她是已婚妇人,论亲戚,和谢家只是远亲,无论是她还是张福田去打听江家底细,外人都不会怀疑到谢吟风身上。
  可她哪里还用去打听,她对江明辉来历再清楚不过了。
  然这些她当然不会告诉谢吟风。
  若告诉了,她还有什么作为?
  装不认识的话,去打听也不成。
  一打听,就露馅儿了。
  想毕,她四下看看,见没人——伺候的人都被支开了——遂凑近谢吟风轻声道:“姑娘的心思我也猜到一点。不过这事我也不好出面。主要是,就算打听了,姑娘又能怎么样呢?”
  谢吟风见她直说了出来,脸“腾”地就红了。
  再一想,她可不就是看她说话爽利,才找她的么。
  因含羞低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
  李红枣道:“姑娘糊涂了。谢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姑娘心里最清楚,江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姑娘就算不清楚也能看出来。姑娘想,就算打听仔细了,姑娘又能有什么法子?告诉二老爷,二老爷肯定不会答应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