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种田) 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一面说,吴氏不住点头。
  说话间,儿孙都到正屋来了,个个喜气洋洋。
  清哑和嫂嫂将菜一碗碗往桌上端,很快摆满。
  吴氏心里揣着美好前景,眼前年夜饭又如此丰盛,感觉浑身上下都被火红的日子点燃了,沸腾喧嚣。因大声笑问:“老大媳妇,可煮了甜酒?今晚上我们女人家也要喝些酒。就喝甜酒。叫娃们也喝点。热乎乎的喝了暖和身子。”
  蔡氏忙笑道:“煮了,煮了的。”
  吴氏就起身,风风火火地指挥安排。
  一时菜上齐了,大家入座。
  四方的大桌子,老两口坐在最上方,郭大全两口子坐在右手边,郭大有两口子坐在左手边,郭大贵和清哑坐在下首,连娃们都上了桌,安插在三个桌角,围得满满当当。
  开席前,郭大全出去了。
  一通鞭炮响后,这才回来入席举筷。
  对着一桌菜,清哑一点不觉得腻,竟然很有食欲;又想起细妹刚才的样子,肯定吃不到这样好的年夜饭的;再想想郭家也不是每年的年夜饭都这样丰盛的,更别提平常了,她就觉得食欲更加旺盛,每样菜看在眼里都是那么诱人。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今天还有加更,投票支持原野吧。你们也看出来了,我在赶情节。因为前面的铺垫不能省,但是我可以赶在上架前发给你们。偷笑:不要太感动了!
  第40章 新衣
  洁白嫩脆的冬芹是她的最爱,吃完了还余香满口。
  这菜种起来费时费力,采洗的时候更费力,在寒冬腊月尤其珍贵,郭家也不是天天吃的。
  直到前两天她才知道,冬芹是皇宫贡品。
  因为水土的关系,别的地方种不出来,或种了也不好,只有霞照县出产的最好,所以被列为贡菜。往年郭家都是卖的,今年因为她出事,好容易又说了一门亲,江明辉这个女婿也常上门,她又特别爱吃冬芹,所以一棵也没卖过。
  想起这点,她就觉得这冬芹特别甜。
  冬笋红烧肉自不必说,冬笋也是她最爱,吃了又吃。
  炒三丝也不平常,是用青椒、红椒和冬笋炒肉丝。这辣椒可不是大棚种出来的,是吴氏在柴房角落圈了个栅栏,用草灰储藏的秋辣椒,有些辣,但很开胃,佐饭最合适。
  清蒸桂花鱼的肉就跟蒜瓣似的,又嫩又滑,不可不吃;炖老鸡是清哑亲自处理的,肥油都剔除了,又加了几个红枣,放了些冬笋,汤色清亮,最是滋补;粉蒸肉是二嫂做的,很香;糖醋鲤鱼是清哑做的,酸甜嫩滑;红烧鸭子是大嫂做的,若是平常大家自然抢着吃,不过搁在今晚的桌上并不出彩……
  那碗猪颈肉是吴氏做的,拌了些酸笋和细葱,看上去不错。
  清哑搛了一块尝了,咸津津的十分有嚼头,不禁眼睛一亮。
  “怪道人都喜欢吃猪头肉下酒。”
  从不吃猪头肉、嫌弃那东西脏的清哑没想到娘有这般手艺。
  她情不自禁端起面前的米酒喝了一口,腮颊立即染上一抹酡红。
  旁边的郭大贵笑道:“小妹,别看这是甜酒,也醉人的。”
  郭大有忙道:“有什么要紧,待会早些睡就是了。”
  郭大贵听见二哥这样说,忙端起自己的杯子邀妹妹再喝。
  清哑便端碗和他相碰。
  郭大全笑着和郭大有也来凑趣,兄妹几个同干了。
  清哑喝了半碗米酒,忙又搛了一块猪颈肉吃了。
  因见爹爹郭守业笑眯眯地看着她,破天荒有些不好意思:一向清淡的她居然又是酒又是肉,若是前世爸妈见了怕是要震惊。
  吴氏笑容满面地对她道:“这个咸,你少吃些。今晚上菜多,先捡新鲜的吃。像炒菜和蒸鱼那些剩了再热一遍,就不好了,没味道,最好吃完;猪颈肉那些不要紧,吃不完能放,明儿蒸了再吃。”
  说完,帮她从砂锅里舀了一勺豆腐青菜。
  这菜看似平常,但清哑放了些蛋饺和糯米肉圆子在里面,那汤汁就十分鲜美浓稠,经过冬雪的青菜都炖烂了,鲜甜可口。
  清哑吃了觉得十分好,忙帮一边的巧儿也舀了些。
  这是怕她乱吃肉食积了食,这个吃多些没事。
  郭巧甜甜道:“小姑,我饱了。”
  郭捡也叫“我也吃饱了。”
  碗一推,就要下桌。
  从下午开始,他们就不停吃,小肚子哪里能撑得住。
  清哑听了微怔,这才发觉自己好像也吃多了。
  可是,桌上还有好些菜她都没来得及伸筷子呢。
  郭大全看着妹妹笑道:“吃不下了吧?你们能吃多少!”
  说笑间,和郭大有碰了下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他们父子喝的是黄酒,连蔡氏也喝的是黄酒。
  大人和小娃儿不一样,一年到头十分辛苦,自是能吃能喝。好容易赶上年三十晚上丰盛的酒菜,又不用操心田间地头的事,接下来半个月也悠闲,整个身心便放松了,儿子敬老子、弟弟敬哥哥、媳妇帮斟酒,你来我往的,十分热闹、温馨。边吃边喝,转眼那些菜就去了一半。
  等清哑下桌的时候,有些碗都见底了。
  她有些踌躇,要不要炒些热菜加上来呢?
  吴氏看她神情,忙推她道:“你歇着去,我们慢慢吃。还有这许多菜,还不够吃?”
  二嫂阮氏也道:“小妹你去,添菜有我呢。”
  蔡氏听了,不顾嘴里还有东西,忙也道:“还有我!”
  清哑这才罢了。
  她拘着侄儿们不让出去,怕刚吃饱再吹冷风凉了胃。
  三小想着明天就能穿新衣裳去拜年,笑着在几间屋子窜来窜去。
  清哑看着他们微笑,忽然便思念起江明辉来。
  这感觉牵牵绊绊、甜蜜中夹杂着惆怅。
  惆怅,让新年的喜悦变得不再纯粹。
  后来给压碎钱、家人说些什么,她都没有留心。
  外面此起彼伏的炮仗声也不再吸引她。
  她觉得有些疲倦,便早早洗了睡了。
  “这几天累了,早些睡。把精神养好,不然等明辉来了,肯定要玩到很晚,到时候没精力支持。”入梦前她想。
  次日清晨,她是在郭巧的拼命推搡下醒来的。
  天还没亮,可是小女娃已经迫不及待要起床了。
  因为清哑为她和郭俭都做了十分漂亮的新衣裳。
  清哑不忍侄女失望,便起床为她梳洗。
  一番忙碌后,姑侄两个下了楼,看呆了郭家一干人。
  清哑不必说,大家已经习惯了她安静的气质。
  让人震惊的是郭巧。
  小女娃穿着清哑织出来的样品做的衣裙:窄窄的粉色玫瑰花小袄,立领,从领口开斜襟到腋下,在腰侧合拢。斜襟上三枚扣子,是用黑络子盘成梅花式,乍看去,好像一只老梅从腋下横空伸出,斜伸到胸前,枝头三朵花儿盛开。下身是银灰色的裙子,裙角一圈粉色玫瑰,上下相应,极为典雅。
  她昂首挺胸,轻盈地迈步,整一个缩小版的淑女。
  见众人张大嘴巴呆呆地看她,郭巧居然有些羞怯。
  阮氏走上前,低头看那裙子,不相信道:“这灰的……也不难看!”
  清哑织这花色的时候,她说太老气了。
  谁知这么配起来,一点不老气。
  岂止不老气,还别有一番气韵。
  吴氏等人便围着郭巧又是笑又是赞。
  郭大有觉得闺女实在太可爱,想要抱她。
  郭巧一扭身躲开,“把衣裳弄皱了。”
  众人都笑起来。
  正在这时,郭勤郭俭大叫着跑进来。
  郭俭一身小公子的装扮再次让大家惊叹不绝。
  郭勤因为身量高些,没有合适的布料,因此只做了棉布衣裳,嘴撅老高,直说小姑偏心。
  一家人兴高采烈的时候,都忘记他们这身打扮太惹眼。
  天空依然下着雪,吃了早饭,只有郭家父子带郭勤郭俭出去拜年,她婆媳母女都留在家。郭巧也没去,她穿得俏伶伶的,若是要出去,须得加一件披风,还要带上帽子、围巾,不然会受寒的。
  阮氏不让她出去,说怕把衣裳弄脏了。
  于是,清哑便带她到楼上房里,教她认字。
  教了几个,她便让她自己记、自己写,她则静静地坐到窗前看窗外的飞雪,顺便想江明辉。
  巧儿记了几个字,便被楼下响动吸引了——有人来拜年。
  她忙丢下笔,跑到房门口对楼下张望。
  看一会,兴奋地回来告诉清哑:“是三奶奶家的小叔来了。”
  清哑回头看了她一眼,没应声。
  紧跟着,人不断地来拜年,郭巧不断地跑到门口向下看。
  清哑看着她有些恍惚:这么小,又穿了漂亮衣裳,却不让她出去,好比锦衣夜行,她不心痒才怪呢。小孩子,都是渴望人注目的。
  似乎很久很久以前,她也是这样的。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