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还记得坟前摇曳的狗尾巴草,像是在招手,又像是在告别。
他把书藏起来,只敢在深夜时,借着月光看,因为他怕陆母伤心。
直到遇到林言,他们一家人,从村里到镇上,一路又从襄阳到盛京。
林言力气不大,但攒的太紧了,陆鹤明从散乱的思绪里回神,看向他,一双亮晶晶地眼睛正落在他身上。
陆鹤明眼眶忍不住地泛红。
“夫君,祝贺你,得偿所愿。”
人群里又热闹起来,是一位考了多年的老学子,如今已须发尽白,竟在榜前嚎啕大哭。
“我中了!”
“……我终于考上了……呜呜呜——”
不少人看着他一阵唏嘘又感慨,林言也看过去,心里一阵叹息,又为他高兴。
只有陆鹤明,一动不动地盯着林言。
幸好,他没有辜负眼前人。
小木子从人群里穿行回来,他刚刚挤到前面去了,看完榜单,面色激动,昂首挺胸。
从今日起,他家公子就是贡士了!
还是第一,这应该称为会元吧?小木子懒得思考这些,上前就是一大串早早准备好的祝福语。
林言对陆鹤明十分有信心,昨日就准备好了红封,大方地给了小木子一个。
周围人也开始恭贺,林言笑着分红包,吉祥话收获了一箩筐。
小木子连连道谢,林言哭笑不得:“行了行了,你刚刚有没有看到季公子的排名?”
“看到了,季公子排四十八名,还有上次的那位郑公子,这次排第九名……其余几位公子,都未在榜上。”
林言了然地点头,会试本就艰难,天下各省府城的举人都会来盛京,而考中者只有前三百名,十中有一的几率。
正说着,郑工圆带着一个小厮过来:“恭贺陆兄拔得头筹!”
陆鹤明回了一礼:“与郑兄同喜。”
会试榜上有名,就可以参加一个月后的殿试,殿试不去人,只排名次。
所以这次榜上有名,算得上只差最后一步,光明未来近在眼前了。
“几日后回见。”
陆鹤明点点头,郑工圆才带着人回去,周边的人还在往里面挤,陆鹤明和小木子护着林言往外走。
陆母还在家里等着,要赶紧回去告诉她。
两人还没走到马车前,就看到柳之昂在那站着,笑得像个二傻子。
“你干嘛呢?”
他们走到跟前都没看到。
柳之昂回神:“你们去哪了?一转眼一个人都没了,就剩我自己……”
“你没和他们一起?”
柳之昂摆摆手,呲着大牙向陆鹤明祝贺:“不管他们,先恭喜鹤明获得头名!往后可不要忘了兄弟我!”
陆鹤明真心实意笑了笑:“你我兄弟,何须说这些,他们两个应该去找季景之了,咱们先回去。”
他们紧赶慢赶,刚好和送喜报的官差一起到家。
“恭喜陆贡士,贺喜陆贡士,这是喜报,还请收好,三日后还要拿着进宫去呢。”
陆母得知他考了第一,高兴的合不拢嘴,直接给了送榜人一个大红封。
掂量掂量重量,估计得有几两。
送榜人笑意更深,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接着给其他人送。
几家邻居都在门口站着看,以前散步时还打过招呼,看了全程的几位婶子,笑着祝贺,陆母一一应着,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糖给大伙分了分。
“谢谢谢谢,给阿洁拿点糖回去甜甜嘴!”
“于婶子,你给大宝也拿点!”
“……”
“诶,那我们就不客气,沾沾喜气,让我家小子也好好读书!”
“那我多拿几个,我娘家侄子秋天参加乡试呢,沾沾会试第一的运气……”
……
有陆母在外应酬,林言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这一上午就没歇着,林言一整天都嘴角带笑,还是不是哼唱两句。
全家都喜气洋洋的。
阿眠看着一家人开心的样子,心里更是崇拜自家大哥了。
乡试考了第一,会试又考了第一!
“哥么?我哥要是殿试还考第一,是不是就是书上说的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自大楚建朝以来,只有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林言想象了一下,他觉得很有可能,但嘴上却说:“无论你哥第几,都是最厉害的!”
陆鹤明背对着他们站,听林言这样说,嘴角勾着笑才进屋去。
等没了人影,林言才轻声说:“别给你哥太大的压力!”
阿眠拉长声音哦了一声:“……什么是压力?”
林言:“……”
“就是太期望你哥考状元,期望太多,他担心的就越多。”
阿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深究。
陆鹤明进了屋里,就找了笔纸写信,他们在京城一时半会回不去,先给陆温他们通个信。
陆母笑呵呵地从外面回来,招呼林言:“你们两个,带着阿眠,去老太太家里走一趟,也给他们报个喜。”
林言嗯了一声,他们在盛京没几家认识的,如今能走到这里也多亏了他们。
自从到了盛京,老爷子没少给陆鹤明指点,书和典籍也没少送。
“我去……”林言话音未落,一道豪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不用去不用去,我阿爹阿娘已经知晓了。”
是盛哥儿。
陆母见他来,又欢欢喜喜迎了上去:“盛哥儿来了,快来坐。”
“婶子今日可高兴?”
“高兴高兴,这辈子没这么高兴过!”
盛哥儿亲热地挽住她的胳膊:“以后高兴的日子多着呢,这才刚刚开始!”
他这一番话出口,陆母笑得更加开怀了:“那就借盛哥儿吉言了!”
林言笑着看他们两个你来我往的,也没再往屋里去:“你俩过来喝点水再说。”
特别是陆母,一上午嘴角就没下来过。
中午盛哥儿在陆家吃了饭,又去书房和林言说了两句。
“殿试前都不用去我们家,他这一拿下第一,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林言早就想过这件事,闻言也只是点点头。
“我们家本就牵扯众多,届时连累了你们就不好了,半盏的事就先不着急,有什么事你写信送到郊外去。”
阿眠是老太太徒弟的事早在过年的时候就公之于众了,虽说没见几个人,但有心之人或许早早就关注着陆家了。
盛哥儿叮嘱了几句才走,林言看他上了马车,才又去和陆鹤明说这件事。
陆鹤明没什么大反应:“三日后我要去宫里,先别着急搬家,等我回来再说。”
有安洵在这,他也能放心一些。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季回和安洵到了天黑才回来。
“到那的时候刚好碰到我大哥,又跟着去季家,折腾到现在才回来。你夫君呢?还没来得及祝贺他。”
“在里面呢。”林言和阿眠在厨房门口剥蒜。
“人家刚考了第一,就让做饭?”季回探着头往厨房里看,陆鹤明正在调凉菜,扭头和他对视了一眼。
季回笑了笑,又缩回去。
林言觉得好玩,季回假笑着吐槽:“怎么感觉他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更琢磨不透了……”
林言笑得不行,一上午就变得琢磨不透了?
-----------------------
作者有话说:晚了一会儿[狗头]
第133章
陆鹤明写了一页纸, 除了报喜之外,还说了一些书院的事。
林言又给陆霜写了一封信,说了些家常没别的。他家的孩子又快半年没见,林言又塞了一个镯子进去。
第二日一大早就让小木子送去驿站了。
林言到今天才觉得真正放松下来, 在院子里晃悠了两圈, 突然发现院子旁边的那棵树,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绿了。
微风拂过,清清凉凉地带着一丝暖意,凌冽的冬日终于消散了。
“阿娘, 早上我们随便吃点, 刚刚我让小木子顺便定了一桌席面, 咱们一起去热闹热闹。”
陆母这会儿刚从厨房出来, 后面云织拎着一桶污水要去倒。
“好,来这么久, 这人也齐全。”
“可不是!”
小木子动作快, 他们刚吃完早饭就回来了。
“公子, 夫郎,上河村来的信。”
他把书藏起来,只敢在深夜时,借着月光看,因为他怕陆母伤心。
直到遇到林言,他们一家人,从村里到镇上,一路又从襄阳到盛京。
林言力气不大,但攒的太紧了,陆鹤明从散乱的思绪里回神,看向他,一双亮晶晶地眼睛正落在他身上。
陆鹤明眼眶忍不住地泛红。
“夫君,祝贺你,得偿所愿。”
人群里又热闹起来,是一位考了多年的老学子,如今已须发尽白,竟在榜前嚎啕大哭。
“我中了!”
“……我终于考上了……呜呜呜——”
不少人看着他一阵唏嘘又感慨,林言也看过去,心里一阵叹息,又为他高兴。
只有陆鹤明,一动不动地盯着林言。
幸好,他没有辜负眼前人。
小木子从人群里穿行回来,他刚刚挤到前面去了,看完榜单,面色激动,昂首挺胸。
从今日起,他家公子就是贡士了!
还是第一,这应该称为会元吧?小木子懒得思考这些,上前就是一大串早早准备好的祝福语。
林言对陆鹤明十分有信心,昨日就准备好了红封,大方地给了小木子一个。
周围人也开始恭贺,林言笑着分红包,吉祥话收获了一箩筐。
小木子连连道谢,林言哭笑不得:“行了行了,你刚刚有没有看到季公子的排名?”
“看到了,季公子排四十八名,还有上次的那位郑公子,这次排第九名……其余几位公子,都未在榜上。”
林言了然地点头,会试本就艰难,天下各省府城的举人都会来盛京,而考中者只有前三百名,十中有一的几率。
正说着,郑工圆带着一个小厮过来:“恭贺陆兄拔得头筹!”
陆鹤明回了一礼:“与郑兄同喜。”
会试榜上有名,就可以参加一个月后的殿试,殿试不去人,只排名次。
所以这次榜上有名,算得上只差最后一步,光明未来近在眼前了。
“几日后回见。”
陆鹤明点点头,郑工圆才带着人回去,周边的人还在往里面挤,陆鹤明和小木子护着林言往外走。
陆母还在家里等着,要赶紧回去告诉她。
两人还没走到马车前,就看到柳之昂在那站着,笑得像个二傻子。
“你干嘛呢?”
他们走到跟前都没看到。
柳之昂回神:“你们去哪了?一转眼一个人都没了,就剩我自己……”
“你没和他们一起?”
柳之昂摆摆手,呲着大牙向陆鹤明祝贺:“不管他们,先恭喜鹤明获得头名!往后可不要忘了兄弟我!”
陆鹤明真心实意笑了笑:“你我兄弟,何须说这些,他们两个应该去找季景之了,咱们先回去。”
他们紧赶慢赶,刚好和送喜报的官差一起到家。
“恭喜陆贡士,贺喜陆贡士,这是喜报,还请收好,三日后还要拿着进宫去呢。”
陆母得知他考了第一,高兴的合不拢嘴,直接给了送榜人一个大红封。
掂量掂量重量,估计得有几两。
送榜人笑意更深,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接着给其他人送。
几家邻居都在门口站着看,以前散步时还打过招呼,看了全程的几位婶子,笑着祝贺,陆母一一应着,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糖给大伙分了分。
“谢谢谢谢,给阿洁拿点糖回去甜甜嘴!”
“于婶子,你给大宝也拿点!”
“……”
“诶,那我们就不客气,沾沾喜气,让我家小子也好好读书!”
“那我多拿几个,我娘家侄子秋天参加乡试呢,沾沾会试第一的运气……”
……
有陆母在外应酬,林言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这一上午就没歇着,林言一整天都嘴角带笑,还是不是哼唱两句。
全家都喜气洋洋的。
阿眠看着一家人开心的样子,心里更是崇拜自家大哥了。
乡试考了第一,会试又考了第一!
“哥么?我哥要是殿试还考第一,是不是就是书上说的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自大楚建朝以来,只有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林言想象了一下,他觉得很有可能,但嘴上却说:“无论你哥第几,都是最厉害的!”
陆鹤明背对着他们站,听林言这样说,嘴角勾着笑才进屋去。
等没了人影,林言才轻声说:“别给你哥太大的压力!”
阿眠拉长声音哦了一声:“……什么是压力?”
林言:“……”
“就是太期望你哥考状元,期望太多,他担心的就越多。”
阿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深究。
陆鹤明进了屋里,就找了笔纸写信,他们在京城一时半会回不去,先给陆温他们通个信。
陆母笑呵呵地从外面回来,招呼林言:“你们两个,带着阿眠,去老太太家里走一趟,也给他们报个喜。”
林言嗯了一声,他们在盛京没几家认识的,如今能走到这里也多亏了他们。
自从到了盛京,老爷子没少给陆鹤明指点,书和典籍也没少送。
“我去……”林言话音未落,一道豪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不用去不用去,我阿爹阿娘已经知晓了。”
是盛哥儿。
陆母见他来,又欢欢喜喜迎了上去:“盛哥儿来了,快来坐。”
“婶子今日可高兴?”
“高兴高兴,这辈子没这么高兴过!”
盛哥儿亲热地挽住她的胳膊:“以后高兴的日子多着呢,这才刚刚开始!”
他这一番话出口,陆母笑得更加开怀了:“那就借盛哥儿吉言了!”
林言笑着看他们两个你来我往的,也没再往屋里去:“你俩过来喝点水再说。”
特别是陆母,一上午嘴角就没下来过。
中午盛哥儿在陆家吃了饭,又去书房和林言说了两句。
“殿试前都不用去我们家,他这一拿下第一,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林言早就想过这件事,闻言也只是点点头。
“我们家本就牵扯众多,届时连累了你们就不好了,半盏的事就先不着急,有什么事你写信送到郊外去。”
阿眠是老太太徒弟的事早在过年的时候就公之于众了,虽说没见几个人,但有心之人或许早早就关注着陆家了。
盛哥儿叮嘱了几句才走,林言看他上了马车,才又去和陆鹤明说这件事。
陆鹤明没什么大反应:“三日后我要去宫里,先别着急搬家,等我回来再说。”
有安洵在这,他也能放心一些。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季回和安洵到了天黑才回来。
“到那的时候刚好碰到我大哥,又跟着去季家,折腾到现在才回来。你夫君呢?还没来得及祝贺他。”
“在里面呢。”林言和阿眠在厨房门口剥蒜。
“人家刚考了第一,就让做饭?”季回探着头往厨房里看,陆鹤明正在调凉菜,扭头和他对视了一眼。
季回笑了笑,又缩回去。
林言觉得好玩,季回假笑着吐槽:“怎么感觉他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更琢磨不透了……”
林言笑得不行,一上午就变得琢磨不透了?
-----------------------
作者有话说:晚了一会儿[狗头]
第133章
陆鹤明写了一页纸, 除了报喜之外,还说了一些书院的事。
林言又给陆霜写了一封信,说了些家常没别的。他家的孩子又快半年没见,林言又塞了一个镯子进去。
第二日一大早就让小木子送去驿站了。
林言到今天才觉得真正放松下来, 在院子里晃悠了两圈, 突然发现院子旁边的那棵树,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绿了。
微风拂过,清清凉凉地带着一丝暖意,凌冽的冬日终于消散了。
“阿娘, 早上我们随便吃点, 刚刚我让小木子顺便定了一桌席面, 咱们一起去热闹热闹。”
陆母这会儿刚从厨房出来, 后面云织拎着一桶污水要去倒。
“好,来这么久, 这人也齐全。”
“可不是!”
小木子动作快, 他们刚吃完早饭就回来了。
“公子, 夫郎,上河村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