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看着一动不动的大儿子,陆母一脸奇怪:“怎么了?”
陆鹤明笑了笑:“没事。”
说着把盆放好,施施然地回了屋。
陆母盯着他的背影看,嘴里嘟囔了一句:“神经……”
过了元宵节,年味才真正淡了下去。
转眼间,门口的那棵柳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发了芽,远看一闪嫩绿,近看还是枯枝一条,随着风,慢悠悠地随风飘着。
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中午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十分舒适。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零食,自由自在的生活被一声怒吼打破。
是柳之昂。
一打开门,林言差点没认出来。
但很快反应过来:“原来是柳老板!”
柳之昂摆摆手,十分谦虚:“这是啥干什么?”
“柳老板这一身丝绸可真是闪瞎了我的眼,这一走三个月,怎么不到明年再回来?”
柳之昂经常给他们写信,随着信回来的还有银钱和其他稀奇玩意儿。
银钱是让给柳掌事的,东西是给他们的。
柳之昂行踪不定,陆鹤明回过信,但他一封也没收到,所以就不让他写了。
“我从杨河镇回来的,又招人给修修房子,一回去,就赶紧让我爹开始了。”
“他时间不多,生意也都在府城这边,家里让柳掌事亲自盯着。”
“我先回来谈合作。”
两人往院子里走,柳之昂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厮。
有模有样的,林言觉得很是好玩。
“你先坐着,我去西厢房把被子拿出来晒晒。”事先不知道他要回来,若是知道,早早就收拾好了。
陆鹤明原本在书房,听到声音便出来了,看柳之昂的样子一脸惊愕。
“怎么这个表情?!!知道我这身衣服花了多少银子吗你。”
实在没眼看,转身进了西厢房,帮着林言收拾。
外面柳之昂给了那人一点银钱,让他出去喝酒,不必时时守着他。
这次回来时间久一点,除了老家的房子要翻修,他还打算在府城买一个小院子。
早就写信让他们帮忙看着了。
“房子看了两三家,你下午是休息还是直接去看房子?”
柳之昂看他俩配合默契,心里也突然有些没滋味。
他也想夫郎儿子热炕头。
“那下午就去看房子。”他才不想看他们两个腻乎。
“你不用休息休息?”
柳之昂一脸坚强:“当然!”
总共有三套,他选了第二套,价钱不算便宜,但位置好,院子格局也好,省得他们来再搞一遍,
林言看他爽快给钱的样子,立马觉得这人能处。
三个人回到家里时,陆母正在和面。
柳之昂每次回来都要吃饺子。
陆母让陆鹤明去喊陆温,他二月份来府城,进了府学,他现在住在府学的学舍里,府学发了被子,整个人舒坦得很。
现在还是一边上学,一边抄书,虽然苦了些,但他乐在其中。
陆鹤明骑了马,一去一回很快。
回来的时候,饺子还没下锅,几人围在厨房里,眼巴巴地看着,特别是柳之昂。
陆温到的时候,饺子刚好出锅,几人上前招呼,生怕吃不上。
陆温手里一大碗,饺子包的大,碗里虽然看着满满当当,但拢共也就七八个。
几人都吃了两大碗。
林言腌了不少酸菜,伴着饺子吃,十分爽口。
一顿饭吃的兵客尽欢,陆母干脆没让陆温回去。
阿眠现在还和陆母一起睡,两件西厢房正好他和柳之昂一人一家;
柳之昂在家里留了两天,房子的事结束后,他又要乘船回镇上,家里还在修整,他也不放心他爹一个人。
时间和码头的水一直往前,无论是谁都无法让他停止,带着岁月悠悠的跑。
-----------------------
作者有话说:明天可能就要时间大法啦![哈哈大笑]
灯谜来自网络。
第101章
炎热的夏天过去, 山上的野草迎着太阳疯长,一场秋雨落下,万物又变得枯黄。
冬日的雪洋洋洒洒地落下,天地间又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四季轮换间, 又是一年。
不过眨眼, 一家人在府城已经两年多了。
“哥么!你回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 少年的个头也随风长,阿眠现在十二岁了,半大少年和林言一样高了。
陆家人都长的不错, 阿眠一副模样也十分出众, 再加上一家人用心养着, 气质非凡, 活脱脱的小公子模样。
林言把手里的东西给他:“快接着,沉死我了, 早知道背个背篓去了。”
阿眠把东西接过, 确实不轻:“云织哥呢?”
“他去铺子里了, 我就先回来了。”林言一边说着,一边捏胳膊:“你把东西挑一挑, 我买了一只烧鸭, 饿了你就先吃。”
林言和陆鹤明马上要去武昌府, 今日就是出去买些东西去了。
“我不饿,对了哥么, 上午赵掌事来找你了, 我说你不在,他就走了,也没说什么事。”
“赵掌事?”林言一脸疑惑,半盏茶酒现在十分稳定, 虽说没有名扬天下,但是在这襄阳府提起茶饮,也是有它一席之地的。
这些日子忙着分店,赵掌事被派下去视察去了。
“应该是来说分店的事,下午我去问问。”
阿眠兴致不高地哦了一声。
林言看向他:“怎么了?”
“没事……”
阿眠也算是林言看着长大的,别说他这毫不掩盖的小心思,平日里有点不一样的地方他都能看出来。
“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行,想说的时候再和我说。”林言拎着东西往厨房走:“我去做饭了。”
阿眠哎呀一声:“哥么我给你烧火。”
林言没回头都能想象到他吞吞吐吐的样子。
阿眠实在是忍不住,眼巴巴地看着林言:“哥么,我真不能和你们一起去武昌府吗?”
这件事前几天就商量了,林言和陆鹤明带着小木子一起去,他们三个留在家里。
武昌府不远,但乡试要考九天,他们提前去,再加上等放榜,前前后后也得一个月。
“阿娘说我们去府城的时候,带着你回村里呢,你确定要和我们一起去?”
林言抬眼看了他一眼,果然眼神亮了起来:“真的吗?阿娘怎么没和我说?”
“还没决定好,你去和阿娘商量商量。”
乡试刚好赶上中秋节,与其在这里待着想七想八,还不如回村里去,有人说话就没空想这么多。
而且要是上了榜,最先去的也是村里。
“等你哥考完,我们直接从武昌回家找你们。”
阿眠开心起来,阿昌过完年回盛京去了,他一个人在这实在是无聊。
“那我们啥时候去盛京啊?”
林言把菜都切好:“怎么,阿昌才走几天就念着了?”
阿眠哼了一声:“谁想他?!我是想我师父了。”
阿眠跟着老太太学了半年,学得不错,老太太就把他收了当徒弟。
“你师父又让人给你带了琴谱,还说等去了盛京要考你呢。”
“这不是还早这呢?”
“什么还早着呢?”陆鹤明站在厨房门口问。
林言抬头,开心地看他:“你回来了?怎么样?”
他今日是和季景之一起五人去找廪生作保,这倒是和府试流程一样。
“还是找了陈廪生?”
“是,前些日子问过,他还没有给别人作保,就先让季景之给了定金。”
按理来说,廪生作保是不能收取费用的,只是怕出意外,还是要说好,只是换个名头罢了。
“他们几个打算什么时候去?”
“陆温和宋磊和我们一起的话,季景之肯定也要跟着,那只剩李行自己,想必也要一起了。”
七月的天,正是盛夏,在厨房一会儿就一身的汗,林言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那我们一起也行,相互照应也安心。”
虽说都走的官道,但是沿途都是山,每次到这时候路上救都是学子,能读书的都不缺钱,再加上大多读书人体质不佳,难免会引起山匪注意,结伴而行至少有个照应。
林言看他也出了汗:“你去歇着吧,别站着热一身汗。”
“我不热。”
阿眠在灶前擦汗,还没擦干就又流出来:“你们不热我热,要不把厨房给你们两个,我出去?”
林言看他一头的汗,脸都烧红了,实在没忍住笑出声:“行行行,你去看看阿娘他们回来没。”
陆鹤明笑了笑:“没事。”
说着把盆放好,施施然地回了屋。
陆母盯着他的背影看,嘴里嘟囔了一句:“神经……”
过了元宵节,年味才真正淡了下去。
转眼间,门口的那棵柳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发了芽,远看一闪嫩绿,近看还是枯枝一条,随着风,慢悠悠地随风飘着。
天气慢慢暖和起来,中午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十分舒适。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零食,自由自在的生活被一声怒吼打破。
是柳之昂。
一打开门,林言差点没认出来。
但很快反应过来:“原来是柳老板!”
柳之昂摆摆手,十分谦虚:“这是啥干什么?”
“柳老板这一身丝绸可真是闪瞎了我的眼,这一走三个月,怎么不到明年再回来?”
柳之昂经常给他们写信,随着信回来的还有银钱和其他稀奇玩意儿。
银钱是让给柳掌事的,东西是给他们的。
柳之昂行踪不定,陆鹤明回过信,但他一封也没收到,所以就不让他写了。
“我从杨河镇回来的,又招人给修修房子,一回去,就赶紧让我爹开始了。”
“他时间不多,生意也都在府城这边,家里让柳掌事亲自盯着。”
“我先回来谈合作。”
两人往院子里走,柳之昂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厮。
有模有样的,林言觉得很是好玩。
“你先坐着,我去西厢房把被子拿出来晒晒。”事先不知道他要回来,若是知道,早早就收拾好了。
陆鹤明原本在书房,听到声音便出来了,看柳之昂的样子一脸惊愕。
“怎么这个表情?!!知道我这身衣服花了多少银子吗你。”
实在没眼看,转身进了西厢房,帮着林言收拾。
外面柳之昂给了那人一点银钱,让他出去喝酒,不必时时守着他。
这次回来时间久一点,除了老家的房子要翻修,他还打算在府城买一个小院子。
早就写信让他们帮忙看着了。
“房子看了两三家,你下午是休息还是直接去看房子?”
柳之昂看他俩配合默契,心里也突然有些没滋味。
他也想夫郎儿子热炕头。
“那下午就去看房子。”他才不想看他们两个腻乎。
“你不用休息休息?”
柳之昂一脸坚强:“当然!”
总共有三套,他选了第二套,价钱不算便宜,但位置好,院子格局也好,省得他们来再搞一遍,
林言看他爽快给钱的样子,立马觉得这人能处。
三个人回到家里时,陆母正在和面。
柳之昂每次回来都要吃饺子。
陆母让陆鹤明去喊陆温,他二月份来府城,进了府学,他现在住在府学的学舍里,府学发了被子,整个人舒坦得很。
现在还是一边上学,一边抄书,虽然苦了些,但他乐在其中。
陆鹤明骑了马,一去一回很快。
回来的时候,饺子还没下锅,几人围在厨房里,眼巴巴地看着,特别是柳之昂。
陆温到的时候,饺子刚好出锅,几人上前招呼,生怕吃不上。
陆温手里一大碗,饺子包的大,碗里虽然看着满满当当,但拢共也就七八个。
几人都吃了两大碗。
林言腌了不少酸菜,伴着饺子吃,十分爽口。
一顿饭吃的兵客尽欢,陆母干脆没让陆温回去。
阿眠现在还和陆母一起睡,两件西厢房正好他和柳之昂一人一家;
柳之昂在家里留了两天,房子的事结束后,他又要乘船回镇上,家里还在修整,他也不放心他爹一个人。
时间和码头的水一直往前,无论是谁都无法让他停止,带着岁月悠悠的跑。
-----------------------
作者有话说:明天可能就要时间大法啦![哈哈大笑]
灯谜来自网络。
第101章
炎热的夏天过去, 山上的野草迎着太阳疯长,一场秋雨落下,万物又变得枯黄。
冬日的雪洋洋洒洒地落下,天地间又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四季轮换间, 又是一年。
不过眨眼, 一家人在府城已经两年多了。
“哥么!你回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 少年的个头也随风长,阿眠现在十二岁了,半大少年和林言一样高了。
陆家人都长的不错, 阿眠一副模样也十分出众, 再加上一家人用心养着, 气质非凡, 活脱脱的小公子模样。
林言把手里的东西给他:“快接着,沉死我了, 早知道背个背篓去了。”
阿眠把东西接过, 确实不轻:“云织哥呢?”
“他去铺子里了, 我就先回来了。”林言一边说着,一边捏胳膊:“你把东西挑一挑, 我买了一只烧鸭, 饿了你就先吃。”
林言和陆鹤明马上要去武昌府, 今日就是出去买些东西去了。
“我不饿,对了哥么, 上午赵掌事来找你了, 我说你不在,他就走了,也没说什么事。”
“赵掌事?”林言一脸疑惑,半盏茶酒现在十分稳定, 虽说没有名扬天下,但是在这襄阳府提起茶饮,也是有它一席之地的。
这些日子忙着分店,赵掌事被派下去视察去了。
“应该是来说分店的事,下午我去问问。”
阿眠兴致不高地哦了一声。
林言看向他:“怎么了?”
“没事……”
阿眠也算是林言看着长大的,别说他这毫不掩盖的小心思,平日里有点不一样的地方他都能看出来。
“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行,想说的时候再和我说。”林言拎着东西往厨房走:“我去做饭了。”
阿眠哎呀一声:“哥么我给你烧火。”
林言没回头都能想象到他吞吞吐吐的样子。
阿眠实在是忍不住,眼巴巴地看着林言:“哥么,我真不能和你们一起去武昌府吗?”
这件事前几天就商量了,林言和陆鹤明带着小木子一起去,他们三个留在家里。
武昌府不远,但乡试要考九天,他们提前去,再加上等放榜,前前后后也得一个月。
“阿娘说我们去府城的时候,带着你回村里呢,你确定要和我们一起去?”
林言抬眼看了他一眼,果然眼神亮了起来:“真的吗?阿娘怎么没和我说?”
“还没决定好,你去和阿娘商量商量。”
乡试刚好赶上中秋节,与其在这里待着想七想八,还不如回村里去,有人说话就没空想这么多。
而且要是上了榜,最先去的也是村里。
“等你哥考完,我们直接从武昌回家找你们。”
阿眠开心起来,阿昌过完年回盛京去了,他一个人在这实在是无聊。
“那我们啥时候去盛京啊?”
林言把菜都切好:“怎么,阿昌才走几天就念着了?”
阿眠哼了一声:“谁想他?!我是想我师父了。”
阿眠跟着老太太学了半年,学得不错,老太太就把他收了当徒弟。
“你师父又让人给你带了琴谱,还说等去了盛京要考你呢。”
“这不是还早这呢?”
“什么还早着呢?”陆鹤明站在厨房门口问。
林言抬头,开心地看他:“你回来了?怎么样?”
他今日是和季景之一起五人去找廪生作保,这倒是和府试流程一样。
“还是找了陈廪生?”
“是,前些日子问过,他还没有给别人作保,就先让季景之给了定金。”
按理来说,廪生作保是不能收取费用的,只是怕出意外,还是要说好,只是换个名头罢了。
“他们几个打算什么时候去?”
“陆温和宋磊和我们一起的话,季景之肯定也要跟着,那只剩李行自己,想必也要一起了。”
七月的天,正是盛夏,在厨房一会儿就一身的汗,林言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那我们一起也行,相互照应也安心。”
虽说都走的官道,但是沿途都是山,每次到这时候路上救都是学子,能读书的都不缺钱,再加上大多读书人体质不佳,难免会引起山匪注意,结伴而行至少有个照应。
林言看他也出了汗:“你去歇着吧,别站着热一身汗。”
“我不热。”
阿眠在灶前擦汗,还没擦干就又流出来:“你们不热我热,要不把厨房给你们两个,我出去?”
林言看他一头的汗,脸都烧红了,实在没忍住笑出声:“行行行,你去看看阿娘他们回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