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钟璃对赤珠可汗的好奇中,大长公主的寿宴日期也在逐日逼近。
  为彰显大长公主的特殊地位,原本在战时戒严了的京城提早九日就逐步开放。
  曾经萧条一时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办起了灯火夜市。
  街上人来人往,除了京城的百姓外,还有不少看着就是外族人模样的游人来往。
  为贺大长公主整寿大喜,不少有心前来贺寿的人都早早的到了京城。
  京城中人流量暴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算多妙的消息。
  往北以南的数十城乡,均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灾霜冻。
  普天之下同属一片天。
  塞巴接连遭受天灾,与塞巴相邻的附近城镇乡村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现下才刚进八月,秋收的麦子尚未垂腰,原本应该烈日高挂的天却风云突变,毫无征兆的降下了严寒大雪。
  接二连三的霜冻和突然的雪灾,让田地中待收的粮食颗粒无收的同时,也让靠此为生的百姓失去了来年生活的全部希望。
  此次受灾的城镇涉及数量甚广,一半在祁琮的手中,另外一半则是处于无主的境况,暂时归属于镇南王府统领。
  关于灾情的折子第一时间送到了祁骁的案头和宿城的朝堂之上。
  祁骁紧急召集了部下,对此进行了接连部署。
  不光是拨下去了相应的粮食,还加紧派了一批人前去受灾的地方进行监督赈灾,绝不容许有任何疏漏的可能。
  祁琮对此的反应就比较魔幻了。
  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在看到折子的第一时间,祁琮没想着如何赈灾,反而是操作迷离的把国师叫来开始算卦。
  身为国师的夜林身负祁琮的深切厚望,本身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并未辜负祁琮的期望。
  夜林说,此次受灾不必在意,也不用轻信了下边官员的上奏盲目救济。
  灾情并不严重,只要皇上安心等待,过不了多久,这次的天灾就会自行消散的。
  夜林经过了这段时日的自我研习,在装神棍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举手投足间说出来的话都带着几分让人难以质疑的可信度,老神在在得底气十足。
  祁琮本就不想出钱救灾。
  得了夜林这话后,更是非常心安理得的不想动了。
  除了自己不动,祁琮还非常有特色的下令封口,让宿城中官员不百姓不得提起北西灾情一事,将掩耳盗铃这一诡异特质贯彻得彻彻底底。
  夜林这边劝着祁琮一动不动。
  扭头就赶紧给钟璃传信,信上就写了一句话:拉拢民心的时候到了,请务必抓紧时机!
  祁琮罔顾百姓生死,这时候镇南王府不赶紧赈灾收拢民心,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钟璃收到信后,无声一笑,找来了祁骁商量赈灾一事的具体谋划。
  祁骁听完钟璃的话后,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钟璃看他神色不定,疑惑地说:“据我所知,镇南王府收集的存粮是足以支援所有受灾城镇的,你为何是这种神情?”
  祁骁意味不明的呼出一口气,说:“我只是好奇,阿璃是否对所有人都心存仁善。”
  钟璃在某些时候心是狠的。
  可在更多的时候,她的心软得让祁骁都诧异。
  在钟璃心中,似乎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无辜的。
  而在她可以伸出援手的时候,她决计不会袖手旁观。
  这次受灾的城镇中,隶属祁琮管辖的人之前说了不少不利于钟璃的谣传。
  至今民间都还传诵着讽刺攻击钟璃的童谣。
  钟璃手中掌控着大褚最为精密的情报网,祁骁不信钟璃会对此一无所知。
  可在这个时候,她似乎却半点也不在意了。
  仿佛是看出了祁骁眼中不明显的阴冷是为何,钟璃不以为意的笑了起来。
  她说:“并非是盲目仁善,只是我始终认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如今肩上的担子不轻,责任也不轻,能救济几分的时候,就不该揪着往日的龌龊不放。”
  身居高位者一念之间的仁善,对苦苦求生的百姓而言,就是一家老小的全部生路。
  钟璃很难做到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童谣,就放弃无数人性命的事儿。
  也无法真的坐视不理。
  祁骁无声的笑了笑,说:“阿璃都不在意,我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赈灾可以,该怎么赈,却得好好想想。”
  钟璃笑了。
  “是啊,那些个城镇现在都还号称自己效忠于大褚的正统血脉,时不时的还有一些老学究蹦哒出来,指责咱们是乱臣贼子,的确是该让他们饿着肚子好好的冷静冷静。”
  吃饱了没事儿干的时候,就蹦哒出来指责这个斥责那个。
  钟璃倒是要看看,等吃不饱饭了饿着肚子,这些满脑子皇权天授的愚民,还有没有继续指责叫骂镇南王府的气势?
  第596章
  镇南王府的办事效率一向都是很高的。
  在祁骁和钟璃的亲自监管下,关于赈灾的粮食很快就如数发了下去。
  受灾地区的百姓尚未被断粮和饿死的恐慌所笼罩,救命的粮食就已经如数分发到了各家各户的手中。
  除了能吃饱的粮食,当地的驻守军队还按钟璃的指示,主动前去受灾的百姓家中帮忙抢收还能挽救的粮食,修缮受到雪灾影响的房屋。
  将灾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降到了最低。
  而隶属于祁琮管辖范围的地区,则是选择性的被人忽视了。
  相关的粮食是同一批拨下到位的,可这些粮食却被当地的驻军紧紧的把持在手中,除了应当分发的,其余一粒粮食也不肯向外拿出。
  相隔不远的官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远处的百姓官兵吃饱了肚子,住上了保暖的房子,自己手中却是一粒粮食也无,只能眼巴巴的饿着肚子,继续火烧屁股似的一封接着一封的求助信往宿城快马加鞭的送。
  然而这些求助的信送出去,最后却一封也没得到回应。
  宿城方向像是与受灾地区失联了似的,全无反响。
  大雪持久不停,受灾百姓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本是一起受的灾,自己在饿肚子,性命朝不保夕。
  不远处归属于镇南王府地界的人却能吃饱穿暖,安心的等待着天灾过去。
  这样鲜明的对比,在同样的受灾百姓心中激起了强烈的不满。
  原本还算是支持祁琮皇权地位的人们心中心念开始动摇,民间对祁琮的不满怨念,也开始朝着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发酵。
  鲁王也是个机灵人。
  他的想法跟钟璃和祁骁的一样,想抓住这样的机会大肆收拢民心。
  可收拢民心的机会钟璃和祁骁看中了,又怎会让他得逞?
  在鲁王宣布要开仓放粮,代祁琮行驶职责,救济灾民的时候,钟璃和祁骁沉默着。
  可当鲁王真的咬牙将粮食拿出来了,钟璃和祁骁动手了。
  鲁王运输粮草的路线已经足够隐蔽。
  但是钟璃手中掌握着蜀香阁这样逆天的存在,摸清个运输路线又怎会是难题?
  钟璃早早的摸清楚了相关的运输路线,顺带着还安排了不少人前去设伏准备截胡。
  这样的热闹恭王当然不会错过。
  他亲自命鹰卫拨出了部分人马,跟随镇南王府的人一起行动。
  鲁王辛辛苦苦凑出来收买人心的粮食,刚出了鲁王的封地过了津南,就在一处大山中神秘失踪了。
  不光是粮食失踪了。
  就连负责押送粮食的人也一起没了踪影。
  茫茫大山中,积雪封路,常人寸步难行。
  可那么多能救命的粮食,那么多手持武器的士兵,就是这么凭空消失没了!
  鲁王震怒,一边下令让人彻查此事,一直无所作为的祁琮却卡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声了。
  他直接发了公告天下的圣旨,大致意思就是一个,质问鲁王说好的赈灾粮食现下在何处?灾民们都等着呢。
  鲁王忍着心疼出了粮食,粮食却没了踪影。
  此时还要面对来自祁琮的冷嘲热讽和百姓质疑,憋屈到了极致,却又无从发泄自己的满腔怒火。
  只能是隔着千万里与祁琮打起了口水仗。
  你一纸讨伐圣旨,我一封声讨诏书的来回互相攻击,双方逐渐失去了关注的重点,鲁王也在这种情形下,被怒气催使着宣布自立为皇了。
  鲁王宣布与大褚彻底决裂,脱离大褚版图,以津南为界,画地自治。
  自此,立下名为南褚的一方政权。
  而对此,祁琮的反应却是格外的魔幻。
  他不赈灾,不救济,反而是大张旗鼓的将太祖遗旨和传国御玺的存在公布了出来,力图靠着这个来证明,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大褚帝皇,其余的人皆是乱臣贼子,必然会受到来自上头的惩罚。
  祁琮的行为如此迷惑,与夜林的不懈努力脱不开干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