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必要的守边驻军外,其余兵马即日起,悉数往宿城方向赶过去。
  途中遇上阻拦者可杀。
  宿城拦路者可杀。
  要是遇上侮辱皇后遗体清誉的,诛杀九族!
  等这些领了命令的将领都走了出去,祁骁疲惫的靠在了钟璃的肩上。
  他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字字都带着刺耳的凉寒。
  “我当年能在北境战场上活下来,是因为嘉宁姐给祁仲传了话。”
  那时,祁仲和祁骁的关系远比这时候更差。
  若不是皇后从中周旋,祁仲绝不会冒险去救祁骁。
  祁骁也不可能安然活到现在。
  就在不久之前,祁骁还跟祁仲保证,说皇后绝不会出事。
  如今,是他食言了。
  听出祁骁话中的刺痛,钟璃缓缓呼出了一口气。
  钟璃拉住了祁骁的手,轻声说:“想去就去吧。”
  “故人远行,咱们是亲眷,自然得前去接她回家。”
  祁琮虽已声名狼藉威严不再。
  可他到底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
  祁仲的手中有底牌,祁琮的手里又怎会没有?
  祁仲此时情绪不稳,能突然发疯造反,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更疯狂的事儿?
  这样的祁仲对上祁琮胜算并不大。
  有祁骁去压阵,不管怎么说,能稍微让祁仲冷静一些也是好的。
  而且祁仲和祁骁同时出手,大褚的局势再度一变,祁骁此时再在这里盘桓下去就是失了先机。
  对以后的打算并不多妙。
  祁骁本身也难以在此坐以待毙。
  不如就让他走一趟也好。
  祁骁沉默了一瞬,艰难地说:“阿璃,可是…”
  “我走了,京城怎么办?”
  京城周边虽目前已经恢复了安定。
  可谁知这种安定能持续多久?
  其余三国虽撤军却并未撤出多远,几十万大军一直在大褚边界虎视眈眈。
  祁骁这段时日一直在大营中忙碌,为的也正是此事。
  祁骁原本想的是趁胜追击将敌军赶得更远些,争取到更多时间。
  可眼下发生的事儿,无疑是将他的计划彻底全盘打乱。
  大褚在这时候起了内乱。
  祁骁去了宿城,京城空虚,恰好合了那些人的心意,谁知这些人会再做什么?
  祁骁无论如何都做不出再将钟璃一人留在京城这样的事儿了。
  祁骁艰难的呼出了一口压抑着无尽滚烫的热气,低声说:“祁仲在,柏骞承也去了,应当无碍,我在这里守着就好。”
  钟璃停顿了一下,却只能无声的叹气。
  她拍了拍祁骁冰凉得惊人的手,低低地说:“希望能如你所愿。”
  然而事实却是事与愿违的。
  在钟璃等人得知皇后去世的消息后两天,宿城再度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皇上的确并不是毫无准备的。
  尽管恭王反得突然,可皇上手中紧握的底牌也雄厚得令人心惊。
  恭王手中鹰卫总数七十余万,目前手中能在短时间内集结的却不到二十万。
  而宿城中明面上的驻军就超过了三十万,各种证据表明,皇上暗中还有备手。
  如果没出错的话,恭王一行目前已经陷入了皇上大军的包围圈中。
  宿城情况不利的同时,原本已经与镇南王府签订了停战协议的北漠再度出现了大批兵马调动。
  北漠此次并未刻意掩饰,大军调动痕迹明显。
  探子来报,北漠大军数目超过五十万,目标直指京城。
  显然是野心不死卷土重来的迹象。
  北漠再度出手,其余正在观望的几国又还能再继续观望多久?
  边关再度出现了外敌的刀戟痕迹,此时距离上一次战火停歇短短不到半年。
  第542章
  外敌来袭,大褚却正处于最大的动荡之中。
  祁骁连派数批人马赶往宿城让祁仲冷静行事。
  然而他传出去的消息却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又过了漫长的一日。
  北漠兵马往大褚方向逼近百里。
  宿城之中,皇上连发三封诏书斥责已故皇后与恭王的不伦之情。
  天下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祁琮终于做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一件事。
  他真的将皇后的遗体挂在了城墙之上。
  曾经那么尊贵的人,如今气息全无浑身赤裸的被悬挂在了城墙之上。
  比世间最为寻常的野草还要低贱几分。
  城下不远处的恭王见了,当即一口黑血喷吐出来晕死过去。
  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让人不顾一切的攻打宿城,迎回唐嘉宁的遗体。
  恭王彻底疯魔之际,祁琮再度出手。
  原本被恭王救出的昭华小公主突然高热不退,几度抽搐晕厥。
  恭王紧急调度了大夫前来查看,得出的结果却是昭华早在多年前身中剧毒,如今受了惊吓已然毒发,只怕是撑不了多久。
  昭华只是个孩子。
  从呱呱坠地至今也数不过一只手。
  可大夫却说,她多年前就中了毒。
  这毒除了皇上,还能是谁下的?
  原本就丧失了理智的祁仲瞬间就彻底疯了。
  他甚至顾不上留下驻守西北的鹰卫大军,一纸令下,让所有鹰卫以最快的速度往宿城方向集结。
  可西北往后,就是相邻的北境。
  之前的几十万鹰卫驻守西北,也是为了防范北境。
  如今祁仲不管不顾的将鹰卫全都调走,西北怎么办?
  西北安置了上百万流民,这些流民好不容易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再起战火,让这些人往哪儿逃?
  祁仲这么做,又与之前弃京城而逃的祁琮有什么区别?
  祁骁大怒之下在书房中连摔了一套茶盏,眉宇间的黑气怎么都抹不开。
  柏骞承在三日前赶到了距离宿城不远处的凛冬城。
  凛冬城距离宿城不到千里。
  可这千里距离,中间却横亘着祁琮事先安排好的超过二十万的大军。
  三十万对二十万,按理说柏骞承是占据优势的。
  可他是去驰援的,不是去跟人拼死拼活的。
  等他在这儿把这二十万人打消停了,被围在宿城下边的恭王尸体只怕都凉透了。
  而且凛冬城和宿城之间最近的路线上,隔着一道天险。
  那是一道宽数十米长逾百米的峡谷。
  峡谷下方就是深渊,中间只有一道建造于百年前的不足一米的石桥作为两地的勾连。
  可早在恭王反水的时候,为了掐断恭王的援军,祁琮早早的就命人将这座石桥毁了。
  石桥毁了,祁琮安排的二十万大军就能在桥的那头看着这头的柏骞承跳脚。
  绕路不是不可以。
  可这路一绕就绕太远了。
  最近的一条路线,也需要花上半月时间。
  等人马奔袭满身疲惫的赶过去,要面对的是精神充沛的祁琮大军,结局是什么可想而知。
  柏骞承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只能是一边命人想法子修桥。
  一边分出了三分之一的人绕路前往宿城。
  柏骞承这里的消息传回京城,祁骁再度沉默了下去。
  深夜,钟璃坐在软榻上,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床铺,无奈地说:“王爷几日没回房了?”
  紫纱勉强一笑,说:“已有五日了。”
  自从皇上做出那样的事后,祁骁就成了个不知疲倦的陀螺。
  北漠突然兵动,意图不明。
  祁骁不可能坐以待毙。
  宿城情况不清,祁骁也无法袖手旁观。
  可祁骁是人,他再厉害,也只有一个。
  在即将领兵出征北漠的时候,他真的无法让所有的事情都周全。
  钟璃看着祁骁这么近乎自我折磨的忙碌,心情是说不出的复杂。
  看钟璃沉默,紫纱有心分散她的注意力,打起精神说:“王妃,您之前让小厨房炖的粥好了,奴婢去端来您尝尝吧。”
  钟璃摆摆手,说:“我不饿,拿来我给王爷送去吧。”
  钟璃端着一碗粥推开了书房紧闭的大门。
  祁骁正盯着桌上的舆图失神,眼里翻涌着的,是不知名的晦暗。
  钟璃见状握着托盘的手稍微紧了一些,将门关上走了进去。
  祁骁听见声响也没有回头,只是一味的看着眼前的舆图,意味不明地说:“不出意外的话,我后日就要出发了。”
  北漠大军日日逼近。
  为保无虞,祁骁必须尽快赶往。
  否则一旦初战失利,对接下来的局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被祁仲抽调了所有驻军的西北,也需分散兵力过去提防。
  京城也需要留下足够的驻军。
  祁骁手中的兵力有限,几方抽调,他不可能再有余力顾及深陷重围的祁仲。
  祁仲的鹰卫以最快的速度来算,也要在月余后才能赶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