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镇南王府也如同不存在一般闭门紧锁,对外界的怨言毫不在意。
镇国军难道不想再守护大褚了?
镇南王是否已经有了异心?
这样的阴谋言论一经提起,立马就在沸腾的油锅中再度泼下了一碗滚水。
指责谩骂如潮不却。
一日朝堂之上,甚至有官员直接抨击起了镇南王府的不忠不义之举,恳求皇上调动镇国军前往边疆卫城平乱,还大褚原有的清平。
可皇上却说:“镇国军并非隶属于朕,就算朕是皇上,也无权调动镇国军的一兵一卒,爱卿此言朕自觉有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权不在朕的手中,朕就算是有心调动兵士,那也是有心无力,实在无法啊。”
皇上在朝廷上的话很快就传入了民间。
一时间,民间对镇南王府和镇国军的妄议简直到了难以入耳的程度。
这种情形完全符合祁琮的预期。
他掩饰着得意,一边装作无能为力四处调集军队的样子,一边无形中在暗中不断的往镇南王府身上泼脏水,利用民间非议和官员的不满来对镇南王府进行施压。
钟璃得知此事后,沉默了良久。
如果说一开始钟璃还不太明白祁琮在这种时候把祁骁派出去是为了什么,
那么时至今日,她突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祁琮为的,至始至终,都是镇南王府的兵权。
他要借这民间的愤怒非议,来逼着如今的镇南王府当家人将兵权主动交出去。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不惜用无数百姓的性命和大褚的安危来做豪赌的筹码。
钟璃就想不通了。
难道祁琮真的觉得,如此冒失的将外敌放入了大褚境内,将镇南王府的兵权夺了过去,他就能顺利退敌至此高枕无忧吗?
“愚不可及。”
钟璃面无表情的下了评价,闭着眼睛淡淡地说:“吩咐下去,无论听到外边有什么传言,都不可轻易做出任何回应。”
“另外,往府中递拜帖的一律送回去,就说本妃忧心王爷安危身子不适,现下已经病倒无力见客。”
“至于那些每日到门前谩骂扔东西的…”
钟璃的嗓子莫名哑了下去,撑着额角低低地说:“百姓不过是被人利用了,并无坏心,吩咐门房的人不可动手起冲突,一切以隐忍为重。”
林总管按钟璃的吩咐下去办事了。
钟璃靠在椅背上,清秀的脸上满是说不出的倦意。
徐嬷嬷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将熬了许久的鱼汤端了过去。
“王妃,这汤是新得的梭子鱼加上好的鱼胶熬的,厨子足足熬了一夜才得了这么一小碗,您喝点儿暖暖胃吧。”
看钟璃不为所动,徐嬷嬷语气更加无奈。
她说:“王爷临走前还特意吩咐了,您每日的汤羹不可落下,省得亏空了身子。”
“可王爷走后,您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如今更是连补汤都不肯喝了,再这么下去,您的身子如何承受得住?要是王爷知晓了,也必然是心疼得不行的。”
徐嬷嬷端着汤苦劝,钟璃再不想喝,也不得不苦笑着将汤碗接了过去。
可鱼汤刚刚入手,钟璃就被扑鼻而来的微弱腥味刺激得喉头一阵干呕,下意识的将汤碗放在了旁边。
徐嬷嬷见状,赶紧说:“您这是怎么了?”
钟璃捂着嘴说不出话,只是示意赶紧将鱼汤端走。
紫纱会意上前将汤碗端走,鼻尖没了那股子浓郁的腥香,钟璃连着吸了好几口气,灌下去了半盏热茶才恍惚觉得稍微好受了一些。
徐嬷嬷见多识广,琢磨了一下钟璃这反应,眼露喜色。
“王妃这个月的小日子可曾来了?”
钟璃愣了一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她哭笑不得的摆手,说:“嬷嬷想什么呢,前日才来的,嬷嬷忘了?”
徐嬷嬷听了,一点儿也没有就此放松。她紧张地说:“可老奴记得,王妃之前的小日子都是三日有余,可前日是只有半天吧?”
钟璃愣愣的点头。
徐嬷嬷拍了一下巴掌,激动地说:“王妃未曾生养过,自然不知女子有孕的个中奥妙,有些女子刚开始有孕的时候,的确是会来小月子,只是时日极短,量也极少,容易让人马虎。”
“这事儿可马虎不得,我这就去把刘大夫找来,让他好生的给王妃瞧瞧!”
钟璃听了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心里却并未觉得自己真的就是怀孕了。
她实在拦不住一惊一乍的徐嬷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飞快的跑了。
钟璃正想跟身旁的紫云说两句取笑徐嬷嬷的时候,紫云却是一脸慎重的将钟璃手边的茶换了。
她一板一眼地说:“有孕之人不宜喝茶,奴婢记得王妃是喜欢花茶的,奴婢之前也制了一些,奴婢这就去给您换花茶。”
钟璃…
钟璃正无言以对的时候,林总管从外边走了进来。
“王妃,宫中来人了,说是皇上请您入宫有要事相商。”
钟璃唇角的笑缓缓散去,不紧不慢地说:“等了许久,到底还是来了。”
第469章
皇上传旨,钟璃自然不可像拒绝别人那样拒而不见。
钟璃没多耽搁,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就进了宫。
等徐嬷嬷抓着刘大夫紧赶慢赶的赶过来的时候,钟璃的车架早已出了镇南王府的大门。
徐嬷嬷不住的数落刘大夫耽搁事儿,眼里心里皆是不可说的担忧。
王爷不在,外边又是那种情形,皇上此时宣王妃进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钟璃来时就猜到了皇上召走近进宫的目的,甚至猜到了他可能会使的手段。
可钟璃着实没想到,祁琮能整出这么大的阵仗。
久不外出的老唐国公,不问世事的北候,还有身居高位的叶相,除此之外还有两位素来以忠耿为名的两位御史。
两名御史都是性子火爆耿直的,见着钟璃就忍不住哼了一声,花白的眉眼间满是不悦。
钟璃就跟看不见似的,一脸淡然的上前给皇上行礼。
祁琮笑着让她起来,还让人赐了座。
“朕听闻镇南王妃身子不适,本以为是谣传,不料今日见了,王妃的脸色的确不佳,想来不适之言确真。”
“既然如此,不如宣太医前来为王妃瞧瞧,要真有什么地方不舒服,也好今早诊治的好,王妃觉得如何?”
钟璃尴尬的笑了一下,说:“多谢皇上好意,只是…”
祁琮眯眼。
“只是什么?”
钟璃垂首轻语。
“只是我并未有不舒服的地方,之所以脸色不佳,也只是因为忧心王爷和府外流民怨言的缘故,不值当为此惊动太医。”
祁琮示意去请太医的太监站住,看似好奇地说:“流民怨言?这话从何说起?”
钟璃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皇上与所不知,自从边疆战事不利的战报传回后,镇南王府门口每日都有前来打砸谩骂的百姓,百姓虽不多,伤不了什么人,可没日没夜的吵闹,实在闹腾,我休息不好,自然也就如此了。”
祁琮还没说话,有个御史就忍不住了。
他说:“那王妃可知流民为何到镇南王府门前吵闹?”
钟璃一路看不出真假的茫然。
“这个本妃从何而知。”
御史闻言顿时就更气了。
他咬牙切齿地说:“百姓之所以起了怨言,归根究底还不是因为镇南王府的不作为!”
“如今外敌来袭,镇南王府不仅不首当其冲为国效力,还紧闭门户超然世外,此举如何当得起镇国军的称号!”
“不为国为民,镇南王手中的百万雄兵又究竟是为何而存?!意义何在!”
“如此一来,百姓为何不愤?为何不怒?!”
钟璃听得一脸的莫名奇妙,当即就没好气地说:“你与本妃说这有何用?”
“当初边疆生乱,王爷第一时间就奏请了皇上想出征平乱,为此王爷还受了皇上的斥责,后头两年的份例都扣了个干净。”
“这也就罢了,王爷要是在家,那无论如何遇上这种事儿也要出征为国效力,可王爷并不在家!”
钟璃的脸唰的一下就拉了下来,冷冰冰地说:“王御史的记性未免实在太差,当时送王爷出城的人当中还有你呢,既知晓王爷不在家,还说百姓前来胡闹是应当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镇南王不在,本妃这个镇南王妃就理应受这种不相干的委屈吗?!”
王御史没想到钟璃如此能言善辩,当即就涨红了一张老脸说不出话。
钟璃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用抱怨的口吻说:“派王爷前去护送和亲队伍的是皇上,王爷护送的也是皇室之人端慧郡主。”
“此事王爷全是听命而为,怎地到了各位口中,这就成了王爷的故意不作为了?”
镇国军难道不想再守护大褚了?
镇南王是否已经有了异心?
这样的阴谋言论一经提起,立马就在沸腾的油锅中再度泼下了一碗滚水。
指责谩骂如潮不却。
一日朝堂之上,甚至有官员直接抨击起了镇南王府的不忠不义之举,恳求皇上调动镇国军前往边疆卫城平乱,还大褚原有的清平。
可皇上却说:“镇国军并非隶属于朕,就算朕是皇上,也无权调动镇国军的一兵一卒,爱卿此言朕自觉有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权不在朕的手中,朕就算是有心调动兵士,那也是有心无力,实在无法啊。”
皇上在朝廷上的话很快就传入了民间。
一时间,民间对镇南王府和镇国军的妄议简直到了难以入耳的程度。
这种情形完全符合祁琮的预期。
他掩饰着得意,一边装作无能为力四处调集军队的样子,一边无形中在暗中不断的往镇南王府身上泼脏水,利用民间非议和官员的不满来对镇南王府进行施压。
钟璃得知此事后,沉默了良久。
如果说一开始钟璃还不太明白祁琮在这种时候把祁骁派出去是为了什么,
那么时至今日,她突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祁琮为的,至始至终,都是镇南王府的兵权。
他要借这民间的愤怒非议,来逼着如今的镇南王府当家人将兵权主动交出去。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不惜用无数百姓的性命和大褚的安危来做豪赌的筹码。
钟璃就想不通了。
难道祁琮真的觉得,如此冒失的将外敌放入了大褚境内,将镇南王府的兵权夺了过去,他就能顺利退敌至此高枕无忧吗?
“愚不可及。”
钟璃面无表情的下了评价,闭着眼睛淡淡地说:“吩咐下去,无论听到外边有什么传言,都不可轻易做出任何回应。”
“另外,往府中递拜帖的一律送回去,就说本妃忧心王爷安危身子不适,现下已经病倒无力见客。”
“至于那些每日到门前谩骂扔东西的…”
钟璃的嗓子莫名哑了下去,撑着额角低低地说:“百姓不过是被人利用了,并无坏心,吩咐门房的人不可动手起冲突,一切以隐忍为重。”
林总管按钟璃的吩咐下去办事了。
钟璃靠在椅背上,清秀的脸上满是说不出的倦意。
徐嬷嬷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将熬了许久的鱼汤端了过去。
“王妃,这汤是新得的梭子鱼加上好的鱼胶熬的,厨子足足熬了一夜才得了这么一小碗,您喝点儿暖暖胃吧。”
看钟璃不为所动,徐嬷嬷语气更加无奈。
她说:“王爷临走前还特意吩咐了,您每日的汤羹不可落下,省得亏空了身子。”
“可王爷走后,您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如今更是连补汤都不肯喝了,再这么下去,您的身子如何承受得住?要是王爷知晓了,也必然是心疼得不行的。”
徐嬷嬷端着汤苦劝,钟璃再不想喝,也不得不苦笑着将汤碗接了过去。
可鱼汤刚刚入手,钟璃就被扑鼻而来的微弱腥味刺激得喉头一阵干呕,下意识的将汤碗放在了旁边。
徐嬷嬷见状,赶紧说:“您这是怎么了?”
钟璃捂着嘴说不出话,只是示意赶紧将鱼汤端走。
紫纱会意上前将汤碗端走,鼻尖没了那股子浓郁的腥香,钟璃连着吸了好几口气,灌下去了半盏热茶才恍惚觉得稍微好受了一些。
徐嬷嬷见多识广,琢磨了一下钟璃这反应,眼露喜色。
“王妃这个月的小日子可曾来了?”
钟璃愣了一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她哭笑不得的摆手,说:“嬷嬷想什么呢,前日才来的,嬷嬷忘了?”
徐嬷嬷听了,一点儿也没有就此放松。她紧张地说:“可老奴记得,王妃之前的小日子都是三日有余,可前日是只有半天吧?”
钟璃愣愣的点头。
徐嬷嬷拍了一下巴掌,激动地说:“王妃未曾生养过,自然不知女子有孕的个中奥妙,有些女子刚开始有孕的时候,的确是会来小月子,只是时日极短,量也极少,容易让人马虎。”
“这事儿可马虎不得,我这就去把刘大夫找来,让他好生的给王妃瞧瞧!”
钟璃听了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心里却并未觉得自己真的就是怀孕了。
她实在拦不住一惊一乍的徐嬷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飞快的跑了。
钟璃正想跟身旁的紫云说两句取笑徐嬷嬷的时候,紫云却是一脸慎重的将钟璃手边的茶换了。
她一板一眼地说:“有孕之人不宜喝茶,奴婢记得王妃是喜欢花茶的,奴婢之前也制了一些,奴婢这就去给您换花茶。”
钟璃…
钟璃正无言以对的时候,林总管从外边走了进来。
“王妃,宫中来人了,说是皇上请您入宫有要事相商。”
钟璃唇角的笑缓缓散去,不紧不慢地说:“等了许久,到底还是来了。”
第469章
皇上传旨,钟璃自然不可像拒绝别人那样拒而不见。
钟璃没多耽搁,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就进了宫。
等徐嬷嬷抓着刘大夫紧赶慢赶的赶过来的时候,钟璃的车架早已出了镇南王府的大门。
徐嬷嬷不住的数落刘大夫耽搁事儿,眼里心里皆是不可说的担忧。
王爷不在,外边又是那种情形,皇上此时宣王妃进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钟璃来时就猜到了皇上召走近进宫的目的,甚至猜到了他可能会使的手段。
可钟璃着实没想到,祁琮能整出这么大的阵仗。
久不外出的老唐国公,不问世事的北候,还有身居高位的叶相,除此之外还有两位素来以忠耿为名的两位御史。
两名御史都是性子火爆耿直的,见着钟璃就忍不住哼了一声,花白的眉眼间满是不悦。
钟璃就跟看不见似的,一脸淡然的上前给皇上行礼。
祁琮笑着让她起来,还让人赐了座。
“朕听闻镇南王妃身子不适,本以为是谣传,不料今日见了,王妃的脸色的确不佳,想来不适之言确真。”
“既然如此,不如宣太医前来为王妃瞧瞧,要真有什么地方不舒服,也好今早诊治的好,王妃觉得如何?”
钟璃尴尬的笑了一下,说:“多谢皇上好意,只是…”
祁琮眯眼。
“只是什么?”
钟璃垂首轻语。
“只是我并未有不舒服的地方,之所以脸色不佳,也只是因为忧心王爷和府外流民怨言的缘故,不值当为此惊动太医。”
祁琮示意去请太医的太监站住,看似好奇地说:“流民怨言?这话从何说起?”
钟璃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皇上与所不知,自从边疆战事不利的战报传回后,镇南王府门口每日都有前来打砸谩骂的百姓,百姓虽不多,伤不了什么人,可没日没夜的吵闹,实在闹腾,我休息不好,自然也就如此了。”
祁琮还没说话,有个御史就忍不住了。
他说:“那王妃可知流民为何到镇南王府门前吵闹?”
钟璃一路看不出真假的茫然。
“这个本妃从何而知。”
御史闻言顿时就更气了。
他咬牙切齿地说:“百姓之所以起了怨言,归根究底还不是因为镇南王府的不作为!”
“如今外敌来袭,镇南王府不仅不首当其冲为国效力,还紧闭门户超然世外,此举如何当得起镇国军的称号!”
“不为国为民,镇南王手中的百万雄兵又究竟是为何而存?!意义何在!”
“如此一来,百姓为何不愤?为何不怒?!”
钟璃听得一脸的莫名奇妙,当即就没好气地说:“你与本妃说这有何用?”
“当初边疆生乱,王爷第一时间就奏请了皇上想出征平乱,为此王爷还受了皇上的斥责,后头两年的份例都扣了个干净。”
“这也就罢了,王爷要是在家,那无论如何遇上这种事儿也要出征为国效力,可王爷并不在家!”
钟璃的脸唰的一下就拉了下来,冷冰冰地说:“王御史的记性未免实在太差,当时送王爷出城的人当中还有你呢,既知晓王爷不在家,还说百姓前来胡闹是应当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镇南王不在,本妃这个镇南王妃就理应受这种不相干的委屈吗?!”
王御史没想到钟璃如此能言善辩,当即就涨红了一张老脸说不出话。
钟璃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用抱怨的口吻说:“派王爷前去护送和亲队伍的是皇上,王爷护送的也是皇室之人端慧郡主。”
“此事王爷全是听命而为,怎地到了各位口中,这就成了王爷的故意不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