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璃笑着给莫二嫂倒了一杯牛奶和普洱煮成的奶茶,斟酌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是这样的,我之前不是请了个大夫给青晔开了方子吗?他吃了药,近日稍微清楚了一些,说是想起了早年间还没走失时和大哥相处的细节。”
  “二嫂你也知道,我早些年年纪小,人也糊涂,对青晔的事儿并不怎么上心,他跟我说起这些细节,我都记不太清了。”
  钟璃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尴尬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奶茶。
  “他跟我说了我接不上,他难免就不太高兴,二嫂进门比我早,想来关于青晔早些年在家的情况也知道都比我清楚,我就想着,二嫂有空的话,不如跟我说说。”
  莫二嫂一开始还以为钟璃想问的是什么。
  一听她这话立马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嗨,原来是这事儿啊,我还说你想问什么呢,你问这个可算是问对人了,我进门的时候,老三才十五岁,我知道得可不得比你清楚吗?”
  似乎是觉得自己有一点稍微比钟璃强上一些了。
  莫二嫂的谈性颇为浓。
  不等钟璃细问,她就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莫青晔十五岁的时候,可比现在迷糊多了。
  只不过人虽然迷糊,神志不太清醒,却也算得上是乖巧听话。
  每日安排给他的活计也都能做得很好,话不多,最爱做的事儿,就是跟在莫老二的身后当跟屁虫。
  吃得少干得多,偶尔动怒了,也只是睁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人,也不说话。
  说起来莫二嫂也忍不住称奇,轻声感叹。“不过说真的,我当时进门的时候见着老三就吓了一跳,他那张脸长得真不像山里人,你说公婆兄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圆脸,怎地到了老三这儿,就长了张那么俊的脸?”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哪家贵人家里的小少爷,不小心走失了到的莫家村呢。”
  莫二嫂只是随口一句,钟璃听得眉心狠狠一跳。
  这样的疑惑她也有过,毕竟莫青晔跟莫家人的外貌差距实在太大。
  她还不自觉的感叹过,这是老莫家的鸡窝里出了金凤凰。
  只是…
  钟璃压抑住了内心的翻涌,状似不经意地说:“怎么会,青晔自小生在莫家村长在莫家村,哪儿能不是莫家的人呢。”
  莫二嫂嗨了一声,惊奇地说:“老三不是在莫家村长大的啊,这事儿弟妹你不知道?”
  钟璃心头一跳,努力让自己脸上的疑惑看起来毫无破绽,奇怪地说:“是吗?他不是在莫家村长大的?”
  第261章
  莫二嫂点点头。
  原来当年老太太生下三儿子后就病痛不断,家里也皆是诸事不顺,短短一个月内就好几个人染了风寒。
  恰巧有个游方道士路过,喝了莫家的一碗水,掐指给莫家算了一卦。
  道士说老三的命格不好,十五岁之前容易克亲,也克家中诸事不顺。
  解决的法子有两个,一是花五十两银子,在道观给命格克亲的老三立个替身挡煞,另外一个,就是将老三送到亲戚家去寄养。
  等孩子养到十五以后,命里带来的煞气散了,再将人接回来便可无碍。
  五十两银子无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对莫家而言都是一笔巨款。
  更何况那时家里头两个儿子都还小,老太太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不等老三满月,就将老三送到了老太太娘家的远方亲戚那里。
  一送就是十五年。
  莫二嫂清楚的记得,自己嫁到莫家的时候,莫家还是破破烂烂的小茅屋。
  几代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她和莫老二新婚之际都是一家人挤在一个大炕上。
  当真是穷得揭不开锅了。
  可随后没多久,老爷子出去打柴两天未归。
  再回来的时候,就背回来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
  老爷子声称,那个昏迷不醒的人就是当年送出去的莫家老三,他这次出去,就是将这孩子接回来的。
  少年醒了神志就不太清醒,找了大夫看了,也只说是受的刺激太大了,说不请能不能好。
  没多久,莫家村的人就都知道,莫家送出去的老三接回来了。
  只是这孩子摔傻了脑袋,是个傻子。
  老三回来后,莫家的境况就好了不少。
  不到半年的时间,盖起了新房,家里也添置了一些田地,日子才慢慢的好了起来。
  莫二嫂说起当年之事都还是一脸唏嘘。
  “弟妹你是不知道,老三刚回来那年俊秀得像个女娃娃,也讲究得很,饭做得不干净不吃,衣裳是脏的就不肯穿,可是后来啊…”
  “后来饿得狠了,冻得受不住了,也就不倔驴似的犟着了。”
  钟璃听完莫二嫂的话,脑海里沉浮着个可怕的猜想,一阵心惊肉跳。
  她狠狠的灌了一口奶茶压下心头惊悸,沉声说:“那二嫂还记得,当年公婆待他如何吗?”
  莫二嫂闻言毫不顾忌的撇撇嘴,说:“你觉得就那个瘫在床上的老婆子能对他好吗?”
  不过说着莫二嫂忍不住皱眉,迟疑道:“不过也不是,一开始的时候,老太太对老三的确是不错的。”
  莫二嫂艰难的回忆着当年的一些细节,不太确定地说:“我记得老三一开始回来的时候,公婆待他都不错,有啥吃的穿的,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老三,可后来…”
  “后来好像是过了一年多的样子,老太太突然就改了态度,对老三不那么好了。”
  莫二嫂眼里一亮,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说:“对了,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太太不让老三吃饭,公公回来后还跟老太太干了一仗,结果我听到老太太说什么野种之类的话…”
  意识到被骂的那个人是钟璃的丈夫,自己这么说不太合适,莫二嫂尴尬的笑了笑。
  “弟妹你别往心里去,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都过去了。”
  钟璃垂下眼帘遮住了眼里翻涌的惊涛骇浪,哑声说:“是呀,都过去了,现在说这个也没意思。”
  钟璃不让心里的复杂显露分毫,淡淡地说:“二嫂不如跟我说说,青晔和大哥的关系如何?”
  提起这个莫二嫂更是一脸的鄙夷不屑。
  “大哥家两口子啥德行你还能不知道吗?”
  “一开始的时候他家两口子待老三不错,客气得不行,可后来老太太改了口风,他俩也跟着转了风向。”
  “那会儿家里穷得厉害,老三一个半大小子根本就吃不饱,时不时的还要病上一场,时常都得你二哥省下吃食给他,上山给他挖药熬药。”
  “若不是你二哥心软,省吃俭用像养病猫似的养着,老三只怕是早就没了命去了。”
  在钟璃不动声色的引导下,莫二嫂絮絮叨叨的跟钟璃说了很多早些年不为人知的旧事。莫青晔回到莫家后的第二年年底,正巧碰上钟家所在的村子闹饥荒。
  老爷子半袋子小米将钟璃买了回来,老三也算是成了家。
  成家后的事儿,钟璃就都知道了。
  钟璃面无表情的回想着原主记忆中的莫青晔,发现模糊得可怜。
  原主那会儿年纪小,头上婆婆嫂子都厉害。
  每日除了发愁怎么干活,就是怎么能在吃饭的时候多吃上一口。
  对自己这个痴傻的丈夫除了嫌弃,更多的就是厌恶,少有正眼相看的时候。
  钟璃无声的叹了口气,说:“那二嫂还记得,青晔当年走失的时候,家中是何种反应吗?”
  说起这个,莫二嫂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她挣扎了好一会儿才说:“我说实话,弟妹你可别记恨我。”
  钟璃笑笑点头。
  “当然不会,二嫂但说无妨。”
  半个时辰后,钟璃含笑将莫二嫂送出了家门。
  走到门口,钟璃轻声叮嘱莫二嫂:“二嫂,今日我跟你打听的事儿,还望你别再跟人提起,青晔早些年过得不好,现在不记得了其实是好事儿,我怕他听说了伤心。”
  莫二嫂不以为意的点头。
  “弟妹放心,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我跟旁人提干啥?”
  钟璃再三道谢后目送着莫二嫂匆匆离开,用力将门关上,不自觉的闭着眼睛靠在门板上,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经过莫二嫂这么一说,好多说不通的疑点似乎都有了可以解释的余地。
  莫家为何待莫青晔不好。
  莫青晔为何与莫家人半点不似。
  送出去十五年的孩子不闻不问,怎么时机那么凑巧就接了回来。
  还有据莫二嫂所说,莫青晔走失疑似丧命后,莫家人的反应是如释重负欢欣鼓舞,这哪儿像是正常的家人反应?
  还有莫青晔死而复生回来的时候莫家人的反响…
  钟璃脑海里的猜测逐渐成型,抑制着复杂的情绪,用力闭了闭眼,咬牙说:“因为莫青晔可能根本就不是莫家亲生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