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936节
巧舒眨了眨眼睛,像是感觉到了什么,道:“奴婢明白了。”
第1266章 舍不得
风一直没停,到傍晚时更大了一些。
自商如意离开后,陶晚吟就坐在窗边看书,只是不知是不是被一直在耳边响着的风声和庭院中树枝摇晃的沙沙声打扰,这半个多时辰的时间里她几乎没翻一页。
又过了一会儿,在那嘈杂的声音里,似乎夹杂着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
陶晚吟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然后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皇上驾到!”
她急忙放下手中的书本,一边整理仪容,一边带着宫人们匆匆出去跪迎,只见宇文渊背着手,身后跟着玉公公一干人悠闲踱步的走进了拾翠殿,当走到她面前的时候,风掀起了那明黄色的衣摆,令陶晚吟眼神有些恍惚。
她慌忙叩拜:“拜见皇上。”
宇文渊已经数日未走进这拾翠殿,此刻看到她低垂着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跪拜在自己脚边,突然感觉到胸口原本刚硬的地方柔软了不少。
他朝她伸手:“起来。”
一看到那只粗糙的大手伸向自己,陶晚吟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慌忙伸出白玉般的手去与他相握,两人一道进了大殿。
虽然几天不来,可宇文渊对这里还是十分熟悉的,走过去坐下,陶晚吟则亲自奉茶到他面前,宇文渊拿起来喝了一口,又看了看周围,然后说道:“在做什么?”
“妾闲来无事,看看书。”
“看书好,可以静心。”
“是,”
陶晚吟答了这话,又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皇上用过晚膳了没有。若没有,那妾让他们——”
她的话没说完,宇文渊便摆了摆手:“不必麻烦,朕已经用过了。”
陶晚吟有些失落的低下头去。
宇文渊又喝了一口茶,再看了她一眼,便柔声道:“你让人送来的冰糖燕窝,朕吃了,很受用。”
陶晚吟立刻道:“皇上若喜欢,妾每日熬了给皇上送过去。”
宇文渊道:“这倒不必。那毕竟是秦王妃送给你的好东西,怎么好都落到朕的肚子里。”
陶晚吟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妾一身一体,皆是皇上的,妾的东西,又何尝不属于皇上。”
宇文渊闻言淡淡笑了笑,然后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加上几阵凉风一吹,到底带走了殿内的憋闷暑热,两个人相依偎坐着也并不觉得太热,倒是有一股熟悉的甜香自她身上散发出来,令人心旷神怡。宇文渊舒服的喟叹了一声,伸手去搂住了她细瘦的身子,陶晚吟也乖顺的依偎进了他怀里。
然后,就听见头顶传来宇文渊低沉的声音:“秦王妃今天来,跟你说了什么呀?”
陶晚吟的心微微一跳。
但她的神情却没有任何的变化,连呼吸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只轻叹了一声之后说道:“不过是说了些临别不舍的话罢了。”
“哦?她舍不得?”
“当然,”
陶晚吟说着,伸手去轻轻的放在了宇文渊抚着膝盖的那只手的手背上,指尖磋磨着他的指甲,虽然力道不大,却有一点细碎的酥麻感从指背传到心里。陶晚吟继续说道:“秦王和王妃在长安都住了多少年了,所有的亲眷好友都在长安,哪会那么容易割舍的?”
“……”
“最要紧的是,若去了洛阳,山高路远的,就不能再在皇上膝下承欢了。”
“……”
宇文渊沉默了一会儿,道:“嗯。”
说完,他又低头看着陶晚吟与自己十指交扣的那只白皙的手掌,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然后紧抓在自己的掌心里,仿佛擒拿住了一只脆弱的鸟儿似得:“那你呢?”
“我?什么?”
“你也舍不得他们吗?”
“……”
陶晚吟的心跳突的一下,险些跳出嗓子眼。
但她的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变化,只在抬起头看向宇文渊的时候,露出了一丝无奈,道:“秦王妃与妾交好,就这么走了,妾当然也是舍不得的。”
“哦?”
“可是,他们去洛阳,也是一件好事。”
“怎么说?”
“妾的兄长去了洛阳养病,他身体不好,若秦王殿下去洛阳,说不定还能有些照应。”
“……”
宇文渊大概也没想到她会主动提陶赫的事,微微蹙了蹙眉,目光锐利的像是想要从那双温柔和顺的眼睛里看出什么,可就像是锋利的剑刺入湖中捞不起一滴水一样,那双眼睛里自始至终也只有温柔和善。
就在两个人对视的时间有点长,长得陶晚吟的呼吸都有些不匀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闷闷的震响。
两个人同时抬起头往外看去。
只见晦暗的天空被一道闪电划破,紧跟着,大雨倾盆而下。
突如其来的这场雨淋得刚刚还随风在空中飞舞的柳丝一下子垂落下来,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就在他们的眼前织成了一道银灰色的雨幕,将远处的风景全部遮掩起来,一瞬间,两个人好像被这场雨隔绝在了整个世界之外。
带着细碎雨沫的风再次从门外吹进来,竟让人感到一点意外的凉意。
陶晚吟下意识的,更紧的靠进了宇文渊的怀里。
宇文渊低头看着她,嘴角含笑:“怎么了,还怕打雷?”
“妾不怕的。”
“嗯,不怕。”
陶晚吟想了想,突然轻笑一声:“幸好秦王王妃回去得早。”
提起商如意,宇文渊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知是喜还是怒的情绪,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陶晚吟又抬头看着他,笑道:“秦王妃跟妾说,因为要去洛阳,她这些天四处赴宴与人道别,忙得很少回去,听说小殿下在秦王府里没人管得了,都快玩疯了。”
“……”
“刚刚看到天气不好,她才赶着出宫去,就怕回去晚了,小殿下又扇风着凉。”
直到提起元乾,宇文渊深邃无底的眼睛里才流露出了一丝温柔。
他道:“是啊,若是他们走了,朕也难得再见到这个小孙儿了。”
陶晚吟看着他:“皇上舍不得?”
宇文渊沉默了许久,叹道:“舍不得,也无法。”
“……”
“孩子大了。”
“……”
陶晚吟笑道:“是啊。”
第1267章 暂留长安
一转眼,到了七月初一,也就是皇帝给出十日期限的第九天。
长安城内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并没有外敌来侵,可是皇城几个门却突然加强了守卫,连在城中巡逻的队伍也比之前增多了不少,尤其是在最要紧的几条大道上甚至是彻夜巡守,沿街的老百姓往往在熟睡中都会被长街上清脆的马蹄声惊醒。
谁都知道,再过一天,秦王殿下就要迁去洛阳了。
这件事不仅震惊朝野,在百姓中也激起了千层浪,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诧异,这位战功赫赫,权倾朝野,风头几乎盖过了太子的秦王殿下竟突然被踢出了长安这个权力中心,并且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这既让人感到惊讶,又让人感到不安。
当然,让他们不安的,还不仅是城内的宵禁,严防。
不知是不是他们晚上睡梦中的错觉,就在前几天,靠近延兴门的一些人好像就听到了半夜城门开启,有人出城的声音,只是人数似乎不多,好像只有零散几骑人马。
但,前两天,似乎就有大队人马出城了。
可是白天的时候再仔细问起,却并没有人知晓这件事,况且朝廷最近也没有要对外用兵的政令,所以听到那声音的人也只当是自己睡迷了,把这几天的风雨不歇当成了梦中的铁马撼地。
也不仅仅是老百姓,临近分别的日子,宇文渊也睡不着了。
天色已黑,可宫门却还没有关闭,两仪殿内更是灯火通明,哗啦啦的雨声像是有无数雨点砸到了他的心上,明明空气是潮湿微凉的,可他却显得焦躁难安,刚刚坐了一会儿就感觉如坐针毡,又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大殿内来回走了几圈。
这时,一个甜腻的声音柔柔道:“陛下,陛下不要太过担心。”
宇文渊转头看了一眼,张玉瓶正坐在另一边乖巧的看着他,他沉沉的叹了口气,道:“朕又怎么能不担心。”
说话间,外面又是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冷白的电光照亮了他心事重重的脸庞,也照亮了他眼中的忧虑。
听到这话,张玉瓶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冷笑。
她起身走到宇文渊的身边,扶着他的胳膊慢慢走回去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他的身后,伸出白玉般的两只手为他揉捏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肩膀,然后说道:“说得也是,小殿下前阵子才病倒了,怎么今天又病了?”
听到这话,宇文渊的脸色黑了下来。
张玉瓶又道:“陛下若实在不放心,不如亲自去——”
话没说完,玉公公从外面走进来禀报:“皇上,苏太医进宫回话。”
宇文渊立刻道:“快传!”
他说完,反手轻轻拨开了张玉瓶的手,张玉瓶自然也不敢怠慢,慌忙退到一边坐直了身子,一抬头,果然看到苏卿兰走到了大殿门口,不知是不是因为秦王府那边突然传出小世子生病,皇帝连夜让她出宫为小世子看诊,并且还让她再回来禀报病情的缘故,她显得格外的紧张,进门的时候还被高高的门槛绊了一下。
她快步走过来,俯身叩拜:“皇上。”
宇文渊问道:“元乾如何?怎么又病了?”
两仪殿内灯火通明,摇曳的烛光能清楚的照亮苏卿兰被雨淋湿的衣角,还在不断的往下滴水,而她的额头上也密布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不知是刚刚淋雨淋的,还是出的汗。这个时候听见宇文渊焦急的询问,她又咽了一口唾沫,才轻声说道:“回禀皇上,小殿下……的确是有些发热……是,是病倒了。”
一听这话,宇文渊的眉头拧了起来。
旁边的张玉瓶看了看他的脸色,心中冷笑一声,立刻道:“前阵子小世子才病了一场,这才几天,怎么又生病了?”
听到这话,宇文渊的脸色也更沉了一些,怒道:“秦王府的人在怎么照顾!”
第1266章 舍不得
风一直没停,到傍晚时更大了一些。
自商如意离开后,陶晚吟就坐在窗边看书,只是不知是不是被一直在耳边响着的风声和庭院中树枝摇晃的沙沙声打扰,这半个多时辰的时间里她几乎没翻一页。
又过了一会儿,在那嘈杂的声音里,似乎夹杂着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
陶晚吟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然后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皇上驾到!”
她急忙放下手中的书本,一边整理仪容,一边带着宫人们匆匆出去跪迎,只见宇文渊背着手,身后跟着玉公公一干人悠闲踱步的走进了拾翠殿,当走到她面前的时候,风掀起了那明黄色的衣摆,令陶晚吟眼神有些恍惚。
她慌忙叩拜:“拜见皇上。”
宇文渊已经数日未走进这拾翠殿,此刻看到她低垂着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跪拜在自己脚边,突然感觉到胸口原本刚硬的地方柔软了不少。
他朝她伸手:“起来。”
一看到那只粗糙的大手伸向自己,陶晚吟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慌忙伸出白玉般的手去与他相握,两人一道进了大殿。
虽然几天不来,可宇文渊对这里还是十分熟悉的,走过去坐下,陶晚吟则亲自奉茶到他面前,宇文渊拿起来喝了一口,又看了看周围,然后说道:“在做什么?”
“妾闲来无事,看看书。”
“看书好,可以静心。”
“是,”
陶晚吟答了这话,又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皇上用过晚膳了没有。若没有,那妾让他们——”
她的话没说完,宇文渊便摆了摆手:“不必麻烦,朕已经用过了。”
陶晚吟有些失落的低下头去。
宇文渊又喝了一口茶,再看了她一眼,便柔声道:“你让人送来的冰糖燕窝,朕吃了,很受用。”
陶晚吟立刻道:“皇上若喜欢,妾每日熬了给皇上送过去。”
宇文渊道:“这倒不必。那毕竟是秦王妃送给你的好东西,怎么好都落到朕的肚子里。”
陶晚吟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妾一身一体,皆是皇上的,妾的东西,又何尝不属于皇上。”
宇文渊闻言淡淡笑了笑,然后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加上几阵凉风一吹,到底带走了殿内的憋闷暑热,两个人相依偎坐着也并不觉得太热,倒是有一股熟悉的甜香自她身上散发出来,令人心旷神怡。宇文渊舒服的喟叹了一声,伸手去搂住了她细瘦的身子,陶晚吟也乖顺的依偎进了他怀里。
然后,就听见头顶传来宇文渊低沉的声音:“秦王妃今天来,跟你说了什么呀?”
陶晚吟的心微微一跳。
但她的神情却没有任何的变化,连呼吸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只轻叹了一声之后说道:“不过是说了些临别不舍的话罢了。”
“哦?她舍不得?”
“当然,”
陶晚吟说着,伸手去轻轻的放在了宇文渊抚着膝盖的那只手的手背上,指尖磋磨着他的指甲,虽然力道不大,却有一点细碎的酥麻感从指背传到心里。陶晚吟继续说道:“秦王和王妃在长安都住了多少年了,所有的亲眷好友都在长安,哪会那么容易割舍的?”
“……”
“最要紧的是,若去了洛阳,山高路远的,就不能再在皇上膝下承欢了。”
“……”
宇文渊沉默了一会儿,道:“嗯。”
说完,他又低头看着陶晚吟与自己十指交扣的那只白皙的手掌,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然后紧抓在自己的掌心里,仿佛擒拿住了一只脆弱的鸟儿似得:“那你呢?”
“我?什么?”
“你也舍不得他们吗?”
“……”
陶晚吟的心跳突的一下,险些跳出嗓子眼。
但她的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变化,只在抬起头看向宇文渊的时候,露出了一丝无奈,道:“秦王妃与妾交好,就这么走了,妾当然也是舍不得的。”
“哦?”
“可是,他们去洛阳,也是一件好事。”
“怎么说?”
“妾的兄长去了洛阳养病,他身体不好,若秦王殿下去洛阳,说不定还能有些照应。”
“……”
宇文渊大概也没想到她会主动提陶赫的事,微微蹙了蹙眉,目光锐利的像是想要从那双温柔和顺的眼睛里看出什么,可就像是锋利的剑刺入湖中捞不起一滴水一样,那双眼睛里自始至终也只有温柔和善。
就在两个人对视的时间有点长,长得陶晚吟的呼吸都有些不匀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闷闷的震响。
两个人同时抬起头往外看去。
只见晦暗的天空被一道闪电划破,紧跟着,大雨倾盆而下。
突如其来的这场雨淋得刚刚还随风在空中飞舞的柳丝一下子垂落下来,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就在他们的眼前织成了一道银灰色的雨幕,将远处的风景全部遮掩起来,一瞬间,两个人好像被这场雨隔绝在了整个世界之外。
带着细碎雨沫的风再次从门外吹进来,竟让人感到一点意外的凉意。
陶晚吟下意识的,更紧的靠进了宇文渊的怀里。
宇文渊低头看着她,嘴角含笑:“怎么了,还怕打雷?”
“妾不怕的。”
“嗯,不怕。”
陶晚吟想了想,突然轻笑一声:“幸好秦王王妃回去得早。”
提起商如意,宇文渊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知是喜还是怒的情绪,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陶晚吟又抬头看着他,笑道:“秦王妃跟妾说,因为要去洛阳,她这些天四处赴宴与人道别,忙得很少回去,听说小殿下在秦王府里没人管得了,都快玩疯了。”
“……”
“刚刚看到天气不好,她才赶着出宫去,就怕回去晚了,小殿下又扇风着凉。”
直到提起元乾,宇文渊深邃无底的眼睛里才流露出了一丝温柔。
他道:“是啊,若是他们走了,朕也难得再见到这个小孙儿了。”
陶晚吟看着他:“皇上舍不得?”
宇文渊沉默了许久,叹道:“舍不得,也无法。”
“……”
“孩子大了。”
“……”
陶晚吟笑道:“是啊。”
第1267章 暂留长安
一转眼,到了七月初一,也就是皇帝给出十日期限的第九天。
长安城内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并没有外敌来侵,可是皇城几个门却突然加强了守卫,连在城中巡逻的队伍也比之前增多了不少,尤其是在最要紧的几条大道上甚至是彻夜巡守,沿街的老百姓往往在熟睡中都会被长街上清脆的马蹄声惊醒。
谁都知道,再过一天,秦王殿下就要迁去洛阳了。
这件事不仅震惊朝野,在百姓中也激起了千层浪,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诧异,这位战功赫赫,权倾朝野,风头几乎盖过了太子的秦王殿下竟突然被踢出了长安这个权力中心,并且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这既让人感到惊讶,又让人感到不安。
当然,让他们不安的,还不仅是城内的宵禁,严防。
不知是不是他们晚上睡梦中的错觉,就在前几天,靠近延兴门的一些人好像就听到了半夜城门开启,有人出城的声音,只是人数似乎不多,好像只有零散几骑人马。
但,前两天,似乎就有大队人马出城了。
可是白天的时候再仔细问起,却并没有人知晓这件事,况且朝廷最近也没有要对外用兵的政令,所以听到那声音的人也只当是自己睡迷了,把这几天的风雨不歇当成了梦中的铁马撼地。
也不仅仅是老百姓,临近分别的日子,宇文渊也睡不着了。
天色已黑,可宫门却还没有关闭,两仪殿内更是灯火通明,哗啦啦的雨声像是有无数雨点砸到了他的心上,明明空气是潮湿微凉的,可他却显得焦躁难安,刚刚坐了一会儿就感觉如坐针毡,又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大殿内来回走了几圈。
这时,一个甜腻的声音柔柔道:“陛下,陛下不要太过担心。”
宇文渊转头看了一眼,张玉瓶正坐在另一边乖巧的看着他,他沉沉的叹了口气,道:“朕又怎么能不担心。”
说话间,外面又是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冷白的电光照亮了他心事重重的脸庞,也照亮了他眼中的忧虑。
听到这话,张玉瓶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冷笑。
她起身走到宇文渊的身边,扶着他的胳膊慢慢走回去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他的身后,伸出白玉般的两只手为他揉捏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肩膀,然后说道:“说得也是,小殿下前阵子才病倒了,怎么今天又病了?”
听到这话,宇文渊的脸色黑了下来。
张玉瓶又道:“陛下若实在不放心,不如亲自去——”
话没说完,玉公公从外面走进来禀报:“皇上,苏太医进宫回话。”
宇文渊立刻道:“快传!”
他说完,反手轻轻拨开了张玉瓶的手,张玉瓶自然也不敢怠慢,慌忙退到一边坐直了身子,一抬头,果然看到苏卿兰走到了大殿门口,不知是不是因为秦王府那边突然传出小世子生病,皇帝连夜让她出宫为小世子看诊,并且还让她再回来禀报病情的缘故,她显得格外的紧张,进门的时候还被高高的门槛绊了一下。
她快步走过来,俯身叩拜:“皇上。”
宇文渊问道:“元乾如何?怎么又病了?”
两仪殿内灯火通明,摇曳的烛光能清楚的照亮苏卿兰被雨淋湿的衣角,还在不断的往下滴水,而她的额头上也密布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不知是刚刚淋雨淋的,还是出的汗。这个时候听见宇文渊焦急的询问,她又咽了一口唾沫,才轻声说道:“回禀皇上,小殿下……的确是有些发热……是,是病倒了。”
一听这话,宇文渊的眉头拧了起来。
旁边的张玉瓶看了看他的脸色,心中冷笑一声,立刻道:“前阵子小世子才病了一场,这才几天,怎么又生病了?”
听到这话,宇文渊的脸色也更沉了一些,怒道:“秦王府的人在怎么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