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909节
游骑将军申屠泰,勇略超群,忠勤夙著,屡建奇勋,威震四方;户部侍郎裴行远,才是命大,廉洁奉公,民赖以安,二臣皆朕之肱骨,国之栋梁也;
洛阳乃中原重镇,天下枢机,非贤能不足以托,特命申屠泰为司马,兼任武库令,裴行远任洛阳长史,共理军政,福绥黎庶。二臣宜同心协力,公报洛阳安宁,勿负朕之重托;
接旨后一月内,启程赴任,不得延误;
钦此。”
因为刚刚已经提前从宇文呈那里得到了风声,再听这圣旨倒也不那么惊人,意外的反倒是宇文呈,他在听到最后两句话时忍不住直起身来,眉头紧皱的道:“不是说了即日启程吗?”
众人都看了他一眼,刘雨面无表情的念完最后一个字,然后俯下身,对着不远处的申屠泰和裴行远道:“申屠将军,裴大人,接旨吧。皇上委以重任,你们二位可要好好的为国尽忠啊。”
两个人没说话,默默的起身接过了圣旨。
不肯罢休的反倒是宇文呈,他忽的一下站起身走到刘雨面前,面色不虞的道:“刘公公之前父皇不是答应——不是说了,让他们接旨后即刻动身的吗,怎么又成了一月之内启程?”
刘雨笑道:“皇上的心思,只有他和他亲近的人知晓,奴婢怎敢揣测?”
宇文呈皱紧了眉头。
倒是虞明月仿佛从刘雨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她上前一步,问道:“刘公公,父皇可是见了什么人?”
刘雨看了她一眼,笑道:“皇上这两日着了凉,是陶婕妤在照顾。”
商如意的眼睛顿时一亮。
与之相反的,则是宇文呈和虞明月,两个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尤其是宇文呈,面如锅底,甚至用力的咬了咬牙。
那刘雨说完那些话之后,又转身对着宇文晔和商如意拱了拱手,道:“奴婢宫中还有事务,就不叨扰秦王和王妃了,只在此恭贺乔迁之喜。”
商如意道:“劳烦公公。”
说完便准备亲自送他出去。
这时,宇文愆轻叹了一声,开口道:“也罢,我们今天也只是来坐坐,二弟你这里人多,还要费心招待,我们就先走了。”
宇文晔道:“皇兄不留下来多喝一杯水酒吗?”
“不了,”
宇文愆淡淡笑道:“你我兄弟,有的是机会。”
他这话,也不知是在暗示什么,倒是另一边的宇文呈瞥了他一眼,似是有些不满——毕竟,他刚刚一番话几乎把今天整个秦王府的气氛都搅混了,不止是接旨的申屠泰和裴行远,连沈无峥等人脸上也都没有了喜色,宇文晔和商如意虽然还维持着体面,内里却如五内俱焚——他巴不得留下来多欣赏欣赏这样的“风景”。
于是道:“皇兄——”
宇文愆道:“走吧。”
宇文呈没办法,只能翻了个白眼站起身来,又故意走到宇文晔面前晃了一圈,笑道:“那,二哥,这杯水酒你就留着自己喝吧。”
宇文晔淡淡看着他:“多谢三弟今日送的‘贺礼’。”
说完,几人和刘雨一道离开,宇文晔带着商如意和众人一直送到府门口,看着他们的马车各自离开,这才转回来。
商如意的脸色早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不仅仅是宇文渊打乱了宇文晔在洛阳的部署,也不仅仅是他一道圣旨就砍掉了宇文晔的臂膀,更重要的是,这圣旨不是分别下到申屠泰和裴行远的府上,而是趁着所有宾客云集的时候下到秦王府,也就是皇帝在明明白白的昭告所有人,这个天下还是他的天下,这个王朝也是他的王朝,谁都不能替他做主。
父子俩,几乎快要到了明着宣战的地步了。
她忍不住道:“父皇他——”
但话没说完,就感觉到一只温热的大手抚上了她的手背,随即紧紧握住了她那只手,只见宇文晔面色沉凝,丝毫没有因为刚刚那道圣旨和宇文呈的挑衅所动,冷静的道:“不论如何,得把今天这个局面过了再说。”
商如意深吸了一口气:“好。”
说完,两个人捧出笑容走回到府中,不论留下来的是真心还是假意,又或者从刚刚的圣旨上读到了什么,准备如何调整自己的站队,但秦王府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所以两个人回去之后招待宾客仍旧笑容可掬。
不多时府中摆开酒宴,宾客们纷纷落座,众人觥筹交错,你来我往,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这一闹,就闹到了深夜。
等到最后一名客人离开,府中总算安静了下来。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离开,杯盘狼藉的桌案周围,还坐着申屠泰、善童儿、沈无峥、裴行远等十余人,众人相对着,一时间也没有人开口,气氛显得有些紧绷。
其实,并没有人开口邀约,宇文晔和商如意也没有挽留,是他们自己不自觉的就留了下来,仿佛心里隐隐感知应该留下,对于留下来要做什么,众人则是心照不宣。
商如意道:“大家先坐下吧。”
一听秦王妃开口,申屠泰便立刻坐了下来,周围的众人也纷纷落座,而宇文晔始终坐在大堂的最上方,他身姿笔直,神威内敛,即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形貌气息也如同一同卧虎,不怒自威。
他冷峻的目光巡梭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最终落回到眼前的一盏灯上,烛火摇曳,映照在他的眼中却是精光毕露。
宇文晔沉声道:“留下来的诸位,都是我秦王府的人。”
第1225章 还有一个月……
众人齐声道:“我等唯秦王殿下马首是瞻。”
宇文晔点点头,接着说道:“你们既然都是我的心腹,那也应该明白,我要的,不止是秦王府这方寸土地而已。”
“……!”
听到这话,整个秦王府又一次安静下来。
但是,所有人的心跳却在这一刻不停的震荡鼓动,如同闷雷一般在每个人胸口炸响。
现在的宇文晔几乎和当初大业朝的宇文渊一样,功高盖主,民心所向,皇帝的猜忌也如影随形,很多话不必说出口,他身边都知晓他要什么,所以那时裴家和沈家同时被贬斥,裴行远在离别之际就曾经说过,与其等宇文晔派人去岭南为他们做安排,不如等宇文渊的大业。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宇文渊夺取政权,创建大盛王朝,这些前朝的罪臣全都获释,成了新朝的股肱之臣;眼下也几乎和当初一样,宇文晔不用多说什么,但事实摆在眼前,大盛王朝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麾下功臣无数,此刻就算他不想更进一步,周围的人也是不能答应了。
毕竟,看太子和齐王的态度,一旦太子登基,这里的人哪里还有活路?
在一阵沉闷的寂静中,众人齐声道:“我等誓死效忠秦王殿下!”
宇文晔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时申屠泰站起身来,他身形魁梧,这一站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山从大堂内耸立起来,给人无比的压迫感。只见他拱手道:“可是殿下,皇上现在要调我和裴大人去洛阳,这一去——”
裴行远悠悠道:“就难回还啊。”
一旁的沈无峥用手肘轻轻撞了他一下:“正经些。”
裴行远道:“我哪里不正经了?只是,再过一个月,我们就不在这秦王府了,就算是秦王的人,也做不了秦王的事,有什么办法?”
说着,眼角瞥向宇文晔。
大堂上的气氛一时间又凝滞下来。
其实今天这场酒宴,表面上是群臣前来庆贺秦王的乔迁之喜,可他们这些人都明白——甚至,其他的宾客也都明白,是秦王与他的亲信的一场相会,所以众人才会不约而同的留下来。可谁也没想到,皇帝的第一刀来得这么快,竟然就在今天这最欢喜的日子砍下来。
申屠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从宇文晔的脸上移到商如意的脸上,再扫视过众人:“诸位,这件事可有应对之法?”
众人越发沉默了下来。
申屠泰直接看向了沈无峥:“沈大人也无法?”
裴行远掀起眼皮也看了沈无峥一眼,却见他沉默半晌,竟真的轻轻摇了摇头,顿时瞪圆了双眼:“不是吧,连你也没办法吗?”
沈无峥道:“圣旨已下,做臣子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说完,他却又看了宇文晔一眼。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商如意看着他看宇文晔那一眼的眼神,像是有什么话要说,虽未出口,但两个人的目光闪烁,仿佛无声中通晓了什么。
宇文晔沉默了片刻,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请父皇收回成命。”
沈无峥默默的移开目光。
而意识到连沈无峥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裴行远也终于露出了慌乱的神情,喃喃道:“可是,圣旨都下来了,皇帝陛下怎么可能再收回成命呢?”
众人一时间也都安静了下来。
在这样有些沉闷的气氛中,一个人轻声说道:“皇帝陛下也不是没有收回成命吧。”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说话的人,正是坐在后方的石玉心,申屠泰急忙问道:“你说什么?”
石玉心看了看他们,道:“我听刚刚那位齐王殿下的意思,他向皇帝陛下谏言调派申屠将军和裴大人留守东都,已经定好了是即刻启程,但皇帝陛下的圣旨里却是让他们一个月内启程。”
“……”
“这虽不是完全收回成命,但至少也是有所转圜了。”
听到这个,商如意也反应过来。
是了,刚刚宇文呈说话的口气信心满满,显然是他的谏言得到了采纳,而且已经和宇文渊说定了这件事,可圣旨下来却给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刘雨言语间透露这两天陪在宇文渊身边的是陶晚吟,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陶婕妤从中劝说,才让宇文渊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刚刚听到刘雨的话,商如意的心中就是又惊又喜,陶晚吟总算摆脱了之前的伤痛,现在看来,她不仅从悲伤中站了起来,而且重获皇帝的宠爱,甚至立刻帮助了他们——此刻她也明白,为什么从来不关心皇帝后宫事宜的宇文晔之前会特地提醒她去看望陶晚吟。
宇文晔点头:“有道理。”
说着,他转头看向商如意,低声说道:“看来,你得进宫去一趟了。”
商如意会意:“我会去见陶婕妤的。”
这时,沈无峥又低声说道:“光是有后宫的人帮忙说话也是不够的,皇帝陛下不会因为陶婕妤的几句劝说就改变决定,否则,今天就不会有这道圣旨了。”
说着他看向宇文晔,目光沉静如水,又仿佛有暗流涌动。
宇文晔不语,只无声呢喃:还有一个月……
|
两天后,一个格外晴朗的早晨。
宇文渊早早起身上朝,服侍了他穿衣洗漱,直送到宫门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前方,陶晚吟才松了口气,刚直起身来就感觉到一阵眩晕,身后的巧舒立刻扶住她。
“婕妤!”
陶晚吟摇晃了两下,勉强稳住身形,淡淡笑道:“我可是没用了。”
巧舒急忙道:“婕妤这两日只顾着照顾皇上,都忘了自己也是大病初愈。现在没事,回去休息吧。”
陶晚吟点点头,由她搀扶着走回了拾翠殿,可说是要休息,她却也很难再入睡了,只靠在卧榻上将窗户推开一线,看着外面的明媚春光,不时还有悦耳的鸟鸣声传进来。
正当她静静休息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
她半睁开眼:“有人来了。”
巧舒急忙应声出去,不多时便匆匆回来:“婕妤,秦王妃来了。”
洛阳乃中原重镇,天下枢机,非贤能不足以托,特命申屠泰为司马,兼任武库令,裴行远任洛阳长史,共理军政,福绥黎庶。二臣宜同心协力,公报洛阳安宁,勿负朕之重托;
接旨后一月内,启程赴任,不得延误;
钦此。”
因为刚刚已经提前从宇文呈那里得到了风声,再听这圣旨倒也不那么惊人,意外的反倒是宇文呈,他在听到最后两句话时忍不住直起身来,眉头紧皱的道:“不是说了即日启程吗?”
众人都看了他一眼,刘雨面无表情的念完最后一个字,然后俯下身,对着不远处的申屠泰和裴行远道:“申屠将军,裴大人,接旨吧。皇上委以重任,你们二位可要好好的为国尽忠啊。”
两个人没说话,默默的起身接过了圣旨。
不肯罢休的反倒是宇文呈,他忽的一下站起身走到刘雨面前,面色不虞的道:“刘公公之前父皇不是答应——不是说了,让他们接旨后即刻动身的吗,怎么又成了一月之内启程?”
刘雨笑道:“皇上的心思,只有他和他亲近的人知晓,奴婢怎敢揣测?”
宇文呈皱紧了眉头。
倒是虞明月仿佛从刘雨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她上前一步,问道:“刘公公,父皇可是见了什么人?”
刘雨看了她一眼,笑道:“皇上这两日着了凉,是陶婕妤在照顾。”
商如意的眼睛顿时一亮。
与之相反的,则是宇文呈和虞明月,两个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尤其是宇文呈,面如锅底,甚至用力的咬了咬牙。
那刘雨说完那些话之后,又转身对着宇文晔和商如意拱了拱手,道:“奴婢宫中还有事务,就不叨扰秦王和王妃了,只在此恭贺乔迁之喜。”
商如意道:“劳烦公公。”
说完便准备亲自送他出去。
这时,宇文愆轻叹了一声,开口道:“也罢,我们今天也只是来坐坐,二弟你这里人多,还要费心招待,我们就先走了。”
宇文晔道:“皇兄不留下来多喝一杯水酒吗?”
“不了,”
宇文愆淡淡笑道:“你我兄弟,有的是机会。”
他这话,也不知是在暗示什么,倒是另一边的宇文呈瞥了他一眼,似是有些不满——毕竟,他刚刚一番话几乎把今天整个秦王府的气氛都搅混了,不止是接旨的申屠泰和裴行远,连沈无峥等人脸上也都没有了喜色,宇文晔和商如意虽然还维持着体面,内里却如五内俱焚——他巴不得留下来多欣赏欣赏这样的“风景”。
于是道:“皇兄——”
宇文愆道:“走吧。”
宇文呈没办法,只能翻了个白眼站起身来,又故意走到宇文晔面前晃了一圈,笑道:“那,二哥,这杯水酒你就留着自己喝吧。”
宇文晔淡淡看着他:“多谢三弟今日送的‘贺礼’。”
说完,几人和刘雨一道离开,宇文晔带着商如意和众人一直送到府门口,看着他们的马车各自离开,这才转回来。
商如意的脸色早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不仅仅是宇文渊打乱了宇文晔在洛阳的部署,也不仅仅是他一道圣旨就砍掉了宇文晔的臂膀,更重要的是,这圣旨不是分别下到申屠泰和裴行远的府上,而是趁着所有宾客云集的时候下到秦王府,也就是皇帝在明明白白的昭告所有人,这个天下还是他的天下,这个王朝也是他的王朝,谁都不能替他做主。
父子俩,几乎快要到了明着宣战的地步了。
她忍不住道:“父皇他——”
但话没说完,就感觉到一只温热的大手抚上了她的手背,随即紧紧握住了她那只手,只见宇文晔面色沉凝,丝毫没有因为刚刚那道圣旨和宇文呈的挑衅所动,冷静的道:“不论如何,得把今天这个局面过了再说。”
商如意深吸了一口气:“好。”
说完,两个人捧出笑容走回到府中,不论留下来的是真心还是假意,又或者从刚刚的圣旨上读到了什么,准备如何调整自己的站队,但秦王府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所以两个人回去之后招待宾客仍旧笑容可掬。
不多时府中摆开酒宴,宾客们纷纷落座,众人觥筹交错,你来我往,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这一闹,就闹到了深夜。
等到最后一名客人离开,府中总算安静了下来。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离开,杯盘狼藉的桌案周围,还坐着申屠泰、善童儿、沈无峥、裴行远等十余人,众人相对着,一时间也没有人开口,气氛显得有些紧绷。
其实,并没有人开口邀约,宇文晔和商如意也没有挽留,是他们自己不自觉的就留了下来,仿佛心里隐隐感知应该留下,对于留下来要做什么,众人则是心照不宣。
商如意道:“大家先坐下吧。”
一听秦王妃开口,申屠泰便立刻坐了下来,周围的众人也纷纷落座,而宇文晔始终坐在大堂的最上方,他身姿笔直,神威内敛,即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形貌气息也如同一同卧虎,不怒自威。
他冷峻的目光巡梭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最终落回到眼前的一盏灯上,烛火摇曳,映照在他的眼中却是精光毕露。
宇文晔沉声道:“留下来的诸位,都是我秦王府的人。”
第1225章 还有一个月……
众人齐声道:“我等唯秦王殿下马首是瞻。”
宇文晔点点头,接着说道:“你们既然都是我的心腹,那也应该明白,我要的,不止是秦王府这方寸土地而已。”
“……!”
听到这话,整个秦王府又一次安静下来。
但是,所有人的心跳却在这一刻不停的震荡鼓动,如同闷雷一般在每个人胸口炸响。
现在的宇文晔几乎和当初大业朝的宇文渊一样,功高盖主,民心所向,皇帝的猜忌也如影随形,很多话不必说出口,他身边都知晓他要什么,所以那时裴家和沈家同时被贬斥,裴行远在离别之际就曾经说过,与其等宇文晔派人去岭南为他们做安排,不如等宇文渊的大业。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宇文渊夺取政权,创建大盛王朝,这些前朝的罪臣全都获释,成了新朝的股肱之臣;眼下也几乎和当初一样,宇文晔不用多说什么,但事实摆在眼前,大盛王朝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麾下功臣无数,此刻就算他不想更进一步,周围的人也是不能答应了。
毕竟,看太子和齐王的态度,一旦太子登基,这里的人哪里还有活路?
在一阵沉闷的寂静中,众人齐声道:“我等誓死效忠秦王殿下!”
宇文晔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时申屠泰站起身来,他身形魁梧,这一站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山从大堂内耸立起来,给人无比的压迫感。只见他拱手道:“可是殿下,皇上现在要调我和裴大人去洛阳,这一去——”
裴行远悠悠道:“就难回还啊。”
一旁的沈无峥用手肘轻轻撞了他一下:“正经些。”
裴行远道:“我哪里不正经了?只是,再过一个月,我们就不在这秦王府了,就算是秦王的人,也做不了秦王的事,有什么办法?”
说着,眼角瞥向宇文晔。
大堂上的气氛一时间又凝滞下来。
其实今天这场酒宴,表面上是群臣前来庆贺秦王的乔迁之喜,可他们这些人都明白——甚至,其他的宾客也都明白,是秦王与他的亲信的一场相会,所以众人才会不约而同的留下来。可谁也没想到,皇帝的第一刀来得这么快,竟然就在今天这最欢喜的日子砍下来。
申屠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从宇文晔的脸上移到商如意的脸上,再扫视过众人:“诸位,这件事可有应对之法?”
众人越发沉默了下来。
申屠泰直接看向了沈无峥:“沈大人也无法?”
裴行远掀起眼皮也看了沈无峥一眼,却见他沉默半晌,竟真的轻轻摇了摇头,顿时瞪圆了双眼:“不是吧,连你也没办法吗?”
沈无峥道:“圣旨已下,做臣子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说完,他却又看了宇文晔一眼。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商如意看着他看宇文晔那一眼的眼神,像是有什么话要说,虽未出口,但两个人的目光闪烁,仿佛无声中通晓了什么。
宇文晔沉默了片刻,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请父皇收回成命。”
沈无峥默默的移开目光。
而意识到连沈无峥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裴行远也终于露出了慌乱的神情,喃喃道:“可是,圣旨都下来了,皇帝陛下怎么可能再收回成命呢?”
众人一时间也都安静了下来。
在这样有些沉闷的气氛中,一个人轻声说道:“皇帝陛下也不是没有收回成命吧。”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说话的人,正是坐在后方的石玉心,申屠泰急忙问道:“你说什么?”
石玉心看了看他们,道:“我听刚刚那位齐王殿下的意思,他向皇帝陛下谏言调派申屠将军和裴大人留守东都,已经定好了是即刻启程,但皇帝陛下的圣旨里却是让他们一个月内启程。”
“……”
“这虽不是完全收回成命,但至少也是有所转圜了。”
听到这个,商如意也反应过来。
是了,刚刚宇文呈说话的口气信心满满,显然是他的谏言得到了采纳,而且已经和宇文渊说定了这件事,可圣旨下来却给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刘雨言语间透露这两天陪在宇文渊身边的是陶晚吟,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陶婕妤从中劝说,才让宇文渊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刚刚听到刘雨的话,商如意的心中就是又惊又喜,陶晚吟总算摆脱了之前的伤痛,现在看来,她不仅从悲伤中站了起来,而且重获皇帝的宠爱,甚至立刻帮助了他们——此刻她也明白,为什么从来不关心皇帝后宫事宜的宇文晔之前会特地提醒她去看望陶晚吟。
宇文晔点头:“有道理。”
说着,他转头看向商如意,低声说道:“看来,你得进宫去一趟了。”
商如意会意:“我会去见陶婕妤的。”
这时,沈无峥又低声说道:“光是有后宫的人帮忙说话也是不够的,皇帝陛下不会因为陶婕妤的几句劝说就改变决定,否则,今天就不会有这道圣旨了。”
说着他看向宇文晔,目光沉静如水,又仿佛有暗流涌动。
宇文晔不语,只无声呢喃:还有一个月……
|
两天后,一个格外晴朗的早晨。
宇文渊早早起身上朝,服侍了他穿衣洗漱,直送到宫门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前方,陶晚吟才松了口气,刚直起身来就感觉到一阵眩晕,身后的巧舒立刻扶住她。
“婕妤!”
陶晚吟摇晃了两下,勉强稳住身形,淡淡笑道:“我可是没用了。”
巧舒急忙道:“婕妤这两日只顾着照顾皇上,都忘了自己也是大病初愈。现在没事,回去休息吧。”
陶晚吟点点头,由她搀扶着走回了拾翠殿,可说是要休息,她却也很难再入睡了,只靠在卧榻上将窗户推开一线,看着外面的明媚春光,不时还有悦耳的鸟鸣声传进来。
正当她静静休息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
她半睁开眼:“有人来了。”
巧舒急忙应声出去,不多时便匆匆回来:“婕妤,秦王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