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897节
“……”
“儿臣既然领十二卫,自然竭尽所能宿卫京师,所以,儿臣想要扩充左右骁卫和左右威卫,同时,恢复十二卫。”
宇文渊的心咯噔了一下。
他隐隐感到了不对,可刚刚宇文晔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已经把他这个父亲,这个皇帝架到了这里,甚至连解夏州之危也是身为秦王妃的商如意在奔走,还在胡羊谷为了护卫长安而身陷险境。
这种时候,他……能拒绝吗?
宇文渊迟疑了片刻,道:“恢复十二卫,自然是好,但目前,朝廷没有那么多的兵马。”
第1206章 到底是谁的天下?
一听到这句话,宇文晔的眼中闪过一缕精光。
他微笑道:“有。”
“有?”
宇文渊心中一愣,刚要问哪里来的兵马能重置十二卫,突然就看到大殿外的几个守卫士兵有些慌张的往两边退开,随即,一个熟悉的身影大步迈进了太极殿,也不管大殿上的情况,直接便说道:“父皇,儿臣有事要禀奏!”
一看到他,宇文渊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但面对自己这个小儿子,也是自己亲自册封的“镇北大将军”,他也只能稳住心神:“何事?”
宇文呈走到大殿上,一眼看到宇文晔和商如意,还有裴行远等人都还站在大殿中央,显然是正在回宇文渊的话,于是立刻说道:“二哥带回来的人,要造反了!”
他一开口就是造反,听得宇文渊神情一凛。
“怎么回事?”
宇文呈的脸上余怒未消,相比起刚刚在城外一副给他们下马威的样子,这个时候的他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立刻说道:“二哥带回来的人马根本不听我的指挥,我让他们分开到几个军营去驻扎,可他们一个都不动,尤其是申屠泰和善童儿,领着头闹事!”
说着,他抱拳道:“父皇,这些都是逆贼,若不严惩,将来必成大患!”
听了他的话,宇文渊的心渐渐的沉了下去。
他已经感觉到了什么,可不等他开口应答,宇文呈却像是抓住了人的小辫子似得,得意洋洋的转头看向宇文晔,道:“二哥,他们敢这么闹事,到底是仗了谁的势?”
宇文晔只用眼角淡淡扫了他一眼,冷峻的眼中全然没有惊慌无措,只淡淡道:“一群降兵,能仗什么势?”
“……”
“倒是三弟你,让他们分开驻扎的时候,可有说明缘由?”
宇文呈冷笑道:“一群降兵,我堂堂镇北大将军,去给他们说明缘由?他们配吗?”
听到这话,连宇文愆都微微蹙起了眉头,宇文渊更是沉沉的出了一口气,只见宇文晔不慌不忙的说道:“三弟,你可知安置降兵什么为首?”
宇文呈道:“什么?”
宇文晔道:“怀柔,安抚。”
“……”
“三弟你之前一直在洛阳城外,并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我虎牢关一战收复的,一共有八万多人,再加上后来沿途的招降纳叛,为兄一共带回来了十二万人马。他们都不是大盛王朝原本的兵马,这其中有近五万是萧元邃从洛阳带走的兵马,其余的是他横扫河北之后聚集。”
“……”
“这些人来历复杂,背井离乡来此,而且是降兵,本就惴惴不安,你现在还要立刻把他们都分散开,又不解释清楚缘由,他们怎能安心?”
“……”
“三弟,领兵,治军,攻城,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宇文晔这番话,从头到尾都在暗示,攻打洛阳城根本不是这位镇北大将军的功劳,甚至不用他开口明说,只要看其领兵治军的本事就知道。
这个时候,宇文呈也有些回过味来。
他脸色铁青的咬了咬牙,却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立刻转向宇文渊:“不论如何,父皇,让这些降兵在军中闹事,迟早要出乱子。儿臣的意思是,严惩不贷,尤其是领头的那几个!”
宇文渊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应该安抚降兵,可如果降兵真要闹事,朝廷也必须有所表现,否则军中的乱子向来都是一点小火苗燃烧起来,最后造成大乱,到时候就难收拾了。
他刚要开口说什么,这一回宇文晔反应极快,立刻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宇文渊转头看向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你说。”
宇文晔道:“刚刚父皇才说,想要恢复十二卫,但苦于长安没有那么多的人马;其实,儿臣带回的这十二万人马就是最好的人选。”
宇文渊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刚刚,当他看到宇文呈闯进两仪殿,又说起降兵们闹事的时候,心中就隐隐有了预感,现在再听宇文晔直接提出,他终于明白,这一整个朝堂大会,虽然是自己所开,却一直在被宇文晔把持着,不论是他接受了自己对商如意的大肆册封,只提出了开府建牙这样近乎卑微的要求,在自己给了他领十二卫大将军这个半空衔的时候,也安之若素。
甚至中间那么长一段时间,自己审问裴行远时,他一个字都没说,现在看来,不仅是他有信心裴行远能自证清白,也是因为他需要这段时间。
他用这段时间在等,等宇文呈处置不好那些降兵回来告状,朝廷吃不下这十二万人马,然后顺理成章的,由他作为领十二卫大将军来吃下去!
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宇文渊抓着龙椅的手微微用力,但下面大殿上的人却并不能看到这样细微的动作,只有站在他身边服侍的玉公公听到一些很轻的啪啪的声音,低头一看,却是皇帝手指那粗壮的关节已经挣得发白。
玉公公吓得脸色也有些发白。
沉默了许久,宇文渊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从龙椅的扶手上收回来放到了御案上,道:“你的考虑,到底周全。”
宇文晔立刻道:“谢父皇恩准!”
宇文渊没有再说什么,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紧绷到了极点,尤其是那些位列两班的文武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都有些惴惴不安。
谁都看出来了,这场朝会被秦王控制了,从他拿下洛阳城开始,擅自打开府库,调派兵马镇守洛阳八关,到回到长安来,以领十二卫大将军的身份吞下那十二万降兵,并且把持了整个长安城的宿卫结束,他完全控制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身边的文臣武将就算不得皇帝的封赏,也已经实力惊人,况且皇帝不可能不封赏这些为了朝廷浴血奋战的将士。
甚至,他身边还有一个能调兵的威风娘子!
看着大殿上的秦王宇文晔,还有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众人的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个古怪,却又危险的念头——
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第1207章 民如水,官如油
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在这无声却又振聋发聩的疑问中,朝会终于结束了。
皇帝不仅准了重置十二卫,也下令立刻释放姜愚,梁又楹和姜洐留秦王府效力。
在宣布退朝,所有人都离开太极殿的时候,宇文晔的脚步有些迟疑,他想要问问萧元邃现在在什么地方,宇文渊打算如何处置这个人,但看着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几乎是拂袖而去的背影,玉公公紧赶慢赶都追不上,他没能开口。
退朝后,众大臣都纷纷走出大殿,有些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说着什么,有些则不敢停留,匆匆的离开皇宫,也有些跟在太子身后,急于要说什么,却只能看着宇文愆沉默不语的背影离开。
当然,最多的是等到众人都走出大殿后,聚到宇文晔身边的。
众人又是微笑,又是拱手,在宇文晔和商如意两人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停的说道:“秦王殿下神勇无敌,洛阳一战天下归心,我等敬佩!”
“秦王妃也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啊!”
“我等愿为秦王,王妃所驱使。”
看着这一张张满是谄媚表情的脸,宇文晔倒也并不抗拒,只微笑着说道:“诸位的好意,我都领了,只是我和如意刚回长安,还有许多大事未尽,等我们处理完了那些事务,再叙不迟。”
商如意站在他身边,露出了疲惫的眼神。
那些官员都是精明的,哪里看不出两人的意思,于是立刻说道:“是了是了,殿下和王妃此行都辛苦了,应当早早休息才是。”
“等过两日,我等再来为殿下庆贺。”
“请王妃保重玉体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两个人都滴水不漏的接了,这才转向千秋殿去了,而留下的裴行远和沈无峥等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众人一转头都围到了他们身边去了——谁都知道,此行跟随宇文晔出征洛阳的全都是大功臣,更是心腹,跟他们打好了关系自然能跟秦王更亲近些。
既然申屠泰等人都在军营,眼下赶不上,那自然要赶上这几个。
面对这些人,沈无峥尚能耐心应付,裴行远简直就是如鱼得水,甚至十分享受这种被簇拥的感觉,一边往前走,一边笑呵呵的应道:“是啊是啊,这些日子我是有些辛苦——但也没有秦王辛苦啊。王妃也辛苦。”
“多谢卢尚书关心,多谢刘侍郎。”
“喝酒就不必了,我刚回来,还得回去看看家父呢。”
“哈哈哈哈,我哪里是什么孝子,这些日子害他老人家担惊受怕的,我这一回去怕是要挨几十板子才能了事。诸位到时候可得帮我说几句好话,让他老人家下手轻一点啊。”
“……”
说着说着,一众人围着他走出了宫门,仍旧不散,沈无峥看着这一幕,只无奈的摇头,倒是梁又楹微微蹙眉:“怎么这么油嘴滑舌。”
沈无峥走到她身侧,淡淡道:“民如水,官如油。”
梁又楹听不懂,诧异道:“什么意思?”
姜洐也走到她身边另一侧,低声道:“意思就是,如果当官不油滑,就当不下去了。”
梁又楹撅起了嘴。
正当她有些不满的跟在后面的时候,前方的人群突然停了下来,被众人簇拥在最中央的裴行远探出一个脑袋来,对着她直招手:“你走那么慢做什么,不是要跟我回去吗?赶紧跟上来啊。”
被他这么一喊,梁又楹不由得有些脸红。
而周围的官员刚刚在大殿上已经听了一通两人的情事,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裴行远此战不仅立了大功,还捞回了一个美娇娘,这自然是一桩美事,但正如他刚刚在太极殿内所说,一男一女就好,大家都跟着就不像话了。于是纷纷尴尬的说道:“看来裴老兄这一回还有‘重任’在身,我等就不打扰了。”
“是啊,等过两日闲下来再聚,再聚。”
裴行远还一本正经的拉着他们:“别走啊,跟我回去看看,去看看。”
眼看着那些官员纷纷散开,守在宫门口的马车也一辆一辆的驶走,最后走得只剩下他们几个,裴行远这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转头笑呵呵的道:“总算把他们打发走了。”
梁又楹走上来:“我看你倒是乐在其中。”
裴行远笑道:“哪能呢。”
正说着,却见沈无峥一言不发的从他身边走过,立刻一把拉住他:“你去哪?”
沈无峥有些无奈的转头看向他:“秦王要重制十二卫,我身为记室参军,自然是要下去处理这件事,”说着,他压低了一些声音,道:“免得夜长梦多。”
裴行远轻轻的点了点头——刚刚谁都看出来皇帝其实是有些愠怒的,感觉到被秦王摆了一道,应该趁他反悔之前,更趁着太子那边想出办法来应对之前把这件事定下来。
可他又有些不甘:“你不陪我回去啊?我爹到时候肯定要收拾我,你帮我说两句话啊。”
沈无峥不语,只回头看了梁又楹一眼,才似笑非笑的道:“这种事情,一男一女,两个人就足够了;多我一个,岂不荒唐。”
“儿臣既然领十二卫,自然竭尽所能宿卫京师,所以,儿臣想要扩充左右骁卫和左右威卫,同时,恢复十二卫。”
宇文渊的心咯噔了一下。
他隐隐感到了不对,可刚刚宇文晔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已经把他这个父亲,这个皇帝架到了这里,甚至连解夏州之危也是身为秦王妃的商如意在奔走,还在胡羊谷为了护卫长安而身陷险境。
这种时候,他……能拒绝吗?
宇文渊迟疑了片刻,道:“恢复十二卫,自然是好,但目前,朝廷没有那么多的兵马。”
第1206章 到底是谁的天下?
一听到这句话,宇文晔的眼中闪过一缕精光。
他微笑道:“有。”
“有?”
宇文渊心中一愣,刚要问哪里来的兵马能重置十二卫,突然就看到大殿外的几个守卫士兵有些慌张的往两边退开,随即,一个熟悉的身影大步迈进了太极殿,也不管大殿上的情况,直接便说道:“父皇,儿臣有事要禀奏!”
一看到他,宇文渊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但面对自己这个小儿子,也是自己亲自册封的“镇北大将军”,他也只能稳住心神:“何事?”
宇文呈走到大殿上,一眼看到宇文晔和商如意,还有裴行远等人都还站在大殿中央,显然是正在回宇文渊的话,于是立刻说道:“二哥带回来的人,要造反了!”
他一开口就是造反,听得宇文渊神情一凛。
“怎么回事?”
宇文呈的脸上余怒未消,相比起刚刚在城外一副给他们下马威的样子,这个时候的他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立刻说道:“二哥带回来的人马根本不听我的指挥,我让他们分开到几个军营去驻扎,可他们一个都不动,尤其是申屠泰和善童儿,领着头闹事!”
说着,他抱拳道:“父皇,这些都是逆贼,若不严惩,将来必成大患!”
听了他的话,宇文渊的心渐渐的沉了下去。
他已经感觉到了什么,可不等他开口应答,宇文呈却像是抓住了人的小辫子似得,得意洋洋的转头看向宇文晔,道:“二哥,他们敢这么闹事,到底是仗了谁的势?”
宇文晔只用眼角淡淡扫了他一眼,冷峻的眼中全然没有惊慌无措,只淡淡道:“一群降兵,能仗什么势?”
“……”
“倒是三弟你,让他们分开驻扎的时候,可有说明缘由?”
宇文呈冷笑道:“一群降兵,我堂堂镇北大将军,去给他们说明缘由?他们配吗?”
听到这话,连宇文愆都微微蹙起了眉头,宇文渊更是沉沉的出了一口气,只见宇文晔不慌不忙的说道:“三弟,你可知安置降兵什么为首?”
宇文呈道:“什么?”
宇文晔道:“怀柔,安抚。”
“……”
“三弟你之前一直在洛阳城外,并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我虎牢关一战收复的,一共有八万多人,再加上后来沿途的招降纳叛,为兄一共带回来了十二万人马。他们都不是大盛王朝原本的兵马,这其中有近五万是萧元邃从洛阳带走的兵马,其余的是他横扫河北之后聚集。”
“……”
“这些人来历复杂,背井离乡来此,而且是降兵,本就惴惴不安,你现在还要立刻把他们都分散开,又不解释清楚缘由,他们怎能安心?”
“……”
“三弟,领兵,治军,攻城,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宇文晔这番话,从头到尾都在暗示,攻打洛阳城根本不是这位镇北大将军的功劳,甚至不用他开口明说,只要看其领兵治军的本事就知道。
这个时候,宇文呈也有些回过味来。
他脸色铁青的咬了咬牙,却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立刻转向宇文渊:“不论如何,父皇,让这些降兵在军中闹事,迟早要出乱子。儿臣的意思是,严惩不贷,尤其是领头的那几个!”
宇文渊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应该安抚降兵,可如果降兵真要闹事,朝廷也必须有所表现,否则军中的乱子向来都是一点小火苗燃烧起来,最后造成大乱,到时候就难收拾了。
他刚要开口说什么,这一回宇文晔反应极快,立刻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宇文渊转头看向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你说。”
宇文晔道:“刚刚父皇才说,想要恢复十二卫,但苦于长安没有那么多的人马;其实,儿臣带回的这十二万人马就是最好的人选。”
宇文渊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刚刚,当他看到宇文呈闯进两仪殿,又说起降兵们闹事的时候,心中就隐隐有了预感,现在再听宇文晔直接提出,他终于明白,这一整个朝堂大会,虽然是自己所开,却一直在被宇文晔把持着,不论是他接受了自己对商如意的大肆册封,只提出了开府建牙这样近乎卑微的要求,在自己给了他领十二卫大将军这个半空衔的时候,也安之若素。
甚至中间那么长一段时间,自己审问裴行远时,他一个字都没说,现在看来,不仅是他有信心裴行远能自证清白,也是因为他需要这段时间。
他用这段时间在等,等宇文呈处置不好那些降兵回来告状,朝廷吃不下这十二万人马,然后顺理成章的,由他作为领十二卫大将军来吃下去!
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宇文渊抓着龙椅的手微微用力,但下面大殿上的人却并不能看到这样细微的动作,只有站在他身边服侍的玉公公听到一些很轻的啪啪的声音,低头一看,却是皇帝手指那粗壮的关节已经挣得发白。
玉公公吓得脸色也有些发白。
沉默了许久,宇文渊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从龙椅的扶手上收回来放到了御案上,道:“你的考虑,到底周全。”
宇文晔立刻道:“谢父皇恩准!”
宇文渊没有再说什么,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紧绷到了极点,尤其是那些位列两班的文武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都有些惴惴不安。
谁都看出来了,这场朝会被秦王控制了,从他拿下洛阳城开始,擅自打开府库,调派兵马镇守洛阳八关,到回到长安来,以领十二卫大将军的身份吞下那十二万降兵,并且把持了整个长安城的宿卫结束,他完全控制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身边的文臣武将就算不得皇帝的封赏,也已经实力惊人,况且皇帝不可能不封赏这些为了朝廷浴血奋战的将士。
甚至,他身边还有一个能调兵的威风娘子!
看着大殿上的秦王宇文晔,还有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众人的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个古怪,却又危险的念头——
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第1207章 民如水,官如油
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在这无声却又振聋发聩的疑问中,朝会终于结束了。
皇帝不仅准了重置十二卫,也下令立刻释放姜愚,梁又楹和姜洐留秦王府效力。
在宣布退朝,所有人都离开太极殿的时候,宇文晔的脚步有些迟疑,他想要问问萧元邃现在在什么地方,宇文渊打算如何处置这个人,但看着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几乎是拂袖而去的背影,玉公公紧赶慢赶都追不上,他没能开口。
退朝后,众大臣都纷纷走出大殿,有些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说着什么,有些则不敢停留,匆匆的离开皇宫,也有些跟在太子身后,急于要说什么,却只能看着宇文愆沉默不语的背影离开。
当然,最多的是等到众人都走出大殿后,聚到宇文晔身边的。
众人又是微笑,又是拱手,在宇文晔和商如意两人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停的说道:“秦王殿下神勇无敌,洛阳一战天下归心,我等敬佩!”
“秦王妃也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啊!”
“我等愿为秦王,王妃所驱使。”
看着这一张张满是谄媚表情的脸,宇文晔倒也并不抗拒,只微笑着说道:“诸位的好意,我都领了,只是我和如意刚回长安,还有许多大事未尽,等我们处理完了那些事务,再叙不迟。”
商如意站在他身边,露出了疲惫的眼神。
那些官员都是精明的,哪里看不出两人的意思,于是立刻说道:“是了是了,殿下和王妃此行都辛苦了,应当早早休息才是。”
“等过两日,我等再来为殿下庆贺。”
“请王妃保重玉体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两个人都滴水不漏的接了,这才转向千秋殿去了,而留下的裴行远和沈无峥等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众人一转头都围到了他们身边去了——谁都知道,此行跟随宇文晔出征洛阳的全都是大功臣,更是心腹,跟他们打好了关系自然能跟秦王更亲近些。
既然申屠泰等人都在军营,眼下赶不上,那自然要赶上这几个。
面对这些人,沈无峥尚能耐心应付,裴行远简直就是如鱼得水,甚至十分享受这种被簇拥的感觉,一边往前走,一边笑呵呵的应道:“是啊是啊,这些日子我是有些辛苦——但也没有秦王辛苦啊。王妃也辛苦。”
“多谢卢尚书关心,多谢刘侍郎。”
“喝酒就不必了,我刚回来,还得回去看看家父呢。”
“哈哈哈哈,我哪里是什么孝子,这些日子害他老人家担惊受怕的,我这一回去怕是要挨几十板子才能了事。诸位到时候可得帮我说几句好话,让他老人家下手轻一点啊。”
“……”
说着说着,一众人围着他走出了宫门,仍旧不散,沈无峥看着这一幕,只无奈的摇头,倒是梁又楹微微蹙眉:“怎么这么油嘴滑舌。”
沈无峥走到她身侧,淡淡道:“民如水,官如油。”
梁又楹听不懂,诧异道:“什么意思?”
姜洐也走到她身边另一侧,低声道:“意思就是,如果当官不油滑,就当不下去了。”
梁又楹撅起了嘴。
正当她有些不满的跟在后面的时候,前方的人群突然停了下来,被众人簇拥在最中央的裴行远探出一个脑袋来,对着她直招手:“你走那么慢做什么,不是要跟我回去吗?赶紧跟上来啊。”
被他这么一喊,梁又楹不由得有些脸红。
而周围的官员刚刚在大殿上已经听了一通两人的情事,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裴行远此战不仅立了大功,还捞回了一个美娇娘,这自然是一桩美事,但正如他刚刚在太极殿内所说,一男一女就好,大家都跟着就不像话了。于是纷纷尴尬的说道:“看来裴老兄这一回还有‘重任’在身,我等就不打扰了。”
“是啊,等过两日闲下来再聚,再聚。”
裴行远还一本正经的拉着他们:“别走啊,跟我回去看看,去看看。”
眼看着那些官员纷纷散开,守在宫门口的马车也一辆一辆的驶走,最后走得只剩下他们几个,裴行远这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转头笑呵呵的道:“总算把他们打发走了。”
梁又楹走上来:“我看你倒是乐在其中。”
裴行远笑道:“哪能呢。”
正说着,却见沈无峥一言不发的从他身边走过,立刻一把拉住他:“你去哪?”
沈无峥有些无奈的转头看向他:“秦王要重制十二卫,我身为记室参军,自然是要下去处理这件事,”说着,他压低了一些声音,道:“免得夜长梦多。”
裴行远轻轻的点了点头——刚刚谁都看出来皇帝其实是有些愠怒的,感觉到被秦王摆了一道,应该趁他反悔之前,更趁着太子那边想出办法来应对之前把这件事定下来。
可他又有些不甘:“你不陪我回去啊?我爹到时候肯定要收拾我,你帮我说两句话啊。”
沈无峥不语,只回头看了梁又楹一眼,才似笑非笑的道:“这种事情,一男一女,两个人就足够了;多我一个,岂不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