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7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46章 旧伤
  宇文渊听她这么说,顿时心头一暖。
  他膝下有三子,虽然有像宇文呈那样不争气,每日里让他操心的,也有像宇文晔这样能征善战,为他开疆拓土,还有嫡长子宇文愆这样,让他又担心,又心疼,却也能为他排忧解难的,但不管这些儿子多好,到底都是儿子,不能像女儿那般的贴心。
  而自从商如意嫁到他家来,倒是时时孝顺,事事贴心,比如这一回,虽然只是陶美人的一句话,她就这样用心。
  哪怕三个儿子都在跟前,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个。
  于是笑道:“难为你费心了。”
  商如意笑道:“儿臣孝顺父皇本就是应该的。”
  宇文渊又道:“陶美人……她也是个心细的。”
  商如意只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转头示意示意长菀将食盒放到一边,自己亲自走过去打开盒子,正要端起来的时候突然一边肩膀软了一下,险些把里面的汤碗弄翻。
  宇文渊立刻抬头看向她。
  商如意有些尴尬的退到一边,笑道:“还是玉公公来吧。”
  玉公公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捧了汤送到宇文渊的面前,宇文渊低头一看,是一碗清亮的,散发着温润甜香的汤,正巧他也有些饿了,一闻到这个味道顿时食指大动。不过他没有立刻喝汤,而是又抬头看了商如意一眼,只见她退到一边,一只手下意识的摸了摸另一边的肩膀。
  宇文渊是在战场上厮杀拼命,受过伤的人,一看到她刚刚的样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问道:“你的肩——若朕没有记错的话,之前受过伤的吧?”
  “是。”
  “好像是,跟王岗寨那次?”
  “是,王岗寨的萧元邃占领兴洛仓,凤臣奉命夺回仓城,后来儿臣也带着人跟去了。”
  提起这个,两个人的心里都生出了一些感慨——毕竟那个时候时局不明,宇文渊也许有了一些心思,却并不敢太露出来,但即便如此还是招来了楚旸的猜忌,再加上朝堂上又有王绍及这样的奸臣作祟,以至兴洛仓一战本就困难重重,而即便战胜之后,宇文晔还被关进大理寺受审,被那些人折腾得不轻。
  最后,是宇文渊亲自从太原赶回洛阳,给皇帝卖了一个破绽,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才换得宇文晔全身而退。
  那个时候,一家人的心都是齐的。
  眼看着宇文渊的脸上似乎也露出了几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的温柔,商如意笑道:“幸好那个时候,父皇给了儿臣姜克生那批人,起了大用处呢。”
  宇文渊笑着点了点头。
  在这一点上,他不仅很满意,也有些得意,毕竟把这么一队人马和一处庄子直接交给儿媳妇这样一个女流之辈,在很多人看来都匪夷所思,但他就是为人所不敢为,而商如意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和信任,这支人马在她手里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宇文晔能从兴洛仓安然无恙的回来,很大原因就有商如意的调度之功。
  但得意之余,他还是责备道:“你啊。虽然巾帼不让须眉,可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就这么过去,胆子也太大了。”
  “……”
  “这肩上的伤——也就罢了,万一真的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让朕如何跟你九泉下的爹娘交代?”
  听到他这样的责备,商如意急忙跪下道:“儿臣知错。”
  见她惶恐的样子,宇文渊叹了口气,抬手道:“起来吧,朕也不是怪你,只是心疼你。”
  等到她起身,宇文晔又道:“朕看你刚刚还在疼,这伤到现在还没养好吗?”
  商如意低下头,似是不好应答,一旁的图舍儿原本就退回去扶起她,见她这样便大着胆子说道:“回禀皇上,王妃的伤平时倒是没什么,也就是春秋两季,还有下雨天前后会疼得难受些。”
  宇文渊听得连连叹息,道:“你们都要好好的服侍。”
  图舍儿和长菀立刻道:“奴婢遵旨。”
  宇文渊这才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商如意坐下,商如意告了罪,斜斜的坐下来,看着宇文渊一只手抱着孙儿,一只手端起那只汤碗来喝了一大口,满意的直点头,她也松了口气。
  喝完了汤,宇文渊又道:“说起来,凤臣跟那个萧元邃交手,来回也好几次了。”
  商如意道:“是。之前我们从江都回来的时候知道萧元邃跟梁士德勾结,就特地去了王岗寨,凤臣单枪匹马跟他们打了一回。后来,就带回了善童儿他们,申屠泰也是在扶风和薛献作战的时候归顺的。”
  宇文渊点点头,忽又冷笑道:“萧元邃算是个人才,但跟朕的儿子比起来——”
  言语中,带着几分骄傲的神气。
  他跟萧家也是世交,自然听说过萧元邃的名气,萧元邃过去被文帝盛赞,称他有“柱国之相”,这种赞誉几乎压过了陇西所有望族的公子们,宇文渊膝下三子,难免生出几分不快。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功成名就是一回事,但儿子的威风若能压过别人,甚至比自己威风还更解气。
  商如意也笑道:“是啊,之前兴洛仓那一战,其实凤臣也是一直占着上风,若不是他的手下有个神箭手花子郢,凤臣甚至可以一举将他的人马全部歼灭。”
  “哦?”
  “只可惜当时情况太过复杂,为顾全大局,凤臣只是将他逼出了兴洛仓。”
  说到这里,商如意轻轻的叹了口气,道:“若不是当时朝廷派遣的那个监军有意刁难,故意带着人在山下阻击我们,兴洛仓一战我们原本可以毫发无损的大获全胜,儿臣也就不会受这个箭伤,更不用受这伤的折腾了。”
  一听这话,宇文渊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
  他说道:“你说的那个人是——”
  商如意道:“儿臣还记得,那个监军叫寇匀良,是个完全不懂军事,却偏要指手画脚,险些害得我们全军覆没的人。”
  宇文渊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半晌,他点头道:“这样……”
  第947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两天后,当兵部尚书再次向皇帝询问,是否要派监军前往阵前,监督秦王的一举一动时,得到了皇帝否定的旨意。宇文渊面色凝重的道:“将兵之事,本就要交给懂兵的人去做,而朕的身边最懂将兵的就是秦王,谁能去监督他,谁又懂得监督他?”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人在旁掣肘,反倒不好。”
  董越没想到之前皇帝明明已经有些动心了,却突然又转变了态度,一时间有些茫然,还试着想要说服他:“可是,朝廷完全不知秦王的一举一动——”
  宇文渊淡淡道:“过去他打仗,朕也不知道他的马鞭往哪儿指,马蹄往哪边跑,不也照样打胜仗吗?”
  “……”
  “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吧。”
  见他如此,董越情知再难劝说,只能悻悻作罢。
  离开立政殿的时候,有个小太监走在前面为他领路,董越想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前两日皇上的嗓子有些沙哑,今天听着好了不少。太医署的人倒是很勤勉嘛。”
  那小太监陪笑道:“不是,是秦王妃送来了一些汤品,皇上喝了之后就好了。”
  “哦,”
  董越微微挑眉:“秦王妃?她还懂这个?”
  小太监笑道:“是啊,秦王妃的汤据说是好方子熬出来的,连陶美人都跟着学了。”
  “陶美人?”
  董越并不太了解皇帝后宫的具体情况,只知晓宇文渊宠幸婕妤张玉瓶,连之前的汤泉宫都是日日由她相伴,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陶美人,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那小太监还笑着道:“是啊,昨夜皇上就宿在——”
  说到这里,他似乎自己也意识到多话了,慌忙闭上了嘴,小心的看了董越一眼,而董越也已经明白了什么,只做不在意的道:“这就好。最近天气变得快,你们要好好的服侍陛下,万不可让龙体再有劳损。”
  那小太监道:“这是自然。”
  于是,两个人默不作声的往宫外走去。
  另一边的商如意坐在大殿内,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消息,这一次她让图舍儿直接拿了一锭银子来赏赐给那个小太监,等那人走了之后,她才长舒了一口气。
  再抬头,就对上了坐在对面,似乎还有些发懵的楚若胭疑惑的眼睛。
  商如意对着她笑了笑。
  今天,楚若胭又带来了她新做的一些点心,两个人正说笑着,这个小太监就来了。听完了他说的那些,楚若胭似懂非懂的道:“姐姐,你这么做是不想皇上派遣监军到军中去?”
  商如意点点头。
  楚若胭道:“为什么?”
  商如意道:“监军,就是监督军事,而派到军中的监军大多都是宫中的太监,这些人几乎都不懂将兵之事,却有监督将帅的权力,难免生出弄权之心,而军中弄权是很危险的。”
  说着,她微微垂下眼睑:“当初的兴洛仓,就是如此。”
  一听这话,楚若胭的脸色也变了一下。
  若是别人提起兴洛仓一战,只会赞颂宇文晔的能征善战,但她的心里难免会想到一些其他的,比如当初派宇文晔出战的皇帝,比如那之后皇帝对宇文家的猜忌。
  虽然现在她,已经仿佛再世为人,可那些属于“前世”的记忆回想起来,仍旧是苦辣酸甜,五味杂陈。
  见她这样,商如意立刻道:“不过,那些都已经过去了,要紧的是现在。”
  “……嗯。”
  楚若胭点点头,又想了一会儿,然后笑道:“可惜我没用,姐姐这样劳心劳力,我却帮不上你。”
  商如意立刻道:“这是什么话?”
  “……”
  “你我二人和睦相处,让凤臣没有后顾之忧,就是对他最大的助力。”
  说着,她低声道:“之前,太子良娣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听到这个,楚若胭的脸色一变,点了点头。
  她因为江重恩的事情,之前好一段时间都不太敢出门,只怕撞上皇帝讨个没趣,若再为母亲和兄弟招来祸端就不好了,但外面的风声总是能传一些到她耳中的,所以她也知道汤泉宫的案子,更知晓裴行远的“出逃”。
  她过去并不太明白这些明争暗斗,可经历了家国剧变,加上活在刀尖上,心思也敏锐了一些。
  这一回的案子,她觉察出了太子妃和太子良娣之间的问题。
  商如意又道:“你是个胆大心细的人,说不定有一天,还要靠你来帮我呢。”
  楚若胭哑然失笑:“怎么可能。”
  商如意笑道:“怎么不可能?之前那一次,不就是你出面的吗?”
  “那只是……”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楚若胭又抱着午睡醒来的小圆子玩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图舍儿送了她出去,一直看到那窈窕的背影消失在金玉苑,这才转身回来,卧雪已经把桌上的杯盏收拾了,只剩下商如意抱着小圆子在卧榻上玩耍。图舍儿走过去站了一会儿,若有所思的说道:“王妃,奴婢觉得楚夫人真的是变了好多。”
  商如意正拿了一个拨浪鼓逗孩子,听到这话抬头看她,笑道:“做什么发这个感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