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736节
吕千峰立刻转向宇文渊,道:“皇上,微臣正是因为在城中搜不到那群人,又在城外发现了被灭口的尸体,所以微臣断定,那些截杀裴侍郎的刺客来自城外。”
“哦?”
“只是,城外的范围太大,要搜索的难度更大。”
“那你是如何找到那个庄子上的?”
“微臣是想,人活于世,吃穿住用行必不可少,而不论这些人来自何方,何人豢养,吃饭穿衣都是最要紧的事。微臣手上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几具尸体,和尸体所穿的衣裳,微臣就让人拿了那些尸体身上的衣裳布料在城中的布庄,裁缝铺一一询问比对。只是因为长安城太大,商铺太多,所以之前好几天都没有结果,幸好在昨天,终于查到了线索。”
“你找到了给那些刺客做衣裳的商铺?”
“正是。而且通过每季裁送的衣裳的尺寸,套数,和送去的地方,微臣判断出了刺客的人数和位置,才能在昨夜率领人马包围了那个庄子,将他们捉拿归案。”
说到这里,吕千峰又看向宇文晔:“而这些人也都承认了,他们是楼将军私养的侍卫,连同和将军府往来的账目都一并查清了。”
宇文晔轻叹了一声,道:“吕大人果然精明,本王佩服。”
吕千峰立刻道:“殿下谬赞了。”
宇文渊对着吕千峰道:“难得你办事如此尽心。来人,册封吕千峰为左领军卫大将军,赏金千两。”
吕千峰又惊又喜,原本他在上报了这一次的口供之后心里就一直有些不安,虽然这件事是职责所在,可他心里也明白,这一次把楼应雄的事情捅穿,他也就彻底的得罪了太子,只怕将来的路不好走,却没想到秦王过来,几句问话就把他的功劳摆在了台面上,宇文渊立刻升了他的官。
况且,线索原本也是穆先给的……
想到这里,吕千峰立刻跪地磕头:“谢皇上恩典!”
宇文渊点点头,虽然吕千峰的差事的确办得很精明,可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摆了摆手便让他退下,吕千峰在心里松了口气,起身退下,只是在走过宇文晔的身边的时候,对着他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他一走,大殿又安静了下来。
而宇文晔又长叹了一口气,面带无奈的看了楼应雄一眼:“看来,这中间是没有误会的。”
“……”
“楼将军,你实在不该!”
宇文渊深深的看了跪伏在地,已经头也不敢抬的楼应雄一眼,然后道:“秦王,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宇文晔迟疑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宇文渊,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妄言。”
宇文渊道:“是朕让你说的,怎么说,都不是妄言。”
这一刻,楼应雄脸色惨白,仿佛等死一般战栗着看着他。而宇文晔想了想,说道:“楼将军私自豢养死侍,图谋不轨,又截杀朝廷官员,若以律法论,其罪当诛!”
宇文愆看了他一眼。
而宇文渊似乎也有些意外他竟然会如此直白的将“其罪当诛”说出口,但还没来得及回应这句话,宇文晔却又立刻说道:“不过——”
宇文渊道:“不过什么?”
宇文晔道:“不过,裴行远入狱的起因就是汤泉宫一案,而楼将军正是捉拿他归案的人,如今案子尚未了结,他虽遭遇截杀,却幸获救,这件案子终究还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所以儿臣认为,涉及这件案子的人,一个都不能死,更不能轻易的放过。”
“……”
“否则,这件案子只怕真相难明。”
宇文渊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深邃了起来。
在这之前,他对楼应雄截杀裴行远的目的的怀疑,都是在于太子和秦王的矛盾这一点上,身为太子的岳丈,楼应雄也许要除掉对方的左膀右臂而铤而走险,可宇文晔的话却提醒了他——这件事,还牵涉到汤泉宫的案子。
到底是为了除掉裴行远,还是为了让这件案子永远查不出真相?
毕竟,姜洐和梁又楹已经跑了,姜愚问不出真相,苏卿兰也被蒙蔽,若裴行远一死,这件案子的真相只怕就要永远石沉大海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汤泉宫的案子,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
宇文渊放在御案上的手渐渐的握起,黝黑硕大的拳头挣得指骨不断发出啪啪的声音,每一声听在人耳中,都如同惊雷一般,大殿上的人渐渐连心跳都紧促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渊终于开口,道:“楼应雄,你可有话说?”
这个时候的楼应雄脸色早已惨白如纸,全身上下唯一一点力气支撑着他跪伏在地,却连头都抬不起来,颤抖着道:“微臣,微臣——”
“来人!”
不等他的话说完,宇文渊突然喝道:“将楼应雄关入大牢,严加看管!”
“是!”
两个侍卫立刻进入大殿,将早已经瘫软如泥的楼应雄押了出去。
宇文愆一直埋着头跪在原地,直到楼应雄出了宣政殿,大门再一次在身后紧闭,他才慢慢的抬起头来,一抬头,就对上了宇文渊锐利的目光,只听他沉沉道:“为国举贤,是为臣为子的责任,可你身为太子,却如此失察——”
宇文愆道:“儿臣罪该万死!”
第931章 他没有这么傻
罪该万死!
这四个字说出口之后,整个宣政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晔听见端坐在上方,仿佛整个身体都僵硬了的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回应宇文愆的话,而是转而看向了自己,道:“晔儿。”
“儿臣在。”
“你认为这件事,朕该如何处置?”
“……”
宇文晔沉默了片刻,立刻跪了下来,沉声道:“父皇,儿臣身为臣子,能议楼将军之罪,可身为臣弟,却不能议皇兄之过。”
宇文渊看着他,没有说话。
“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父皇刚刚说了皇兄失察。失察是过错,而非罪责。”
“……”
“有错当改,但不该被处置。”
“……”
“儿臣肺腑之言,请父皇谏纳。”
说完这句话,他深深的将头埋了下去。
大殿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静,但这一次的沉静不像之前那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过了一会儿,宇文渊终于道:“你,你们都起来吧。”
太子和秦王这才起身,并肩站立,仍低着头。
宇文渊看着这两个儿子,眼神复杂而纠结,沉沉道:“秦王的话有理,这件事是太子的过错。从今天开始,你闭门思过,没有朕的准许,不准出府一步。”
宇文愆低头道:“儿臣领旨。谢父皇。”
宇文渊又看向一边的宇文晔,似乎还想要说什么,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开口,只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儿臣告退。”
说完,两个人退出了宣政殿。
大门关上之时,似乎听到大殿内传来一声沉重的,更似有些无力的长叹,但终究还是被沉重的大门所遮蔽。等到大门合上,宇文晔才抬起头来,看向站在身边,仿佛并没有打算立刻回太子府去闭门思过的太子,轻声道:“皇兄。”
“凤臣,”
宇文愆看着他,这个时候天清气朗,他那半透明的眼瞳也格外的清明,甚至清明得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他也并没有被皇帝责难,惩罚,嘴角还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刚刚,多谢你了。”
宇文晔道:“皇兄何出此言?”
宇文愆道:“若不是你为为兄求情,恐怕今天父皇不会轻易宽恕我。”
“臣弟已经说了,失察有错,而非罪,有罪的是宁远将军,父皇断然不会真的惩治皇兄。”
“不论如何,为兄还是该谢你。”
“……”
“还有吕将军。”
“皇兄为何谢他?”
“若非他查明真相,为兄也不会知道,身边的人竟然瞒着我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再这么继续下去,只怕真的会酿成大祸。”
宇文晔看着他清浅的眸子,道:“皇兄能这么想,是最好的。”
宇文愆微微笑了笑,道:“那为兄就先回去了。”
“皇兄慢走。”
宇文晔对着他拱手行了个礼,两人便在宣政殿前分了路。
另一边的千秋殿内,商如意自从宇文晔离开之后就一直坐在卧榻上看书,可一旁服侍的图舍儿却知道,这半日她一页都没翻过,眼看着一旁小桌上的茶水已经凉了,便拿下去倒了又重新续了热水上来,轻声道:“王妃,殿下不会有事的。”
商如意抬头看了她一眼,也意识到自己的失神都落到了她的眼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可心里,还是压着一块石头,忍不住又抬头往外看去。
这一看,正好看到宇文晔高大的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商如意心中一喜,立刻放下书卷起身迎了上去:“殿下,你回来了?如何?”
宇文晔走进大殿,第一眼就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睛。
他的内心也终于从刚刚极力压制,却在无声处汹涌滔天的浪潮中平静了下来,伸手牵着商如意的手,一道走回去坐下。
看着他这样,商如意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急忙将桌上自己的那杯茶推到他跟前。
“先喝口茶,到底怎样?”
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宇文晔的情绪更平静了一些,拿起茶杯来喝了两口,淡淡的带着回甘的茶水令他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几分,再看向商如意的时候,眼神中多了几分笑意:“成了。”
“真的!?”
虽然看到他平安的回来,已经估摸到了几分,但直到听到他口中这两个字,商如意心中的那块大石才终于落下,她长舒了一口气,双手合十喃喃道:“太好了,菩萨保佑!”
宇文晔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跟她争执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们的精密谋划和步步为营,才走到了这个结果,与那虚无缥缈的神佛没有半分关系,只笑着说道:“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商如意连连点头。
再一想,又问道:“那,出兵的事呢?”
宇文晔摇头道:“父皇还没有定,但现在,他的选择也已经不多了。”
“哦?”
“只是,城外的范围太大,要搜索的难度更大。”
“那你是如何找到那个庄子上的?”
“微臣是想,人活于世,吃穿住用行必不可少,而不论这些人来自何方,何人豢养,吃饭穿衣都是最要紧的事。微臣手上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几具尸体,和尸体所穿的衣裳,微臣就让人拿了那些尸体身上的衣裳布料在城中的布庄,裁缝铺一一询问比对。只是因为长安城太大,商铺太多,所以之前好几天都没有结果,幸好在昨天,终于查到了线索。”
“你找到了给那些刺客做衣裳的商铺?”
“正是。而且通过每季裁送的衣裳的尺寸,套数,和送去的地方,微臣判断出了刺客的人数和位置,才能在昨夜率领人马包围了那个庄子,将他们捉拿归案。”
说到这里,吕千峰又看向宇文晔:“而这些人也都承认了,他们是楼将军私养的侍卫,连同和将军府往来的账目都一并查清了。”
宇文晔轻叹了一声,道:“吕大人果然精明,本王佩服。”
吕千峰立刻道:“殿下谬赞了。”
宇文渊对着吕千峰道:“难得你办事如此尽心。来人,册封吕千峰为左领军卫大将军,赏金千两。”
吕千峰又惊又喜,原本他在上报了这一次的口供之后心里就一直有些不安,虽然这件事是职责所在,可他心里也明白,这一次把楼应雄的事情捅穿,他也就彻底的得罪了太子,只怕将来的路不好走,却没想到秦王过来,几句问话就把他的功劳摆在了台面上,宇文渊立刻升了他的官。
况且,线索原本也是穆先给的……
想到这里,吕千峰立刻跪地磕头:“谢皇上恩典!”
宇文渊点点头,虽然吕千峰的差事的确办得很精明,可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摆了摆手便让他退下,吕千峰在心里松了口气,起身退下,只是在走过宇文晔的身边的时候,对着他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他一走,大殿又安静了下来。
而宇文晔又长叹了一口气,面带无奈的看了楼应雄一眼:“看来,这中间是没有误会的。”
“……”
“楼将军,你实在不该!”
宇文渊深深的看了跪伏在地,已经头也不敢抬的楼应雄一眼,然后道:“秦王,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宇文晔迟疑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宇文渊,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妄言。”
宇文渊道:“是朕让你说的,怎么说,都不是妄言。”
这一刻,楼应雄脸色惨白,仿佛等死一般战栗着看着他。而宇文晔想了想,说道:“楼将军私自豢养死侍,图谋不轨,又截杀朝廷官员,若以律法论,其罪当诛!”
宇文愆看了他一眼。
而宇文渊似乎也有些意外他竟然会如此直白的将“其罪当诛”说出口,但还没来得及回应这句话,宇文晔却又立刻说道:“不过——”
宇文渊道:“不过什么?”
宇文晔道:“不过,裴行远入狱的起因就是汤泉宫一案,而楼将军正是捉拿他归案的人,如今案子尚未了结,他虽遭遇截杀,却幸获救,这件案子终究还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所以儿臣认为,涉及这件案子的人,一个都不能死,更不能轻易的放过。”
“……”
“否则,这件案子只怕真相难明。”
宇文渊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深邃了起来。
在这之前,他对楼应雄截杀裴行远的目的的怀疑,都是在于太子和秦王的矛盾这一点上,身为太子的岳丈,楼应雄也许要除掉对方的左膀右臂而铤而走险,可宇文晔的话却提醒了他——这件事,还牵涉到汤泉宫的案子。
到底是为了除掉裴行远,还是为了让这件案子永远查不出真相?
毕竟,姜洐和梁又楹已经跑了,姜愚问不出真相,苏卿兰也被蒙蔽,若裴行远一死,这件案子的真相只怕就要永远石沉大海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汤泉宫的案子,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
宇文渊放在御案上的手渐渐的握起,黝黑硕大的拳头挣得指骨不断发出啪啪的声音,每一声听在人耳中,都如同惊雷一般,大殿上的人渐渐连心跳都紧促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渊终于开口,道:“楼应雄,你可有话说?”
这个时候的楼应雄脸色早已惨白如纸,全身上下唯一一点力气支撑着他跪伏在地,却连头都抬不起来,颤抖着道:“微臣,微臣——”
“来人!”
不等他的话说完,宇文渊突然喝道:“将楼应雄关入大牢,严加看管!”
“是!”
两个侍卫立刻进入大殿,将早已经瘫软如泥的楼应雄押了出去。
宇文愆一直埋着头跪在原地,直到楼应雄出了宣政殿,大门再一次在身后紧闭,他才慢慢的抬起头来,一抬头,就对上了宇文渊锐利的目光,只听他沉沉道:“为国举贤,是为臣为子的责任,可你身为太子,却如此失察——”
宇文愆道:“儿臣罪该万死!”
第931章 他没有这么傻
罪该万死!
这四个字说出口之后,整个宣政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晔听见端坐在上方,仿佛整个身体都僵硬了的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回应宇文愆的话,而是转而看向了自己,道:“晔儿。”
“儿臣在。”
“你认为这件事,朕该如何处置?”
“……”
宇文晔沉默了片刻,立刻跪了下来,沉声道:“父皇,儿臣身为臣子,能议楼将军之罪,可身为臣弟,却不能议皇兄之过。”
宇文渊看着他,没有说话。
“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父皇刚刚说了皇兄失察。失察是过错,而非罪责。”
“……”
“有错当改,但不该被处置。”
“……”
“儿臣肺腑之言,请父皇谏纳。”
说完这句话,他深深的将头埋了下去。
大殿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静,但这一次的沉静不像之前那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过了一会儿,宇文渊终于道:“你,你们都起来吧。”
太子和秦王这才起身,并肩站立,仍低着头。
宇文渊看着这两个儿子,眼神复杂而纠结,沉沉道:“秦王的话有理,这件事是太子的过错。从今天开始,你闭门思过,没有朕的准许,不准出府一步。”
宇文愆低头道:“儿臣领旨。谢父皇。”
宇文渊又看向一边的宇文晔,似乎还想要说什么,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开口,只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儿臣告退。”
说完,两个人退出了宣政殿。
大门关上之时,似乎听到大殿内传来一声沉重的,更似有些无力的长叹,但终究还是被沉重的大门所遮蔽。等到大门合上,宇文晔才抬起头来,看向站在身边,仿佛并没有打算立刻回太子府去闭门思过的太子,轻声道:“皇兄。”
“凤臣,”
宇文愆看着他,这个时候天清气朗,他那半透明的眼瞳也格外的清明,甚至清明得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他也并没有被皇帝责难,惩罚,嘴角还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刚刚,多谢你了。”
宇文晔道:“皇兄何出此言?”
宇文愆道:“若不是你为为兄求情,恐怕今天父皇不会轻易宽恕我。”
“臣弟已经说了,失察有错,而非罪,有罪的是宁远将军,父皇断然不会真的惩治皇兄。”
“不论如何,为兄还是该谢你。”
“……”
“还有吕将军。”
“皇兄为何谢他?”
“若非他查明真相,为兄也不会知道,身边的人竟然瞒着我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再这么继续下去,只怕真的会酿成大祸。”
宇文晔看着他清浅的眸子,道:“皇兄能这么想,是最好的。”
宇文愆微微笑了笑,道:“那为兄就先回去了。”
“皇兄慢走。”
宇文晔对着他拱手行了个礼,两人便在宣政殿前分了路。
另一边的千秋殿内,商如意自从宇文晔离开之后就一直坐在卧榻上看书,可一旁服侍的图舍儿却知道,这半日她一页都没翻过,眼看着一旁小桌上的茶水已经凉了,便拿下去倒了又重新续了热水上来,轻声道:“王妃,殿下不会有事的。”
商如意抬头看了她一眼,也意识到自己的失神都落到了她的眼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可心里,还是压着一块石头,忍不住又抬头往外看去。
这一看,正好看到宇文晔高大的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商如意心中一喜,立刻放下书卷起身迎了上去:“殿下,你回来了?如何?”
宇文晔走进大殿,第一眼就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睛。
他的内心也终于从刚刚极力压制,却在无声处汹涌滔天的浪潮中平静了下来,伸手牵着商如意的手,一道走回去坐下。
看着他这样,商如意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急忙将桌上自己的那杯茶推到他跟前。
“先喝口茶,到底怎样?”
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宇文晔的情绪更平静了一些,拿起茶杯来喝了两口,淡淡的带着回甘的茶水令他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几分,再看向商如意的时候,眼神中多了几分笑意:“成了。”
“真的!?”
虽然看到他平安的回来,已经估摸到了几分,但直到听到他口中这两个字,商如意心中的那块大石才终于落下,她长舒了一口气,双手合十喃喃道:“太好了,菩萨保佑!”
宇文晔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跟她争执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们的精密谋划和步步为营,才走到了这个结果,与那虚无缥缈的神佛没有半分关系,只笑着说道:“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商如意连连点头。
再一想,又问道:“那,出兵的事呢?”
宇文晔摇头道:“父皇还没有定,但现在,他的选择也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