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727节
宇文渊眉心一蹙,没说话。
宇文晔道:“儿臣若真的要做这样的事,一来,儿臣自己一定不会到现场。”
“……”
“二来,就算到,也不会轻易让人发现儿臣的所在。”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儿臣断然不会把如意也带上,让她牵扯进这种事情里。”
听到最后一句话,宇文渊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那双深邃的眼瞳里充斥着的浓浓的猜忌神色,也终于渐渐的散去,他慢慢的坐直了身子,甚至腰背也靠上了背后软垫,这个动作立刻让商如意意识到,刚刚他的询问,猜忌,以及威压,一切似乎只是一种试探。
显然,不用宇文晔说,他也能想到这几点。
只是,宇文晔太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地方,以至于他不能不问,若不问,反倒荒唐。
这个时候,他的气息也渐渐的趋于平缓,然后道:“起来吧。”
夫妻二人同时长舒了一口气,宇文晔立刻伸手扶着身边的商如意,两个人一道站起身来,宇文渊又对着外面道:“都进来。”
立刻,玉公公又一次推开了宣政殿的大门,刑部尚书、侍郎和主事,连带着苏卿兰都走了进来。
商如意更松了口气。
刚刚,宇文渊问他们的那些话之前,还把这些人全部都赶了出去,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看到皇帝是如何审问秦王的,更不愿意让他们看到父子之间的对立,否则,若真的是审问,理应有证人,知情人,甚至陪审在场才对。
所以,不论他有多少猜忌,或者怀疑,但终归还是护着宇文晔的。
等到众人都站定,宇文渊又抬手指了指闫少煊,道:“你把今天发生的事,跟秦王说一说。”
宇文晔和商如意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意外。
今天发生的事,他们都已经目睹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完全不在场的刑部尚书来说?
而且更奇怪的就是,今天押送裴行远的人是宫中派出的人,照理说,马车离开了大牢门口,就跟刑部的人无关了,为什么他们还齐刷刷的全都到了宣政殿?
就在两人有些疑惑的时候,闫少煊对着宇文晔道:“秦王殿下,就在裴公子被押送离开之后,有人想要闯刑部大牢。”
“什么!?”
第914章 旁观者清
一听这话,宇文晔顿时皱起了眉头,细细一想,立刻道:“想要,也就是,没成功?”
“是。”
“是什么人?”
“狱卒并不认得,但据他们描述,来人有一男一女,年纪都不大……”
听到这里,宇文晔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他回头跟商如意对视了一眼,后者眼神凝重,心里也是透亮的。
一男一女,应该就是姜洐和梁又楹,他们想要救姜愚。
只是,没有成功。
其实也不意外,寻常百姓也许看了杂书,又或者听一些说书人讲传奇,那些故事里时常会有侠客,盗匪劫狱救人的情节,但放在现实中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刑部大牢守卫森严,铁门一旦紧闭,寻常人——哪怕是人数不多的军队想要闯入,都不可能攻破;铁门之后,还有一条不见天日的甬道,两边俱是厚重的石墙,甬道的尽头才是关押重犯的地牢入口;进入之后更有一段数百步,只能容两人并行的狭窄的地道,无光无火,走到尽头才能进入宽大牢房,里面哪怕只有一个狱卒,都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以,闯大牢救人这种事,除非有内应,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那姜洐和梁又楹在今天闯刑部大牢,显然是知晓唯有在提审和释放人犯的时候,刑部大牢的铁门才会开启,所以想趁今天皇帝提审裴行远的机会闯入救人,但他们还是小看了刑部的守卫森严,最终铩羽而归。
不过——
两个人对视的目光中都同时闪烁出了一缕精光,而就在这时,玉公公又进来禀报道:“皇上,太子殿下和楼将军在外求见。”
大殿内的气氛又是一沉。
宇文晔慢慢的转过头去,听着宇文渊让带人进来之后,不一会儿,就看见宇文愆和楼应雄跟着玉公公走进了宣政殿。太子宇文愆一如既往的神情平静,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从冰天雪地里走进大殿,身上也带着寒意的缘故,连他的眼中仿佛都凝结了一层寒冰,却不知在那一层寒冰之下,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还是压抑的怒意。
反倒是他身边的楼应雄,一脸毫不掩饰的愤怒。
两人上前对着皇帝叩拜行礼,宇文渊只淡淡的一摆手:“平身吧。你们来得倒快。”
宇文愆起身站定,道:“儿臣听说有人劫囚,立刻就来了。”说完,看了一眼宇文晔:“没想到,二弟也在。”
宇文晔道:“皇兄听人说有人刺杀囚犯,难道就没听说,臣弟也在场吗?”
宇文愆摇头:“没有。”
宇文晔道:“臣弟在场,而且,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来的人有两拨,第一拨人是要杀裴行远,第二拨人是从杀人者的刀下救走了裴行远,所以,并非刚刚皇兄说的——有人劫囚。”
宇文渊看着他,眼瞳隐隐一震。
宇文愆不动声色的道:“我虽不知详情,却听说现场混乱得很,没想到二弟能看得那么清楚。”
宇文晔道:“旁观者清。”
宇文愆道:“原来如此。”
这时,一旁的楼应雄冷冷道:“可末将听说,秦王殿下的人也参与其中,怎么能算是旁观者呢?”
宇文晔道:“那一定是下面的人误传了。”
说完,他又转头对着宇文渊道:“父皇,虽然当时的场面很混乱,但是杀是劫,还是能分得很清楚的,儿臣的人做了什么,那些护卫应该也能交代清楚才是。”
宇文渊没有说话,而是低头看了一眼摆在御案上的卷轴。
然后道:“你的人,做了什么?”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他,宇文晔不慌不忙道:“儿臣和如意一大早去到了临街的那家酒楼,就在二楼,等待押送裴行远的马车路过时能看一眼;当马车走近我们的时候,苏太医出现,跟车内的裴行远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突然有人往马车放箭。”
宇文渊看了一旁的苏卿兰一眼。
这些话,正是刚刚苏卿兰已经对他说过的,完全可以应证得上。
他道:“你接着说。”
宇文晔道:“放箭的不止一人,也不止一处,押送的护卫立刻去追捕这些刺客,而街上的百姓也都乱了起来,就在此时,又有一伙刺客趁乱从对街的酒楼里冲出来,趁着那些护卫离开的时候,想要直接刺杀马车上的裴行远。直到这个时候,儿臣才派人过去。”
说完,他加重口气道:“否则,裴行远已经死在那些刺客的手里!”
这时,一旁的楼应雄道:“说不定,这些刺客就是裴行远的同党,是王岗寨的逆贼,他们杀他,不过是内讧,灭口而已。”
宇文晔道:“裴行远自入狱以来,可有交代只字片语?”
楼应雄一怔,无言可答,闫少煊沉沉道:“没有。”
宇文晔道:“既然没有,灭什么口?”
“……”
“况且,这伙刺客出现之后,姜洐和梁又楹才出手的,而他们出手,也是在对付这些刺客,从他们的手下救下了裴行远。可见,他们是两路人马,一路为杀,一路为救。”
说着,不等任何人反驳,宇文晔立刻抬头看向宇文渊,道:“父皇明鉴,儿臣的确在场,儿臣的人也的确出手,但只是为了保护人证免遭杀害,并无不轨之举。”
“……”
宇文渊没有说话,目光慢慢从他的脸上,移向了自己面前的卷轴。
这便是刚刚那些护卫回来请罪的时候,下面的人问审清楚送上来的供词,人虽然多,却也是众口一词,在一开始,的确是有一批人要刺杀裴行远,引得那些护卫和周围的百姓乱起来之后,突然有人从埋伏的酒楼里冲出来,要置裴行远于死地,然后,便有人出手救了裴行远,其中一路便是秦王的手下,之后出现的一男一女趁乱带走了裴行远。
两边的口供和说法,完全对的上。
但,这件事的确太过复杂,他需要厘清思绪,不能偏听偏信。
就在宇文渊沉默着当口,楼应雄突然上前一步,生气的说道:“皇上,不论如何,裴行远和王岗寨的人勾结是真,王岗寨的逆贼救走他也是真,汤泉宫一案真相就在此。此事断不能轻饶!”
第915章 另有隐情
就在宇文渊沉默着的当口,楼应雄突然上前一步,生气的说道:“皇上,不论如何,裴行远和王岗寨的人勾结是真,王岗寨的逆贼救走他也是真,汤泉宫一案真相就在此。此事断不能轻饶!”
“……”
“而且,裴家的人也应该一并——”
他的话没说完,宇文晔打断道:“楼将军,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
楼应雄冷冷道:“秦王殿下,事情还不简单吗?”
“……”
“裴行远与王岗寨的逆贼相识,又在汤泉宫密会逆贼,想要谋害皇上,事发之后被关入大牢;今天,因为陛下要提审他,这些人趁乱将他救走,这已经是他勾结王岗寨逆贼的铁证!”
宇文晔道:“裴行远与王岗寨的人相识,这一点他没有否认,本王也不会替他否认;甚至,本王还可以告诉你们,本王见过那个梁又楹。但相识就一定是勾结吗?”
没想到他在这个时候直接说出自己跟梁又楹相识,楼应雄顿时一惊。
这似乎是秦王自事发以来出现的一个最大的一个破绽,可正因为是大“破绽”,楼应雄一时间反倒失去了反应,只睁大眼睛看着他,还没理清思绪如何开口,宇文晔已经接着说道:“况且,本王今天目睹了一切,那王岗寨的人,应该原本没打算救他。”
宇文渊立刻道:“什么意思?”
宇文晔转头对着他,沉声道:“父皇,刚刚闫尚书说,就在押送裴行远的马车刚刚离开刑部大牢之后,立刻就有一男一女要闯入大牢救人,这一男一女,自然就是王岗寨的姜洐和梁又楹。”
宇文渊轻轻的点了点头。
实际上,在宇文晔和商如意回来之前,他不仅得到了刑部那边消息,还让苏卿兰辨认了刑部那边传过来的画像,确认想要闯入大牢的就是那两个人无误。
宇文晔立刻说道:“他们在裴行远被押走之后闯入大牢,自然是为了救那个姜愚。这,也是姜洐为人子的孝道。”
听到“孝道”二字,宇文渊又点了点头。
宇文晔接着道:“既然是在裴行远被押走了之后才去救姜愚,可见,救裴行远根本不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之中。”
宇文渊的眼睛亮了一下。
刚刚在听到刑部传来的消息的时候,他勃然大怒,尤其听说这两个人又一次逃脱了追捕,更是气得将御案上的香炉都砸了,却在盛怒之下也感到了一点隐隐的蹊跷。
宇文晔这样一说,他也明白过来——是时间上的问题。
他们选择先去闯大牢救姜愚,如果真的劫狱成功,这两个人肯定会立刻离开长安城,断然没有时间,还带着一个老态龙钟的姜愚再去救裴行远的道理。
可是——
宇文晔道:“儿臣若真的要做这样的事,一来,儿臣自己一定不会到现场。”
“……”
“二来,就算到,也不会轻易让人发现儿臣的所在。”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儿臣断然不会把如意也带上,让她牵扯进这种事情里。”
听到最后一句话,宇文渊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那双深邃的眼瞳里充斥着的浓浓的猜忌神色,也终于渐渐的散去,他慢慢的坐直了身子,甚至腰背也靠上了背后软垫,这个动作立刻让商如意意识到,刚刚他的询问,猜忌,以及威压,一切似乎只是一种试探。
显然,不用宇文晔说,他也能想到这几点。
只是,宇文晔太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地方,以至于他不能不问,若不问,反倒荒唐。
这个时候,他的气息也渐渐的趋于平缓,然后道:“起来吧。”
夫妻二人同时长舒了一口气,宇文晔立刻伸手扶着身边的商如意,两个人一道站起身来,宇文渊又对着外面道:“都进来。”
立刻,玉公公又一次推开了宣政殿的大门,刑部尚书、侍郎和主事,连带着苏卿兰都走了进来。
商如意更松了口气。
刚刚,宇文渊问他们的那些话之前,还把这些人全部都赶了出去,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看到皇帝是如何审问秦王的,更不愿意让他们看到父子之间的对立,否则,若真的是审问,理应有证人,知情人,甚至陪审在场才对。
所以,不论他有多少猜忌,或者怀疑,但终归还是护着宇文晔的。
等到众人都站定,宇文渊又抬手指了指闫少煊,道:“你把今天发生的事,跟秦王说一说。”
宇文晔和商如意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意外。
今天发生的事,他们都已经目睹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完全不在场的刑部尚书来说?
而且更奇怪的就是,今天押送裴行远的人是宫中派出的人,照理说,马车离开了大牢门口,就跟刑部的人无关了,为什么他们还齐刷刷的全都到了宣政殿?
就在两人有些疑惑的时候,闫少煊对着宇文晔道:“秦王殿下,就在裴公子被押送离开之后,有人想要闯刑部大牢。”
“什么!?”
第914章 旁观者清
一听这话,宇文晔顿时皱起了眉头,细细一想,立刻道:“想要,也就是,没成功?”
“是。”
“是什么人?”
“狱卒并不认得,但据他们描述,来人有一男一女,年纪都不大……”
听到这里,宇文晔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他回头跟商如意对视了一眼,后者眼神凝重,心里也是透亮的。
一男一女,应该就是姜洐和梁又楹,他们想要救姜愚。
只是,没有成功。
其实也不意外,寻常百姓也许看了杂书,又或者听一些说书人讲传奇,那些故事里时常会有侠客,盗匪劫狱救人的情节,但放在现实中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刑部大牢守卫森严,铁门一旦紧闭,寻常人——哪怕是人数不多的军队想要闯入,都不可能攻破;铁门之后,还有一条不见天日的甬道,两边俱是厚重的石墙,甬道的尽头才是关押重犯的地牢入口;进入之后更有一段数百步,只能容两人并行的狭窄的地道,无光无火,走到尽头才能进入宽大牢房,里面哪怕只有一个狱卒,都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以,闯大牢救人这种事,除非有内应,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那姜洐和梁又楹在今天闯刑部大牢,显然是知晓唯有在提审和释放人犯的时候,刑部大牢的铁门才会开启,所以想趁今天皇帝提审裴行远的机会闯入救人,但他们还是小看了刑部的守卫森严,最终铩羽而归。
不过——
两个人对视的目光中都同时闪烁出了一缕精光,而就在这时,玉公公又进来禀报道:“皇上,太子殿下和楼将军在外求见。”
大殿内的气氛又是一沉。
宇文晔慢慢的转过头去,听着宇文渊让带人进来之后,不一会儿,就看见宇文愆和楼应雄跟着玉公公走进了宣政殿。太子宇文愆一如既往的神情平静,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从冰天雪地里走进大殿,身上也带着寒意的缘故,连他的眼中仿佛都凝结了一层寒冰,却不知在那一层寒冰之下,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还是压抑的怒意。
反倒是他身边的楼应雄,一脸毫不掩饰的愤怒。
两人上前对着皇帝叩拜行礼,宇文渊只淡淡的一摆手:“平身吧。你们来得倒快。”
宇文愆起身站定,道:“儿臣听说有人劫囚,立刻就来了。”说完,看了一眼宇文晔:“没想到,二弟也在。”
宇文晔道:“皇兄听人说有人刺杀囚犯,难道就没听说,臣弟也在场吗?”
宇文愆摇头:“没有。”
宇文晔道:“臣弟在场,而且,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来的人有两拨,第一拨人是要杀裴行远,第二拨人是从杀人者的刀下救走了裴行远,所以,并非刚刚皇兄说的——有人劫囚。”
宇文渊看着他,眼瞳隐隐一震。
宇文愆不动声色的道:“我虽不知详情,却听说现场混乱得很,没想到二弟能看得那么清楚。”
宇文晔道:“旁观者清。”
宇文愆道:“原来如此。”
这时,一旁的楼应雄冷冷道:“可末将听说,秦王殿下的人也参与其中,怎么能算是旁观者呢?”
宇文晔道:“那一定是下面的人误传了。”
说完,他又转头对着宇文渊道:“父皇,虽然当时的场面很混乱,但是杀是劫,还是能分得很清楚的,儿臣的人做了什么,那些护卫应该也能交代清楚才是。”
宇文渊没有说话,而是低头看了一眼摆在御案上的卷轴。
然后道:“你的人,做了什么?”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他,宇文晔不慌不忙道:“儿臣和如意一大早去到了临街的那家酒楼,就在二楼,等待押送裴行远的马车路过时能看一眼;当马车走近我们的时候,苏太医出现,跟车内的裴行远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突然有人往马车放箭。”
宇文渊看了一旁的苏卿兰一眼。
这些话,正是刚刚苏卿兰已经对他说过的,完全可以应证得上。
他道:“你接着说。”
宇文晔道:“放箭的不止一人,也不止一处,押送的护卫立刻去追捕这些刺客,而街上的百姓也都乱了起来,就在此时,又有一伙刺客趁乱从对街的酒楼里冲出来,趁着那些护卫离开的时候,想要直接刺杀马车上的裴行远。直到这个时候,儿臣才派人过去。”
说完,他加重口气道:“否则,裴行远已经死在那些刺客的手里!”
这时,一旁的楼应雄道:“说不定,这些刺客就是裴行远的同党,是王岗寨的逆贼,他们杀他,不过是内讧,灭口而已。”
宇文晔道:“裴行远自入狱以来,可有交代只字片语?”
楼应雄一怔,无言可答,闫少煊沉沉道:“没有。”
宇文晔道:“既然没有,灭什么口?”
“……”
“况且,这伙刺客出现之后,姜洐和梁又楹才出手的,而他们出手,也是在对付这些刺客,从他们的手下救下了裴行远。可见,他们是两路人马,一路为杀,一路为救。”
说着,不等任何人反驳,宇文晔立刻抬头看向宇文渊,道:“父皇明鉴,儿臣的确在场,儿臣的人也的确出手,但只是为了保护人证免遭杀害,并无不轨之举。”
“……”
宇文渊没有说话,目光慢慢从他的脸上,移向了自己面前的卷轴。
这便是刚刚那些护卫回来请罪的时候,下面的人问审清楚送上来的供词,人虽然多,却也是众口一词,在一开始,的确是有一批人要刺杀裴行远,引得那些护卫和周围的百姓乱起来之后,突然有人从埋伏的酒楼里冲出来,要置裴行远于死地,然后,便有人出手救了裴行远,其中一路便是秦王的手下,之后出现的一男一女趁乱带走了裴行远。
两边的口供和说法,完全对的上。
但,这件事的确太过复杂,他需要厘清思绪,不能偏听偏信。
就在宇文渊沉默着当口,楼应雄突然上前一步,生气的说道:“皇上,不论如何,裴行远和王岗寨的人勾结是真,王岗寨的逆贼救走他也是真,汤泉宫一案真相就在此。此事断不能轻饶!”
第915章 另有隐情
就在宇文渊沉默着的当口,楼应雄突然上前一步,生气的说道:“皇上,不论如何,裴行远和王岗寨的人勾结是真,王岗寨的逆贼救走他也是真,汤泉宫一案真相就在此。此事断不能轻饶!”
“……”
“而且,裴家的人也应该一并——”
他的话没说完,宇文晔打断道:“楼将军,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
楼应雄冷冷道:“秦王殿下,事情还不简单吗?”
“……”
“裴行远与王岗寨的逆贼相识,又在汤泉宫密会逆贼,想要谋害皇上,事发之后被关入大牢;今天,因为陛下要提审他,这些人趁乱将他救走,这已经是他勾结王岗寨逆贼的铁证!”
宇文晔道:“裴行远与王岗寨的人相识,这一点他没有否认,本王也不会替他否认;甚至,本王还可以告诉你们,本王见过那个梁又楹。但相识就一定是勾结吗?”
没想到他在这个时候直接说出自己跟梁又楹相识,楼应雄顿时一惊。
这似乎是秦王自事发以来出现的一个最大的一个破绽,可正因为是大“破绽”,楼应雄一时间反倒失去了反应,只睁大眼睛看着他,还没理清思绪如何开口,宇文晔已经接着说道:“况且,本王今天目睹了一切,那王岗寨的人,应该原本没打算救他。”
宇文渊立刻道:“什么意思?”
宇文晔转头对着他,沉声道:“父皇,刚刚闫尚书说,就在押送裴行远的马车刚刚离开刑部大牢之后,立刻就有一男一女要闯入大牢救人,这一男一女,自然就是王岗寨的姜洐和梁又楹。”
宇文渊轻轻的点了点头。
实际上,在宇文晔和商如意回来之前,他不仅得到了刑部那边消息,还让苏卿兰辨认了刑部那边传过来的画像,确认想要闯入大牢的就是那两个人无误。
宇文晔立刻说道:“他们在裴行远被押走之后闯入大牢,自然是为了救那个姜愚。这,也是姜洐为人子的孝道。”
听到“孝道”二字,宇文渊又点了点头。
宇文晔接着道:“既然是在裴行远被押走了之后才去救姜愚,可见,救裴行远根本不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之中。”
宇文渊的眼睛亮了一下。
刚刚在听到刑部传来的消息的时候,他勃然大怒,尤其听说这两个人又一次逃脱了追捕,更是气得将御案上的香炉都砸了,却在盛怒之下也感到了一点隐隐的蹊跷。
宇文晔这样一说,他也明白过来——是时间上的问题。
他们选择先去闯大牢救姜愚,如果真的劫狱成功,这两个人肯定会立刻离开长安城,断然没有时间,还带着一个老态龙钟的姜愚再去救裴行远的道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