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一儿媳 第1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紫微宫,大殿内。
  虽然外面是一片皑皑雪景,落雪纷纷,冻得宫墙内来往做事的宫人一个个瑟瑟发抖,可是,在这暖坞当中,却是温暖如春,甚至有几株专属于春天的艳色绽放,让人恍惚感觉置身三春。
  而在这样的融融暖意当中,楚旸正穿着一身单薄的长衫,飘然如仙子,斜靠着坐在巨大的卧榻上,身侧堆积如云的是五颜六色,极尽奢华的织锦被,簇拥在一起如同一朵巨大的牡丹,而他,就闲闲的卧在牡丹花蕊中,脚边还有一只雪白的波斯猫,在用毛茸茸的尾巴轻抚着他的脚踝,舒服的感觉让他微眯起细长的凤眼,几乎快要睡过去。
  可是,他并没有真的入睡。
  因为就在屏风的另一边,王绍及将今天东都城内发生的事一一禀报。
  而最重要的一件,自然就是率领朝廷两万大军准备前往征讨兴洛仓的宇文晔,已经出城,出发了。
  楚旸眯着眼睛,懒懒道:“他,走得这么利落吗?”
  站在屏风前的王绍及一怔。
  他下意识的抬头想往里看一眼,但,半透明的屏风只能让他勉强看清里面的人影,却看不清天子脸上变化莫测的神情,更不可能看清天子真正的心意。王绍及迟疑了一下,轻笑道:“是,他走得很利落。”
  “那,这场仗,他能赢得利落吗?”
  “……”
  暖坞内出现了一阵异样的宁静,尤其是在地板下尚有潺潺流水声,反倒更衬得这一刻的宁静有些诡异。
  半晌,王绍及轻笑了一声,道:“别的将军出征打仗,看天时地利人和,可这宇文晔出征打仗,还得看他的心。”
  “他的心,跟这场仗的输赢有什么关系吗?”
  王绍及冷笑着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却满脸透着森森寒气,幽幽道:“他对皇上有多忠心,这场仗,就能赢得多快。”
  “……”
  “反之,若他对皇上有异心——”
  楚旸忽的睁开双眼。
  他虽然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睁开双眼而已,可原本卧在他脚边的那只波斯猫却突然受惊,竖着毛从卧榻上一跃而下,蹿到角落里三两下不见了踪影。
  “如何?”
  “那这场仗,怕是很难赢得了了。”
  楚旸那张俊美无俦的脸上仍是森冷的神情,沉默半晌,他慢慢说道:“朕已经如此信任,如此厚待他们宇文家,若宇文晔还有异心,还不能为朝廷尽忠,那——天地都不能容他了。”
  王绍及低着头拱手道:“天地不容,那是天地的事。”
  “……”
  “可陛下身为天子,切不能被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谋算,否则,江山社稷,何以为继?”
  楚旸微微眯起双眼:“你这话,什么意思?”
  王绍及又上前了一步,他的声音,几乎已经透过半透明的屏风直接传到了楚旸的耳边:“这一次,朝廷只给了他两万兵马,就是要逼着盛国公再加码。只要盛国公加派兵马,朝廷才有可能夺回兴洛仓,而盛国公的人马也会在这一战中折损,这对朝廷而言,是一石二鸟的万全之计。”
  “……”
  “可是,直到今天宇文晔出城,他的手下,也只有朝廷给他的那两万兵马。”
  楚旸的目光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清醒:“这意味着什么?”
  王绍及道:“这意味着,对他们来说,朝廷的胜败,兴洛仓的归属,都不及他们宇文家的兵马重要。”
  说到这里,他又上前了一步。
  “皇上想想,他们要这么多兵马来做什么?有兵马,不去对付朝廷的叛贼,不去征讨王岗军,那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楚旸的面色渐渐沉了下来,道:“你是说,他们家保存实力,一兵一卒都舍不得拿出来,是为了将来要对付朕?”
  王绍及的眼中露出了一丝阴冷的光:“陛下,微臣不敢妄言。”
  “……”
  “但人心,不可不防啊。”
  楚旸皱着眉头沉思半晌,道:“可是,他已经领兵出发,这个时候,还能怎么防他?”
  王绍及压低声音道:“陛下,再少的兵马,粮草也是命门。”
  楚旸的眼睛一亮:“你要朕,扣押他的粮草?”
  “倒也不是扣押,”
  王绍及道:“陛下,宇文晔本来就是去攻打兴洛仓,那是我大业王朝最大的粮仓。若他能打得下来,那粮草不是源源不断吗?何须朝廷再调拨粮草?”
  “……”
  “若他打不下来,那朝廷再往他那里送粮草,也不是养虎为患吗?”
  楚旸点了点头:“有理……”
  他又想了想,立刻道:“兴洛仓离东都不远,王绍及,这一次的战事你给朕盯紧了,若宇文晔有任何不轨之举——”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但王绍及已经读懂了自己想要的意思,立刻上前一步道:“皇上请放心。”
  “……”
  “若宇文晔有任何行差踏错,微臣绝不让他活着回到东都!”
  第198章 惨败
  千里冰封,雪落无声。
  无数的鹅毛大雪落在缓慢流淌,几乎不见任何水纹的洛河上,簌簌声响反倒更衬得这条河谷寂静如斯。
  而在河岸一侧,宽大的浅滩上,此刻安札了一个巨大的军营,无数的营帐在河岸上耸立,栉次鳞比排列整齐,好像棋盘上落下的黑白棋子,等待着执棋人那双翻云覆雨手。
  这里,便是宇文晔的军营。
  他率领的两万人马沿洛河一路东进,一直走到了洛口渡,在离黄土岭最近的地方安营扎寨,虽然只是一个临时营寨,却也是旌旗猎猎,刁斗森严,令人望之生畏。
  这是他们驻扎在这里的第二天。
  一大早,众人还在河滩上生火做饭的时候,宇文晔已经从巨大的营帐中走了出来,慢慢在河滩上踱步,一直走到河岸边,一股生冷的水汽迎面扑来。
  他看了看脚下几乎凝滞的水流,再抬头,看向了河对岸。
  北岸一片苍茫雪景,山岗,峰岭,沟壑,早就被下了数日的白雪覆盖,几乎分不清高低远近;而不论寒风如何呼啸,山岭间也不见一只雀鸟飞过,整个天地仿佛变成了一幅静默的,素白的泼墨画,入目所见,只有无边无际的银装素裹。
  皑皑雪景延伸至远方,直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
  “千峰卧白雪,万岭常崔嵬。”
  正当他轻叹的时候,身后的军营中突然响起一阵喧闹声,打破了浅滩上的平静。
  宇文晔转过头去,只见几个送饭的兵卒被叫骂着从一个巨大的帐篷里退了出来,随即,几只碗碟也跟着飞了出来,里面盛的粥菜泼了一地。
  宇文晔微微蹙起眉头。
  穆先从旁走了出来,低声道:“公子——”
  宇文晔侧过脸:“在军中,没有公子。“
  穆先一听,忙改口道:“大将军。”
  “那边,什么事?”
  “那个太监,他又在找事了。”
  “……”
  “他硬说军中的饭食都是猪食,要让伙头兵给他准备十菜三汤,而且,全都是宫中的佳肴。”
  “……”
  “大将军,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军中作威作福,连大将军的话都不听,军中早有怨言,再这样下去,这场仗还怎么打?”
  宇文晔沉默半晌,淡淡道:“他是皇帝陛下亲封的监军,有督查兵马的权力;况且,他随行还带着十几个太监,和一队禁卫军保护他,本将军也管不了他。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吧。”
  “这——”
  穆先心有不甘,但也无话可说,只能叹了口气,退下了。
  不一会儿,伙房果然又送了几个食盒去到那个帐篷里,这一次,总算没有再被打骂出来,只是,一顿饭吃完,那些精美的饭食也不过动了一两筷子,就被人拿出来扔到了河滩上。
  周围的士兵看到,都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身着华贵狐裘,面色倨傲的太监才慢慢悠悠的从帐篷里走了出来。
  他正是这一次出征的监军——寇匀良。
  此人大概三十来岁,生得白胖,显然是平日里养尊处优,又懒散傲慢,这一路上不停的给宇文晔找麻烦,尤其是在沿着洛河行军之后,不是嫌累就是嫌脏,甚至要在军中坐轿子走,原本东都离兴洛仓的距离不过数十里,却被他拖着硬生生的走了三天才刚到此地,军中早已经有了不满的声音,却也拿这位天子亲封的监军无可奈何。
  此刻,他酒足饭饱的走出来,优哉游哉的逛了一会儿,看到河岸边高大的身影,立刻走上前来:“大将军。”
  宇文晔转身对着他一拱手:“寇大人。”
  寇匀良道:“大将军怎么还不发兵啊?”
  宇文晔道:“寇大人知道要往什么地方发兵吗?”
  寇匀良一愣,再抬头看向北岸,其实在昨天过了洛口渡的时候,他就看到北岸的苍茫雪景中明显高出河谷一大片的山岭,便知前方是绵延数十里的黄土岭,而在叠峦中,隐隐能看到高耸的城墙,正是之前朝廷在此地所筑的仓城的城墙。
  寇匀良伸手指着那城墙道:“我都看到仓城城墙了,大将军直接发兵打下来不就行了?”
  宇文晔冷冷道:“那,寇大人看到路了吗?”
  “这——”
  寇匀良一愣,又往前走了几步,仔细分辨,的确没有在雪景中看到任何一条通向山上的路。
  宇文晔道:“这兴洛仓之所以选址在此,就是因为这里只有一条上山的路,在此地看不到,是因为山道狭窄,需要过了渡口才能看到。而即便看到了,那道路宽不过丈余,仅容骡马驾车通行,我们的人马想要通过,不惊扰王岗军是不可能的——但凡一靠近,立刻就会招来他们的反击。”
  寇匀良冷冷道:“大将军这话的意思是,咱们到了这里,反倒不打了?”
  “……”
  “若不打,那皇上派你来干什么?”
  宇文晔道:“寇大人,打仗,得计划周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