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凤至一笑:“有何不可?”
  儒家有其历史局限,它让等级固化,压制个性,轻视女性和 工商科技,在社会近代化转型过程中成为批判的对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强调和 谐、秩序、忠孝的理念有利于维持农业文 明的稳定。
  儒家的入世精神、伦理本位、家族观念、教育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
  刚刚经历傻大儿偏向 儒家的嬴政龙颜小怒:“荒谬。”
  ……
  第48章 士民咸怨陛下
  儒家的好处始皇帝知道吗?
  他 当然知道。
  大秦以法治国, 也以法家为尊。但始皇帝在朝中设置了博士一职,本身就是在给儒家提供机会。
  朝廷礼仪、祭祀等制度仍需儒家支撑。
  泰山封禅之时,始皇帝便询问 过儒家关于封禅礼仪的问 题。
  只不过齐鲁儒生各自争辩, 又拿不出一个令秦始皇满意的答案。
  算是踢翻了他 递过去的橄榄枝了。
  明面上,秦对儒家仍旧是排斥和压制的。
  但就像始皇帝对扶苏所 言, 他 并非对其余诸家弃之不用。
  大秦管理天下的底层逻辑当中,也有儒家思想的渗透。不然儒家也不会轻易就与三老 联合。
  法家为体, 百家为用。
  不外如是。
  始皇帝纵然心中恼怒, 却也深知儒家那一套君臣秩序和礼法很好用。
  身为帝王, 他 知道什么对国家、对朝堂、对天下、对自己有利。他 也从来不会固步自封,他 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坚守自己的决定 。就譬如在面临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抉择时, 纵然朝堂上下无数人反对,他 依旧坚定 自我。
  他 生气的点在于扶苏对儒家的维护, 扶苏自己把自己放在被礼法和规矩束缚的位置,完全 没有懂得自己任命他 做事的深意。
  以农为本,他 又令扶苏推广农事。还不够明显吗?
  儒家都 已经明了了,扶苏却这 般行事, 嬴政实在是有些无力。
  他 发现自己无能 为力的事情竟然有这 样一件——教孩子。
  真 是稀奇。
  他 忽而有些颓然,往林凤至处一望,这 人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并未因为他 甚少泄露的怒气而害怕。
  嬴政也为自己这 一想法笑了。
  害怕?神使岂是凡人。这 世 间谁都 会怕他 ,唯有她 不会。她 看他 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皇帝、一个生杀予夺的帝王,更像是什么传说中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她 的面前了。她 看他 的眼神,有时候甚至会有些悲悯。
  如果他 没有意会错误的话。
  始皇帝不便对他 人诉说的一切忽然有了一个倾泻口。
  他 跽坐上首,凝视着林凤至那张年轻的脸庞,他 缓缓开口:“扶苏, 过仁近懦。朕将推广冬麦一事交予他 ,本想试试他 的成色如何,却不想叫朕发现了他 不堪为帝的弱点。”
  说到这 里,始皇帝漠然,冠冕微动:“为君者最忌讳赏罚不明和感情用事。他 都 做了。”
  扶苏推广冬麦,只赏无罚。
  对于儒家堪称僭越的举止,他 一来无从察觉,这 是失职。二来,知晓之后竟为他 们求情。
  儒家要挖的是大秦的江山啊。
  始皇帝实在不能 理解。
  林凤至听罢扬了扬眉,她 是知道扶苏的计划,却不知道他 如何实施。看来他 不仅没完成始皇帝的考验,反而让始皇帝对他 更加失望。
  不过,扶苏真 有那么不堪吗?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林凤至说道:“据我所 知,许刍等人对扶苏公 子有诸多赞誉。何至于让陛下如此失望?”
  林凤至有些狐疑,继承人的问 题不是已经探讨过了吗,怎么如今又旧事重提?
  许刍等人跟随扶苏上山下地,走遍了关中。初时对扶苏还有些微的不满,后面却是慢慢被扶苏折服。
  农家是务实的学派。
  林凤至从他 们的言语中听见 了扶苏的改变。他 们说,扶苏浑然如同老 农,能 精准地辨认不同的麦种。这 种知识绝非临时恶补,而是长期观察积累。
  他 甚至亲手参与沤肥、验看土壤的情况。起 初大家都 以为他 这 般的天皇贵胄是作秀,哪知他 是真 的每日都 在坚持。
  在麦苗抽芽时,他 也彻夜不眠地观察。
  农家弟子们认可这 位懂稼穑肯吃苦的贵公 子。
  林凤至想了想,倒也理解始皇帝的情绪了。庞大帝国的发展,不能 仅仅依靠所 谓的仁德。若只有仁德,缺乏必要的权谋和铁腕手段去制衡和约束甚至清除威胁皇权的势力,那么社会秩序必将混乱。
  林凤至借着冬日难得显露的阳光瞧了瞧始皇帝的脸色。
  也许这 些日子坚持做五禽戏,又加之科学的作息和饮食,他 的面容红润有光泽,看起 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林凤至又说道:“陛下是想知道什么?”
  始皇帝眸光一动。
  作为当事人,他 十分清楚自己身体的变化。人到中年不由己,即便他 精力高 ,他也渐渐感受到身体的疲乏。更何况他 工作强度大,又服食丹药,久而久之易感焦躁不安、案牍劳形。
  他 明显感觉到自己近几个月来气血调和、心境宁和,身体也越来越康健灵活,关节和背痛也消失不见 。虽然处理政务的时间比之前短,但效率却高 了。
  “神使,若是真 将大秦江山交予扶苏,他 能否撑得起?扶苏仁厚正直,有储君之德。但其性 过柔,不谙帝王之术,常怀妇人之仁。”嬴政垂下眼眸,缓缓道:“这 天下,还须由朕执掌。还请神使,授予我长生术法。”
  林凤至呆滞了两秒,意识到始皇帝的意思之后缓缓无语。
  陛下的燕国地图未免太短了。
  这 来才说几句话。
  扶苏之事或许烦忧,但真 正想要的恐怕是长生术法。连朕都 不称了。
  啧啧啧。
  她 委婉道:“骊山帝陵汇聚天下枢机,我尚未参透。我也早已说过,我肉体凡胎,无法致陛下以长生。再 则,陛下不是体悟到关键了吗?那陛下做到了吗?既然做到了,那何必问 我。若是没有做到,那更不必问 我。”
  林凤至逛骊山几个月了,自己都 还未找到回家路,哪儿有心思搪塞他 。
  她 自以为委婉,实则不然。
  她 想到此处,心情也不大愉悦。看着始皇帝将信将疑的神情,咬了咬牙,估摸着他 的心理承受能 力,赫然决定 给他 下点猛药,让他 没有闲心再 在长生之事上纠缠。
  “听陛下的语气,仿佛并不喜欢儒家。”
  始皇帝默然不语。他 这 个人颇有些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想要让他 活得好好的,厌恶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他 立刻死掉。
  对于欣赏、需要的人才,他 可以给予无上的恩宠和权力,在自身弱小、需要吕不韦的时候,他 可以口称仲父。当吕不韦成为他 亲征的阻碍,他 也可以毫不犹豫地罢免他 。
  儒家是诸子百家中较为强盛的一支,儒家思想中所 谓“仁政”、“复古”的理念与他 采取的措施形成直接的冲突。
  嬴政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他 又没有将儒家的经典销毁,更没有将儒家的人杀掉。儒家不插足扶苏种麦一事,他 自觉自己还会继续包容。
  毕竟朝臣之中不能 只有一种声音。
  他 也感觉到了大秦治下的暗涌。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儒家?”林凤至又问 。
  始皇帝薄唇微启:“自是按大秦律法行事。为首者坑之咸阳、夷三族。其余从者,妖言乱政,杀之。”
  温暖的室内也无法消弭始皇帝冰冷的杀意。
  林凤至猝然警觉,这 何尝不是一种“焚书坑儒”。
  始皇帝看见 她 的神情,他 抬手摁了摁太阳穴:“神使觉得朕不该这 么做吗?大秦律法如此。”
  林凤至坚定 地摇了摇头 ,她 说:“不该。”
  她 想起 了骊山陵墓中服役的千千万万个人,想起 那个年龄未到身高 到了的少年,想起 许刍他 们休息时提及的黔首们要缴纳的泰半赋税,想起 千灵县那个因为缴纳鸡羽不足而惆怅的巴人,想起 相里墨中郁郁不得志的墨家弟子......
  她 再 一次说道:“不该。”
  始皇帝眼中聚起 些许冷意:“大秦律法如此。”
  “便国不法古,治世 不一道。这 还是陛下告诉我的。”林凤至站起 身,活动着自己略微僵硬的手脚,她 毫不畏惧地盯着始皇帝的双眼,语速很快:“我从前只告诉陛下,大秦二世 而亡,还未曾告知过陛下缘由,想来陛下还以为是自己仓促离世 而奸臣逆子作乱。”
  始皇帝纵然已经知道大秦二世 而亡,再 一次听到,心中也不由得紧了一紧。
  他 安静地看着林凤至,等待她 石破天惊的一语。
  “大秦,是通过对六国的军事征服而建立起 来的国家。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大的国土。如何治理这 样的一个国家,且又没有可以借鉴的治国经验,对陛下、对大秦朝臣来说,都 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