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宁王哑然失笑,心想却与这小女郎探讨不了那般复杂之事,只顺着她话答了句:“正是呢……”
又听她迟疑着、羞赧不堪地说道:“……若菀菀也……馋……馋阿哥身子,便是真真……喜欢……喜欢阿哥了罢?!”
宁王又一次被她大胆得几乎要令人起飞的虎狼之词慑住心魂,霎时间浑身肌肉一块块膨结……他忍着浑身燥热,将身上衣衫一件件除尽,在那烛光灯影下,他那副遒然劲健的躯体直如雕石琢玉。
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扶住菀菀左腿,一个翻身压住她娇躯,胸间喷火般灼然吐息,问她道:“那么菀菀……馋么?馋阿哥……身子么?”
菀菀那只如小恶魔一般的小手紧紧握住了他,双眼亮晶晶地、上上下下地看着他,看他那身蜜蜡色缎子般光润的肌肤、肌肉线条尽显的阔长身段,点点头道:“馋呢……你可……别再问我……喜不喜欢阿哥了……”
便因了菀菀这句“馋阿哥身子”的惊世骇俗之言,那宁王如何还能忍得住,只一个沉吟,当下便将她轻轻一个翻转,呈了个趴伏之姿,伸手取个狼皮褥垫,叠高了置于她身下,颤声说了句:“阿哥……这便替菀菀……解馋……”
这一夜,戈壁白骨峡滩,滩石嶙峋,风穿峡孔,春寒料峭。
宁王与菀菀的加厚牛皮毡帐内,却满是春情荡漾,情浓谷欠酽,风骤雨急,云卷又舒,舒而复卷,再三再四,再五再六,莫可名状……
那宁王确如菀菀那“虎狼之词”所说,真个是“馋”,也真个是为了那份“馋”,无所不用其极地开发于她。因要顾忌她腿上伤口,却是想尽了法子、摆尽了姿势,终究是也替那原本只是说说,却未及料到逗引出真正那只宁王“虎狼”的菀菀,解了馋!
何止替她解了馋,实在是将她各种翻卷折叠,折腾到精疲力竭地瘫软在地,告饶又告饶,承认了无数回“真真是解了馋了”,才终于了事。
待二人相拥着睡去,天空已然泛白。
徐菀音醒来时,宁王自然是又已不在身边了。日头升得老高,早已驱走了夜晚时的彻骨寒意,将她的牛皮毡帐烘得暖洋洋的。
她方在毡帐内将自己衣包内的衣裳取出换了上身,便听紫珏的声音在帐外问道:“王妃娘娘可醒了?紫珏可能进来给娘娘换药?”
她应了声“快请进来吧”。紫珏从外头掀了帐帘进来,满脸明媚的笑容。她放下手中医包,笑眯眯地对着徐菀音福了一福,道声:“王妃娘娘万福金安!”
徐菀音忙道:“紫珏姐姐免礼……”朝外头望了一眼,“王爷他,在外头么?”
紫珏面上笑容更显欢快,脆生生地答道:“回王妃娘娘,宁王殿下在外头与孟先生等人谈事呢……”朝徐菀音瞄过来一眼,见她听闻此话后,明显放松了些,又朝她凑过来些,小声说道:“殿下好生气派,又好生欢喜!今早他出帐后,那嘴角笑意便未见停过……从前紫珏也见过殿下,却从未见过殿下如今日这般……神采飞扬、器宇轩昂,竟如满天下的阳光都汇聚到他身上了呢!”
当下蹲跪在徐菀音身前,刚撩了她裙摆,便是一怔,只见她娇嫩细白的双腿上,随处可见深深浅浅的红痕。
紫珏毕竟是紫珏,那怔愣只是极短的一瞬,立时被她隐去,随即神色如常地保持着微笑,取出医包物事,替徐菀音的伤口换起药膏来。
徐菀音却是未及料到,自己腿上竟是这般的“罪证昭然”,霎时间闹了个大红脸,想要将裙摆牵过去遮一遮,却已是欲盖弥彰了。
-----------------------
作者有话说:幸福幸福[加油]
第165章 金
戈壁的烈日炙烤着白骨峡, 深蓝色的高天,竟丝毫没被那烈日照射得明亮一些,自顾自地只做了它自己——一块巨大的蓝色色块。
宁王李贽、孟远舟, 以及他带来的探矿师傅卓大, 正与工兵营的校尉曹兴站在一处高地上, 俯瞰着这片被认为蕴藏着黄金的荒芜峡谷。
一个月前, 宁王接到暗探来报, 道是秃鲁部通过中间人,与河西走廊南侧、与中原接壤的党项羌人一些部落取得了联系,用黄金和盐巴换取征北军及元熙朝边军的情报。
暗探抓住了一些秃鲁部人, 得知他们曾沿着西北戈壁一线捡拾金块, 并根据他们的描述, 画出了他们的拾金线路图。
宁王敏锐地觉着,这些人既能捡拾到暴露于地表的金块, 极有可能的是,西北戈壁自有金矿。
他加急传讯于孟远舟,请他寻来最好的探矿人。因而孟远舟此番前来,不仅送来了征北军急需的解毒药材,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卓大。
卓大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精瘦汉子,皮肤被风沙磨砺得如同老树皮,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手里握着一柄看似普通、却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寻矿镐, 腰间挂着皮囊,里面装着罗盘、试金石、小巧的鹤嘴锄和几个皮质水袋。
“王爷, 孟东家,曹校尉,”卓大翻身上了一匹稳健驮马, 对众人说道:“寻金矿便如老郎中诊病,须得‘望闻问切’,今日头一桩,便是跑马看山势。”
一行人骑马沿着峡谷边缘缓行。
“诸位请看,”卓大勒住马,指着峡谷走向,“此峡呈龙蛇走势,两侧山脊如同脊骨,这乃是矿脉可能依存的‘龙骨’。再看这岩层,”他指向一处裸露的断面,“层次分明,色带杂乱,尤其这赭红与青黑交织之处,往往是金石伴生之兆。”
他随即与几名工兵一道,在几处他认为有“苗头”的岩壁上,以铁钎敲下样本,仔细观察断口和晶粒。
众人又行至谷底干涸的河床。卓大跳下马,抓起一把砂砾,在掌心细细捻磨,又凑至鼻尖嗅闻。
“此地砂砾棱角已被磨圆,说明曾是古河道。金重,常沉积于河道转弯处的内侧、或水流平缓的‘簸箕地’。”
卓大转头看向周边零星生长的几丛骆驼刺和怪柳:“这些植被根系深,能汲取地下深处水脉,若其长势异于周边,或叶片呈现不寻常色泽,其下或有特殊矿质。”
他又从一处岩壁上抠下些苔藓,用指甲刮擦壁上氧化锈迹,说道:“这些都可能是地下金属的信号……”
过午之后,阳光最烈时,卓大开始动用他的“家伙事”。
他使用罗盘,以其指针被扰动之幅度,来确定地下大型金属矿藏方位。
接着,他取出一把特制重锤和一根长钢钎,选准一处他认为岩层有异的地点,让工兵将钢钎打入地下数尺,随即俯身,将耳朵贴近露出地面的钢钎顶端,示意另一名工兵用重锤敲击钎尾。
此番作为乃是“听音辨石”,卓大解释道,“声音沉闷空洞,下或有裂隙或空洞;声音坚实清脆,则岩层完整;若带有特殊的金属回响……那便值得深究了!”
快到黄昏时分,卓大掏出一块淘金盘,在古河道几处选点,取砂砾和水,在盘中熟练地摇晃、漂洗,随后仔细检查盘底残留的黑色重砂,用放大镜观察,偶尔能见到细微的、闪烁的金色颗粒。
他展示给宁王看,“这金砂虽细小,却证明此地确有金源。秃鲁人能捡到大块的金,便是从这样的金源被水流冲刷、富集而成。”
宁王静默无声地跟随着卓大,在这茫茫戈壁之上跑马整一日,到卓大终于说出那句“此地确有金矿”,且“下一步需进行深部探槽开挖,甚至打出浅井,以最终锁定主矿脉位置、规模及品位。”宁王心中已隐约铺开了另一幅世势之局。
宁王原本并不试图扩延自己的野心。
他原本打算安守于宁王这个头衔之下,恪守臣节,替新皇元熙帝扫平北疆之患,并为元熙新朝效以武力,再立军功。
可是近月余以来的朝局,不断挑战他原本安定的神经——
先是他曾经名义上的岳丈、礼部尚书崔璞,孜孜以求于替女儿崔氏清算宁王悔婚的这笔账。虽未明火执仗,却借了他在朝中的职权和人脉,先是试图在宗室玉牒上排除宁王妃徐菀音;又发动清流舆论,指使门下御史言官及清流文人,频频上书甚而刊印、散布言论,抨击宁王停妻再娶、军中纳妃有损国体;并以“程序问题”、“需斟酌礼制”为名,拖延朝廷对宁王妃徐菀音应有的相应赏赐,例如诰命、冠服、仪仗……等。
而朝廷对于崔璞如上这些举动,竟采取听任与拖延的态度。在宁王几次从军中上书告询此事时,都由中书回以推诿之辞!
再是前不久,宁王得报,菀菀之父徐渭被从岭南郁林都督的任上调至京中,接任卫尉寺副职,掌管皇家器物,从一名封疆之吏,彻底变为了完全处于皇帝掌控之下的“天子家臣”。
又听她迟疑着、羞赧不堪地说道:“……若菀菀也……馋……馋阿哥身子,便是真真……喜欢……喜欢阿哥了罢?!”
宁王又一次被她大胆得几乎要令人起飞的虎狼之词慑住心魂,霎时间浑身肌肉一块块膨结……他忍着浑身燥热,将身上衣衫一件件除尽,在那烛光灯影下,他那副遒然劲健的躯体直如雕石琢玉。
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扶住菀菀左腿,一个翻身压住她娇躯,胸间喷火般灼然吐息,问她道:“那么菀菀……馋么?馋阿哥……身子么?”
菀菀那只如小恶魔一般的小手紧紧握住了他,双眼亮晶晶地、上上下下地看着他,看他那身蜜蜡色缎子般光润的肌肤、肌肉线条尽显的阔长身段,点点头道:“馋呢……你可……别再问我……喜不喜欢阿哥了……”
便因了菀菀这句“馋阿哥身子”的惊世骇俗之言,那宁王如何还能忍得住,只一个沉吟,当下便将她轻轻一个翻转,呈了个趴伏之姿,伸手取个狼皮褥垫,叠高了置于她身下,颤声说了句:“阿哥……这便替菀菀……解馋……”
这一夜,戈壁白骨峡滩,滩石嶙峋,风穿峡孔,春寒料峭。
宁王与菀菀的加厚牛皮毡帐内,却满是春情荡漾,情浓谷欠酽,风骤雨急,云卷又舒,舒而复卷,再三再四,再五再六,莫可名状……
那宁王确如菀菀那“虎狼之词”所说,真个是“馋”,也真个是为了那份“馋”,无所不用其极地开发于她。因要顾忌她腿上伤口,却是想尽了法子、摆尽了姿势,终究是也替那原本只是说说,却未及料到逗引出真正那只宁王“虎狼”的菀菀,解了馋!
何止替她解了馋,实在是将她各种翻卷折叠,折腾到精疲力竭地瘫软在地,告饶又告饶,承认了无数回“真真是解了馋了”,才终于了事。
待二人相拥着睡去,天空已然泛白。
徐菀音醒来时,宁王自然是又已不在身边了。日头升得老高,早已驱走了夜晚时的彻骨寒意,将她的牛皮毡帐烘得暖洋洋的。
她方在毡帐内将自己衣包内的衣裳取出换了上身,便听紫珏的声音在帐外问道:“王妃娘娘可醒了?紫珏可能进来给娘娘换药?”
她应了声“快请进来吧”。紫珏从外头掀了帐帘进来,满脸明媚的笑容。她放下手中医包,笑眯眯地对着徐菀音福了一福,道声:“王妃娘娘万福金安!”
徐菀音忙道:“紫珏姐姐免礼……”朝外头望了一眼,“王爷他,在外头么?”
紫珏面上笑容更显欢快,脆生生地答道:“回王妃娘娘,宁王殿下在外头与孟先生等人谈事呢……”朝徐菀音瞄过来一眼,见她听闻此话后,明显放松了些,又朝她凑过来些,小声说道:“殿下好生气派,又好生欢喜!今早他出帐后,那嘴角笑意便未见停过……从前紫珏也见过殿下,却从未见过殿下如今日这般……神采飞扬、器宇轩昂,竟如满天下的阳光都汇聚到他身上了呢!”
当下蹲跪在徐菀音身前,刚撩了她裙摆,便是一怔,只见她娇嫩细白的双腿上,随处可见深深浅浅的红痕。
紫珏毕竟是紫珏,那怔愣只是极短的一瞬,立时被她隐去,随即神色如常地保持着微笑,取出医包物事,替徐菀音的伤口换起药膏来。
徐菀音却是未及料到,自己腿上竟是这般的“罪证昭然”,霎时间闹了个大红脸,想要将裙摆牵过去遮一遮,却已是欲盖弥彰了。
-----------------------
作者有话说:幸福幸福[加油]
第165章 金
戈壁的烈日炙烤着白骨峡, 深蓝色的高天,竟丝毫没被那烈日照射得明亮一些,自顾自地只做了它自己——一块巨大的蓝色色块。
宁王李贽、孟远舟, 以及他带来的探矿师傅卓大, 正与工兵营的校尉曹兴站在一处高地上, 俯瞰着这片被认为蕴藏着黄金的荒芜峡谷。
一个月前, 宁王接到暗探来报, 道是秃鲁部通过中间人,与河西走廊南侧、与中原接壤的党项羌人一些部落取得了联系,用黄金和盐巴换取征北军及元熙朝边军的情报。
暗探抓住了一些秃鲁部人, 得知他们曾沿着西北戈壁一线捡拾金块, 并根据他们的描述, 画出了他们的拾金线路图。
宁王敏锐地觉着,这些人既能捡拾到暴露于地表的金块, 极有可能的是,西北戈壁自有金矿。
他加急传讯于孟远舟,请他寻来最好的探矿人。因而孟远舟此番前来,不仅送来了征北军急需的解毒药材,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卓大。
卓大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精瘦汉子,皮肤被风沙磨砺得如同老树皮,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手里握着一柄看似普通、却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寻矿镐, 腰间挂着皮囊,里面装着罗盘、试金石、小巧的鹤嘴锄和几个皮质水袋。
“王爷, 孟东家,曹校尉,”卓大翻身上了一匹稳健驮马, 对众人说道:“寻金矿便如老郎中诊病,须得‘望闻问切’,今日头一桩,便是跑马看山势。”
一行人骑马沿着峡谷边缘缓行。
“诸位请看,”卓大勒住马,指着峡谷走向,“此峡呈龙蛇走势,两侧山脊如同脊骨,这乃是矿脉可能依存的‘龙骨’。再看这岩层,”他指向一处裸露的断面,“层次分明,色带杂乱,尤其这赭红与青黑交织之处,往往是金石伴生之兆。”
他随即与几名工兵一道,在几处他认为有“苗头”的岩壁上,以铁钎敲下样本,仔细观察断口和晶粒。
众人又行至谷底干涸的河床。卓大跳下马,抓起一把砂砾,在掌心细细捻磨,又凑至鼻尖嗅闻。
“此地砂砾棱角已被磨圆,说明曾是古河道。金重,常沉积于河道转弯处的内侧、或水流平缓的‘簸箕地’。”
卓大转头看向周边零星生长的几丛骆驼刺和怪柳:“这些植被根系深,能汲取地下深处水脉,若其长势异于周边,或叶片呈现不寻常色泽,其下或有特殊矿质。”
他又从一处岩壁上抠下些苔藓,用指甲刮擦壁上氧化锈迹,说道:“这些都可能是地下金属的信号……”
过午之后,阳光最烈时,卓大开始动用他的“家伙事”。
他使用罗盘,以其指针被扰动之幅度,来确定地下大型金属矿藏方位。
接着,他取出一把特制重锤和一根长钢钎,选准一处他认为岩层有异的地点,让工兵将钢钎打入地下数尺,随即俯身,将耳朵贴近露出地面的钢钎顶端,示意另一名工兵用重锤敲击钎尾。
此番作为乃是“听音辨石”,卓大解释道,“声音沉闷空洞,下或有裂隙或空洞;声音坚实清脆,则岩层完整;若带有特殊的金属回响……那便值得深究了!”
快到黄昏时分,卓大掏出一块淘金盘,在古河道几处选点,取砂砾和水,在盘中熟练地摇晃、漂洗,随后仔细检查盘底残留的黑色重砂,用放大镜观察,偶尔能见到细微的、闪烁的金色颗粒。
他展示给宁王看,“这金砂虽细小,却证明此地确有金源。秃鲁人能捡到大块的金,便是从这样的金源被水流冲刷、富集而成。”
宁王静默无声地跟随着卓大,在这茫茫戈壁之上跑马整一日,到卓大终于说出那句“此地确有金矿”,且“下一步需进行深部探槽开挖,甚至打出浅井,以最终锁定主矿脉位置、规模及品位。”宁王心中已隐约铺开了另一幅世势之局。
宁王原本并不试图扩延自己的野心。
他原本打算安守于宁王这个头衔之下,恪守臣节,替新皇元熙帝扫平北疆之患,并为元熙新朝效以武力,再立军功。
可是近月余以来的朝局,不断挑战他原本安定的神经——
先是他曾经名义上的岳丈、礼部尚书崔璞,孜孜以求于替女儿崔氏清算宁王悔婚的这笔账。虽未明火执仗,却借了他在朝中的职权和人脉,先是试图在宗室玉牒上排除宁王妃徐菀音;又发动清流舆论,指使门下御史言官及清流文人,频频上书甚而刊印、散布言论,抨击宁王停妻再娶、军中纳妃有损国体;并以“程序问题”、“需斟酌礼制”为名,拖延朝廷对宁王妃徐菀音应有的相应赏赐,例如诰命、冠服、仪仗……等。
而朝廷对于崔璞如上这些举动,竟采取听任与拖延的态度。在宁王几次从军中上书告询此事时,都由中书回以推诿之辞!
再是前不久,宁王得报,菀菀之父徐渭被从岭南郁林都督的任上调至京中,接任卫尉寺副职,掌管皇家器物,从一名封疆之吏,彻底变为了完全处于皇帝掌控之下的“天子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