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她声音有些模糊沙哑:“你不吵……是我自己睡不熟。”
她看着他朝自己面颊伸过来的手,眼神中有些许躲闪之意,随即被他抚住凉凉的小脸,她觉出一阵暖意,颤抖着阖上眼皮,过了一会儿又睁开来,小声问他:
“王爷,你……你是要和我睡么?”
李贽被她问得一愣,还不知如何回答时,听她又说:
“柳妈妈说,你是我的夫君,该是要同我睡一处的……可是,我现下身子弱,还不能同你睡……”
原来那柳妈妈心疼菀菀这回所受折损过重,身子太弱,害怕那年轻的宁王耐受不住时,没有个轻重,会让菀菀雪上加霜。自己又显然不敢对宁王说出这些来,便闪烁其词地教菀菀,先拒绝与王爷同房。
李贽听得啼笑皆非,心道自己竟是被人看作了饿狼么?自己虽是惦记菀菀,确乎想时时刻刻与她在一处,却也知道她这回元气大伤,体子弱得根本经受不了任何,因而只是想来陪着她,抱抱她,哪有什么房事之想!
更何况,他与菀菀,便是先前心意相通时,也还并未越了雷池。他自己心中原本牢牢守了条红线,心想必得等到洞房花烛之时,待菀菀真正成了自己明媒正娶的新嫁娘,再安安稳稳地要了她。
如今阴差阳错的,借了旁人施在菀菀身上的阴谋诡计,从徐父那处将菀菀从名义上变作了自己的妻子。他虽是欢喜已将外部的限制打破了些去,自己心中却知,毕竟少了那么些礼法过节,暗自里实在愧对菀菀,觉着实则是亏欠了她。
更为关键处,乃是如今菀菀整个人儿的情状,竟是将前尘往事尽皆抛诸脑后,任事也不记得,一路成长积攒得来的人情世故、世间认知,好似也都被清了空,几乎回归到了孩童时期的菀菀一般……
此事最叫宁王矛盾犹豫。他看向菀菀时,仍如过去那般心潮澎湃、爱意横流,被她一举一动牢牢牵着心弦,甚而面对她时、身体上所能起的诸般反应,也一丝一毫也未见减弱,时时刻刻只想与她亲近,讨她欢心,令她也钟情于自己;
矛盾犹豫之处却在于,他如今对菀菀莫名生出些罪恶之感来,每每看向她时,他明明已是心动得不行,身体里涌出那股子翻滚的热浪,直要驱他过去抱她、亲她、抚摸她……;可被她澄澈无邪的眼眸看回一眼,他便隐隐约约有些恨自己,竟要不知耻地亵渎于她么?
此刻听她睡意朦胧地说着“我现下身子弱,还不能同你睡……”,突然间好生心疼她。又是自责,为何要将这“夫妻”身份强加于她,竟作成了她的一份负担!心里想着明日须得同柳妈妈澄清一下此事,一边柔声对菀菀说道:
“菀菀,你便是你自己,莫要去想你该当对我如何。你恐是不记得,你先前是唤我阿哥的,并非什么王爷。往后你还唤我作阿哥,你在阿哥这里,什么事都可以想、可以做,阿哥都会允你,更会助你……”
见她慢慢将眼眸睁得大了些看向自己,好似将这番话听入了心,宁王自己的一颗心,已是柔软得几能将她整个儿包覆起来,又在她耳畔加了一句:
“你只需知道,阿哥心里唯有你,只盼着你心里能再装进阿哥去,就如从前那般。”
-----------------------
作者有话说:宁王之爱,要多爱,有多爱!
第128章 闻
昨夜的雨, 将天空细细洗过一遍后,今晨的空气清冽新鲜得令人心神一振。
李贽昨晚在澄心院,坐在菀菀床沿, 一直伴她到她沉沉睡去, 才起身回了前院值房。
今日一早, 新雨后的晨曦将官廨的青砖地面染作一片肃穆的赤金色。公务正堂里, 一身玄色常服的宁王李贽, 立于一张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正与人细商几日后大军开拔的细节。
兵部侍郎与右卫将军就是否取道云中路之事争论不休。先前宁王还是世子爷时,曾带领一支不大的队伍北上突厥, 确曾取道云中路。然而此番乃是数万大军开拔, 云中路虽近百里, 但数万人直面戈壁绝地,水源补给等问题都需重新计议。
李贽正细看舆图上的标记, 眼神一瞟间,只见一个青绿色身影,悄无声息地从连接中院的月洞门旁掠过。
是菀菀。
李贽心中一动,长眉一蹙,菀菀怎的是一个人?
那青绿色身影绕过月洞门,沿着廊下,慢吞吞地朝后院方向过去了,像是百无聊赖的溜达, 又好似……迷路了一般。
年轻的宁王心中不由自主地滚过一阵闷雷,在大脑深处激出些混响, 搅扰得他有些心神不宁起来。
右卫官廨结构复杂,后院有伙房、马厩、有校场、甚至还有军医令处理杂务的廨房……她独自一人去那里做什么?
昨日柳妈妈说她曾跑去校场看人操练,又吵着要骑马……莫不是觉着那处好玩, 今日便又过去?却怎的不见有人陪着……今日晨间露重天凉,看她那身衣衫甚薄,怎经得起?……
一时间,宁王竟绕着心中菀菀转过好些念头。趁着度支郎中低头翻找文书的间隙,他极快地、不动声色地朝身后侍立的小厮友铭偏了下头。
友铭何等机灵,他自然也看到了从院里经过的徐菀音,见主子爷似有话说,忙凑过来悄声说道:“爷,可要小的去看看夫人去了何处?”
李贽点头低语:“别惊扰她。”见友铭转身要走,又加一句,“带上件氅衣。”
在这正堂内,一同商议军务的右卫将军和从血鸦卫过来的行军参谋,大约知道宁王将心爱之人携了随军之事,此刻见李贽不语,便都安静下来,默默候着。只剩那不晓事的兵部侍郎与度支郎中二人,眼神似也不大灵光,几乎要爬到那北疆舆图之上去讨论了。
幸喜没过多一会儿,友铭快步跑回,附耳告诉宁王,说夫人在军医廨房待下了,与军医令汪琥胥大人说话呢;又说已通知了柳妈妈过去照看,请王爷放心。
李贽点点头,菀菀的病情病案,前日已由军医令汪琥胥大人从杜名医处全盘接了过来。有汪大人照看着她,李贽自是放心。由是才又安心继续商议起军务来。
一场会商一直持续到午后时分,又听探马来报,道是突厥军使送了阔百汗最新的密函过来。宁王便连午饭也来不及吃,前往泸水大营,召集了已进驻大营的诸位副将、僚属等,与突厥军使会面。
待将突厥军使送走,时辰又已及夜。军营火头得了友铭的吩咐,早早将饭匣备妥送到营帐之中。待宁王处理完军务,掉头又要出营门时,友铭忙趋近来,一壁端上饭匣,一壁替主子爷收拾着文书等物事,说道:
“爷,您且先吃些,小的刚好给您说说夫人今日之事,夫人今日可忙了一日呢……”
这才将宁王劝住,坐下来大口吃着饭,叫友铭快说。
原来徐菀音今日确是忙碌。她本是有些百无聊赖的闲逛,逛至军医廨房时,见自己熟悉的汪大人在里头骂人,便好奇地走进去看热闹。
那汪大人气得胡须满脸飞,只因有个分装药材的手下,害怕开拔前完不成任务,竟自作主张地添了几个外来人手。结果药材是都装到一个个小袋子里了,却未留意裹贴标签。待那手下来验收时,只见满屋子里堆了数以万计的小药袋,却有上百种药材混杂于其中,非但没有省下事来,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烦——需将所有药袋拆开来,一个个确认了是何药材,再贴上标签才行。
那手下慌了神,已带人加班两个昼夜,不眠不休地拆袋、辨药、贴签,直到今晨汪大人来视察时,还有一多半药袋未能完成。
汪大人见了他们这般操作,气不打一处来,再一抽查贴好标签的药袋,竟一连查出好几袋都认错了药材、贴错了标签。
因那些药材为了在战时能即刻使用,俱是切削为细小片粒,种类又多达上百种,便是汪大人自己,也没那么轻易便能分辨清楚。
汪大人大骂那名手下,直呼要军法处置于他。正无计可施时,徐菀音走入进来,悄悄在一旁拿起两袋药材,放在鼻间比对着闻了一闻,说道,“汪大人,靠气味倒是好分辨些……”
汪大人见徐菀音出现,忙过来替她把脉,生怕她病体未复,这般四处闲逛又有影响。一把之下发现她脉象虽弱却稳,便令人替她看了座。只在这短短一刻中,徐菀音竟已闻出十来包药材,将它们分别摆到了各自的标签类别里。
汪大人一一查验后极是惊讶,经这位“小王妃”闻后再归类的药包,竟一个也没摆错。
汪大人自己是老医师了,却也没有这般本事,能靠气味准确分辨那许多药材。他自然知道这位徐姑娘的失忆之症,也知她靠气味忆起了故人,此刻见她如有神助般一闻一个准,暗自惊叹之外,只能疑心是因她锁了心窍后,竟将其它感官极大地刺激出异于常人之能来。
她看着他朝自己面颊伸过来的手,眼神中有些许躲闪之意,随即被他抚住凉凉的小脸,她觉出一阵暖意,颤抖着阖上眼皮,过了一会儿又睁开来,小声问他:
“王爷,你……你是要和我睡么?”
李贽被她问得一愣,还不知如何回答时,听她又说:
“柳妈妈说,你是我的夫君,该是要同我睡一处的……可是,我现下身子弱,还不能同你睡……”
原来那柳妈妈心疼菀菀这回所受折损过重,身子太弱,害怕那年轻的宁王耐受不住时,没有个轻重,会让菀菀雪上加霜。自己又显然不敢对宁王说出这些来,便闪烁其词地教菀菀,先拒绝与王爷同房。
李贽听得啼笑皆非,心道自己竟是被人看作了饿狼么?自己虽是惦记菀菀,确乎想时时刻刻与她在一处,却也知道她这回元气大伤,体子弱得根本经受不了任何,因而只是想来陪着她,抱抱她,哪有什么房事之想!
更何况,他与菀菀,便是先前心意相通时,也还并未越了雷池。他自己心中原本牢牢守了条红线,心想必得等到洞房花烛之时,待菀菀真正成了自己明媒正娶的新嫁娘,再安安稳稳地要了她。
如今阴差阳错的,借了旁人施在菀菀身上的阴谋诡计,从徐父那处将菀菀从名义上变作了自己的妻子。他虽是欢喜已将外部的限制打破了些去,自己心中却知,毕竟少了那么些礼法过节,暗自里实在愧对菀菀,觉着实则是亏欠了她。
更为关键处,乃是如今菀菀整个人儿的情状,竟是将前尘往事尽皆抛诸脑后,任事也不记得,一路成长积攒得来的人情世故、世间认知,好似也都被清了空,几乎回归到了孩童时期的菀菀一般……
此事最叫宁王矛盾犹豫。他看向菀菀时,仍如过去那般心潮澎湃、爱意横流,被她一举一动牢牢牵着心弦,甚而面对她时、身体上所能起的诸般反应,也一丝一毫也未见减弱,时时刻刻只想与她亲近,讨她欢心,令她也钟情于自己;
矛盾犹豫之处却在于,他如今对菀菀莫名生出些罪恶之感来,每每看向她时,他明明已是心动得不行,身体里涌出那股子翻滚的热浪,直要驱他过去抱她、亲她、抚摸她……;可被她澄澈无邪的眼眸看回一眼,他便隐隐约约有些恨自己,竟要不知耻地亵渎于她么?
此刻听她睡意朦胧地说着“我现下身子弱,还不能同你睡……”,突然间好生心疼她。又是自责,为何要将这“夫妻”身份强加于她,竟作成了她的一份负担!心里想着明日须得同柳妈妈澄清一下此事,一边柔声对菀菀说道:
“菀菀,你便是你自己,莫要去想你该当对我如何。你恐是不记得,你先前是唤我阿哥的,并非什么王爷。往后你还唤我作阿哥,你在阿哥这里,什么事都可以想、可以做,阿哥都会允你,更会助你……”
见她慢慢将眼眸睁得大了些看向自己,好似将这番话听入了心,宁王自己的一颗心,已是柔软得几能将她整个儿包覆起来,又在她耳畔加了一句:
“你只需知道,阿哥心里唯有你,只盼着你心里能再装进阿哥去,就如从前那般。”
-----------------------
作者有话说:宁王之爱,要多爱,有多爱!
第128章 闻
昨夜的雨, 将天空细细洗过一遍后,今晨的空气清冽新鲜得令人心神一振。
李贽昨晚在澄心院,坐在菀菀床沿, 一直伴她到她沉沉睡去, 才起身回了前院值房。
今日一早, 新雨后的晨曦将官廨的青砖地面染作一片肃穆的赤金色。公务正堂里, 一身玄色常服的宁王李贽, 立于一张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正与人细商几日后大军开拔的细节。
兵部侍郎与右卫将军就是否取道云中路之事争论不休。先前宁王还是世子爷时,曾带领一支不大的队伍北上突厥, 确曾取道云中路。然而此番乃是数万大军开拔, 云中路虽近百里, 但数万人直面戈壁绝地,水源补给等问题都需重新计议。
李贽正细看舆图上的标记, 眼神一瞟间,只见一个青绿色身影,悄无声息地从连接中院的月洞门旁掠过。
是菀菀。
李贽心中一动,长眉一蹙,菀菀怎的是一个人?
那青绿色身影绕过月洞门,沿着廊下,慢吞吞地朝后院方向过去了,像是百无聊赖的溜达, 又好似……迷路了一般。
年轻的宁王心中不由自主地滚过一阵闷雷,在大脑深处激出些混响, 搅扰得他有些心神不宁起来。
右卫官廨结构复杂,后院有伙房、马厩、有校场、甚至还有军医令处理杂务的廨房……她独自一人去那里做什么?
昨日柳妈妈说她曾跑去校场看人操练,又吵着要骑马……莫不是觉着那处好玩, 今日便又过去?却怎的不见有人陪着……今日晨间露重天凉,看她那身衣衫甚薄,怎经得起?……
一时间,宁王竟绕着心中菀菀转过好些念头。趁着度支郎中低头翻找文书的间隙,他极快地、不动声色地朝身后侍立的小厮友铭偏了下头。
友铭何等机灵,他自然也看到了从院里经过的徐菀音,见主子爷似有话说,忙凑过来悄声说道:“爷,可要小的去看看夫人去了何处?”
李贽点头低语:“别惊扰她。”见友铭转身要走,又加一句,“带上件氅衣。”
在这正堂内,一同商议军务的右卫将军和从血鸦卫过来的行军参谋,大约知道宁王将心爱之人携了随军之事,此刻见李贽不语,便都安静下来,默默候着。只剩那不晓事的兵部侍郎与度支郎中二人,眼神似也不大灵光,几乎要爬到那北疆舆图之上去讨论了。
幸喜没过多一会儿,友铭快步跑回,附耳告诉宁王,说夫人在军医廨房待下了,与军医令汪琥胥大人说话呢;又说已通知了柳妈妈过去照看,请王爷放心。
李贽点点头,菀菀的病情病案,前日已由军医令汪琥胥大人从杜名医处全盘接了过来。有汪大人照看着她,李贽自是放心。由是才又安心继续商议起军务来。
一场会商一直持续到午后时分,又听探马来报,道是突厥军使送了阔百汗最新的密函过来。宁王便连午饭也来不及吃,前往泸水大营,召集了已进驻大营的诸位副将、僚属等,与突厥军使会面。
待将突厥军使送走,时辰又已及夜。军营火头得了友铭的吩咐,早早将饭匣备妥送到营帐之中。待宁王处理完军务,掉头又要出营门时,友铭忙趋近来,一壁端上饭匣,一壁替主子爷收拾着文书等物事,说道:
“爷,您且先吃些,小的刚好给您说说夫人今日之事,夫人今日可忙了一日呢……”
这才将宁王劝住,坐下来大口吃着饭,叫友铭快说。
原来徐菀音今日确是忙碌。她本是有些百无聊赖的闲逛,逛至军医廨房时,见自己熟悉的汪大人在里头骂人,便好奇地走进去看热闹。
那汪大人气得胡须满脸飞,只因有个分装药材的手下,害怕开拔前完不成任务,竟自作主张地添了几个外来人手。结果药材是都装到一个个小袋子里了,却未留意裹贴标签。待那手下来验收时,只见满屋子里堆了数以万计的小药袋,却有上百种药材混杂于其中,非但没有省下事来,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烦——需将所有药袋拆开来,一个个确认了是何药材,再贴上标签才行。
那手下慌了神,已带人加班两个昼夜,不眠不休地拆袋、辨药、贴签,直到今晨汪大人来视察时,还有一多半药袋未能完成。
汪大人见了他们这般操作,气不打一处来,再一抽查贴好标签的药袋,竟一连查出好几袋都认错了药材、贴错了标签。
因那些药材为了在战时能即刻使用,俱是切削为细小片粒,种类又多达上百种,便是汪大人自己,也没那么轻易便能分辨清楚。
汪大人大骂那名手下,直呼要军法处置于他。正无计可施时,徐菀音走入进来,悄悄在一旁拿起两袋药材,放在鼻间比对着闻了一闻,说道,“汪大人,靠气味倒是好分辨些……”
汪大人见徐菀音出现,忙过来替她把脉,生怕她病体未复,这般四处闲逛又有影响。一把之下发现她脉象虽弱却稳,便令人替她看了座。只在这短短一刻中,徐菀音竟已闻出十来包药材,将它们分别摆到了各自的标签类别里。
汪大人一一查验后极是惊讶,经这位“小王妃”闻后再归类的药包,竟一个也没摆错。
汪大人自己是老医师了,却也没有这般本事,能靠气味准确分辨那许多药材。他自然知道这位徐姑娘的失忆之症,也知她靠气味忆起了故人,此刻见她如有神助般一闻一个准,暗自惊叹之外,只能疑心是因她锁了心窍后,竟将其它感官极大地刺激出异于常人之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