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那时分,他在心中偶尔闪念起菀菀时,仍是甜蜜与急切,带着些对自己身份变化的惶惑,不知菀菀对这变化会做何想,怕她因而生出些旁的犹豫来,便想在战事间隙,再好好写一封分说之信。
哪知,自己还未及分说,竟被父皇不由分说地诏定了亲事,甚而已将那“宁王妃”引入了“宁王府”……
既是诏定的亲事,那么菀菀也迟早会知道。她远在岭南,按皇诏传输的脚程速度估量,最多也不过十日左右,便能知晓此事……
此刻仍在平乱之战中的年轻帅将、宁王李贽,心中升腾起一阵恐惧之意,竟连正身处其中的铁血之战,或因了胜负之势已全盘掌握,似也激不出他的这般惶恐来。
……
紫宸殿的后殿,龙涎香的气息浓得化不开,沉沉地压在人胸口。
林皇后甚至未让宫人通传,凤履急促,径直闯入了内室。连日来的惊惧、猜疑和委屈在她端庄的眉宇间已然藏匿不住。
皇帝李卓正半倚在榻上,看着一份北方的军报,听见动静,抬起眼,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满是深潭般的疲惫。
“陛下!”林皇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尖利,她甚至忘了行礼,“您究竟意欲何为?贽儿刚回来,您便予他亲王尊位,予他兵权,予他崔氏强援!您将琼俊置于何地?将这东宫置于何地?满朝文武如今都在猜测,您是不是要……是不是要……”
后面的话,她哽在喉间,却似怎么也吐不出来,只是眼圈迅速地红了。
第115章 继位与平乱
李卓静静地看着自己发妻, 没有动怒,甚至没有惊讶,仿佛早已料到她会到来。他轻轻放下军报, 叹了口气。
“阿蕖, ”因了李贽之事, 皇帝对林皇后是暗含愧意的。他仍唤着她小名, 声音沙哑得如同秋风吹过枯叶, “你来了……正好,朕也有些话,要同你说。”
他移动了一下身子, 示意她坐到塌边。林皇后迟疑了一下, 终究还是依言坐下, 身体却绷得笔直。
“朕这些日子,是做了一些安排, 惊着你了。”李卓的目光投向窗外,看着园圃中那一排长势喜人的芍药,虽还未见花骨朵冒出,李卓却知,那芍药花终究会开,而自己离世之日,也终究……快要到来了。“你看朕,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林皇后心头猛地一揪, 仔细看去,惊觉他瘦了不少, 袍袖之下那手,竟是瘦得好似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
她这个夫君,生得高大俊朗, 行事一向又是果决英明,她与他结发也有二十余载,始终被他极致吸引。早年她不顾家中清流之臣的父亲林晏反对,伴李卓起势,并一路辅佐,得李卓对史官言道“朕与皇后,本就是一体同功。”
当初二人初婚,那李卓好一番云雨手段,将个从诗礼之家出来的闺阁小姐林蘅侍弄得欢喜异常、服服帖帖。哪知那时的林蘅不知何故,好几年过去始终未有身孕,她心中愧疚,又数度得李家婆母催促,不得已只好允了小她十岁的陈氏进门。
或许是陈氏进门后,林蘅的身体被刺激得自我调节上了道,竟与陈氏前后脚有孕,一妻一妾相隔不久生下了李琼俊和李诀二子。
李卓或是因了纳妾之事,心中觉得对不住林蘅,多年来一直是在她屋内远多于去陈氏那屋。于床帏之间也极是卖力,二人称得上是真正的琴瑟和鸣、一床两谐。
覆朝之战开打后,不知从何时起,林蘅忽觉异常,李卓竟是好久未掀她衣裳了。
她忍不住观察陈氏,言语间也诸多试探,发觉陈氏也是许久未得李卓欢爱。
一开始林蘅只是觉着,李卓或是因了战事紧张,提不起心神来做那事。便偶尔趁他回房之时,刻意撩拨。却总是被他懒懒地回避了,搞得她倒是好生羞赧。
日子一久,本就聪明又敏感的林蘅,终究是疑心到李卓身体出了状况上。却又哪里敢去印证?
一直到他登基称帝后,在充盈后宫一事上,林皇后尽可能地替李卓敷衍,双方都有些心知肚明的默契,那李卓因而更加倚重贤德而慧的林皇后。
因了再无夫妻之间的肌肤相亲,林皇后竟始终未曾发现,自己的夫君、皇上李卓近日里变得极度消瘦。
“朕的时日……不多了。”李卓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却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瞬间刺穿了林皇后所有的愤怒与猜忌,只剩下巨大的恐慌。
“陛下!”她惊呼一声,猛地抓住他冰凉的手,“不会的!太医……”
“太医救不了命数。”李卓打断她,反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指,那一点微弱的力道却似有千钧重,“朕得趁还清醒,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命数?”林皇后有些怔忡地问,“皇上……这话是何意?阿蕖不明白……”。
林蘅如此冰雪聪明,如何不知,自从那位玄玑法师出现后,皇上便似魔怔了一般,做出好些旁人难解之事,动辄以“命数”作答。搞得林皇后深恐那玄玑实为妖僧,也曾几度去拜见玄玑,以言语相试,却始终未得要领。
此刻听李卓又提“命数”,竟似相信了他生命也由那“命数”而定的妄言。禁不住愤怒起来,心想今日确要好好与皇上也说说那玄玑法师之事,能劝得一分是一分。于是缓慢有力地说道:
“皇上,您方才说时日不多……可又是从玄玑法师那处听来的?”
李卓自然知道林蘅对玄玑法师的质疑,摇了摇头,牵起她手轻轻抚摸她手背,沉吟一会儿,说道:
“阿蕖,朕先前也不信命数,可世间不会有如此多的巧合……”他顿了顿,好似不愿替玄玑法师泄露了天机,或是害怕自己说多了会更加触怒上天,小心翼翼地续道,“那许多巧合,朕亲眼得见,未敢告诉你……实在是,天机一事,凡人如何能窥?”他说得自己有些害怕了,缩了缩身子,“可惜朕……明白这道理,有些晚了。招此劫难,也是该当的……”
林皇后两行热泪流下脸颊,心疼地反握住皇帝的手:“皇上莫要如此自责,阿蕖无论如何也是不信那命数之说……”
李卓握紧她手,摇头制止她继续往下说,闭了闭眼,低声说道:
“贽儿一事,是朕有负于你……朕其实也因此遭过了报应……”他自从被玄玑告知了宇文贽一事,找到柳家见到柳氏所留之封脐玉,确证了宇文贽确是自己当年糊涂风流的结果,即刻便联想到自己在战场上被伤及根底,深深地认为两件事,实成因果。
“但那因果报应,只该由朕一力承担。贽儿,和琼俊、诀儿一样,都是朕的皇子,可贽儿,又和琼俊、诀儿不一样,因他,早已没有了母亲……”
他看向林皇后,替她擦了擦泪:“阿蕖,朕并不望你体谅贽儿,却只望你体谅朕……便如这二十余年来,你一直都在做的那样……”
林皇后被他说的悲从中来,那眼泪如何还能止得住,便擦了又涌出,夫妻二人依偎在一处,此番竟又找到些当初的情谊来。
李卓毕竟有话要说,与林皇后一处伤怀得一会儿,便正色道:
“阿蕖,你放心,琼俊被朕立为太子以来,朕从未改变过心意。你今日来找朕,也算心有灵犀,朕……正准备要传位于太子!”
如同惊雷炸响在耳边,林皇后满面泪痕地彻底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已密诏宰相及枢密使,着手准备遗诏。北衙禁军统领,三日前也已换上了东宫的人。”此刻的李卓,帝皇之气森严威重,林皇后禁不住从榻上站起身来,退了几步,朝着皇帝便跪伏下去。
李卓看着他的发妻,并未阻止她的跪拜,继续说道:
“辅政的顾命大臣班底,朕,已安排妥当。皇后乃是著名的‘小林先生’,往后遇事多与几位辅政大臣相商,朕知道你们会将琼俊辅佐得很好……”
趴伏在地的林皇后已是哭得浑身颤抖。
“阿蕖,朕眼下的安排,实则旨在确保太子能够平稳、安全、合法地继位,至于未来,琼俊能做成多大威望、能否维护住我李家天下,便要看你等了……守国土、安天下……不易啊。”
……
松漠以北五十里,黑风坳。
最后一场惨烈的围歼战已至尾声,硝烟与血腥气混杂,凝成一片赤红的雾霭。
宁王李贽立马于一处高坡之上,冰冷的铁面覆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寒星般的眸子,映着下方修罗场般的景象。他玄色的大氅已被血污和尘土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肩甲上一道深刻的刀痕狰狞外翻,他却浑然未觉。
哪知,自己还未及分说,竟被父皇不由分说地诏定了亲事,甚而已将那“宁王妃”引入了“宁王府”……
既是诏定的亲事,那么菀菀也迟早会知道。她远在岭南,按皇诏传输的脚程速度估量,最多也不过十日左右,便能知晓此事……
此刻仍在平乱之战中的年轻帅将、宁王李贽,心中升腾起一阵恐惧之意,竟连正身处其中的铁血之战,或因了胜负之势已全盘掌握,似也激不出他的这般惶恐来。
……
紫宸殿的后殿,龙涎香的气息浓得化不开,沉沉地压在人胸口。
林皇后甚至未让宫人通传,凤履急促,径直闯入了内室。连日来的惊惧、猜疑和委屈在她端庄的眉宇间已然藏匿不住。
皇帝李卓正半倚在榻上,看着一份北方的军报,听见动静,抬起眼,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满是深潭般的疲惫。
“陛下!”林皇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尖利,她甚至忘了行礼,“您究竟意欲何为?贽儿刚回来,您便予他亲王尊位,予他兵权,予他崔氏强援!您将琼俊置于何地?将这东宫置于何地?满朝文武如今都在猜测,您是不是要……是不是要……”
后面的话,她哽在喉间,却似怎么也吐不出来,只是眼圈迅速地红了。
第115章 继位与平乱
李卓静静地看着自己发妻, 没有动怒,甚至没有惊讶,仿佛早已料到她会到来。他轻轻放下军报, 叹了口气。
“阿蕖, ”因了李贽之事, 皇帝对林皇后是暗含愧意的。他仍唤着她小名, 声音沙哑得如同秋风吹过枯叶, “你来了……正好,朕也有些话,要同你说。”
他移动了一下身子, 示意她坐到塌边。林皇后迟疑了一下, 终究还是依言坐下, 身体却绷得笔直。
“朕这些日子,是做了一些安排, 惊着你了。”李卓的目光投向窗外,看着园圃中那一排长势喜人的芍药,虽还未见花骨朵冒出,李卓却知,那芍药花终究会开,而自己离世之日,也终究……快要到来了。“你看朕,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林皇后心头猛地一揪, 仔细看去,惊觉他瘦了不少, 袍袖之下那手,竟是瘦得好似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
她这个夫君,生得高大俊朗, 行事一向又是果决英明,她与他结发也有二十余载,始终被他极致吸引。早年她不顾家中清流之臣的父亲林晏反对,伴李卓起势,并一路辅佐,得李卓对史官言道“朕与皇后,本就是一体同功。”
当初二人初婚,那李卓好一番云雨手段,将个从诗礼之家出来的闺阁小姐林蘅侍弄得欢喜异常、服服帖帖。哪知那时的林蘅不知何故,好几年过去始终未有身孕,她心中愧疚,又数度得李家婆母催促,不得已只好允了小她十岁的陈氏进门。
或许是陈氏进门后,林蘅的身体被刺激得自我调节上了道,竟与陈氏前后脚有孕,一妻一妾相隔不久生下了李琼俊和李诀二子。
李卓或是因了纳妾之事,心中觉得对不住林蘅,多年来一直是在她屋内远多于去陈氏那屋。于床帏之间也极是卖力,二人称得上是真正的琴瑟和鸣、一床两谐。
覆朝之战开打后,不知从何时起,林蘅忽觉异常,李卓竟是好久未掀她衣裳了。
她忍不住观察陈氏,言语间也诸多试探,发觉陈氏也是许久未得李卓欢爱。
一开始林蘅只是觉着,李卓或是因了战事紧张,提不起心神来做那事。便偶尔趁他回房之时,刻意撩拨。却总是被他懒懒地回避了,搞得她倒是好生羞赧。
日子一久,本就聪明又敏感的林蘅,终究是疑心到李卓身体出了状况上。却又哪里敢去印证?
一直到他登基称帝后,在充盈后宫一事上,林皇后尽可能地替李卓敷衍,双方都有些心知肚明的默契,那李卓因而更加倚重贤德而慧的林皇后。
因了再无夫妻之间的肌肤相亲,林皇后竟始终未曾发现,自己的夫君、皇上李卓近日里变得极度消瘦。
“朕的时日……不多了。”李卓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却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瞬间刺穿了林皇后所有的愤怒与猜忌,只剩下巨大的恐慌。
“陛下!”她惊呼一声,猛地抓住他冰凉的手,“不会的!太医……”
“太医救不了命数。”李卓打断她,反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指,那一点微弱的力道却似有千钧重,“朕得趁还清醒,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命数?”林皇后有些怔忡地问,“皇上……这话是何意?阿蕖不明白……”。
林蘅如此冰雪聪明,如何不知,自从那位玄玑法师出现后,皇上便似魔怔了一般,做出好些旁人难解之事,动辄以“命数”作答。搞得林皇后深恐那玄玑实为妖僧,也曾几度去拜见玄玑,以言语相试,却始终未得要领。
此刻听李卓又提“命数”,竟似相信了他生命也由那“命数”而定的妄言。禁不住愤怒起来,心想今日确要好好与皇上也说说那玄玑法师之事,能劝得一分是一分。于是缓慢有力地说道:
“皇上,您方才说时日不多……可又是从玄玑法师那处听来的?”
李卓自然知道林蘅对玄玑法师的质疑,摇了摇头,牵起她手轻轻抚摸她手背,沉吟一会儿,说道:
“阿蕖,朕先前也不信命数,可世间不会有如此多的巧合……”他顿了顿,好似不愿替玄玑法师泄露了天机,或是害怕自己说多了会更加触怒上天,小心翼翼地续道,“那许多巧合,朕亲眼得见,未敢告诉你……实在是,天机一事,凡人如何能窥?”他说得自己有些害怕了,缩了缩身子,“可惜朕……明白这道理,有些晚了。招此劫难,也是该当的……”
林皇后两行热泪流下脸颊,心疼地反握住皇帝的手:“皇上莫要如此自责,阿蕖无论如何也是不信那命数之说……”
李卓握紧她手,摇头制止她继续往下说,闭了闭眼,低声说道:
“贽儿一事,是朕有负于你……朕其实也因此遭过了报应……”他自从被玄玑告知了宇文贽一事,找到柳家见到柳氏所留之封脐玉,确证了宇文贽确是自己当年糊涂风流的结果,即刻便联想到自己在战场上被伤及根底,深深地认为两件事,实成因果。
“但那因果报应,只该由朕一力承担。贽儿,和琼俊、诀儿一样,都是朕的皇子,可贽儿,又和琼俊、诀儿不一样,因他,早已没有了母亲……”
他看向林皇后,替她擦了擦泪:“阿蕖,朕并不望你体谅贽儿,却只望你体谅朕……便如这二十余年来,你一直都在做的那样……”
林皇后被他说的悲从中来,那眼泪如何还能止得住,便擦了又涌出,夫妻二人依偎在一处,此番竟又找到些当初的情谊来。
李卓毕竟有话要说,与林皇后一处伤怀得一会儿,便正色道:
“阿蕖,你放心,琼俊被朕立为太子以来,朕从未改变过心意。你今日来找朕,也算心有灵犀,朕……正准备要传位于太子!”
如同惊雷炸响在耳边,林皇后满面泪痕地彻底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已密诏宰相及枢密使,着手准备遗诏。北衙禁军统领,三日前也已换上了东宫的人。”此刻的李卓,帝皇之气森严威重,林皇后禁不住从榻上站起身来,退了几步,朝着皇帝便跪伏下去。
李卓看着他的发妻,并未阻止她的跪拜,继续说道:
“辅政的顾命大臣班底,朕,已安排妥当。皇后乃是著名的‘小林先生’,往后遇事多与几位辅政大臣相商,朕知道你们会将琼俊辅佐得很好……”
趴伏在地的林皇后已是哭得浑身颤抖。
“阿蕖,朕眼下的安排,实则旨在确保太子能够平稳、安全、合法地继位,至于未来,琼俊能做成多大威望、能否维护住我李家天下,便要看你等了……守国土、安天下……不易啊。”
……
松漠以北五十里,黑风坳。
最后一场惨烈的围歼战已至尾声,硝烟与血腥气混杂,凝成一片赤红的雾霭。
宁王李贽立马于一处高坡之上,冰冷的铁面覆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寒星般的眸子,映着下方修罗场般的景象。他玄色的大氅已被血污和尘土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肩甲上一道深刻的刀痕狰狞外翻,他却浑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