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过了一阵,却见先前那捧来餐钵的小公公,又悄没声似个幽灵般地飘过来,拿走了她案上那个餐钵。
徐菀音抿了抿嘴唇,对那还算知趣的太子爷打消了些不虞之感。又心知自己这份斋饭是必须用完的,四下里悄悄看了看周围,见众位上官都在有条不紊一格一格地吃将下去,有那吃得快的,已是多格见底。她心下立时有些着急起来,忙又低头快速干饭,吃得难免太快了些,几度噎到,显出些许狼狈来。
太子爷坐于上首,本是不错眼地看着徐公子,心中直呼“今日方知何为秀色可餐”。见她偏爱胡麻面饼,便使个眼色令人给她送了一满钵过去,没曾想却引得她皱了眉头垂了眼,竟连用餐都停了下来。
不知怎的,太子那颗心总会被那徐公子轻易左右着,竟是被她几不可察的一丝丝神色变化,也能引得他心里头如同有个挂不稳的吊水桶,七上八下个没完。
一见她变了脸,太子立时便惶恐了,忙又使眼色,令人去将那餐钵取了回来。所幸那小太监极是伶俐,将太子的两番眼色理解得相当精准,没有造成令太子更为惶恐的局面。
二皇子李诀如同看戏一般,一边慢悠悠用着斋饭,一边看那太子爷孔雀开屏般地频频动作。
近戌时末,用完斋饭后到迎客堂领了自己包裹的徐菀音,才随一名领路沙弥一路前往自己所居禅房。
暗夜深深,这座皇家古刹内古柏竦峙,一路秋风吹袭,便有丝丝落物迎面而来。那沙弥见徐菀音不甚适应,停了脚步拨拂头上身上落物,便小声对她说道:
“施主莫怪,此乃古柏针叶,这几日确乎落得密了些。”
徐菀音何曾在这渊渊古刹留宿过,在这夜深人静时分行走在陌生又饬穆的庙宇之内,心中凛然,一路瞻拜行过,只觉得处处皆是威赫谨严,步步都该虔敬祗仰。
一阵清泠泠的铜铃声传来,便见前方九曲成桥,沙弥说道:“此处是放生池,这池子底下沉着三百斤铜钱呢!”
徐菀音踏上那桥板,只听青石板“噗通”有声,每走一步,便惊散一群池中锦鲤。她停步朝东侧灯火处望去,那沙弥顺了她视线,说道:
“那侧是菩提院,太子殿下与二皇子殿下所居禅院都在菩提院。其余大人的禅院禅房,却在西侧兰若院。施主请随小僧往西。”
二人朝西入了兰若院的乌头门,经过几处如若零缀的大小禅院,隐约似有人声,知道是各位上官们已入内备寝。心中有些疑惑,不知如意馆几人会落于哪处禅院,又不知自己的居处会不会有些尴尬处,只听那引路沙弥说道:
“画院的几位大人都在这方‘洗笔’禅院内,画室也在此处,施主从明日起,可至此院来,会同几位画院大人一同临摹作画。”
脚步却是未停,走过了那洗笔禅院,转过一处墙角,径直走上一条幽深竹径,拨开几条横斜的竹枝,见竹径尽头竟有一处独院,阶前两丛白菊开得正好,在夜风中散出清冷菊香。
沙弥推开那扇素木院门,立在门边道:“小僧就送施主至此,明日卯时晨钟后,请施主至诵经堂便是。”双手合十行了个礼,将手中所提白纱灯笼递了一个给徐菀音,便自去了。
徐菀音目送那沙弥离去,阖了院门,倒上门闩,回身见院内一片墨黑,一大丛竹林,便如一片屏风般,将院内景致与院外隔蔽得严严实实。
抬脚踩上地上一溜石板小径,转过那丛竹林,才见林后别有洞天,几畦菊花花圃,重叠罗置,生在几重错落有致的山石之上。她心想,怪道远远便闻到菊香扑鼻,原来这院里竟有如许一大片的各色菊景。
月光下,一进小小的单门禅房隐约可见轮廓,门檐下挂有一盏风灯。她走上前去,以手中灯火点着了风灯,院内便立时鲜活起来。
便听四周唧唧虫鸣,更添心中宁静。
心想该是因了在古刹庙宇中,自己一个人置身陌生院落,竟是丝毫不觉恐惧慌张,只一派肃寂恪然。
安安稳稳地推门进了禅房,又点上案上烛台,在那极是简单又各物齐备的禅房内稍加整饬,从一旁的缸里取水净了面,疲惫之意即刻沉沉袭来,便一头倒在床榻上。
正要睡去时,迷迷糊糊中忽听院外有人扣门,“嗒嗒”有声,声音虽轻,在这静夜之中却甚是清明可闻。
-----------------------
作者有话说:谁啊?
第65章 夜探
先前用完斋饭后, 太子便先行摆驾去了贵胄禅房,位于菩提院正堂的“澄观阁”。
瓦儿早已将禅房内拾掇齐整,燃上了太子最爱的青木香。
那青木香常用于醒脑通神, 在佛家灌顶仪式中也常点用此香。太子便是在一场佛事中嗅到些许, 竟至念念不忘, 后来便专门令人仿了那佛事用香, 替自己制备了好些, 仍唤作青木香。
哪知太子一进禅房,便皱了眉头喊:“瓦儿,把这青木香给孤掐了去, 点上一把迷香来……”
把个瓦儿小公公惊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把眼睛看向那一同跟进来的小宁子。那小宁子正是方才在香积厨院, 在太子和徐公子之间一送一取胡麻面饼餐钵的小公公。
小宁子对瓦儿使个眼色, 过去掐了青木香,将窗牖推开一扇来, 露出远远可见的京城灯火。
小步走到太子身边道:“殿下,您还没到这澄观阁住过,奴才先前就听说,此处开窗可俯瞰京城全貌,这下可算见着啦……”
太子心神不宁地呷了一口瓦儿递过来的去燥茶汤,随小宁子走到窗边,果见隔云去雾的遥远那方,繁华京城的星星点点、红灯绿盏, 有若天边银河般璀璨耀目。
伸手便将另一扇窗牖也推将开来,大大吸得一口气。
这大荐福寺本就位于山中高处, 此处菩提院正堂,又正是全寺最高处,自然是景致、空气都最佳的所在。
太子重重地呼吸吐纳几息之后, 自觉胸中畅快了些。
转头却又叫唤起瓦儿来,声音里却已带了些轻松调谑之意:
“瓦儿,怎的刚到了寺中,便不听孤的话了么?待要做小和尚去?”
瓦儿最是了解自家主子,听太子爷现下的言语,便已然放下了那颗惴惴之心,过来赔笑道:
“爷,奴才方才琢磨寻那迷香去,又怕大和尚要抓奴才去打板子……”
“哼,便不怕孤打你板子?”
瓦儿已从小宁子那处得知,主子此刻的暴脾气,乃是得自于用斋饭时从徐公子处吃到的瓜落,心想解铃还须系铃人,便小声小气道:
“爷要打瓦儿板子,是爷心疼瓦儿,瓦儿便受着。那大和尚的板子,瓦儿可不爱去受,听说他们一个个无欲无求的,无趣得紧……”
“哼哼,你倒有得说嘴了,人家求道得道的,怎的被你个没根儿的奴才说叨起无趣来?赶紧磕头吧你……”
瓦儿笑嘻嘻地跪下朝窗口方向磕了个头,起来又道:
“爷,奴才先前特意去找那知客僧广济和尚,叮嘱分派禅房的事……”
太子一怔,想起自己确是吩咐过瓦儿,要给徐公子的住处安排得雅致些,便问:“哦?却是给徐公子如何安排的?”
瓦儿一直不敢主动提徐公子之名,话头儿总在打绕绕,此刻总算听太子爷主动说起了徐公子,方大胆说到了那小郎君身上:
“爷,那广济和尚好个黑脸,道是凡迎佛法会,三品以下宾客皆要按那什么……哦,按那《伽蓝安置录》分院而居,说徐公子未授官身,派不得独院禅房……”
偷偷瞅了太子一眼,见太子微微一挑眉,凤目中翕然刺光,却并未言语。
瓦儿接着又道:“奴才心中惦记那徐公子,那般柔弱个身子,实在需要个清净院子才是,便厚了脸皮再三央求。于是那广济和尚便道,可将‘西跨院’派给徐公子,只是那西跨院靠近后山兽苑,去岁竟有野彘破栏伤人之事……”
太子听瓦儿不着边际地唠叨个没完,失了耐性,斥道:“莫要再啰嗦,直接说,徐公子到底给派了何禅房?”
瓦儿这才喏道:“最后好歹给派了竹风轩,是个小小独院儿,奴才抽空去瞅过了,好生密实个竹林屏风,从外头看里间,实实是啥也看不着。院儿里尽是各色秋菊,菊香如洗,是任何香都比不过的清雅气味……最妙的是,虽那竹风轩是在西侧兰若院,却有条后院山道,直直地通到澄观阁后首……”
便见太子凤目之中立时精光大亮,“哦”了一声,转了转头,似要找那“后首”究在何处。
徐菀音抿了抿嘴唇,对那还算知趣的太子爷打消了些不虞之感。又心知自己这份斋饭是必须用完的,四下里悄悄看了看周围,见众位上官都在有条不紊一格一格地吃将下去,有那吃得快的,已是多格见底。她心下立时有些着急起来,忙又低头快速干饭,吃得难免太快了些,几度噎到,显出些许狼狈来。
太子爷坐于上首,本是不错眼地看着徐公子,心中直呼“今日方知何为秀色可餐”。见她偏爱胡麻面饼,便使个眼色令人给她送了一满钵过去,没曾想却引得她皱了眉头垂了眼,竟连用餐都停了下来。
不知怎的,太子那颗心总会被那徐公子轻易左右着,竟是被她几不可察的一丝丝神色变化,也能引得他心里头如同有个挂不稳的吊水桶,七上八下个没完。
一见她变了脸,太子立时便惶恐了,忙又使眼色,令人去将那餐钵取了回来。所幸那小太监极是伶俐,将太子的两番眼色理解得相当精准,没有造成令太子更为惶恐的局面。
二皇子李诀如同看戏一般,一边慢悠悠用着斋饭,一边看那太子爷孔雀开屏般地频频动作。
近戌时末,用完斋饭后到迎客堂领了自己包裹的徐菀音,才随一名领路沙弥一路前往自己所居禅房。
暗夜深深,这座皇家古刹内古柏竦峙,一路秋风吹袭,便有丝丝落物迎面而来。那沙弥见徐菀音不甚适应,停了脚步拨拂头上身上落物,便小声对她说道:
“施主莫怪,此乃古柏针叶,这几日确乎落得密了些。”
徐菀音何曾在这渊渊古刹留宿过,在这夜深人静时分行走在陌生又饬穆的庙宇之内,心中凛然,一路瞻拜行过,只觉得处处皆是威赫谨严,步步都该虔敬祗仰。
一阵清泠泠的铜铃声传来,便见前方九曲成桥,沙弥说道:“此处是放生池,这池子底下沉着三百斤铜钱呢!”
徐菀音踏上那桥板,只听青石板“噗通”有声,每走一步,便惊散一群池中锦鲤。她停步朝东侧灯火处望去,那沙弥顺了她视线,说道:
“那侧是菩提院,太子殿下与二皇子殿下所居禅院都在菩提院。其余大人的禅院禅房,却在西侧兰若院。施主请随小僧往西。”
二人朝西入了兰若院的乌头门,经过几处如若零缀的大小禅院,隐约似有人声,知道是各位上官们已入内备寝。心中有些疑惑,不知如意馆几人会落于哪处禅院,又不知自己的居处会不会有些尴尬处,只听那引路沙弥说道:
“画院的几位大人都在这方‘洗笔’禅院内,画室也在此处,施主从明日起,可至此院来,会同几位画院大人一同临摹作画。”
脚步却是未停,走过了那洗笔禅院,转过一处墙角,径直走上一条幽深竹径,拨开几条横斜的竹枝,见竹径尽头竟有一处独院,阶前两丛白菊开得正好,在夜风中散出清冷菊香。
沙弥推开那扇素木院门,立在门边道:“小僧就送施主至此,明日卯时晨钟后,请施主至诵经堂便是。”双手合十行了个礼,将手中所提白纱灯笼递了一个给徐菀音,便自去了。
徐菀音目送那沙弥离去,阖了院门,倒上门闩,回身见院内一片墨黑,一大丛竹林,便如一片屏风般,将院内景致与院外隔蔽得严严实实。
抬脚踩上地上一溜石板小径,转过那丛竹林,才见林后别有洞天,几畦菊花花圃,重叠罗置,生在几重错落有致的山石之上。她心想,怪道远远便闻到菊香扑鼻,原来这院里竟有如许一大片的各色菊景。
月光下,一进小小的单门禅房隐约可见轮廓,门檐下挂有一盏风灯。她走上前去,以手中灯火点着了风灯,院内便立时鲜活起来。
便听四周唧唧虫鸣,更添心中宁静。
心想该是因了在古刹庙宇中,自己一个人置身陌生院落,竟是丝毫不觉恐惧慌张,只一派肃寂恪然。
安安稳稳地推门进了禅房,又点上案上烛台,在那极是简单又各物齐备的禅房内稍加整饬,从一旁的缸里取水净了面,疲惫之意即刻沉沉袭来,便一头倒在床榻上。
正要睡去时,迷迷糊糊中忽听院外有人扣门,“嗒嗒”有声,声音虽轻,在这静夜之中却甚是清明可闻。
-----------------------
作者有话说:谁啊?
第65章 夜探
先前用完斋饭后, 太子便先行摆驾去了贵胄禅房,位于菩提院正堂的“澄观阁”。
瓦儿早已将禅房内拾掇齐整,燃上了太子最爱的青木香。
那青木香常用于醒脑通神, 在佛家灌顶仪式中也常点用此香。太子便是在一场佛事中嗅到些许, 竟至念念不忘, 后来便专门令人仿了那佛事用香, 替自己制备了好些, 仍唤作青木香。
哪知太子一进禅房,便皱了眉头喊:“瓦儿,把这青木香给孤掐了去, 点上一把迷香来……”
把个瓦儿小公公惊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把眼睛看向那一同跟进来的小宁子。那小宁子正是方才在香积厨院, 在太子和徐公子之间一送一取胡麻面饼餐钵的小公公。
小宁子对瓦儿使个眼色, 过去掐了青木香,将窗牖推开一扇来, 露出远远可见的京城灯火。
小步走到太子身边道:“殿下,您还没到这澄观阁住过,奴才先前就听说,此处开窗可俯瞰京城全貌,这下可算见着啦……”
太子心神不宁地呷了一口瓦儿递过来的去燥茶汤,随小宁子走到窗边,果见隔云去雾的遥远那方,繁华京城的星星点点、红灯绿盏, 有若天边银河般璀璨耀目。
伸手便将另一扇窗牖也推将开来,大大吸得一口气。
这大荐福寺本就位于山中高处, 此处菩提院正堂,又正是全寺最高处,自然是景致、空气都最佳的所在。
太子重重地呼吸吐纳几息之后, 自觉胸中畅快了些。
转头却又叫唤起瓦儿来,声音里却已带了些轻松调谑之意:
“瓦儿,怎的刚到了寺中,便不听孤的话了么?待要做小和尚去?”
瓦儿最是了解自家主子,听太子爷现下的言语,便已然放下了那颗惴惴之心,过来赔笑道:
“爷,奴才方才琢磨寻那迷香去,又怕大和尚要抓奴才去打板子……”
“哼,便不怕孤打你板子?”
瓦儿已从小宁子那处得知,主子此刻的暴脾气,乃是得自于用斋饭时从徐公子处吃到的瓜落,心想解铃还须系铃人,便小声小气道:
“爷要打瓦儿板子,是爷心疼瓦儿,瓦儿便受着。那大和尚的板子,瓦儿可不爱去受,听说他们一个个无欲无求的,无趣得紧……”
“哼哼,你倒有得说嘴了,人家求道得道的,怎的被你个没根儿的奴才说叨起无趣来?赶紧磕头吧你……”
瓦儿笑嘻嘻地跪下朝窗口方向磕了个头,起来又道:
“爷,奴才先前特意去找那知客僧广济和尚,叮嘱分派禅房的事……”
太子一怔,想起自己确是吩咐过瓦儿,要给徐公子的住处安排得雅致些,便问:“哦?却是给徐公子如何安排的?”
瓦儿一直不敢主动提徐公子之名,话头儿总在打绕绕,此刻总算听太子爷主动说起了徐公子,方大胆说到了那小郎君身上:
“爷,那广济和尚好个黑脸,道是凡迎佛法会,三品以下宾客皆要按那什么……哦,按那《伽蓝安置录》分院而居,说徐公子未授官身,派不得独院禅房……”
偷偷瞅了太子一眼,见太子微微一挑眉,凤目中翕然刺光,却并未言语。
瓦儿接着又道:“奴才心中惦记那徐公子,那般柔弱个身子,实在需要个清净院子才是,便厚了脸皮再三央求。于是那广济和尚便道,可将‘西跨院’派给徐公子,只是那西跨院靠近后山兽苑,去岁竟有野彘破栏伤人之事……”
太子听瓦儿不着边际地唠叨个没完,失了耐性,斥道:“莫要再啰嗦,直接说,徐公子到底给派了何禅房?”
瓦儿这才喏道:“最后好歹给派了竹风轩,是个小小独院儿,奴才抽空去瞅过了,好生密实个竹林屏风,从外头看里间,实实是啥也看不着。院儿里尽是各色秋菊,菊香如洗,是任何香都比不过的清雅气味……最妙的是,虽那竹风轩是在西侧兰若院,却有条后院山道,直直地通到澄观阁后首……”
便见太子凤目之中立时精光大亮,“哦”了一声,转了转头,似要找那“后首”究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