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突如其来的亲昵,让傅云修这个缺失母爱许久的人着实不适应,下意识地偏过头。
傅夫人喂了个空,手举在那里,举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最主要的是阿满还在一旁看着,顿时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傅云修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好,主动拿过她手里的勺子,放回汤盅里,“我刚已经喝过羊汤了,现在喝不下。”
说着,他又对一旁候着的阿满说:“这里不用你伺候了,先下去吧。”
“可……”阿满有些不愿。
她深知傅夫人的为人,知道她无事献殷勤,肯定不会是好事儿,但傅云修的话她又不得不听,只得不情不愿,一步三回头的退出去。
傅夫人见状,便让其他人都出去了,说是她娘俩要说会儿体己话。
一众人都走光了,屋里瞬间冷清了下来,傅夫人假咳两声,思忖着怎么开口。
“今日腊八家宴,我想着你不爱出席这种场合,就没让下人来打扰你。”
傅云修没说话。
“云霆也回来了。还说从京城给你带了好东西,要亲自给你。”
傅云修依旧没说话。
傅夫人敛了笑,“今日在宴席上,听你表叔伯说,你温叔叔回京了,要在礼部任职。”
这算是点到正题了。
“所以……”傅云修转头看向她。自父亲去世后,他跟温叔叔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
“所以我想着,你得空了,给他写封信问个好。”忆起往事,傅夫人也是感慨良多,叹了口气,“想当年,你爹跟他可是挚交,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谁成想,不过五六载,竟物是人非,阴阳两隔。还记得你爹在时,你温叔叔是最喜欢你的,只是后来他调任去了兖州,两家才断了联系,如今他回来,你合该跟他请个安问个好,你爹若是在,心里也会欣慰不是。”
这话倒是说得十分在理。傅云修还记得,从他记事起,父亲便常带他去温叔叔家玩儿。
当时温叔叔还未成家,家中只有两房小妾,但并未有子嗣,所以说把他当亲儿子都不为过。
他能有今天的这笔字,也与温叔叔有脱不开的关系。
只是后来他调任兖州,举家搬迁,两家的联系便少了,后来父亲去世,便再也没了联系。
“好,等我得空了便写。”傅云修点头应下,但傅夫人似乎并不满意,催促道:“说什么得空,你现在也不忙,干脆就写了,正好云霆明日回京,帮你带去。”
“这么急吗?”傅云修嗤笑一声,不知道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嘲笑傅夫人。
然傅夫人并不在意,好似没听到般,解释到:“书院今日休沐,他也是连夜赶回来的,他们书院也要放假,说是夫子有考试,怠慢不得。”
傅夫人又说:“而且他年后要参加童试,要和同窗在书院温书,过年都要晚些才能回家。”
“童试,之前也没听他说起过?”傅云修拧眉,隐隐已经知道傅夫人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了。
“嗐,他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啊,想一出是一出,这不明年就是三年一度的秋闱了吗,他想着若是这次童试能过,便去试试水,万一能中个举人,不也挺好。”
提起傅云霆,傅夫人脸上的笑容都显得真诚了几分。“不是说要给你温叔叔写信吗,我推你过去。”
说着,傅夫人便起身,推着傅云修往书案前走去。
话赶话,事赶事,傅夫人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傅云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合着让他写信,不过是给傅云霆的敲门砖啊。
温家世代为官,哪怕去兖州,也是从一品的都督。如今调任回京,赴任礼部,官职自然不会低。
礼部执掌科举事宜,这其中的关窍都不用傅云修多想。
以傅云霆的学识,童试根本不在话下,而若有温叔叔从中周旋,乡试,会试,榜上有名怕都不会是难事。
难怪……
难怪又是给他炖汤,又是喂他喝汤,他的这位母亲,为了他弟弟,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云修……云修,想什么呢,墨都墨好了,快写吧?”傅夫人在一旁催促着,那急切的心情,看着就叫人觉得讽刺。
哪怕早已是千疮百孔的心,但此时此刻,傅云修还是觉得有些刺痛。
蘸墨落笔,傅云修怀着沉重的心情,写完了这份信。待到墨汁干透,傅云修将其折起来,放进信封里,还不等写上落款,便被傅夫人一把抢过去。
看着手里的信封,傅夫人脸上露出尘埃落定的满足感,十分郑重地将信封折好放进袖子里。
“既如此,我便不打扰你休息了,改日再来看你。”
说着便要提步往外走,那急不可耐的模样,竟是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留。
傅云修心中凄然,眼看着她要开门出去,还是忍不住开口,“母亲,温叔叔为人正直,你所求之事,不会如愿的。”
傅夫人听懂了傅云修的言外之意,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崩坏,但很快又恢复正常,嗔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关门声响起,小院再次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傅云修垂眸看着桌上的那盅汤,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最希望喝到母亲亲手做的汤羹,如今放在眼前,他却没有丝毫胃口,甚至觉得有些反胃。
最终,他竟是看着汤盅笑了,也不知道是释然,还是嘲讽。
第46章
腊八一过, 整个邕州的年味儿开始浓了。
从前过年一直都是阿婆在张罗,今年阿婆不在,阿满便学着阿婆的样子, 操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宜。
制新衣, 扫房子, 蒸馒头, 炸豆腐, 这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其间,傅云修还小病了一场, 但只是着了风寒, 喝了两副药也就好了。
转眼, 时间便到了二十三小年夜,下午, 阿满张罗了一桌好饭,又在天黑之后,给灶王爷上了香,点了纸。
馒头今儿个跟着阿满忙活了一天,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这会子看着那一桌子的菜,是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阿满,你好了没啊?”馒头忍不住发问。
再不吃饭, 可就要凉了。
“好了好了。”阿满拍了拍膝盖上的土,捻灭了灶上的蜡烛, 出了厨房后直奔傅云修的东上房。
推门进去,屋里暖暖的春意立马驱走了寒冷,阿满搓着手, 走到桌前,“来了来了,都说了不用等我,让你们先吃的。”
傅云修没有搭话,倒是先给她盛了一碗热汤递给她,这才开口,“怎么这么久?”
“这不是还要跟灶王爷好好絮叨两句吗,让他上天以后,多说点好话,多带点吉祥回来。”以前这事儿都是阿婆在做,阿满看的多了,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了。
祭祀这种事,侯府向来有专人负责,傅云修只是跟着跪拜磕头,倒是并不甚明白里头的道道。
看着屋里被阿满强硬换上的两个明显与风格不符的红灯笼,有听着耳边阿满喋喋不休的说这里头的门道,傅云修忍不住轻笑一声。
从前对过年并没有太大感觉的他,第一次觉得其实过年也还不赖。
阿满跟馒头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说着说着,便说到了侯府过年。
按照惯例,年三十的家宴和初一的祭祖,傅云修是一定要出席的。
所谓家宴,便是一群平日里影子都见不到的人互相吹捧,互相恭维,无聊的紧。
至于祭祖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头到尾要遵守礼法,不许说话不许笑,还不能东张西望。
往年都是馒头傅云修陪着一块儿去的,今年多了个阿满,倒也不是什么事儿。
只是阿满自初来时便有些抵触侯府那个地方,自那日被罚跪后,这种感觉更甚。
一听馒头说她也要跟着同去后,整个小脸立马皱在了一起。
傅云修虽不参与他们的谈话,但倒是时刻注意着阿满,见她不愿,便说:“你若是不想去,也可不去。”
“真的吗?”阿满眼睛一下子亮了。
“嗯。”傅云修点点头。
“可是……会不会不太好?”阿满踌躇不决。
既说了祭祖需要所有的下人都去帮忙,自己不去,是否有些太特殊了,会不会让公子不好做。
而且公子本就身子不好,侯府的人又轻慢他,若到时候有个需要,也不知道馒头一个人应不应付得来。
“要不我还是同去吧!”阿满犹豫了一会儿说。。
“没事儿,有我在呢。”馒头现下也反应过来了公子为何不让阿满去的原因了,跟着搭腔。
阿满是夫人为公子寻来的通房,身份特殊,侯府里的那些人是惯会看人下菜碟的,阿满去了,难免会早到议论和讽刺,还不如不去。
傅夫人喂了个空,手举在那里,举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最主要的是阿满还在一旁看着,顿时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傅云修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好,主动拿过她手里的勺子,放回汤盅里,“我刚已经喝过羊汤了,现在喝不下。”
说着,他又对一旁候着的阿满说:“这里不用你伺候了,先下去吧。”
“可……”阿满有些不愿。
她深知傅夫人的为人,知道她无事献殷勤,肯定不会是好事儿,但傅云修的话她又不得不听,只得不情不愿,一步三回头的退出去。
傅夫人见状,便让其他人都出去了,说是她娘俩要说会儿体己话。
一众人都走光了,屋里瞬间冷清了下来,傅夫人假咳两声,思忖着怎么开口。
“今日腊八家宴,我想着你不爱出席这种场合,就没让下人来打扰你。”
傅云修没说话。
“云霆也回来了。还说从京城给你带了好东西,要亲自给你。”
傅云修依旧没说话。
傅夫人敛了笑,“今日在宴席上,听你表叔伯说,你温叔叔回京了,要在礼部任职。”
这算是点到正题了。
“所以……”傅云修转头看向她。自父亲去世后,他跟温叔叔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
“所以我想着,你得空了,给他写封信问个好。”忆起往事,傅夫人也是感慨良多,叹了口气,“想当年,你爹跟他可是挚交,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谁成想,不过五六载,竟物是人非,阴阳两隔。还记得你爹在时,你温叔叔是最喜欢你的,只是后来他调任去了兖州,两家才断了联系,如今他回来,你合该跟他请个安问个好,你爹若是在,心里也会欣慰不是。”
这话倒是说得十分在理。傅云修还记得,从他记事起,父亲便常带他去温叔叔家玩儿。
当时温叔叔还未成家,家中只有两房小妾,但并未有子嗣,所以说把他当亲儿子都不为过。
他能有今天的这笔字,也与温叔叔有脱不开的关系。
只是后来他调任兖州,举家搬迁,两家的联系便少了,后来父亲去世,便再也没了联系。
“好,等我得空了便写。”傅云修点头应下,但傅夫人似乎并不满意,催促道:“说什么得空,你现在也不忙,干脆就写了,正好云霆明日回京,帮你带去。”
“这么急吗?”傅云修嗤笑一声,不知道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嘲笑傅夫人。
然傅夫人并不在意,好似没听到般,解释到:“书院今日休沐,他也是连夜赶回来的,他们书院也要放假,说是夫子有考试,怠慢不得。”
傅夫人又说:“而且他年后要参加童试,要和同窗在书院温书,过年都要晚些才能回家。”
“童试,之前也没听他说起过?”傅云修拧眉,隐隐已经知道傅夫人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了。
“嗐,他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啊,想一出是一出,这不明年就是三年一度的秋闱了吗,他想着若是这次童试能过,便去试试水,万一能中个举人,不也挺好。”
提起傅云霆,傅夫人脸上的笑容都显得真诚了几分。“不是说要给你温叔叔写信吗,我推你过去。”
说着,傅夫人便起身,推着傅云修往书案前走去。
话赶话,事赶事,傅夫人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傅云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合着让他写信,不过是给傅云霆的敲门砖啊。
温家世代为官,哪怕去兖州,也是从一品的都督。如今调任回京,赴任礼部,官职自然不会低。
礼部执掌科举事宜,这其中的关窍都不用傅云修多想。
以傅云霆的学识,童试根本不在话下,而若有温叔叔从中周旋,乡试,会试,榜上有名怕都不会是难事。
难怪……
难怪又是给他炖汤,又是喂他喝汤,他的这位母亲,为了他弟弟,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云修……云修,想什么呢,墨都墨好了,快写吧?”傅夫人在一旁催促着,那急切的心情,看着就叫人觉得讽刺。
哪怕早已是千疮百孔的心,但此时此刻,傅云修还是觉得有些刺痛。
蘸墨落笔,傅云修怀着沉重的心情,写完了这份信。待到墨汁干透,傅云修将其折起来,放进信封里,还不等写上落款,便被傅夫人一把抢过去。
看着手里的信封,傅夫人脸上露出尘埃落定的满足感,十分郑重地将信封折好放进袖子里。
“既如此,我便不打扰你休息了,改日再来看你。”
说着便要提步往外走,那急不可耐的模样,竟是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留。
傅云修心中凄然,眼看着她要开门出去,还是忍不住开口,“母亲,温叔叔为人正直,你所求之事,不会如愿的。”
傅夫人听懂了傅云修的言外之意,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崩坏,但很快又恢复正常,嗔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关门声响起,小院再次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傅云修垂眸看着桌上的那盅汤,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最希望喝到母亲亲手做的汤羹,如今放在眼前,他却没有丝毫胃口,甚至觉得有些反胃。
最终,他竟是看着汤盅笑了,也不知道是释然,还是嘲讽。
第46章
腊八一过, 整个邕州的年味儿开始浓了。
从前过年一直都是阿婆在张罗,今年阿婆不在,阿满便学着阿婆的样子, 操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宜。
制新衣, 扫房子, 蒸馒头, 炸豆腐, 这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其间,傅云修还小病了一场, 但只是着了风寒, 喝了两副药也就好了。
转眼, 时间便到了二十三小年夜,下午, 阿满张罗了一桌好饭,又在天黑之后,给灶王爷上了香,点了纸。
馒头今儿个跟着阿满忙活了一天,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这会子看着那一桌子的菜,是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阿满,你好了没啊?”馒头忍不住发问。
再不吃饭, 可就要凉了。
“好了好了。”阿满拍了拍膝盖上的土,捻灭了灶上的蜡烛, 出了厨房后直奔傅云修的东上房。
推门进去,屋里暖暖的春意立马驱走了寒冷,阿满搓着手, 走到桌前,“来了来了,都说了不用等我,让你们先吃的。”
傅云修没有搭话,倒是先给她盛了一碗热汤递给她,这才开口,“怎么这么久?”
“这不是还要跟灶王爷好好絮叨两句吗,让他上天以后,多说点好话,多带点吉祥回来。”以前这事儿都是阿婆在做,阿满看的多了,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了。
祭祀这种事,侯府向来有专人负责,傅云修只是跟着跪拜磕头,倒是并不甚明白里头的道道。
看着屋里被阿满强硬换上的两个明显与风格不符的红灯笼,有听着耳边阿满喋喋不休的说这里头的门道,傅云修忍不住轻笑一声。
从前对过年并没有太大感觉的他,第一次觉得其实过年也还不赖。
阿满跟馒头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说着说着,便说到了侯府过年。
按照惯例,年三十的家宴和初一的祭祖,傅云修是一定要出席的。
所谓家宴,便是一群平日里影子都见不到的人互相吹捧,互相恭维,无聊的紧。
至于祭祖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头到尾要遵守礼法,不许说话不许笑,还不能东张西望。
往年都是馒头傅云修陪着一块儿去的,今年多了个阿满,倒也不是什么事儿。
只是阿满自初来时便有些抵触侯府那个地方,自那日被罚跪后,这种感觉更甚。
一听馒头说她也要跟着同去后,整个小脸立马皱在了一起。
傅云修虽不参与他们的谈话,但倒是时刻注意着阿满,见她不愿,便说:“你若是不想去,也可不去。”
“真的吗?”阿满眼睛一下子亮了。
“嗯。”傅云修点点头。
“可是……会不会不太好?”阿满踌躇不决。
既说了祭祖需要所有的下人都去帮忙,自己不去,是否有些太特殊了,会不会让公子不好做。
而且公子本就身子不好,侯府的人又轻慢他,若到时候有个需要,也不知道馒头一个人应不应付得来。
“要不我还是同去吧!”阿满犹豫了一会儿说。。
“没事儿,有我在呢。”馒头现下也反应过来了公子为何不让阿满去的原因了,跟着搭腔。
阿满是夫人为公子寻来的通房,身份特殊,侯府里的那些人是惯会看人下菜碟的,阿满去了,难免会早到议论和讽刺,还不如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