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另一笔费用了。”
  韩漓骂了一句,回复:“给!”
  柏瑾之盯着电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叮——”手机短信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柏瑾之转头看了一眼屏幕,是银行到账通知。金额不小,但他还是遗憾地“啧”了一声。
  “真是可惜啊……”
  两天前,柏瑾之终于确定了“作曲人小芦”的真实身份——顾玺。这个发现让他既惊讶又兴奋。
  顾玺的身份,在他帮韩漓写洗白通稿的时候,就调查得一清二楚。是真的农村孤儿,因为在《有风来过》录制时,救过溺水的韩漓,好运被他收养资助上高中。
  柏瑾之调查了韩漓在《山河无恙》发布前接触过的所有人后,得出“作曲人小芦”就是顾玺的推断。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将消息卖出去,就被韩漓抢先一步封口了。
  柏瑾之当狗仔,赚钱固然重要,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个“乐子人”。他原本打算将顾玺的身份运作一番,看那群小歌星为这个消息抢破头的场面,没想到韩漓的动作比他更快。
  而且韩漓的封口费确实给得大方,甚至比他原本计划的卖价还要高。既然对方给得更多,柏瑾之也就遗憾地放弃了搞事的念头。
  “算了,有钱赚也不错。”他自言自语着,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脑屏幕上。
  “开始工作吧!”
  他打开了一个加密的聊天群。这是狗仔圈最活跃的群组之一,里面充斥着各种真假难辨的八卦。柏瑾之切换到一个名为“圈圈圈内幕”的小号,开始打字。
  “听说‘小芦老师’其实是陈风老师?我有个朋友在朗星娱乐工作,说看到陈老师最近经常出入……”
  消息发出后,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陈老师不是早就退休了吗?”有人立刻回复。
  “我也听说了!我认识的内部人说陈老师最近在朗星筹备新专辑,暗中听到有工作人员叫他小芦老师!”柏瑾之迅速切换另一个小号附和道。
  冷眼看着不断跳动的消息,柏瑾之嘴角微微上扬。他再度切换另一个小号,继续添油加醋:“不对吧,我听说是李杰西老师……”
  “李杰西老师?更不可能吧,他都多少年没露面了!”
  “怎么不可能?李老师的风格和‘小芦老师’很像,说不定就是他!”
  群里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柏瑾之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些消息就会传到各大音乐公司。
  他们不一定相信,但韩漓的要求是“引导”各音乐公司往这个方向寻找,离顾玺越远越好,对柏瑾之来说轻而易举。
  又切换小号进入另一个狗仔群:“你们听说了吗,我刚刚在别的群看到有人查出作曲人“小芦老师”的身份了,说是陈风老师……”
  作者有话说:
  ----------------------
  第22章
  光线略显昏暗的屋内,电脑屏幕散发着幽幽的冷光,映照着柏瑾之略显疲惫却又得意的面庞。
  仅仅花了两天时间,他就成功完成了韩漓交待的工作。他靠在电竞椅上,懒洋洋伸了个懒腰,关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发出“咔咔”的轻响。
  “要是所有工作都这么轻松就好了。”
  比如他的上一份工作,某鲜肉私密照被曝,柏瑾之接活帮压热搜压话题全网删照片,特别是很多网友截屏保存了,他还要黑进网友手机电脑里删图。若非他本身就是个优秀黑客,这活还真接不了。
  虽然钱给的多,但也累啊,还是韩漓的工作轻松,是个好甲方。
  暂时没有新工作,柏瑾之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目光停留在顾玺的微信头像上。头像是一张简单的风景照,蓝天白云,宁静而遥远。
  柏瑾之眯了眯眼,心里又起了搞事的念头。
  已知,顾玺就是那位在音乐圈神秘莫测,却才华横溢的著名作曲家小芦老师。
  可韩漓却想尽办法要隐瞒这个消息,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深意?
  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保护顾玺,让这个农村少年不被娱乐圈的喧嚣所扰,还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妄图独占这样一位极具天赋的作曲家,将他的才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为自己在音乐圈的筹码?
  顾玺他自己清楚这一切吗?他对韩漓的安排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
  柏瑾之越想越觉得其中必有隐情,在他的认知里,没人会甘愿将自己的才华深埋。只是顾玺刚从农村出来,他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作曲的真正价值,或许此刻还满心感激着韩漓供他上学,根本没想过韩漓是在控制他。
  “我只是在培养潜在客户而已!”柏瑾之告诉自己,他只是探探口风,看顾玺是不是被韩漓控制了。
  若是的话,他就帮帮忙,把顾玺的身份公布出去,自会有音乐公司来救他。等将来顾玺发达了,不就成了优质客户吗?
  才不是为陌生人担心呢,他柏瑾之一切向钱看,绝不做没好处的事。
  想到这里,他点开顾玺的头像,发了一条消息。
  “韩漓的《山河无恙》是你写的吧?”
  柏瑾之选的时间恰到好处。顾玺刚下课,书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永明高中明面上禁止学生带手机,但对走读生管得没那么严。顾玺掏出手机,看到是柏瑾之的消息,微微一愣,随即回复:“是的。”
  看着顾玺秒回的消息,柏瑾之嘴角微微上扬,像是看到了事情朝着自己预想方向发展的苗头,紧接着又发过去:“韩漓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就是小芦,叫我隐瞒你的信息,这事你怎么看?”
  其实,这是顾玺自己的要求。前世,他在校园晚会上唱过自己写的歌后,遭到了各种骚扰,烦不胜烦。这一世,他只想安安静静地上学。
  “麻烦你了,谢谢。”顾玺回复道。
  柏瑾之一愣,没想到顾玺会回复“谢谢”。他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爽。这小子果然不知道自己作品的价值,还以为韩漓在帮他呢!
  柏瑾之快速敲击键盘,发了一连串消息:“你知道你的歌有多热门吗?有多少音乐公司在找你,想买你的歌?你知道《山河无恙》的作曲值多少钱吗?”
  顾玺看到这些消息,瞬间明白柏瑾之误会了。想了想,他认真地回了一个数,还特意解释道:“这是韩漓买歌的版权费。”
  回想起当时韩漓坚决要买版权,还郑重其事地和他签了合约,顾玺觉得韩漓考虑得确实周到。
  连柏瑾之都这么想,若哪天他的作曲人身份曝光,只怕韩漓会被扣上“控制作曲人免费为自己写歌”的帽子。
  柏瑾之看到顾玺回复的那串天价版权费,眼睛瞬间瞪大,脸上写满了惊讶与无语。
  他本以为是农村天才少年惨遭骗曲的老套故事,没想到韩漓不仅没有亏待顾玺,还给了如此丰厚的报酬。这个价格不仅对得起这首歌的水平,也让韩漓的人品愈发显得无可挑剔。
  回想起以前接到王松云的工作,要他曝韩漓黑料的时候。当时柏瑾之费尽心思四处搜罗,却愣是没找到韩漓的任何黑料,最后只能自己编造。
  也正因如此,后面接到洗白韩漓的工作时,他才会那么积极。因为他心里清楚,韩漓没黑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行得正坐得端。
  不过,现在的重点在顾玺。
  柏瑾之稍作停顿,又继续发信息:“你知不知道,就凭你写的这首歌,你能进入最好的音乐公司。音乐学院知道了都得抢着给你保送,真的不想让人知道你就是作曲人吗?”
  顾玺看着这些消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太了解柏瑾之了,虽然这人平时总把利益挂在嘴边,常说自己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但真遇到有人被欺负,骨子里的正义感就会让他忍不住多管闲事。
  前世的柏瑾之就是因为见不得他们被别的单位占便宜,才把自己搭进了研究院。
  想到这儿,顾玺眨了眨眼,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随即,他迅速调整表情,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假装震惊地回复:“真的吗?写歌可以保送上大学?”
  发完这条消息,顾玺放下手机,想了想自己这段时间的模拟考试成绩。
  因为中考成绩一般,他没敢一下子考到全校第一,而是“成绩稳步提升”,目前刚爬到年级中上游。
  嗯,可以停下来了。
  顾玺告诉自己,现在他就是个成绩一般般、担心考不上大学、想走音乐学院保送路线的农村少年。
  所以,有事没事向柏瑾之请教,不算打扰吧?毕竟是他告诉自己的。
  手机震动了一下,柏瑾之的回复来了:“当然可以!你的作曲水平比很多专业作曲家都强,只要你的身份曝光,音乐学院肯定会抢着要你。”
  顾玺看着这条消息,心里暗笑,但回复的语气却显得犹豫不决:“可是……我学习成绩不太好,会有影响吗?而且我怕被人关注,人多我会紧张。”
  原来是社恐啊!
  柏瑾之看着顾玺的新回复,明白他为什么隐瞒身份不想让人知道,同时心里暗松口气——不是被控制就好。
  他迅速敲击键盘回复:“你不用担心成绩的问题。音乐学院更看重音乐才华,而不是文化课成绩。至于身份曝光的问题,我觉得也没什么坏处,你最好多作几首曲子卖给大公司,若你的歌能拿到华语音乐奖,音乐金钟奖之类的,保送就更稳了。”
  说到这里,柏瑾之突然觉得好像没必要多管闲事了。因为顾玺的《山河无恙》是绝对能拿到今年最佳金曲奖的,而他本人也证实没被韩漓控制,似乎没有需要他伸张正义的地方。
  “这方面你问韩漓吧,他比我懂。”
  顾玺看到这条消息,立刻明白柏瑾之是意兴阑珊了,也清楚这是因为两人交情尚浅,柏瑾之不想干涉过多。
  但他并没有纠缠不休,而是认真地编辑了一条道谢的消息:“谢谢你,不然我都不知道写歌还可以保送大学。韩哥最近很忙,我不想麻烦他,我会自己试试看的。”
  柏瑾之收到消息,不禁对着手机屏幕疑惑:“试试看?试什么?写新歌吗?”
  可念头一转,他又觉得顾玺自有韩漓这个监护人帮忙,他一个陌生人又何必多问,便将手机随手一放,不再理会 。
  作者有话说:
  ----------------------
  第23章
  文心音乐学院的红砖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顾玺站在音乐学院主楼前,嘴角微微上扬。他今天穿了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色t恤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背着黑色双肩包,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农村少年。
  “同学,请问王玉韬教授的办公室怎么走?”顾玺拦住一个抱着乐谱匆匆走过的女生有礼询问。
  女生打量了他一眼,指了指三楼:“那边312室,不过王教授今天不一定在。”
  “谢谢。”顾玺露出一个阳光的笑容,转身走向楼梯。
  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312室的门上贴着王玉韬的名字和一张课程表。顾玺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
  推开门,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性正伏案工作。他身材不高,微胖,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文质彬彬。这就是王玉韬教授——至少在表面上。
  “王教授好。”顾玺站在门口,显得有些拘谨。
  王玉韬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是?”
  “我叫顾玺,是……是您的粉丝。”顾玺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紧张:“我看过您所有的网络教学视频,特别是《现代作曲技法解析》那个系列,看了至少五遍。”
  王玉韬脸上浮现出职业性的微笑:“哦,谢谢支持。有什么事吗?”
  顾玺走进办公室,小心翼翼地关上门:“我……我想向您自荐。听说音乐学院有保送名额,我想问问,如果有音乐作品的话,能不能……”
  王玉韬的笑容淡了几分。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带着几首不成调的曲子就来求保送。他敷衍地点头:“保送名额确实有,但竞争很激烈。你有什么作品?”
  “最近只写了半首,还有一首成品已经卖了。”顾玺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手写乐谱,纸张边缘有些磨损,看起来经常被翻阅。
  王玉韬接过乐谱,随意扫了一眼:“哦?卖了什么歌?”
  “《山河无恙》。”顾玺轻声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