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顾文匪骑术非常好,一手控缰,另一只手依旧将身前的朝权牢牢护在怀中,俯身疾驰。
“嗬!”
卫林纶双目赤红,怒吼着挥刀噼砍,率领剩余禁军死死护在顾文匪两侧,如同一支锋利的箭簇,硬生生从混乱的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身后兵刃交击声、惨叫声、怒吼声不绝于耳,顾文匪却充耳不闻,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隐约可见的、代表着中都军大营方向的旌旗。
“走!”
一路再无大规模阻拦,只有零星几个试图拦截的哨兵被卫林纶等人轻易解决。
显然,方才那场伏击,已是对方在此地能调动的大部分力量,旨在将他们扼杀于辖区边缘。
终于,连绵的军营辕门和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陈”字帅旗已清晰可见。
营门处守卫的士兵看到这一行疾驰而来、浑身带着煞气与血迹的人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举起长戟。
顾文匪勒住马匹,黑马在原地焦躁地踏着步子,喷吐着白色的雾气。
不等守门士兵喝问,卫林纶已飞身下马,尽管甲胄染血,发髻微乱,却依旧挺直嵴梁,高举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用尽全身力气,声若雷霆,响彻整个营门内外:
“圣旨到——!太子殿下亲临!中都军统领陈新德,速速出营接旨——!”
卫林纶一声如同惊雷炸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军营外围。
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营地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士兵都惊疑不定地望向营门方向。
不过片刻,中军大营方向便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铿锵。
只见一位身披玄铁重甲、面色沉毅的中年将领,在一众亲兵和各级将官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赶至营门。
这位带头的中年将领目光如电,迅速扫过略显狼狈却气势逼人的顾文匪一行人,尤其在顾文匪身上那掩不住的天家威仪上停留一瞬,随即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末将中都军统领陈新德,不知太子殿下驾临,迎驾来迟,望殿下恕罪!”
他身后,数十名品阶不一的将领也齐刷刷跪倒一片,甲胄摩擦之声不绝于耳,齐声道:“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然而,顾文匪敏锐地察觉到,跪拜的将领中,有人眼神闪烁,有人面露惊疑。
顾文匪心知此刻绝非客套之时,他端坐马上,甚至未曾让陈新德等人起身,便直接切入核心,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陈帅不必多礼!孤在南方辖区边缘遭伏兵刺杀,贼人悍勇,竟敢冒充官兵,意图不轨!”
“闻氏家丁为护孤周全,正与贼人死战。陈帅,即刻派兵,速往救援,并捉拿所有犯上作乱之徒。”
他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南方辖区”、“冒充官兵”、刺杀太子,每一个词都不一般,扯出来都是要杀的血流成河的。
闻言,陈新德脸色骤然一变,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和背后可能牵扯的惊涛骇浪。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转头对身后一名心腹副将厉声下令:
“赵副将,即刻点齐你麾下轻骑,以最快速度赶往殿下所指方位。剿灭乱贼,救援友军,将所有活口带回!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
那赵副将抱拳领命,立刻起身,点齐人马,如旋风般冲出营门,马蹄声如雷鸣般远去。
直到此时,顾文匪紧绷的心弦才略微一松。
他深吸一口气,这才利落地翻身下马,脚踩实地,他并未立刻行动,而是回身,朝着马背上那抹刺目的猩红伸出了手。
“下马。”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都聚焦到了那个被太子殿下亲自携在马上、此刻又被如此“特殊”对待的人身上。
朝权裹在宽大的玄色披风里,只露出一张苍白得过分的脸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狐狸眼。
“多谢殿下。”
他沉默地将自己冰凉的手放入顾文匪温热宽大的掌心,借着对方的力道,轻盈而稳当地落在地上。
或许朝权骨子里面真的是洗不去的奴性,他此时此刻居然觉得,能被太子殿下这样破格优待,就好像回到了他们当年浓情蜜意的时候。
高位者的垂怜,当真是伴随着权势和旁人的艳羡,又如何叫朝权不动心呢?
尽管膝盖的伤处因这番动作传来阵阵刺痛,他脸上却未显露分毫,只是微微垂着眼睑,姿态恭顺地立于顾文匪身侧半步之后,仿佛一道沉默而艳丽的影子。
昨夜一遭之后,顾文匪倒是对朝权很客气了。
若是之前,只怕是顾文匪要把朝权当做人凳来踩,哪里能有如今亲扶下马的待遇。
顾文匪没有多看朝权一眼,他松开手,目光再次扫过仍跪在地上的陈新德等人,道:
“众卿平身。陈帅,随孤入帐议事。”
“是!殿下请!”
陈新德立刻起身,侧身引路。
顾文匪当先而行,步履沉稳,径直走向那座象征着中都军最高权力的帅帐。
朝权亦步亦趋,沉默地跟在他身后,那身猩红官袍在灰暗的军营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而诡异,吸引着无数或明或暗的探究、鄙夷、乃至忌惮的目光。
步入宽敞却气氛凝重的帅帐,一股混合着皮革、金属、汗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帐内早已接到消息,此刻更是济济一堂,站满了中都军的高级将领,粗略看去,竟有二三十人之多。
“参见太子殿下!”
顾文匪目不斜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径直走向那张位于帐内最深处、铺着虎皮的主帅之位,毫不犹豫地拂袖坐下。
“各位不必多礼。”
这个动作,已然宣告了他的身份和不容置疑的主导权。
朝权则安静地侍立在他的座椅侧后方。
他微微抬起眼睑,那双狐狸眼看似低垂,实则锐利而迅速地扫过帐内每一张面孔。
这里有他熟悉的面孔——曾经在京城有过数面之缘,或是在东厂卷宗里留下过记录的;但更多的,是陌生的、带着风霜与军旅煞气的脸庞。
他默默地将这些面孔、他们站立的位置、彼此之间细微的眼神交流,都刻入脑中。
顾文匪同样在快速审视着帐内诸将。他虽为太子,但对这远离权力中心的中都军,了解也并非全然透彻。
他能认出的,也不过是其中一部分高级将领,更多的则是面孔陌生,其立场、背景,皆是未知。
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位刚刚经历刺杀、突然驾临的太子殿下,会说出怎样的第一句话。
顾文匪没有让他们久等。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按在冰冷的虎皮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力和不容反驳的威势,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军情紧急,废话孤便不多说了。”
“二皇子顾文耀,倒行逆施,举兵谋逆,围困京师,胁迫天子。父皇密旨在此,命孤持虎符,统帅中都军十万,即刻入京勤王,拨乱反正!”
他顿了顿,不给众人消化和质疑的时间,直接下达了最终命令:
“传令——全军即刻整装,检查兵甲,备足粮草!”
“一个时辰之后,拔营出发,兵发京城!”
“违令者,以军法论处,斩!”
最后那个“斩”字,顾文匪咬得极重,带着凛冽的杀意和天家威严,当真是有天子之势,当真是有帝王之气。
随后,整个中都军大营瞬间炸开了锅。
号角连营,战鼓雷动,士兵们如蚁群般奔走忙碌,检查兵甲、装运粮草、整顿马匹,空气中弥漫着钢铁的冰冷与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息。
不多时,营门外传来一阵喧嚣。
赵副将率领的轻骑部队凯旋而归,不仅成功救回了浑身浴血却依旧战意昂扬的闻定州及其麾下家丁,更押解回了数十名在伏击中俘虏的叛军。
闻定州虽身上挂了彩,眼神却亮得惊人,大步走入帅帐向顾文匪复命后,便被催促着下去疗伤。
处理完紧急军务,帅帐内暂时只剩下顾文匪与朝权二人。
摇曳的烛火将顾文匪的身影拉得悠长,投在营帐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始终安静侍立在一旁,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朝权身上。
招了招手,顾文匪姿态随意,却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味。
见状,朝权没有丝毫迟疑,步履无声地上前,在距离顾文匪五步之遥处,极其自然地屈膝跪地。
那动作流畅柔媚,仿佛他生来就该是跪着的,那从来都没有挺直过的脊梁,早已在深宫多年的倾轧与折辱中,被一寸寸打磨得习惯了弯曲。
“嗬!”
卫林纶双目赤红,怒吼着挥刀噼砍,率领剩余禁军死死护在顾文匪两侧,如同一支锋利的箭簇,硬生生从混乱的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身后兵刃交击声、惨叫声、怒吼声不绝于耳,顾文匪却充耳不闻,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隐约可见的、代表着中都军大营方向的旌旗。
“走!”
一路再无大规模阻拦,只有零星几个试图拦截的哨兵被卫林纶等人轻易解决。
显然,方才那场伏击,已是对方在此地能调动的大部分力量,旨在将他们扼杀于辖区边缘。
终于,连绵的军营辕门和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陈”字帅旗已清晰可见。
营门处守卫的士兵看到这一行疾驰而来、浑身带着煞气与血迹的人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举起长戟。
顾文匪勒住马匹,黑马在原地焦躁地踏着步子,喷吐着白色的雾气。
不等守门士兵喝问,卫林纶已飞身下马,尽管甲胄染血,发髻微乱,却依旧挺直嵴梁,高举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用尽全身力气,声若雷霆,响彻整个营门内外:
“圣旨到——!太子殿下亲临!中都军统领陈新德,速速出营接旨——!”
卫林纶一声如同惊雷炸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军营外围。
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营地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士兵都惊疑不定地望向营门方向。
不过片刻,中军大营方向便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铿锵。
只见一位身披玄铁重甲、面色沉毅的中年将领,在一众亲兵和各级将官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赶至营门。
这位带头的中年将领目光如电,迅速扫过略显狼狈却气势逼人的顾文匪一行人,尤其在顾文匪身上那掩不住的天家威仪上停留一瞬,随即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末将中都军统领陈新德,不知太子殿下驾临,迎驾来迟,望殿下恕罪!”
他身后,数十名品阶不一的将领也齐刷刷跪倒一片,甲胄摩擦之声不绝于耳,齐声道:“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然而,顾文匪敏锐地察觉到,跪拜的将领中,有人眼神闪烁,有人面露惊疑。
顾文匪心知此刻绝非客套之时,他端坐马上,甚至未曾让陈新德等人起身,便直接切入核心,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陈帅不必多礼!孤在南方辖区边缘遭伏兵刺杀,贼人悍勇,竟敢冒充官兵,意图不轨!”
“闻氏家丁为护孤周全,正与贼人死战。陈帅,即刻派兵,速往救援,并捉拿所有犯上作乱之徒。”
他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南方辖区”、“冒充官兵”、刺杀太子,每一个词都不一般,扯出来都是要杀的血流成河的。
闻言,陈新德脸色骤然一变,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和背后可能牵扯的惊涛骇浪。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转头对身后一名心腹副将厉声下令:
“赵副将,即刻点齐你麾下轻骑,以最快速度赶往殿下所指方位。剿灭乱贼,救援友军,将所有活口带回!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
那赵副将抱拳领命,立刻起身,点齐人马,如旋风般冲出营门,马蹄声如雷鸣般远去。
直到此时,顾文匪紧绷的心弦才略微一松。
他深吸一口气,这才利落地翻身下马,脚踩实地,他并未立刻行动,而是回身,朝着马背上那抹刺目的猩红伸出了手。
“下马。”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都聚焦到了那个被太子殿下亲自携在马上、此刻又被如此“特殊”对待的人身上。
朝权裹在宽大的玄色披风里,只露出一张苍白得过分的脸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狐狸眼。
“多谢殿下。”
他沉默地将自己冰凉的手放入顾文匪温热宽大的掌心,借着对方的力道,轻盈而稳当地落在地上。
或许朝权骨子里面真的是洗不去的奴性,他此时此刻居然觉得,能被太子殿下这样破格优待,就好像回到了他们当年浓情蜜意的时候。
高位者的垂怜,当真是伴随着权势和旁人的艳羡,又如何叫朝权不动心呢?
尽管膝盖的伤处因这番动作传来阵阵刺痛,他脸上却未显露分毫,只是微微垂着眼睑,姿态恭顺地立于顾文匪身侧半步之后,仿佛一道沉默而艳丽的影子。
昨夜一遭之后,顾文匪倒是对朝权很客气了。
若是之前,只怕是顾文匪要把朝权当做人凳来踩,哪里能有如今亲扶下马的待遇。
顾文匪没有多看朝权一眼,他松开手,目光再次扫过仍跪在地上的陈新德等人,道:
“众卿平身。陈帅,随孤入帐议事。”
“是!殿下请!”
陈新德立刻起身,侧身引路。
顾文匪当先而行,步履沉稳,径直走向那座象征着中都军最高权力的帅帐。
朝权亦步亦趋,沉默地跟在他身后,那身猩红官袍在灰暗的军营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而诡异,吸引着无数或明或暗的探究、鄙夷、乃至忌惮的目光。
步入宽敞却气氛凝重的帅帐,一股混合着皮革、金属、汗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帐内早已接到消息,此刻更是济济一堂,站满了中都军的高级将领,粗略看去,竟有二三十人之多。
“参见太子殿下!”
顾文匪目不斜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径直走向那张位于帐内最深处、铺着虎皮的主帅之位,毫不犹豫地拂袖坐下。
“各位不必多礼。”
这个动作,已然宣告了他的身份和不容置疑的主导权。
朝权则安静地侍立在他的座椅侧后方。
他微微抬起眼睑,那双狐狸眼看似低垂,实则锐利而迅速地扫过帐内每一张面孔。
这里有他熟悉的面孔——曾经在京城有过数面之缘,或是在东厂卷宗里留下过记录的;但更多的,是陌生的、带着风霜与军旅煞气的脸庞。
他默默地将这些面孔、他们站立的位置、彼此之间细微的眼神交流,都刻入脑中。
顾文匪同样在快速审视着帐内诸将。他虽为太子,但对这远离权力中心的中都军,了解也并非全然透彻。
他能认出的,也不过是其中一部分高级将领,更多的则是面孔陌生,其立场、背景,皆是未知。
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位刚刚经历刺杀、突然驾临的太子殿下,会说出怎样的第一句话。
顾文匪没有让他们久等。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按在冰冷的虎皮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力和不容反驳的威势,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军情紧急,废话孤便不多说了。”
“二皇子顾文耀,倒行逆施,举兵谋逆,围困京师,胁迫天子。父皇密旨在此,命孤持虎符,统帅中都军十万,即刻入京勤王,拨乱反正!”
他顿了顿,不给众人消化和质疑的时间,直接下达了最终命令:
“传令——全军即刻整装,检查兵甲,备足粮草!”
“一个时辰之后,拔营出发,兵发京城!”
“违令者,以军法论处,斩!”
最后那个“斩”字,顾文匪咬得极重,带着凛冽的杀意和天家威严,当真是有天子之势,当真是有帝王之气。
随后,整个中都军大营瞬间炸开了锅。
号角连营,战鼓雷动,士兵们如蚁群般奔走忙碌,检查兵甲、装运粮草、整顿马匹,空气中弥漫着钢铁的冰冷与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息。
不多时,营门外传来一阵喧嚣。
赵副将率领的轻骑部队凯旋而归,不仅成功救回了浑身浴血却依旧战意昂扬的闻定州及其麾下家丁,更押解回了数十名在伏击中俘虏的叛军。
闻定州虽身上挂了彩,眼神却亮得惊人,大步走入帅帐向顾文匪复命后,便被催促着下去疗伤。
处理完紧急军务,帅帐内暂时只剩下顾文匪与朝权二人。
摇曳的烛火将顾文匪的身影拉得悠长,投在营帐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始终安静侍立在一旁,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朝权身上。
招了招手,顾文匪姿态随意,却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味。
见状,朝权没有丝毫迟疑,步履无声地上前,在距离顾文匪五步之遥处,极其自然地屈膝跪地。
那动作流畅柔媚,仿佛他生来就该是跪着的,那从来都没有挺直过的脊梁,早已在深宫多年的倾轧与折辱中,被一寸寸打磨得习惯了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