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三年之中,顾文匪偶尔喝醉,人醉了之后,总会念叨着心里放不下的人,无论是爱的人,还是恨的人。
  “此处非说话之地,殿下,请。”
  闻千声声音平稳,做了个请的手势。
  顾文匪会意,侧身引路:“小姨请随孤来。”
  一行人沉默地穿过积雪的庭院,走向唯一还算完整、可堪待客的正殿侧厅。
  一间虽然同样陈设简陋,但至少生了炭火、打扫得较为干净的房间。
  有伶俐的闻家侍从早已先行一步,迅速点亮了烛火,搬来了两张相对放置的檀木椅,并无声地退至门外守卫。
  进入侧厅,隔绝了外面的风雪与视线,闻千声解下狐裘,随手递给身后一名劲装护卫。
  “殿下,”
  闻千声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并无过多寒暄,
  “京中惊变,消息已传至北境。闻氏虽僻远,亦知社稷危殆。陛下旨意未达之前,我已料定殿下必将重担在身。”
  顾文匪抬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亦在主位落座,神色沉静:
  “小姨消息灵通,冒雪前来,辛苦了。”
  他对这位小姨向来敬重,不仅因血缘,更因这三年雪中送炭的情谊与闻千声本人的能力。
  “闻家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谈辛苦。”
  闻千声摇头,接过老仆奉上的热茶,并未饮用,只是暖着手,
  “时间紧迫,我便长话短说。”
  她目光沉静地看向顾文匪,
  “京城剧变,二皇子倒行逆施,此乃殿下的机会,亦是滔天巨浪。此去,成则九五至尊,败则万劫不复。闻家与殿下荣辱与共,自当倾力相助。”
  她话音一顿,朝外微微示意。一名心腹躬身入内,双手奉上一卷帛书。
  “一百家丁,皆是闻家暗中蓄养的好手,身手不凡,背景干净,忠诚可鉴。名册在此,殿下可随时调用。”
  闻千声的语气平淡,仿佛送出的不是一百名精锐死士,而是一份寻常礼物。
  顾文匪接过名册,并未立即翻开。
  帛卷入手微沉,其上墨迹犹新。
  他知这一百人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武力上的增援,更是闻家明确的态度,是将筹码彻底押在他身上的投名状。
  在权力博弈的棋局上,这便是一支可以扭转局面的奇兵。
  “小姨厚意,孤铭记。”他沉声道,将名册拢入袖中。这份情,他顾文匪承了。
  闻千声看着他沉稳的样子,眼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
  三年的磨砺,确实让这位曾经锋芒毕露的外甥,沉淀了许多。
  真正的王者,如何能在真金白银之中养出来,如何能在娇生惯养之中练出来?
  势必是要风霜雨雪、刀锋剑雨,吃尽苦头,知苦,才能够磨练一二心性。
  她沉吟片刻,目光变得愈发深邃,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事相托。”
  闻千声的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
  “小姨,请说无妨。”
  顾文匪抬眼望去,静待下文。
  “定州那孩子,今年已满十八。”
  闻千声的语调里,难得地染上了一丝属于长辈的、近乎温柔的痕迹,虽然极其淡薄,
  “我欲让他随殿下同行,历练一番。”
  闻定州。
  那是闻千声早年收养的孤儿,冠以闻姓,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虽无血缘,却视若己出。
  闻千声一生未嫁,闻定州便是她选定的继承人,是闻氏一族的未来。
  此刻,她要将闻定州送到自己身边,送到那前途未卜、凶险万分的京城棋局之中。
  闻千声放下茶盏,神色变得更为郑重,甚至带上了一丝为人母的恳切:
  “这是我私心,亦是闻氏对殿下未来的期许。”
  她顿了顿,扬声道:“定州,进来。”
  “诶!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矫健的身影便从殿外蹿了进来,带着一身凛冽的寒气。
  身形高大挺拔,肩宽腰窄,穿着一身利落的骑射服,眉眼开阔,鼻梁高挺,嘴唇线条分明,整个人像北境原野上的豹子,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力量感。
  正是闻千声的养子,闻定州。
  “殿下表哥!”
  闻定州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爽朗,对着顾文匪抱拳行礼,动作干脆,眼神明亮,毫无畏惧,反而透着亲近。
  这三年,他时常溜来找顾文匪切磋武艺。
  闻千声看着养子,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然后看向顾文匪:
  “殿下,此去京城,前路艰险,步步杀机。”
  “定州年已十八,空有一身武艺,却少经世事磨砺。我将他托付给殿下,不求殿下特殊关照,只望殿下能将他带在身边,让他亲身经历这风云变幻,生死搏杀。”
  “是成是败,皆看他的造化。”
  “若他无能,陨落途中,是闻家气数已尽,我绝无怨言。若他能借此机会磨砺成才,便是闻家之幸,亦是殿下将来可用之肱骨。”
  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残炭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顾文匪久久凝视着闻千声。
  他从这位姨母的眼中,看到了孤注一掷的决绝,更看到了一种深沉的、几乎破釜沉舟的信任。
  闻千声这是在赌。
  用闻家唯一的继承人,赌他顾文匪能赢,赌一个从龙之功,赌闻氏家族未来的百年荣光。
  这份赌注,险,但勇。
  半晌,顾文匪缓缓吸了一口气,胸腔内激荡着一种久违的、混合着压力与野心的热流。
  他郑重颔首,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好。定州,孤带走。只要孤一日不死,必不负小姨所托,不负闻氏之望。”
  他没有承诺保闻定州万全,那是对闻千声这番决断的侮辱。
  闻千声紧绷的下颌线,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她知道,顾文匪懂了。
  闻定州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收起了些跳脱,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地看着顾文匪,显然来之前已被母亲再三叮嘱。
  顾文匪沉默片刻,目光在闻千声决绝的脸上和闻定州充满期待的眼神间流转。
  他缓缓起身,走到闻定州面前,拍了拍少年坚实的肩膀,感受到手下肌肉贲张的力量。
  正事谈毕,气氛稍缓。
  顾文匪这才重新落座,端起微凉的茶饮了一口。
  对面的闻千声状似随意地问道:
  “殿下行宫内似乎尚有他人?”
  她目光敏锐,显然注意到了那些不属于禁军也不属于闻氏人马的细微痕迹。
  顾文匪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并未隐瞒:
  “阉人罢了,宫里来了人,传旨,送虎符的是朝权。”
  声音平淡,却似有寒冰凝结。
  显然是恨极了。
  闻千声握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她是知道朝权此人的,更清楚三年前那场变故以及顾文匪与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
  她眼中掠过一丝了然:“是他……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处置?”
  顾文匪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泛着森然,
  “一条忘恩负义的狗,自然要慢慢收拾。他的命,如今捏在孤手里,生死不过一念之间。”
  闻千声沉吟片刻,提醒道:
  “朝权能爬到司礼监提督之位,心机手段非同一般。他曾经构陷于殿下,殿下自然恨他入骨,但此人如今身份特殊,手中或还掌握着某些隐秘。”
  “杀之固然痛快,但若善加利用,或许能成为一步意想不到的棋。还望殿下暂息雷霆之怒,以大局为重。”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若他碍事,或有不轨,闻氏的人,亦可为殿下分忧。”
  顾文匪目光微闪,闻千声的话确实点醒了他。
  单纯的杀戮确实廉价,若能将这毒物最后的价值榨取干净,让朝权活着感受比死亡更痛苦的煎熬,似乎更符合顾文匪睚眦必报的性格。
  “小姨放心,孤心中有数。”他淡淡道。
  这时,一旁的闻定州忍不住插话,带着少年人的好奇与直率:“殿下表哥,那个阉人……就是那个害您被流放的家伙?”
  他话一出口,就被闻千声瞪了一眼,连忙缩了缩脖子。
  顾文匪瞥了闻定州一眼,并未动怒,只是眼神愈发幽深,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冰冷与嘲弄:
  “一个阉人,裹着一颗蛇蝎之心罢了。不要好奇,也不要去招惹他。”
  闻定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话题转向了更为实际的方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