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一让人有点期待的就是那边真的环境很好,住两天,整个人都像是被过滤掉了身体里一部分杂质轻松起来,而现代社会压力大,因此依旧让一部分人趋之若鹜。
  不过并不包括他们俩。
  参加抽奖纯粹是——看都看见了,总不能放过吧?
  万一中了,好歹吃一顿也行,反正免费的。
  重点就是免费!
  车马食宿全包的那种免费!
  于是他们俩都点了抽奖,然后其中一人抽中了,他们又来了!
  只是这一次,两人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儿?
  变化真的好大!
  一路包车来到村子里,靠近县城就能感觉到这边车多了不少,尤其靠近姜家村后,来来往往的的士都不少!
  虽然从网上看见很多视频和图片,依旧不及自己亲眼所见和记忆里的对比后带来的惊喜大。
  道路重新修整过,至少目前十分平坦结实,哪怕是水泥路。
  司机会车时都很轻松。
  最关键的是他们过去时临近中午,刚好一辆公交车跟他们错身而过。
  “我去!”向歌率先惊呼:“真通公交了!啥时候的事啊?!”
  谢汌迅速打开手机:“我查——”
  一路没怎么说话的司机师傅抢先一步骄傲道:“就前两天的事,说是五月二十号通车,方便大家来这边过五二零!”
  两人齐声:“哇!才通车两天!”
  “是啊,可方便了。”司机点头,随即小声嘟囔:“就是有点抢生意。”
  两人顿时笑了,谢汌相对外向一点,此时正是好奇,忙问:“师傅,你咋知道这么清楚?”
  司机理所当然道:“我也是这边的人啊,跑去高铁站守着那是为了抢生意,远是远了点,但这一趟就赚了不少,比来这边跟那么多人抢划得来。”
  向歌想起来了,他们一下高铁,正准备打车,高铁站出口那就有人喊:“姜家村去的!姜家村!一百五十块走不走?!可以拼车!”
  原来是这边的人特意过去那边拉生意的。
  一百五大概就是打车软件上的价格,不过不走平台,司机能多得一点。
  向歌想到这,忽然问:“师傅,自从姜家村火了,这边是不是变化好大啊?”
  司机说起这个,直接滔滔不绝:“肯定啊,不说的别的,就说咱们这一行,之前我在这边开的士,那叫一个死气沉沉,每个月赚那么几千块钱,跟养老似的,要不是不会干别的,早不干了,唯一好处就是这一行咱自由,家里农忙还能回来干干活,照顾一下家里,没办法,家里兄弟姐妹几个,就我最没出息,只能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
  “自从姜老板把这边带火了,十月份开始,我收入立马涨了两千多呢!主要是往这边和县城跑,后来慢慢的滴滴多了起来,抢生意抢得厉害,我媳妇就提醒我让我去高铁站接人,咱们这就一个高铁站,想要过来只要不是自驾,都得走这里,我就过去了,还真的是,一趟就一百五,一天快一点能跑两三趟,还能来回赚……”
  这么噼里啪啦一顿输出。
  普通话和方言都混淆了,向歌只能努力竖起耳朵听,才搞清楚。
  这师傅以前最多估计赚个四五千,随着大批年轻人离开这边,愿意打车的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可能一天一百都赚不到,蹲在车上打瞌睡,现在那是轻松破万,努努力两万都是可以。
  这笔收入,在他们这个小县城,羡煞旁人。
  他媳妇也没闲着,搞了个小吃摊,每天下午四五点开着电动三轮车过来摆摊,少说也能卖个一两百,游客多的时候,比如周末,还能破三百呢。
  谢汌敏锐捕捉到一点:“师傅你刚刚是说这边抢生意?是有组团排挤的那种吗?”
  难道已经形成了跟网上那些旅游城市一样的抢生意情况?
  如果是,那真的太可惜了。
  要不了多久,可能这边也要被吐槽宰客之类的话。
  司机喝了口水,眼看着快到了,说话都变快了:“那不是,就是车多,这边游客有上限的嘛,就只能抢客人了,等下我送了你们,也要去抢客人,看谁正好要去高铁站不。”
  谢汌:“……哦哦,这样啊,哈哈。”
  他干笑着。
  小人之心了。
  向歌理解的拍拍他,没事哒没事哒,他们就是被坑多了。
  脸皮薄,又不敢说。
  经常一去吃一肚子气。
  只是下一秒,车子到了地方。
  村子中心的一个宽阔的广场上。
  两人下车的动作一顿,又呆住。
  诶诶诶?!
  记忆里破破烂烂的一处空地,变美食广场了?!
  ——
  两人来的时间挺早的,现在才上午九点多,记忆里这边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土路的地方,已经全部被水泥覆盖,水泥铺得十分平坦,一眼看去,来来往往都是人,房屋似乎都跟记忆里不同,看着更加干净整洁漂亮。
  靠边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指示牌,提醒游客车辆停放处在另一边,这里不能停车。
  指示牌的左边看,便是一个有好几个小吃摊的广场。
  除了小吃摊,旁边还有一些卖别的东西的,比如卖小篮子、卖手工布鞋、卖发绳首饰的。
  小吃摊这个点主要是卖早餐。
  香喷喷的带汤粉面、炒粉炒饭、卖各种粥点、卖油条豆浆烙饼等等。
  城市里常见的,这里都有。
  关键是每个摊位上都有一些加粗的红色字体标识表明哪些有姜老板家的食材,因此价格也会贵一点。
  比如卖粥的那家,皮蛋瘦肉粥、青菜粥,价格都不便宜,尤其皮蛋瘦肉粥,十块钱一份,是白粥的五倍,因为用的是姜老板家的鸭蛋腌制的皮蛋。
  此时正好有几个人去买。
  老板熟练打粥,看见他们俩下车看这边,还不忘招呼一声:“帅哥美女,吃早餐没?要不来碗粥?我们家粥,保证真材实料,说是姜老板家的绝不掺假!”
  两人肚子不饿,在高铁站那边还买了个煎饼果子垫肚子,闻言迅速摇头,快步朝着姜老板那边去。
  还没走远,就听见身后有个客人笑着说:“要是真掺了我们也不知道呀。”
  老板一脸严肃道:“味道不一样的,普通皮蛋有腥味,一下就能尝出来,而且咱们老村长会监督的,每次过来都会买一点,尝出味道不对就不让卖,之前就有家这样干,被他尝出来了,差点就不让他摆摊,后来还是他假一赔三,给之前的客人都赔了钱才能继续摆摊。”
  问话的游客估计也是第一次听说,当下语气都高昂了:“来真的啊?这怕是得赔不少钱吧?”
  老板撇嘴:“谁让他家掺假呢?!活该!小蘅好不容易把咱们村带火,能够在家门口赚钱,哪能让他一个人坏了口碑?想赚黑心钱,就是这个下场!”
  向歌和谢汌走远了,后面的话听不见了,倒是心情都莫名激动起来。
  “这村子不止变化大,老村长还压得住,真的太让人有好感了。”向歌小声道。
  谢汌非常赞同。
  *
  一路过去,路上也有清晰的指示牌告诉这边的客人,从这里走直通姜老板的农场,还有小字写着:每天下午四点开始摆摊。
  保证游客不会错过。
  而他们顺着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一路过去,中途能碰上不少来来去去的游客。
  这条原本安静得有些诡异让人联想到各种案发现场的小路,此刻热闹极了。
  走出两个房子中间的道路,眼前瞬间豁然开朗一般,一眼看去满是绿色。
  绿草中还点缀着不少漂亮的小花,像是油画的场景。
  此时温度正好,不少穿着古风的男女拿着手机相机拍照,油菜花早没了,但除了绿草中间的杂草开的小花,沿着护栏那一圈还有各种漂亮的花朵绵延成一处花海。
  作为拍照背景,完全可以!
  关键是有护栏,不用担心被一些不爱惜的人破坏,从它开始开花到盛花期一直到逐渐凋谢,能一直存在,直到被新的花海代替。
  视线的右边,是姜老板家的老房子,此时院门打开,但有院墙,依旧看不见里面的情况,外面则是一群猫猫狗狗,或跟游客玩耍、或躺在阴凉处休息,偶尔被人打扰,也只是懒洋洋的扫一眼,敷衍的甩甩尾巴。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味道,有花香、有果香、还有一路能闻到的青草香、泥土略带土腥味的香气。
  却依旧没有熟悉的汽车尾气。
  左边则是一个新中式的四合院。
  因为只有一层,看不见里面的情况,只能看见那仿古制的屋顶,那高大的梧桐树,尤其此时正好到了开花的时候,估计刚开花没多久,白色的小花朵不算特别多,但点缀在那绿色的叶子中间,格外显眼,尤其梧桐树很高大,跃出院墙很远,因此还有几个人正在附近拿着相机拍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