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回家再吃,”宋枝笑着说,“不然化了。”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行道树,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南昭小心翼翼地捧着蛋糕盒,时不时低头看一眼,生怕它突然消失似的。
宋枝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某个地方又酸又软——这个连伤痛都能默默忍受的女孩,面对一块小小的蛋糕却如此忐忑。
回到家,宋枝找出两个小碟子,将蛋糕一分为二。
奶油在刀尖下塌陷,散发出甜腻的香气。
南昭坐在餐桌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宋枝的动作,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给。”宋枝将碟子推到她面前。
南昭拿起叉子,犹豫了一下,叉起一小块送入口中。
奶油在舌尖化开的瞬间,她的眼睛瞪大了,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好吃吗?”宋枝明知故问。
南昭点点头,又挖了一勺,这次连奶油带草莓一起送进嘴里。
她的吃相依然算不上优雅,但比初见时那种狼吞虎咽好多了——至少现在知道细细品味,而不是单纯地填饱肚子。
“慢点,”宋枝忍不住笑,“又没人跟你抢。”
南昭的嘴角沾了一点奶油,自己却浑然不觉。
宋枝抽了张纸,伸手替她擦掉,指尖隔着三层纸碰到她柔软的唇瓣,两人同时愣住了。
南昭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慌乱地别过脸去。
“……你好烦啊。”她嘟囔着,却掩饰不住唇角的笑意。
窗外,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轻轻敲打在玻璃上,又随风飘远。
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长,融合在一起。
周一早晨,南昭终于能穿上久违的校服重返校园。
她站在镜子前,将衬衫下摆仔细掖进裙子里,又调整了一下领结的位置。
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好了没?”宋枝在门口催促,“要迟到了。”
南昭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来了。”
秋日的校园比往日更加美丽。
银杏树披上了金黄的衣裳,枫叶染上了火红的色彩,梧桐叶铺满了林荫道,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响声。
南昭走在宋枝身边,时不时推推眼镜,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仿佛重新清晰起来的世界。
“南昭?”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生站在不远处,手里捧着一本物理习题集。
“真的是你!”男生惊喜地说,“你的伤好了吗?”
南昭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这是她曾经在楼梯间辅导过的学弟,“……嗯,好了。”
“太好了!”男生如释重负,递给她一块糖,“那道电磁学的题我还是不懂,能再教我一次吗?”
南昭接过,下意识地看向宋枝,后者微笑着点点头,“去吧,我帮你跟江老师说你晚点到。”
看着南昭被学弟拉走的背影,宋枝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曾经独来独往的南昭,如今也有了牵挂她的人,而她自己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多好。
教室里,同学们对南昭的回归反应各异。
前排的女生热情地打招呼,几个男生则投来复杂的目光——毕竟南昭不在的这段时间,关于她“被包养”的谣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别理他们。”宋枝小声对南昭说。
南昭推了推眼镜,出人意料地平静,“无所谓。”
她翻开物理书,“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第一节课是体育,老师看见南昭,严肃地点点头,“伤好了?”
南昭挺直腰板,“好了,老师。”
“归队吧。”老师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不过今天先别剧烈运动,慢慢适应。”
操场上,南昭站在队列里,阳光洒在她的肩头,给她镀上一层金边。
宋枝站在她斜后方,注意到她的背挺得笔直,不再是那种防备的姿态。
当老师吹响哨子,队伍开始慢跑时,南昭的步伐轻快而稳健,再没有当初那种隐忍的痛苦。
课间,南昭被一群同学围住——有来关心她伤势的,有来请教物理题的,甚至还有来问她眼镜在哪配的。
她起初有些手足无措,回答也简短生硬,但渐渐地,肩膀放松下来,偶尔还会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宋枝坐在座位上,远远望着这一幕,心里像是打翻了一罐蜂蜜。
那个缩在角落的问题学生,如今正一点点融入集体,像是一株终于找到阳光的植物,开始舒展枝叶。
放学后,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路边的银杏叶随风飘落,像是一场金色的雨。
南昭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天空。
“怎么了?”宋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没什么,”南昭轻声说,“就是觉得……天空真蓝。”
宋枝这才注意到,南昭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澄澈的蓝天,像是装下了整个秋天的明净。
她的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不再是初见时那种尖锐的轮廓。
“南昭,”宋枝突然说,“你变了。”
南昭转过头,眉头微蹙,“哪里变了?变丑了还是变帅了?”
“说不上来。”宋枝笑着摇摇头,“就是……更柔软了。”
南昭的耳根红了,别扭地踢开脚边的一片落叶,“……胡说什么。”
但宋枝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意思。
回到家,宋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餐。
餐桌上多了第三副碗筷,墙上挂着的家庭照片里也添了一个戴眼镜的女孩——那是上周末拍的,南昭站在宋枝身边,表情还有些僵硬,但眼睛里已经有了笑意。
“南昭,”宋妈妈盛了一碗汤递给她,“学校今天怎么样?”
南昭双手接过碗,“……挺好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同学们都很友好。”
宋枝和宋妈妈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
这个连“谢谢”都说不出口的女孩,如今已经能够自然地分享日常了。
晚饭后,南昭主动帮忙洗碗。
宋枝站在她身边擦盘子,两人手臂偶尔相碰,谁也没有躲开。
窗外,最后一抹夕阳沉入地平线,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像是有人在天幕上撒了一把钻石。
“宋枝。”南昭突然开口,声音很轻。
“嗯?”
“……谢谢。”这两个字说得很轻,但很清晰。
宋枝转头看她,发现南昭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是盛满了星光。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南昭所说的“天空真蓝”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从长久的阴霾中走出,连最平常的景色都会变得珍贵无比。
“不客气。我们之间,说谢谢干嘛?”宋枝轻声回答,手指悄悄勾住了南昭的小指。
周六的清晨,阳光像融化的蜂蜜般流淌在宋枝的床单上。
她睁开眼睛,发现窗外一片湛蓝,几片金黄的银杏叶随风轻舞,在玻璃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这样的好天气,实在不该浪费在室内。
“南昭?”她敲响隔壁的房门,“起床了,我们出去玩!”
门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接着是“咚”的一声闷响——听起来像是有人从床上摔了下来。
门开了,南昭顶着一头乱发出现在门口,眼镜歪歪斜斜地架在鼻梁上,睡衣领口歪到一边,露出锁骨处一道已经淡化的疤痕。
“大清早的……”她揉着眼睛嘟囔,“发什么疯……”
宋枝不由分说地把她推进卫生间,“快点洗漱!我们去郊外的枫叶谷,听说现在红叶正漂亮呢。”
一小时后,两人站在公交站台前。
南昭换上了宋妈妈新买的驼色针织衫和深蓝牛仔裤,黑框眼镜后的眼睛还有些惺忪,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秋风拂过她的发梢,带起几根不服帖的短发,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金棕色。
“给。”宋枝递给她一个保温杯,“我妈煮的热可可。”
南昭接过杯子,热气氤氲中,她的脸颊显得格外柔软。
公交车缓缓驶来,载着寥寥几个同样去郊游的乘客。
两人选了后排靠窗的位置,南昭贴着窗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流动的景色。
城市的高楼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田野和零散的农舍。
稻子已经收割完毕,田地里只剩下整齐的稻茬,像是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
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五彩的衣裳——深绿、金黄、火红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了的调色盘。
“第一次去郊外?”宋枝小声问。
南昭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车窗上描摹着远山的轮廓,“……嗯。”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行道树,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南昭小心翼翼地捧着蛋糕盒,时不时低头看一眼,生怕它突然消失似的。
宋枝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某个地方又酸又软——这个连伤痛都能默默忍受的女孩,面对一块小小的蛋糕却如此忐忑。
回到家,宋枝找出两个小碟子,将蛋糕一分为二。
奶油在刀尖下塌陷,散发出甜腻的香气。
南昭坐在餐桌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宋枝的动作,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给。”宋枝将碟子推到她面前。
南昭拿起叉子,犹豫了一下,叉起一小块送入口中。
奶油在舌尖化开的瞬间,她的眼睛瞪大了,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好吃吗?”宋枝明知故问。
南昭点点头,又挖了一勺,这次连奶油带草莓一起送进嘴里。
她的吃相依然算不上优雅,但比初见时那种狼吞虎咽好多了——至少现在知道细细品味,而不是单纯地填饱肚子。
“慢点,”宋枝忍不住笑,“又没人跟你抢。”
南昭的嘴角沾了一点奶油,自己却浑然不觉。
宋枝抽了张纸,伸手替她擦掉,指尖隔着三层纸碰到她柔软的唇瓣,两人同时愣住了。
南昭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慌乱地别过脸去。
“……你好烦啊。”她嘟囔着,却掩饰不住唇角的笑意。
窗外,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轻轻敲打在玻璃上,又随风飘远。
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长,融合在一起。
周一早晨,南昭终于能穿上久违的校服重返校园。
她站在镜子前,将衬衫下摆仔细掖进裙子里,又调整了一下领结的位置。
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好了没?”宋枝在门口催促,“要迟到了。”
南昭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来了。”
秋日的校园比往日更加美丽。
银杏树披上了金黄的衣裳,枫叶染上了火红的色彩,梧桐叶铺满了林荫道,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响声。
南昭走在宋枝身边,时不时推推眼镜,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仿佛重新清晰起来的世界。
“南昭?”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瘦小男生站在不远处,手里捧着一本物理习题集。
“真的是你!”男生惊喜地说,“你的伤好了吗?”
南昭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这是她曾经在楼梯间辅导过的学弟,“……嗯,好了。”
“太好了!”男生如释重负,递给她一块糖,“那道电磁学的题我还是不懂,能再教我一次吗?”
南昭接过,下意识地看向宋枝,后者微笑着点点头,“去吧,我帮你跟江老师说你晚点到。”
看着南昭被学弟拉走的背影,宋枝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曾经独来独往的南昭,如今也有了牵挂她的人,而她自己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多好。
教室里,同学们对南昭的回归反应各异。
前排的女生热情地打招呼,几个男生则投来复杂的目光——毕竟南昭不在的这段时间,关于她“被包养”的谣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别理他们。”宋枝小声对南昭说。
南昭推了推眼镜,出人意料地平静,“无所谓。”
她翻开物理书,“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第一节课是体育,老师看见南昭,严肃地点点头,“伤好了?”
南昭挺直腰板,“好了,老师。”
“归队吧。”老师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不过今天先别剧烈运动,慢慢适应。”
操场上,南昭站在队列里,阳光洒在她的肩头,给她镀上一层金边。
宋枝站在她斜后方,注意到她的背挺得笔直,不再是那种防备的姿态。
当老师吹响哨子,队伍开始慢跑时,南昭的步伐轻快而稳健,再没有当初那种隐忍的痛苦。
课间,南昭被一群同学围住——有来关心她伤势的,有来请教物理题的,甚至还有来问她眼镜在哪配的。
她起初有些手足无措,回答也简短生硬,但渐渐地,肩膀放松下来,偶尔还会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宋枝坐在座位上,远远望着这一幕,心里像是打翻了一罐蜂蜜。
那个缩在角落的问题学生,如今正一点点融入集体,像是一株终于找到阳光的植物,开始舒展枝叶。
放学后,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路边的银杏叶随风飘落,像是一场金色的雨。
南昭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天空。
“怎么了?”宋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没什么,”南昭轻声说,“就是觉得……天空真蓝。”
宋枝这才注意到,南昭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澄澈的蓝天,像是装下了整个秋天的明净。
她的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不再是初见时那种尖锐的轮廓。
“南昭,”宋枝突然说,“你变了。”
南昭转过头,眉头微蹙,“哪里变了?变丑了还是变帅了?”
“说不上来。”宋枝笑着摇摇头,“就是……更柔软了。”
南昭的耳根红了,别扭地踢开脚边的一片落叶,“……胡说什么。”
但宋枝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意思。
回到家,宋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餐。
餐桌上多了第三副碗筷,墙上挂着的家庭照片里也添了一个戴眼镜的女孩——那是上周末拍的,南昭站在宋枝身边,表情还有些僵硬,但眼睛里已经有了笑意。
“南昭,”宋妈妈盛了一碗汤递给她,“学校今天怎么样?”
南昭双手接过碗,“……挺好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同学们都很友好。”
宋枝和宋妈妈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
这个连“谢谢”都说不出口的女孩,如今已经能够自然地分享日常了。
晚饭后,南昭主动帮忙洗碗。
宋枝站在她身边擦盘子,两人手臂偶尔相碰,谁也没有躲开。
窗外,最后一抹夕阳沉入地平线,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像是有人在天幕上撒了一把钻石。
“宋枝。”南昭突然开口,声音很轻。
“嗯?”
“……谢谢。”这两个字说得很轻,但很清晰。
宋枝转头看她,发现南昭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是盛满了星光。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南昭所说的“天空真蓝”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从长久的阴霾中走出,连最平常的景色都会变得珍贵无比。
“不客气。我们之间,说谢谢干嘛?”宋枝轻声回答,手指悄悄勾住了南昭的小指。
周六的清晨,阳光像融化的蜂蜜般流淌在宋枝的床单上。
她睁开眼睛,发现窗外一片湛蓝,几片金黄的银杏叶随风轻舞,在玻璃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这样的好天气,实在不该浪费在室内。
“南昭?”她敲响隔壁的房门,“起床了,我们出去玩!”
门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接着是“咚”的一声闷响——听起来像是有人从床上摔了下来。
门开了,南昭顶着一头乱发出现在门口,眼镜歪歪斜斜地架在鼻梁上,睡衣领口歪到一边,露出锁骨处一道已经淡化的疤痕。
“大清早的……”她揉着眼睛嘟囔,“发什么疯……”
宋枝不由分说地把她推进卫生间,“快点洗漱!我们去郊外的枫叶谷,听说现在红叶正漂亮呢。”
一小时后,两人站在公交站台前。
南昭换上了宋妈妈新买的驼色针织衫和深蓝牛仔裤,黑框眼镜后的眼睛还有些惺忪,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秋风拂过她的发梢,带起几根不服帖的短发,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金棕色。
“给。”宋枝递给她一个保温杯,“我妈煮的热可可。”
南昭接过杯子,热气氤氲中,她的脸颊显得格外柔软。
公交车缓缓驶来,载着寥寥几个同样去郊游的乘客。
两人选了后排靠窗的位置,南昭贴着窗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流动的景色。
城市的高楼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田野和零散的农舍。
稻子已经收割完毕,田地里只剩下整齐的稻茬,像是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
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五彩的衣裳——深绿、金黄、火红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了的调色盘。
“第一次去郊外?”宋枝小声问。
南昭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车窗上描摹着远山的轮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