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齐贺说完觉着时间也不早了,他猛然睁开眼睛,“咱们过去爹娘的院子吧。”
苏桃慵懒地嗯了一声,离开齐贺的怀抱滚到了一旁面朝里躺着。
齐贺勾着薄唇轻笑,从罗汉榻上下来,从旁边的衣架子上取了直缀穿上。
苏桃还赖在床上,阿落在门外问话:“太太,饭菜摆堂屋里吗?”
齐贺回她:“去老太太院里用饭,你去给老太太说一声。”
阿落应了一声走了,苏桃知道再不起来就太晚了,便坐起来下了床榻。
她穿上齐贺给她拿过来的褙子,对朗哥儿道:“咱们要去婆婆院里了。”
“好嘞。”朗哥儿应了一声,骑着他的小竹马,驾驾驾地跑了出去。
小胖墩儿没有三尺高,一窜一窜地出了院门。
苏桃见了,心中喜爱难以抑制,她勾着唇,轻轻地笑,对着齐贺说:“走吧,你儿子骑马该到了。”
朗哥儿很快就跑到了他翁婆院里。
齐老二刚喂了鹩哥,见朗哥儿来了便坐下来跟他说话。
“朗哥儿去了宫里,贵人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朗哥儿歪头想了想,说:“大。人多。”
齐老二笑,“那里有人玩吗?”
“有人玩,蒋十二。”
朗哥儿将他的小竹马放在门口,规规矩矩地站在齐老二跟前回话。
齐老二不知道蒋十二是谁,只看着他大孙子笑。
云姐儿在旁边听了直皱眉,“蒋八娘子可不像个好的。”
“蒋十二跟我好,他还告诉我了他的小秘密。”
云姐儿来了兴致,语气中都是不相信:“那么小的小郎君还有秘密?”
朗哥儿脑袋一歪说:“他说,他翁翁有这么大的大金球,还有大银球。”
朗哥儿为证明蒋十二是个好的,把人家的秘密都说了出来。
为了表示那个球很大,他小胳膊伸了又伸。
苏桃跟齐贺进来,刚好听到这里。
苏桃齐贺双双跟齐老二,赵氏见过礼,苏桃笑着问朗哥儿:“什么大金球,大银球?”
苏桃在赵氏旁边坐下来,朗哥儿跑到苏桃跟前伸着手比划,“蒋十二说,他偷偷看到过他翁翁藏起来的大金球,还有大银球,很大很大,跟他一样大。”
朗哥儿用力的比划着,赵氏,齐老二,苏桃还有云姐儿都面带笑容地看着他。
云姐儿压着声音问苏桃:“舅母,你说那蒋十二有没有瞎说?哪里有他那么大的金球银球。他这么高呢。”
云姐儿站起来,比划着自己的胸口,“他有这么高。”
苏桃笑,“兴许是有的。”
坐在齐老二旁边的齐贺非常肯定,有!
据他所知,有一种筑得很大很大的金球银球叫“没奈何”,它的意思是说即便强盗找到了也不好拿走,无可奈何。
齐贺眉头微蹙,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蒋十二的翁翁哪来的那么多金银?
蒋十二?是不是蒋枢相家的小郎君?
第290章 商议回临阳
朗哥儿还小没怎么出过门,他的玩伴也就是云姐儿、寿哥儿,外加陆家的研哥儿。这次进宫,多了个玩伴,他兴奋地说个不停。
齐贺抄着手坐在对面,他眼睛注视着郎哥儿,脑子里已经开始筛选。
今儿,能被太后娘娘邀请进宫的蒋家有哪些?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在他脑子转了好几圈,最终确定只有蒋枢相一家。
蒋枢相也是科举取士,贫苦出身,从底层小官慢慢升上来的。这样的出身,一朝得势也极有可能贪墨。
蒋枢相在朝中还是做了些政绩的,齐贺对蒋枢相的私下之事并不了解,他非谏官也不能贸然弹劾他。
他往后还是先留心着些,若是真如蒋枢相的孙儿所说,家中有金球、银球,那他贪墨的必定不少。
太祖皇帝应承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若是士大夫皆正气沦丧,身染邪气,那,国朝危矣。
齐贺暗自叹了口气。
朗哥儿还在跟齐老二说宫里的事,齐老二笑眯眯地听着。他其实对宫中也不是那么感兴趣,他就是看着自家孙儿欢心。
灶房那边做好了晚膳,小丫头们提着食盒进来屋中摆饭。
赵氏笑着对朗哥儿说:“你翁翁没有去宫里,听了朗哥儿的讲述比去了宫里还要明了。”
朗哥儿笑得有些骄傲,那一抹小骄傲溢于言表。
齐老二见饭菜都摆上桌了,便让家人就坐用饭。
餐桌上上了一盘盘兔,赵氏夹了一筷子,“还是得是翠丫,每一盘菜都装得扎实。宫里的菜色精致,就是装得有些少了,夹两筷子就没有了。”
赵氏在宫里没能痛痛快快地吃一顿,不由得调侃一句。
苏桃能理解赵氏,看向她笑了笑。
食不言寝不语,齐家餐桌上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安静的。
饭罢,小丫头撤了碗盘,端上来一盘新鲜的海棠果。
一家人围着餐桌而坐,人手一枚海棠果。
“这果子新鲜,难得这时节能放得这样好。这是哪来的?”
齐家是苏桃管家,赵氏自然问苏桃。
这果子是哪来的,苏桃也不知道,最近没有人往他们家送东西,采买的单子她还没有来得及看。
齐老二三两下吃了一个果子,他掏出帕子擦了擦嘴,又擦了擦手,缓缓开口:“亲家公给的。”
“你不是去庄子上去了吗?”赵氏啃着果子问齐老二。
齐老二点头,“今儿从庄子上回来的早,用驴车帮着三郎往亲家公的酒肆送去了一车兔子。碰巧亲家公一家在酒肆里用饭,碰上了便坐下来说了说话。
亲家公说,这些果子都是秋天收了藏在冰窖里的,这时候拿来吃个新鲜。岁节后,酒肆采买了一些,便让我带了一篮子回来。”
原来如此,赵氏点头。
齐老二说完看向苏桃:“五郎媳妇,虎哥儿过了元夕就要出门回临阳了。”
苏桃咽下嘴里的果子,拿帕子擦了擦嘴,“这个我知道,今岁,他要回去临阳参加童试。他想一路上多走走看看,便计划着提早回去。
娘说爹也计划回临阳一趟,爹计划几时回去?”
“今岁开春早,这眼看着天儿已经暖和起来了,路上也好走。我打算着这两日就启程。”齐老二说完看向齐贺,心道,五郎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齐贺有话要跟他爹说,“爹这次回去,把置买祭田的事儿也办了吧。”
齐老二知道祭田,赵氏也知道。
之前,苏桃说过祭田,那时候他们还一知半解的,后面仔细了解之后,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祭田就是他们齐氏族人公用的田地,祭田得来的收成,可以祭祀,可以帮扶族人,最重要的是可以帮扶族中的读书人科举入仕。
读书费钱,若是家里穷的读不起了,族中有祭田的,就可以从这边出钱供着他们读下去。
说白了,祭田就是有出息的族人,为族中其他人做的贡献。
五郎明明知道他是陆家的孩子,还坚持要回西柳村置买祭田,赵氏跟齐老二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当初他们能捡到五郎,不知道是他们修了几世才修来的福分。
现在他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赵氏也没有将心中的感慨说出来,她只说:“庄子上卖桃子的钱都在我这里呢,都让你爹拿回去吧?”
这几年桃子也没卖多少钱,可能都不足一千两。
齐贺开口说:“爹这次回去,先跟族长及族中长辈商议置买百亩良田。娘那里的钱怕是不够。”
赵氏忙说:“良田有二十两一亩,也有十五两一亩的,这几年卖桃子存下来八百多两,娘还有官府给的俸禄呢,桃娘将这些都给了娘,娘梳理梳理也能集够千两。”
苏桃看了一眼齐贺,知道齐贺不会让赵氏拿钱,便笑着说:“娘那里的钱就自己存着吧,相公已经说了,从公中出两千两,让爹带回去。”
赵氏嗔笑着看了苏桃一眼,“我跟你爹花不了什么钱,存着也没有用,这次就让他拿回去吧。”
“怎么没有花钱的时候,等云姐儿、朗哥儿长大要成亲的时候,你不得掏私房银子给他们添点儿?”
苏桃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赵氏笑。
赵氏看了看两个埋头啃海棠果的两个小人儿,勾着嘴角笑了起来,“桃娘说得在理。娘总觉着儿子媳妇出息,我跟你爹可以安安稳稳地做老太爷老太太了?银子倒是用不到了。”
赵氏盯着两个小的笑,“除了这两个小的,以后家里还会添小孙孙,娘得给他们存点。”
朗哥儿听不懂,就知道他婆婆要给他存银子了,他嘿嘿傻笑。
云姐儿撅着嘴,不想理会他们。怎么总是拿成亲,嫁人打趣人呢?她可不想成亲,她想一直待在家里。
“明儿,让阿桃给爹拿两千五百两银票,两千两拿去置地,五百两爹拿着花用。”齐贺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