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赵氏听寿哥儿提起云姐儿,笑着看向他,惊奇道:“小郎君认识云姐儿?”
寿哥儿轻嗯了一声。
赵氏笑着对他说:“云姐儿一早约了何家小娘子今儿要去庄子上摘桃子,故而没能一同过来。”
端午那日,大家都被朗哥儿吸引了目光,因此,虽然知道有个云姐儿,印象却不是很深。
贺氏笑着对赵氏说:“老姐姐,就当这里是自己家,以后多带着小娘子跟桃娘她们来家里玩。”
赵氏笑着应是。
陆娴低头问怀里的儿子,“寿哥儿什么时候认识的朗哥儿家人?”
寿哥儿觉得第一次见面就被朗哥儿推倒,他有些没有面子,就撒谎说端午节在公主的画舫上。
陆娴笑着点了点头,原来那日齐家的小娘子也被邀请去了画舫啊。
吴家是长公主驸马的家,驸马没有实权,吴三郎也只是受着长公主的蒙阴进了殿前司。
吴三郎不想寿哥儿靠蒙阴,他希望儿子能正正经经做个官儿。
如此,寿哥儿以后想要风风光光入仕就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因此吴三郎对他要求很是严苛。
好好的一个孩子,被他管得死气沉沉的,听他主动提起谁还是首次,陆娴很欣喜。
陆小郎君只有五岁,他不是太愿意跟比他小的玩,因此也没有关注朗哥儿。
他站在他娘跟前把玩着一只小玉马,这只小玉马就是赵氏给的,马儿翘着前蹄,扬着尾巴,一副往前奔驰的模样。
陆小郎君欢喜得很,有点儿爱不释手。
大人们都在说话,陆娴让寿哥儿带着弟弟们出去玩。寿哥儿便听话地带着两个小家伙出去玩去了。
外院过来个小厮,给守门的婆子递了话,不一会儿就递到了华妈妈耳朵里。
华妈妈走到贺氏跟前耳语,“前院说,二郎君去道馆了。”
贺氏原本欢喜的脸上,笑容一滞,而后又慢慢浮现,似带着欣慰。他们对不起二郎,可二郎依然是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华妈妈禀了这事儿之后,就躬着身子退了下去。
贺氏转过头来,笑着请赵氏吃茶。
于氏问苏桃,“桃娘跟老太婆们坐一块儿无不无聊?不若让大郎媳妇带着你们姐妹妯娌去院子的花园里走一走?”
苏桃笑着说,“跟着老夫人老太太们一起聊天,媳妇受益匪浅嘞。”
几个长辈被她逗笑了,贺氏发话:“园子里许多花都开了,晴娘带着你妹妹们过去看看吧。”
严氏站起来应是,苏桃跟陆娴、陆婉也站起来应了一声,便跟着小陆太太出了堂屋。
几个小郎君正在院子里玩,见他们的娘都出来了,一股脑儿都跟了过去。
小郎君身后跟的有女使,朗哥儿身后也跟了一个,不知道是谁安排的。
朗哥儿家里也有长命锁,可是他极少戴,脖子上的长命锁,过了刚才那一会儿新鲜劲儿便不想戴了,自己拽着要往下扯。
“小郎君别扯,奴婢给你去拿盒子装起来。”朗哥儿身后的女使止住了他,忙跑去找华妈妈拿装长命锁的盒子。
等到朗哥儿把碍事的长命锁拿下来,他才拉着苏桃的手,跟着一起去了花园。
陆娴笑着说:“朗哥儿还挺黏着妹妹的,寿哥儿也爱黏着我,他们表兄弟还是挺像的。”
苏桃望着陆娴笑,她感觉陆大姑奶奶很好相处,莫名地有些熟悉感。
于是笑着回她道:“朗哥儿平常在家跟他姑姑玩的好,这不,云姐儿去何家上学去了,他便没有人玩了,便黏着我一些。”
“孩子都是一样的,没个兄弟姐妹的,在家就喜欢黏着娘。”严氏笑着说完,发现他们三家都只有一个孩子。
她悠悠叹了一口气,笑着说:“以后让他们表兄弟几个多在一处玩,都是小子哩。”
陆婉话少,文文静静的,就跟着一块儿走,也不怎么说话。
另外三人都成了亲,且都有个小郎君,话题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
“趁着郎君小,他们愿意亲近你们,你们就赶紧多疼疼他,到了寿哥儿这个年纪,便要被他们爹拉着读书了。”
陆娴笑,圆圆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跟云姐儿好像啊。
苏桃终于知道她为何觉着陆大姑奶奶面善了,原来跟她家云姐儿有些像啊。
这京城真小,竟然让她碰到个与云姐儿长得还挺像的人。
“咱们去水榭坐坐,水榭下面的池子里,管园子的妈妈养的鱼儿可欢实了。”
严氏引着大家往水榭走,跟在朗哥儿身后的女使,弯腰抱起了朗哥儿。
“小郎君,水榭还有段路呢,奴婢抱着你过去吧。”
朗哥儿跟她也不熟,脸朝向外面不理她,也不说不让她抱。
第222章 姐妹妯娌
进了水榭,严氏刚请他们落座没有多久,女使就陆陆续续上来了点心茶水。
三个小郎君乖巧地各自坐在自家亲娘身旁。
严氏将点心往他们跟前推了推,“研哥儿带哥哥和弟弟喂鱼去吧。不可以爬栏杆,看不到就让丫头抱着你们看。”
研哥儿喂过鱼,拿一块儿糕点欢欢喜喜地站了起来,朗哥儿拿一块糕点就往自己嘴里送。
研哥儿可可爱爱地伸头到他跟前说:“弟弟别吃完,给鱼儿留一些啊。”
女使们自发地领着各自的小郎君去了栏杆边儿上,严氏笑着收回视线。
把孩子打发走了,余下就是他们聊天了。
娘子们聊天,大多是聊些衣裳妆容。严氏见苏桃脸上未施粉黛,头上珠钗简单,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口。
桌上的糕点是府里厨娘做的,她便往苏桃跟前推了推:“弟妹尝尝这酥果,咱自家厨娘做的。”
苏桃拿起一个吃了一口,香甜酥脆。于是便开口夸了几句。
严氏笑:“弟妹若是喜欢,以后便让厨娘做了给你们送过去。”
苏桃忙说使不得。
陆娴开口问苏桃:“妹妹是几时进的京?听说二朗是上一届的状元郎,眼看着明年又是个大比之年。你们是不是进京已有三年了?”
苏桃喝了口茶水,冲了冲嘴里的糕点,笑道:“考试前头一年冬天,我就跟着相公进了京,这样看来也有三年了。”
“你们是一直住在现在的宅子那里吗?”陆娴开口问,苏桃便答了她。
严氏接话,“你们那边的宅子买的划算。只不过以后二弟擢升了,家中进了女使小厮,怕是住不开。”
苏桃他们过来的时候,礼品都是家中老太爷跟二朗提着的,之前来的那两个小厮跟丫头也没有过来,想来家里或许只有这两个使唤的。
以后二郎擢升了,家中使用的人也会多起来,如此,现下的这个小宅子可是住不下。
严氏以管家娘子的心理,习惯性地帮苏桃分析了起来。
现如今,齐家那边过得挺安逸,苏桃没有想过家中再买小厮女使,换宅子的事儿。
以前,苏桃觉着好歹要给齐贺寻个在跟前帮着跑腿的小厮,后面真等他去上值后,好像也用的不多。
喜子一个人也能跑得过来,便没有再去雇小厮回来。
现在倒座房还有房间,就是再雇回来一个住家的小厮也是能住得下的。
可齐家不能跟陆家比,陆家虽然子嗣不多,也算是京城中的大家了,家中的女使小厮比主人多多了。
这会儿,他们不过是在水榭里吃个点心赏个景儿,水榭上及岸边儿上都站满了女使。
严氏、陆娴跟陆婉都有自己的贴身女使,此刻都在岸边儿站着呢。
跟着上来水榭的,是三个照看小郎君的。
跟在朗哥儿身后的,苏桃猜应该是严氏院子里的。
他们这样的人家,或许会考虑的很多,但是苏桃觉着他们家现在这样就很好。
不过聊天儿嘛,就是聊聊。
苏桃听说陆家是大太太严氏跟二老夫人于氏在管家,她想着跟她多聊聊也能学到一些管家的窍门。
苏桃笑着回:“嫂嫂说的这些还太远。现下家里都刚刚好,有个跑腿的小厮,有个做粗使的丫头。我是佩服嫂嫂,这么大个家管的井井有条的。”
严氏笑:“哪里是我管的,都是二婶在管,我不过跟着学学。”
“嫂嫂谦虚了,娘可没少夸你会管家。”陆娴接了一句。
几个人就这么慢慢地聊了起来。
小郎君那边研哥儿丢了些糕点屑进池子里,不一会儿就游来了许多大鲫鱼,其中还有红色的鱼。
朗哥儿指着红色的鱼叫,“鱼,鱼。”
寿哥儿耐心地跟他解释:“朗哥儿,那是锦鱼嘞。下次带你姑姑一起来看,好吗?”
朗哥儿看了寿哥儿一眼,寿哥儿对着他笑了笑,朗哥儿才答:“好。”
朗哥儿也拿着自己的糕点喂鱼,伸手就把自己吃了一半的糕点整个都丢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