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知道了,阿娘。”
冯氏拉着苏桃又嘱咐了一通才千般不舍地放她回了西柳村。
跟父母道过别,她想去县城跟康兰儿也说一声,毕竟她算是她唯一的好姐妹。
回到西柳村的翌日,苏桃就带着云姐儿去了县城。
她去跟康兰儿道别,顺便让云姐儿去庵堂里看看几位师太。
这时节地里没有了新鲜的蔬菜,但是菜窖里还有许多前段时间刚收进去的大白菜,她拿了几颗放进背篓里。
背着背篓就没有办法背云姐儿了,去县城要走很远的路,云姐儿走不下来。
好在架子车还在后院,苏桃就拉着架子车带着云姐儿去了县城。
她先把白菜和云姐儿送去了庵堂,跟师太说了一声,便去了康兰儿的锦绣坊。
这次阿桃是从店铺正门进的,一进去就看到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绣品。
“小娘子看绣品,咱们店里有南边时兴的两面绣,可以做成屏风,桌屏,炕屏。”
苏桃一进店,就有个花信之年的娘子迎了上来,这娘子圆圆的脸儿,五官清秀,笑起来让人感觉无比的亲切。
苏桃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她笑着问:“康掌柜在吗?”
“掌柜的在后院绣房呢,你稍等,我去帮你叫去。”圆脸娘子说着去了后院。
苏桃都来不及再说什么,人就不见了。
那娘子去了后院,苏桃就在店里慢慢地看店里的绣品。
苏桃越看越感慨,康兰儿她们竟然绣得这样好?
苏桃知道康兰儿把香云姐妹也招了进来做绣娘,这些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绣品怕不是都出自她们之手?
“阿桃。”
苏桃转身,便见康兰儿站在店铺后门那里叫她。
苏桃对着圆脸娘子福了福算是道谢,而后走去了康兰儿跟前。
“阿桃,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康兰儿拉着苏桃把她引去了后院,她把苏桃带到自己的房间就坐,给她倒了碗茶。
苏桃喝了一口茶,笑着开口道:“兰儿,过两天我要跟我家相公一起去京城,过来给你道个别。”
“你要陪着齐郎君去京城了?”康兰儿睁着一双大眼睛高兴地问。
听说苏桃要去京城,她看着倒是比苏桃还要兴奋。
苏桃轻嗯了一声,跟着点了点头。
“去京城好,京城里最是繁华。说不定你家齐五郎这次考试又能上榜,到那时候你们就能留在京城了。”
苏桃不知道齐贺这次会考成什么样子,她可不敢妄自尊大,便没有接话,只陪着康兰儿笑。
康兰儿收起笑容,正经起来:“阿桃,万一齐五郎考中了进士,你们留在了京城。
你手中不是有些闲钱吗,到时候你可以在京城周围买些田庄,地皮,也可以在京城买些铺面,这是一条生财之道。
之前有位大将军,有钱了就买田买地买铺面,靠着这些他养起了自己的一支军队呢。”
齐五郎还没有考上呢,不过康兰儿说的这些她记下来。
苏桃就要去京城了,她自是要跟她说一下绣坊的经营,毕竟阿桃也是合伙人呢。
康兰儿打开了话匣子,“阿桃,咱们绣坊自开业,没用多久就走上了正轨。现在生意还不错,后面几个月一直这么好的话,年底就能把咱们投入的钱挣回来。”
苏桃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这店铺才开没有多久,她们两个当时一个人可是出了三百两呢,这么多钱不到一年就能挣回来,康兰儿也太厉害了吧。
苏桃不由得真心实意地夸赞她:“兰儿,你也太厉害了!”
康兰儿笑,眉毛微微挑起,笑得有些小骄傲。
康兰儿前世就是南方刺绣世家出身,来到这里却是贫家女儿出身。
她去庵堂找师太学刺绣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会刺绣的顺理成章的理由。
她一来到这里,就发现她所处的这个大胤朝,是跟历史上的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宋朝差不多的朝代。
这是个经济、文化教育都无比繁荣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喜欢那种低调的奢华,喜欢淡雅,又处处讲究。
她一来到这里就准备利用自身的绣技发家致富。
她发现这个时候两面绣还是稀缺绣品。
于是,店铺刚一开没多久她就推出了两面绣,物以稀为贵,每个月店铺里只出售一幅。
若当月的一幅已经售出,客户可以提前来预订下个月,下下个月的。
没想到这样竟然把绣坊的名声打了出去。
依着这样的势头,她去京城开店指日可待。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康兰儿问,岁节前后苏桃不在临阳,到时候她的那份分红送去齐家可好?
苏桃稍作思考后点了点头。她让康兰儿到时候交给她婆母赵氏即可。
闲话叙完,别了康兰儿,苏桃去庵堂拉了云姐儿回了西柳村。
第102章 保管
齐贺跟苏桃过不了几天就要去京城。
昨天开始,赵氏没有再去果园帮闲,她忙慌着给两人做准备。
此去京城那么远,路上要走大半个月,白天赶路,吃是吃不舒心的。
本来就吃不舒心,要吃就得吃点儿好的。
还好现在天冷了,东西能放,她准备煮上二三十个鸡蛋让他们两个带在路上吃。
她家母鸡本来就少,前段时间还吃了两只,家中更是没有存下什么鸡蛋。
她家没有鸡蛋,她就拿着铜板跑去邻居家买鸡蛋去了。
天一冷,鸡都不太爱下蛋,她跑了几家才买了二十个。
赵氏把鸡蛋装进罐子里,她站在西厢房门口叫苏桃:“桃娘,你出来一下。”
苏桃正拿着枝小棍儿在地上写字。
听到赵氏叫她,忙放下小棍儿走了出来,她站在门口叫了声:“娘。”
赵氏脸上带着神秘的笑,招手让苏桃过去,她声音里带着雀跃:“来,来,跟娘过来。”
苏桃扯了扯衣摆跟着赵氏进了正房里屋。
赵氏让苏桃坐在一个小圆墩儿上,她从衣柜里拿出个钱袋子。
“桃娘,这是娘给五郎存的赶考盘缠,怕钱串子带着不方便,前段时间让你爹去倾银儿铺子里换成了银锭子。”
赵氏边说边拉着苏桃坐到了床边儿上,她把银锭子从钱袋子里倒出来。
三个小小的泛着银光的银锭子,还有一些散碎银子。
“苏家你爹给五郎拿了一百两盘缠,那一百两你们放好,路上别漏财。路上就拿着这些散碎银子花销。”
赵氏把银锭子和散碎银子分开,又说:“散碎银子花完了,再拿这些小银锭出来,这一锭是十两。散碎银子加起来也有二十两,路上该是够的。”
赵氏说完就又把银子装进了钱袋子里递给苏桃。
苏桃抿了抿嘴唇不知道该不该收下,他们进京用不到婆母的这些银子。
赵氏见苏桃不收,怕是她担心家中没有钱花,拉开她的手把钱袋子放到她手里,说:
“拿着吧,我们在家花销不到。岁节的时候,你爹还能拿到一点儿姜员外的岁末赏银,那些也够过节的了。”
苏桃抓着钱袋子跟赵氏说:“娘,除了我爹给的那一百两,我那里还有钱,这个钱真用不到,你们放着在家花用。”
赵氏拉着苏桃的手,苦口婆心道:“桃娘,你的嫁妆银子是你的钱,你不用拿出来。这次进京是娘让你跟着过去的,娘就担负你的这个花销。”
苏桃嘴角浮现一个微笑,她觉得她有钱这件事也没有必要瞒着她。
她跟康兰儿已经说好了,到年底的时候把绣坊的分红拿给婆母保管。
还有她出门的时候,也得让婆母知道她五斗柜里的银子,这样才能让她帮着好好看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进了偷儿可如何是好。
赵氏非得让苏桃拿着这个银子,多说无益,说不通,不如让她亲眼看看。
于是,苏桃把钱袋子放回赵氏手里,说:“娘,你把钱袋子放起来,来西厢房,我也有些东西让你帮着看管。”
赵氏忙点头说:“好,好。”
赵氏想着桃娘该是要把她的嫁妆交给她保管,桃娘的嫁妆里可是有一整套金头面的。
当时怕被人惦记上,媳妇的嫁妆送来的时候,那金头面都没有敢拿出来让人知道。
苏桃带着赵氏来了他们西厢房。
齐贺正坐在书桌前练字,科考时字体一定要清晰,端正,优美,流畅。
所以科考时写一手好字也很重要,这是苏桃听齐贺说的。
齐贺不受他们婆媳两个的影响,正襟危坐继续练自己的字。
苏桃,赵氏两人一进西厢房就自然而然地放轻的动作,连说话也不敢大声。
苏桃让赵氏坐在床边儿上,她从梳妆台抽屉里拿出钥匙,把五斗柜最下面的锁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沓子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