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齐贺从回忆中抽回思绪,他睁开眼睛,转身就看到阿桃,手撑着脑袋坐在桌边,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他。
见他望过去,脸上浮现一个干净温柔的笑。
齐贺起身坐了起来,苏桃忙放下手问:“相公,不再休息休息?”
齐贺摇了摇头道:“已经休息过来了。”
苏桃忙问:“相公,原本是我自己住,就没有定大房间。现下咱们要不要换个房间,这个房间是不是太小了点儿。”
齐贺向苏桃招了招手,道:“不用,没有意外的话,明天就能张榜。看过榜,再没有意外咱们就回去,住不了几天。”
苏桃走到齐贺身边,靠着他坐下,听他这样说便点了点头。
苏桃将头轻轻地放在齐贺肩膀处,突然想到等他的这几天里,她在茶楼听到的小道消息,只觉得特别又好笑,便絮絮叨叨地向他诉说起来。
说到学子去哭文庙的时候,苏桃抬头望着齐贺,眼中溢满笑意:“相公,你们读书人也是很可爱的。”
齐贺笑着摩挲着苏桃的后背,暗道:原来如此!
茶楼果然是个信息传递非常快的地方,另一个便是府城小报。
这次过来府城是被官府的人突然带过来的,书册银两什么都没有带。
苏桃过来帮他带了一身衣裳,不知道她带了多少银子,他想去书肆买几张小报看看,了解一下这次的情况。
齐贺开口问苏桃,苏桃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不算荷包里的铜板,还剩下二十五两银子没有动呢。”
齐贺拉着苏桃起身,“拿上你的小荷包,咱们去书肆逛逛。”
“好。”苏桃应了一声,爬到床上从被褥底下扒拉出了自己的荷包递给齐贺。
“相公,你有空闲的时候也教我认认字吧,不认字还多有不便哩。”
苏桃微微撅着小嘴,一副发愁的漠样。
齐贺见了她这可爱的模样,眉毛轻轻一挑,在她脸上摸了一把,道:“好,从今天开始教你。”
苏桃眼角弯起,笑得似是一幅明媚的春光图。
第82章 遇同窗
苏桃、齐贺两人揣上荷包出了客栈的门。
齐贺抄着手在前面走,苏桃慢慢地跟在他身后,今日这客栈门口的街上特别热闹,来来往往的人比前两天多了很多。
齐贺见人多,他便慢下脚步,让苏桃走到他旁边来。
出了这个街口,他们往里面热闹的街区走去。里面的街上很是繁华,路两边除了铺面,还有摆的小摊。
卖什么的都有,有卖扇子的,有卖头花的,有卖胭脂水粉的,还有卖新鲜的花儿的。
真是琳琅满目,苏桃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一个胭脂水粉的摊位前,站着个方脸的书生,他身后的小厮扯了扯他的衣袖说:“郎君,郎君,我好像看着齐郎君了。”
李志奇原本想帮房里的小丫头们买点胭脂水粉回去,听到七斤说看到齐贺了,他立马抬头顺着七斤的手指望过去。
只不过一眼,他就看到了逛街还绷着一张脸的同窗齐子贺。
昨日下场后,他让七斤在门口等他,到最后都没有等到,不知身无分文的他住去了哪里?
他丢下手中的胭脂,摇着手中的折扇向齐贺就走了过去。
“齐兄。”他叫了一声,没有人应。
他忙又叫了两声:“子贺兄,子贺兄。”
正张望着找书肆的齐贺听到有人叫他,就顺着声音看了过去,见是李志奇便严肃着一张脸对他点了点头。
李志奇三两步赶了过来,还没有站稳就开口问道:“齐兄,昨晚下榻在何处?出考场的时候,我让七斤在门口等了齐兄许久,想邀齐兄来寒舍小住。”
齐贺拱了拱手:“多谢李兄好意,我住在贡院对面街上的客栈里。”
他们都是被突然带来的府城,有家住乡下的学子还穿着下地的短褐,身上更不可能随身携带许多银子。
李志奇非常好奇他哪来的银钱住客栈?
正想不明白间,突然就看到了站在齐贺身后的苏桃,他两眼冒光惊讶地叫了一声:“女英雄。”
苏桃走出来一点儿,向他福了福身。
“你,你,你们俩怎么在一处?”李志奇拿着扇子来回地指着两人,他完全不能理解。
他俩怎么就不能在一处,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大娘子!
齐贺冷着一张脸,沉声介绍道:“这是内子。”
李志奇瞳孔震惊,他感觉他的脑子已经崩了,理不清楚头绪了。
齐子贺成亲的时候,他也是去吃了酒的,只不过掀盖头的时候新房中站的都是妇人稚童。
他作为男子他不方便进去,故而不知他的娶的竟是苏娘子。
齐子贺就在今岁初成的亲,到如今这都大半年了。
那他们是什么时候定的亲?
抓拐子那次两人不是还一副不相识的样子吗?
见李志奇傻愣着盯着苏桃看,齐贺不动声色地往苏桃身前站了站。
李志奇搞不清楚状况,也不能失礼的问出口。
于是,他自己在脑海里杜撰了一出两人成亲的前因。
只道是,齐贺仰慕女英雄而上门提亲,男的俊朗,女的貌美,相看之下,两人一见钟情,两情相悦。
之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亲。
如此想着,心里无比佩服齐贺,默默伸出了无数个大拇指。
“齐兄,这是去哪里?你赏个脸让小弟做东尽尽这地主之谊。”李志奇盛情邀约齐贺。
“不劳李兄破费,我们去书肆看看。”齐贺说完拱手告辞。
能跟齐贺走得近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李志奇被齐贺拒绝后也不恼,依然嬉笑着厚着脸皮跟了上去。
苏桃后来才知道,李志奇家里原是做沽酒买卖的,沽酒生意赚钱,家中小有积蓄。
李家在府城也购有一处两进的宅子,平常没人在这里住,只雇了个老管家在这边打理。
这次乡试之后,他也怕再出什么意外,就在这边住了下来。
李志奇跟着两人进了个不大的书肆,齐贺找到府城小报买了几份,站在书肆里就看了起来。
苏桃这算是正正经经第一次进书肆,她在店里来来回回逛了好几圈。
小报上写了乡试舞弊的事情,李志奇看了心里痒痒的,总想跟齐贺聊两句。
但是,书肆不是个说话的地方,李志奇硬是把齐贺拉去了一个酒楼里,要了二楼的一个雅间。
齐贺三人进了雅间,留七斤在门口候着。
没到饭点儿,李志奇要了一壶茶水,两盘点心。
东西一上齐,见没有人打扰了,他便忍不住开口说道:“齐兄怎么看小报上写的内容?”
齐贺端起茶碗浅浅的抿了一口,放下茶碗道:“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是吧,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家是做买卖的,我最能理解买卖人家想该换门庭的决心。
我爹做买卖存了点儿银子,他自己极其节俭,他的里衣上都是补丁。
但是,只要我说用钱,是读书上用的,要多少他给多少,只有一个要求,要我能考上个功名。
士农工商,商在最底层,我们行商的人家无不都想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进入士人的行列。”
李志奇挖心掏肺地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齐贺听了赞同地点点头,当朝重视科举举仕,良籍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通过科考入仕该换门庭。
科举舞弊是大事,这次乡试舞弊是否如小报上所说?还需要官府查明了之后才能下定论,这些都是他们的猜测而已。
没有定论的事情还是少谈论的好,两人过来一会儿就把话题谈论到了考试题目上。
“齐兄,你是不是说过翰林院派过来的学政都喜欢辞藻华丽的文章,我考试的时候抓心挠腮,把我能想到的高级词语都用上了。”
齐贺听李志奇这样说,看傻子一样的看了他一眼。
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学政大多都是派的翰林院的低中层官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政都喜好辞藻华丽的文章。
还有许多翰林官员是有自己的治国之志的,他们自是愿意选用一些有自己独特治国想法,观点清晰的学子。
怪他多嘴,首次考试进场之前,知道考官是李真业后,跟他提了一句。
齐贺觉着还是要转一转他的看法:“李兄,之前怪我思虑不周妄下定论。辞藻华丽固然是好,科举的时候最主要还要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齐贺这么一说,李志奇又巴拉巴拉把自己写的文章,磕磕巴巴说了出来。
齐贺不是考官,但听着他做的文章也还算可以。
两人聊乡试的事情,苏桃听不懂,就静静地坐着喝茶吃点心。
等饭点儿的时候,李志奇又叫了一桌子菜的时候,苏桃真的吃不下了,看着有好几个菜都没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