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太后拂开宋皇后的手,“那奸夫是定国公?!”
太后觉得自己被气糊涂了,当年就排除了定国公的嫌疑。
蔺清音怀身孕假死,当时边关在打仗,定国公人在边关,不是他。
宋皇后道,“有件事,臣妾不知该不该告诉姑母……”
太后道,“说!”
宋皇后道,“靖北王世子妃吃不得山核桃,皇上也不能吃……”
太后猛然看向宋皇后。
宋皇后忙道,“或许只是巧合……”
太后道,“最好只是巧合!”
“这事要真是他做的——”
“哀家当年能扶他登上帝位,如今就能把他再拉下来!”
这话宋皇后不耐烦听。
太后要有这本事,他们至于被一个储君之位弄得焦头烂额吗?
莫说太后顾及九泉下晋王的颜面,不会揭破晋王妃与人私通之事,就算真揭穿靖北王世子妃是晋王妃所出,以定国公和靖北王手里的兵权,他们也不能明着把靖北王世子妃怎么样。
但宋皇后知道,只要太后知道靖北王世子妃是晋王妃所出,决不会允许她活着。
……
再说沈挽去昭平伯府看沈妤,将近五个月的身孕,已经显怀了,从气色就能看的出来,沈妤在昭平伯府过的不错。
沈挽原想多陪长姐待会儿,说说话,但要去游湖,沈挽请沈妤一起去,沈妤失笑,“你和世子游船,长姐去岂不碍事?”
沈挽脸泛红,“长姐说什么呢?”
沈妤道,“长姐怕晕船,就不和你们一起去了。”
沈挽不勉强她,“今日不凑巧,改日我再来陪长姐说话解闷。”
沈妤和昭平伯世子一起送沈挽和谢景御出府,目送两人坐马车离开。
马车一路出城,到了望月湖。
从马车里下来,清风一吹,那叫一个惬意。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谢景御说不陪她游湖就犯了欺君之罪,但游湖她喜欢啊。
只是可惜仓促了些,要多约些人一起游湖才有意思,只有她和谢景御两个人,更像是换个地方腻歪。
看湖光山水,心情开阔,什么烦恼都被风吹跑了。
午饭也是在船上吃的,别有一番滋味儿。
难得出来游湖,到傍晚才回去。
回去时,碰巧王爷从军营回来,对谢景御道,“给你找了点事做,明日去军营一趟。”
“……去不了。”
王爷皱眉,“怎么去不了?”
谢景御抽了眼角道,“明日已经被皇上安排了。”
王爷就没说什么了,也没问皇上让谢景御做什么。
倒是沈挽一脸好奇的看着谢景御。
谢景御道,“要不是拿要陪你游湖推脱,今日也被皇上安排了。”
沈挽眼睛睁圆,难怪他说不陪她游湖,就犯了欺君之罪了,“皇上让你做事,还能推脱?”
谢景御惆怅,“没推掉。”
沈挽还真有些好奇皇上要他做什么,他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但不论怎么问,谢景御也不说,沈挽只得作罢。
第二天,陪沈挽吃过早饭,谢景御就进宫了。
进含元殿,看到龙案上,两天的奏折堆在那里——
谢景御,“……”
躲了个寂寞。
赵院正在给皇上抹药。
皇上脸上的淤青已经好七七八八了,但仔细看,隐约还能看到一二。
内伤再养两天,后日差不多就能上早朝了。
一连几天,皇上都没上早朝,文武百官对皇上的龙体甚是担心。
在谢景御进宫之前,左右相以及宋国公求见皇上,皇上隔着屏风和他们说了几句话。
上完药,赵院正拎药箱子离开,见谢景御坐在那里批奏折,赵院正觉得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在摇摇欲坠。
目不斜视,赶紧走了。
这边谢景御在帮皇上批奏折,那边沈挽在给谢景御绣锦袍,银钏进来道,“二少奶奶好像很喜欢世子妃送她的那支玉簪……”
沈挽抬头看银钏,“何以见得?”
银钏道,“奴婢去王妃那儿时,碰到二少奶奶出府,她头上就戴着世子妃送她的玉簪。”
二少奶奶和世子妃不对付,也不是缺少首饰的人,不是喜欢极了,怎么会佩戴世子妃送的玉簪呢?
万一戴出府,别人问起来,说是世子妃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世子妃妯娌感情很好呢。
银钏只是把这事告诉沈挽,没有多想,但沈挽听完,眼皮就开始乱跳。
还左眼右眼一起跳。
第286章 顶撞
沈挽摸着眼皮,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那些人层出不穷的算计给整成惊弓之鸟了。
她只是送了宋南烟,不,是回了宋南烟一支玉簪而已,能给她挖什么坑呢,要算计她,也该在送她的金簪上动手脚才是啊。
沈挽安抚自己是多心了,可眼皮跳的她心烦,手里的针线活也绣不下了。
可惜银钏是去王妃那儿时,看到宋南烟戴玉簪的,不然沈挽都让陈安想办法把玉簪拿回来或者毁了,省得惴惴不安。
如今宋南烟已经出府,就是想也做不了了,而且事实证明,眼皮不是随便乱跳的。
这不,不到一个时辰,沈挽在吃糕点,外面春儿飞快的跑进来,急急忙慌道,“世子妃,不好了!二少奶奶在宫里吐血晕倒,太医查出是您送她的玉簪上抹了毒,太后凤颜大怒,让您立刻马上滚进宫……”
沈挽心下一惊,没差点被嘴里的糕点噎死过去。
她怎么也没想到,宋南烟为了拉她下水,不惜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给自己下毒。
够狠。
沈挽捶着心口,银钏赶紧端茶过来,沈挽喝了两口茶才缓过来。
太后要她进宫,沈挽不能不去。
沈挽带银钏出照澜轩,往前走了没一会儿,那边温侧妃怒气冲冲的走过来,辱骂迎面砸来,“我们靖北王府怎么会有你这样心肠歹毒之人,南烟好心送你金簪,你却还她一根毒簪,你就这么容不下她?!”
没见过这么会倒打一耙的。
沈挽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我自是心肠歹毒,比不上大姑娘在秋千上动手脚,二少奶奶自己摔碎红玉瓶,却栽赃陷害我的丫鬟来的心地善良。”
啪。
这话就像是两巴掌,扇在温侧妃脸上。
温侧妃气的恨不得撕烂沈挽的嘴了。
那边王妃也过来了,宋南烟在宫里吐血晕倒,王妃身为当家主母就该进宫,何况太后要沈挽滚进宫,王妃就更不能不去了。
王妃本就担心,远远的就听到温侧妃谩骂沈挽,王妃过来就训斥,“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就算查清楚了,也轮不到你一个侧妃在这里颐指气使,去佛堂给我跪着反省!”
温侧妃并不怕王妃,叫嚣道,“南烟在宫里出事,我要去看她!”
王妃压根不和她废话。
“拖下去。”
两婆子上前,直接把温侧妃摁住,拖走了。
沈挽心情痛快极了,王妃还怕她担心,“别怕,母妃陪你进宫。”
沈挽摇头,“我不怕,我没做过的事,太后也不能冤枉我。”
何况谢景御这会儿人就在宫里,他早上走的时候说了,他可能要到傍晚才回来。
就是不知道他怎么要在宫里待那么久。
沈挽和王妃一起坐马车进宫。
含元殿。
皇上在画像前又是一站半天。
安公公陪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这几日皇上没批阅奏折,但也没休息好,心事重重。
好不容易把女儿找到,皇上自然希望她能认祖归宗,正大光明的叫他一声“父皇”,但皇上和晋王妃那一段过往,实在有损皇上和晋王妃的名声,不能让人知道。
再者驸马不掌兵权,甚至连实权都不能掌,这也就是不知道世子妃的真实身份,若知道是公主,就算靖北王世子愿意为娶公主放弃世子之位,靖北王和靖北王妃也不会同意。
皇上想正儿八经的认回公主,难比登天啊。
外面一小公公快步进来,凑到安公公耳边低语了几句,安公公神情一变,摆了下手,把小公公打发出去,然后道,“皇上,靖北王世子妃被太后叫进宫了……”
安公公很想拍马屁喊公主的,又怕喊成习惯了,哪天脱口而出,那就捅大篓子了。
皇上回头,皱眉道,“太后找挽儿做什么?”
安公公回道,“谢二少奶奶在宫里吐血晕倒,查出是玉簪被人下了毒,那玉簪是世子妃送给她的……”
再说沈挽和王妃进宫后,就去了太后的寿康宫。
迈步进殿,沈挽就看到坐在凤椅上的太后。
太后脸色冰冷,看她的眼神是不加遮掩的杀气。
沈挽上前,还不等她行礼,太后冷道,“跪下!”
沈挽人还没反应过来,膝盖窝就被踹了一脚,身体不受控制的朝地上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