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还没下班?”崔恕对她笑着,伸头看了一眼显示屏,“忙什么呢?”
她无奈地摇头,几乎想要翻白眼,“还能有什么?老刘自己不想干的就扔给我呗。”
“辛苦了。”崔恕叹气,接着越过格子间递过来一个袋子,“给。”
“这——”
“圣诞快乐。”
“给我的礼物?”她伸头看了看,是一瓶酒。“从来没有人给我送过酒。”
“哦?”
“我是说,有人请我喝,但是没有送过我。”
“那他们太不识货了,对你太不好了。”
这是隐形的甜言蜜语吗?不知道。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说谢谢。崔恕笑了,祝她早点下班,就准备走了。没走几步,她出声叫住崔恕。
“嗯?”
“这是我独有的吗?”
崔恕愣了一下,接着好像哭笑不得地说道:“废话!”
就这样保持着钓鱼的角力。上钩了,却不会很快到手。她仿佛是在利用这条大鱼拉着这条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她看过《老人与海》,大概不会这么想。因为这条大鱼就算不会被鲨鱼给吃掉,也有自己的脾气,还很大。
上司对崔恕的协助深表感谢,请吃了饭,接着就准备展开年终大考核。这事儿非常重要,事关每个人的年终奖不说,还关系着定级,也就关系着来年可以挣多少钱。为此每个人都很上心,李唯也不会例外。但她信心十足,坚信崔恕作为主考官必然帮助自己。凭什么?凭崔恕对自己的不懈追求,凭崔恕不能在现实中和她约会就在微信上天天和自己说甜言蜜语,以音乐传情——即便大部分崔恕分享给她的歌曲她都没有去听——凭她给崔恕发的那两首歌和自己跳舞的视频时崔恕的反应,那充满了诱惑和暗示性的种种:崔恕现在是受自己控制的,她应该明白,如果想要得到自己,就必须继续付出点什么。
反正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李唯想。
但她错了。
崔恕不但从头秉公到底,还对她发出的种种求救全部置若罔闻。要是崔恕全程面无表情还好了,崔恕不但和旁人有说有笑,还对她摇头叹气来着,那眼神竟然有些轻蔑。
嗯?
第5章 雪夜
简琳第一次见到李唯是在火锅店。那时候她不知道李唯的名字,也只看到一点眼角眉梢。但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这是她认真看了一晚上的眼角眉梢,怎么会忘记,即便自己以为已经忘记了。
谁叫那天和李唯坐在一桌吃饭的人是崔恕呢?
那段日子她和崔恕的关系开始有所改变。原因是在一次夜晚幽会之后,八点多到家的她发现本来说好要回来的丈夫不知所踪,而女儿却躺在沙发上昏睡。伸手一摸,发烧了。她一个人挣扎着把个头已经不小的女儿送到医院,路上收到崔恕问她到家没有的微信,她一时心软就把现在的情况告诉了崔恕。结果她下楼交个费,转身就遇见了匆匆赶来的崔恕。
“我来帮你。”崔恕说,“吃饭了吗?”
等崔恕回到病房,手里拎着紫菜汤和生煎包子。女儿这时候烧也退了人也清醒了,并不严重,只是嗓音嘶哑扁桃体发炎。女儿问崔恕为什么在这里,崔恕张口就来,说自己来医院探朋友,正好遇见你妈妈。女儿不疑,崔恕立刻开始张罗着吃饭。简琳看着,画面当然也很美好,但是有什么已经不见了。
后来,她虽然埋怨了丈夫两句,最后也没吵起来。她只是对自己开始产生怀疑。
我是谁呢,我为了谁而存在呢,我如同树木,生长出如此多的枝桠,本来枝桠应当帮助主干,然而我的枝桠却自成主干、也还需要我去照顾。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是领导,我是妻子,我是母亲,这重重身份之下我自己到底是什么?我仿佛已经不被允许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必须被替换为重重身份需要我做的事情。这合理吗?
这是无解的问题。这些身份都是自己想要的,所有负担也是自己该承担的。这些不能选,却要自己在不愿意放弃的事物之中选择一个来放弃。
她在接女儿回家的出租车后座,看一眼身边女儿,眼前却忽然浮现那天崔恕和女儿吃饭的画面。可以抛弃吗?可以粉碎吗?可以置换吗?答案都是不可以。不可以,然后呢?往下能怎么样呢?原来走到了前进不得、退后也退不得的环境。
幸好她突然变得很忙很忙,可以以此为借口缩减和崔恕见面的次数。她对崔恕抱歉,可崔恕好像并不觉得有什么,而且好像离开了她崔恕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她却开始若有所失。她开始愧疚,也开始怀疑。一开始没觉得自己“需要”在崔恕那里有什么地位、需要获得多少“砝码”,现在却计较起来了。她需要一个解释。
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很久,她就因为谈合作而来到那家火锅店。越过重重人影,看见了崔恕。崔恕背对着她,但那后脑勺是无法忘记的,连发梢扫过皮肤触感都能轻易想起。崔恕的侧面是个从眼睛和描眉的方法来看很漂亮的姑娘,从眼角看来那姑娘在笑,从眼神的余光看来那姑娘正在听崔恕说话,听得很认真。
她熟悉这状态,在她把视线不可自控地聚焦在那女孩身上时,她也想起了崔恕这样吸引自己时的表情。
若非面前的伙伴把一块牛肚夹到她碗里劝她吃,她就要被心里的怀疑以及随时而来的妒火所淹没了。
这一顿饭她的神思漂浮在空中,在她的座位和崔恕的座位之间,既不能关注自己,也不能完全关注崔恕。害怕被发现——为什么要害怕?她也没想明白——所以也不敢一直看,看的时候也只敢用余光,去结账的时候甚至故意绕路,却又通过层层叠叠的人影看崔恕——目光还未真正抵达,崔恕的眼神似乎有一点转过来的架势,她又躲开了。罔顾崔恕没戴眼镜根本不可能看到她。
那晚之后,她继续忙,然而在忙中却无法忘记那晚的崔恕。她没直接问,自觉没有资格,相信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好像一旦求证,崔恕在她心中原有的道德的雕塑就会破灭。人总是相信不切实际非理性的偶像,打破的时候又不相信这是自己竖立的。
不直接求证,就迂回打听。在没约会的日子里,她开始向朋友打听崔恕。这事做得很艰难,因为她不能直白地说我跟你打听一下崔恕,人家必然回一句你们不是很熟吗,这就露了馅儿。她采取迂回,在能扯到关联的话题上主动把“崔恕”这两字带入话题,遇到想要知道得更详细的内容就说“是吗?我都不知道”来掩盖自己的知道、诱使对方继续说下去;又或者对方一旦主动说起,她就参与讨论。渐渐地,她除了收获到一些毫无价值的八卦之外,只能明白一点,那就是自己和崔恕很熟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没人知道崔恕的私生活,看来自己身边根本没有崔恕的亲近朋友。
打听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晴朗夜晚,和一群人坐在玻璃房子的餐厅里享受美女老板的招待的时候,她遇见豪饮不休的美女老板的美女朋友。女子举着酒杯,被老板介绍了之后便和她聊个没完,她简直疲于招架——谁也受不了喋喋不休的醉鬼,尤其这种半醉不醉、还有一点清醒的理智在的。她恭维对方的酒量,对方笑。她顺势把崔恕曾说过的那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笑话说出来,没想到对方立刻打岔:“这我听过。崔恕说的是吧?”
她只好点头。
“你也认识崔恕?”
她说认识,“工作上认识,后来——”用哪个词呢?“也算是个朋友吧。”
对方感叹一声,又呵呵笑起来,“那家伙,那家伙。”
她嗅到了等待已久的机会。立刻抓住对方,开始拐弯抹角地和对方讨论崔恕。对方醉蒙蒙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说着。“嘻,那家伙,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神秘吧?其实什么都不会告诉你,别以为对你好就是你的朋友或者怎么样,她要是真想对一个人好,那才叫好呢!”
这话说的简琳简直以为对方和崔恕有什么过去,“看来你很了解她嘛。”
“了解是了解,嗯,倒不是你以为的那种。”看上去倒像是没醉。
简琳正要解释,对方又醉意朦胧、不怀好意地笑起来:“怎么,你也好奇?”
“什么?”
“好奇那家伙?”
“我——”
这时候怎么解释仿佛都是错的,好奇?你们是朋友你还好奇?不好奇?装什么呢?好奇?不好意思直接问?显得自己多下作啊。
幸好对方是真的醉了,“好奇她什么,单身?”不及简琳回答什么,对方凑上来,满嘴酒气,神色戏谑,“是啊,单身。”
这四个字仿佛有魔力。
而对方继续道:“她想要的那种完美的女人,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呵呵呵呵呵……”
李唯不知道简琳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正如她不知道眼前这人叫做简琳。她的做法更直接,两人做法的差距正如两个人社会地位、智商情商和手段的差距。简琳拐弯抹角小心翼翼地问,而李唯不是,她喜欢玩,有很多身为好玩的地方的老板的朋友,她很直接地拿出崔恕的朋友圈来问人家,你记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来过?那朋友圈的图片里,灯光与桌椅的确看得出是这里,可是老板无论如何记不得,因为太暗了,人也太多了,于是老板无奈道不记得,并且如常人一样问道:“你干嘛问这个?”
她无奈地摇头,几乎想要翻白眼,“还能有什么?老刘自己不想干的就扔给我呗。”
“辛苦了。”崔恕叹气,接着越过格子间递过来一个袋子,“给。”
“这——”
“圣诞快乐。”
“给我的礼物?”她伸头看了看,是一瓶酒。“从来没有人给我送过酒。”
“哦?”
“我是说,有人请我喝,但是没有送过我。”
“那他们太不识货了,对你太不好了。”
这是隐形的甜言蜜语吗?不知道。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说谢谢。崔恕笑了,祝她早点下班,就准备走了。没走几步,她出声叫住崔恕。
“嗯?”
“这是我独有的吗?”
崔恕愣了一下,接着好像哭笑不得地说道:“废话!”
就这样保持着钓鱼的角力。上钩了,却不会很快到手。她仿佛是在利用这条大鱼拉着这条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她看过《老人与海》,大概不会这么想。因为这条大鱼就算不会被鲨鱼给吃掉,也有自己的脾气,还很大。
上司对崔恕的协助深表感谢,请吃了饭,接着就准备展开年终大考核。这事儿非常重要,事关每个人的年终奖不说,还关系着定级,也就关系着来年可以挣多少钱。为此每个人都很上心,李唯也不会例外。但她信心十足,坚信崔恕作为主考官必然帮助自己。凭什么?凭崔恕对自己的不懈追求,凭崔恕不能在现实中和她约会就在微信上天天和自己说甜言蜜语,以音乐传情——即便大部分崔恕分享给她的歌曲她都没有去听——凭她给崔恕发的那两首歌和自己跳舞的视频时崔恕的反应,那充满了诱惑和暗示性的种种:崔恕现在是受自己控制的,她应该明白,如果想要得到自己,就必须继续付出点什么。
反正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李唯想。
但她错了。
崔恕不但从头秉公到底,还对她发出的种种求救全部置若罔闻。要是崔恕全程面无表情还好了,崔恕不但和旁人有说有笑,还对她摇头叹气来着,那眼神竟然有些轻蔑。
嗯?
第5章 雪夜
简琳第一次见到李唯是在火锅店。那时候她不知道李唯的名字,也只看到一点眼角眉梢。但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这是她认真看了一晚上的眼角眉梢,怎么会忘记,即便自己以为已经忘记了。
谁叫那天和李唯坐在一桌吃饭的人是崔恕呢?
那段日子她和崔恕的关系开始有所改变。原因是在一次夜晚幽会之后,八点多到家的她发现本来说好要回来的丈夫不知所踪,而女儿却躺在沙发上昏睡。伸手一摸,发烧了。她一个人挣扎着把个头已经不小的女儿送到医院,路上收到崔恕问她到家没有的微信,她一时心软就把现在的情况告诉了崔恕。结果她下楼交个费,转身就遇见了匆匆赶来的崔恕。
“我来帮你。”崔恕说,“吃饭了吗?”
等崔恕回到病房,手里拎着紫菜汤和生煎包子。女儿这时候烧也退了人也清醒了,并不严重,只是嗓音嘶哑扁桃体发炎。女儿问崔恕为什么在这里,崔恕张口就来,说自己来医院探朋友,正好遇见你妈妈。女儿不疑,崔恕立刻开始张罗着吃饭。简琳看着,画面当然也很美好,但是有什么已经不见了。
后来,她虽然埋怨了丈夫两句,最后也没吵起来。她只是对自己开始产生怀疑。
我是谁呢,我为了谁而存在呢,我如同树木,生长出如此多的枝桠,本来枝桠应当帮助主干,然而我的枝桠却自成主干、也还需要我去照顾。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是领导,我是妻子,我是母亲,这重重身份之下我自己到底是什么?我仿佛已经不被允许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必须被替换为重重身份需要我做的事情。这合理吗?
这是无解的问题。这些身份都是自己想要的,所有负担也是自己该承担的。这些不能选,却要自己在不愿意放弃的事物之中选择一个来放弃。
她在接女儿回家的出租车后座,看一眼身边女儿,眼前却忽然浮现那天崔恕和女儿吃饭的画面。可以抛弃吗?可以粉碎吗?可以置换吗?答案都是不可以。不可以,然后呢?往下能怎么样呢?原来走到了前进不得、退后也退不得的环境。
幸好她突然变得很忙很忙,可以以此为借口缩减和崔恕见面的次数。她对崔恕抱歉,可崔恕好像并不觉得有什么,而且好像离开了她崔恕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她却开始若有所失。她开始愧疚,也开始怀疑。一开始没觉得自己“需要”在崔恕那里有什么地位、需要获得多少“砝码”,现在却计较起来了。她需要一个解释。
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很久,她就因为谈合作而来到那家火锅店。越过重重人影,看见了崔恕。崔恕背对着她,但那后脑勺是无法忘记的,连发梢扫过皮肤触感都能轻易想起。崔恕的侧面是个从眼睛和描眉的方法来看很漂亮的姑娘,从眼角看来那姑娘在笑,从眼神的余光看来那姑娘正在听崔恕说话,听得很认真。
她熟悉这状态,在她把视线不可自控地聚焦在那女孩身上时,她也想起了崔恕这样吸引自己时的表情。
若非面前的伙伴把一块牛肚夹到她碗里劝她吃,她就要被心里的怀疑以及随时而来的妒火所淹没了。
这一顿饭她的神思漂浮在空中,在她的座位和崔恕的座位之间,既不能关注自己,也不能完全关注崔恕。害怕被发现——为什么要害怕?她也没想明白——所以也不敢一直看,看的时候也只敢用余光,去结账的时候甚至故意绕路,却又通过层层叠叠的人影看崔恕——目光还未真正抵达,崔恕的眼神似乎有一点转过来的架势,她又躲开了。罔顾崔恕没戴眼镜根本不可能看到她。
那晚之后,她继续忙,然而在忙中却无法忘记那晚的崔恕。她没直接问,自觉没有资格,相信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好像一旦求证,崔恕在她心中原有的道德的雕塑就会破灭。人总是相信不切实际非理性的偶像,打破的时候又不相信这是自己竖立的。
不直接求证,就迂回打听。在没约会的日子里,她开始向朋友打听崔恕。这事做得很艰难,因为她不能直白地说我跟你打听一下崔恕,人家必然回一句你们不是很熟吗,这就露了馅儿。她采取迂回,在能扯到关联的话题上主动把“崔恕”这两字带入话题,遇到想要知道得更详细的内容就说“是吗?我都不知道”来掩盖自己的知道、诱使对方继续说下去;又或者对方一旦主动说起,她就参与讨论。渐渐地,她除了收获到一些毫无价值的八卦之外,只能明白一点,那就是自己和崔恕很熟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没人知道崔恕的私生活,看来自己身边根本没有崔恕的亲近朋友。
打听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晴朗夜晚,和一群人坐在玻璃房子的餐厅里享受美女老板的招待的时候,她遇见豪饮不休的美女老板的美女朋友。女子举着酒杯,被老板介绍了之后便和她聊个没完,她简直疲于招架——谁也受不了喋喋不休的醉鬼,尤其这种半醉不醉、还有一点清醒的理智在的。她恭维对方的酒量,对方笑。她顺势把崔恕曾说过的那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笑话说出来,没想到对方立刻打岔:“这我听过。崔恕说的是吧?”
她只好点头。
“你也认识崔恕?”
她说认识,“工作上认识,后来——”用哪个词呢?“也算是个朋友吧。”
对方感叹一声,又呵呵笑起来,“那家伙,那家伙。”
她嗅到了等待已久的机会。立刻抓住对方,开始拐弯抹角地和对方讨论崔恕。对方醉蒙蒙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说着。“嘻,那家伙,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神秘吧?其实什么都不会告诉你,别以为对你好就是你的朋友或者怎么样,她要是真想对一个人好,那才叫好呢!”
这话说的简琳简直以为对方和崔恕有什么过去,“看来你很了解她嘛。”
“了解是了解,嗯,倒不是你以为的那种。”看上去倒像是没醉。
简琳正要解释,对方又醉意朦胧、不怀好意地笑起来:“怎么,你也好奇?”
“什么?”
“好奇那家伙?”
“我——”
这时候怎么解释仿佛都是错的,好奇?你们是朋友你还好奇?不好奇?装什么呢?好奇?不好意思直接问?显得自己多下作啊。
幸好对方是真的醉了,“好奇她什么,单身?”不及简琳回答什么,对方凑上来,满嘴酒气,神色戏谑,“是啊,单身。”
这四个字仿佛有魔力。
而对方继续道:“她想要的那种完美的女人,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呵呵呵呵呵……”
李唯不知道简琳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正如她不知道眼前这人叫做简琳。她的做法更直接,两人做法的差距正如两个人社会地位、智商情商和手段的差距。简琳拐弯抹角小心翼翼地问,而李唯不是,她喜欢玩,有很多身为好玩的地方的老板的朋友,她很直接地拿出崔恕的朋友圈来问人家,你记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来过?那朋友圈的图片里,灯光与桌椅的确看得出是这里,可是老板无论如何记不得,因为太暗了,人也太多了,于是老板无奈道不记得,并且如常人一样问道:“你干嘛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