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裴清璋不在的时候,有一次医生过来,她问医生,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医生叹口气,左右看看。
实话实说,不好,病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过这两年要不是裴小姐努力,恐怕老夫人也拖不到这一天了。
那?
最好还是早点去国外治疗。
去香港行不行?
医生的眼睛转了转,香港应该也可以吧?我对那边不太了解,但应该比国内好吧?总之要尽快。
尽快,她也想啊。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街道。早日去香港,就等于寄望着早点去杀了戴笠。
戴笠。
上一次见戴老板还是在中美所组建的时候,在乡下,在山里。那是第二次见。第一次见,则是在香港。在一切的起始点。
想起自己少年时,喜欢刺客列传,说到底那故事都是一个委托人,一个目标,虽然都是逆,但目的始终是一以贯之的。谁能想到多年后的自己还能倒回去刺杀自己原先的上级?刺客杀人不求生,但求成仁,自己有心求仁,一度以为自己达成了目标,现在却要依靠杀掉原先指导自己杀人的人求生,还要附带去国的代价,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形容的吊诡命运。
命运像是随机选一场盛宴一样,不知道后来会上来什么菜。但无论上来什么,都得吃。
突然,病房里传来一阵怪响,她立刻跑进去,看见陶静纯虽然还在昏迷中脸上却是极度痛苦的表情,眉毛拧在一处,口中呜咽不停,身体渐渐痉挛抽搐起来,她立刻喊叫着唤来了护士。
然后是一个护士进来,两个护士,医生,陶静纯被团团围住,检查,治疗,打针,安抚。她看着陶静纯的五官逐渐松弛,再次回到睡梦中。
医护们离去,医生的结论还是一样,早点去国外治疗。
她不敢再离开,便在病床边坐下,静静地望着陶静纯的脸。即便饱受病痛折磨,岁月也留下了太多痕迹,陶静纯依然是个美人。裴清璋的脸上遗传的柔美是来自于父亲,从母亲身上,也许继承的是一种坚定。
那天那些话是很过分,裴清璋生气也是必然的。可如果陶静纯就已经是这样一个人,大脑都已经变化了,难道她们还能指望她说出不一样的话、做出不一样的事来吗?不会的。当她越来越衰老,她们就只能更加包容她。就像父母在小时候对她们的那样。
父母不对,但是他们也已经受到了生命给他们的惩罚。
她看着陶静纯眼角嘴角的皱纹。
陶静纯是裴清璋的一部分。她要保护她们两个。
想到这里,她对自己露出无声的微笑,感叹自己年岁渐长,和十年前在纽约唐人街学武的那个自己,不能说判若两人,却结结实实地长大了,像师傅说的,心里的肉长结实了。
入夜,裴清璋回来了,陶静纯还睡着。裴清璋问她今天有没有事,她如实告知,“其实也没什么事。医生还是那样说。”见裴清璋担忧蹙眉,她心里一阵刺痛,拉着裴清璋的手,“没事,会没事的。”裴清璋点头,让她回去休息,明早再来换班。她不肯,但裴清璋更不肯,她只好听从。
回去的路上,走过寒夜月光下的街道,那样清冷,像是冰雕的。她一时兴起,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型相机,啪,照了一张相。
这是生活,她对自己说,也是纪念,还是岁月,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78}蜘蛛痣。
第四十五章
寒冬里,万小鹰时常想起一句老话,“天地王法人情”,说的是往日封建官僚判案的依据。要看天地容不容,王法准不准,还要看人情上是否过得去。看上去是这样的顺序和依先后而定的轻重,有时彼此之间又是平等的,甚至有时人情会大于前面二者的作用。
譬如现在的她,是许多人记忆里的76号机要秘书,也是现在的普通无业人员,也许是仗着之前投机倒把剩下来的钱,现在不干活也可以过一阵舒服日子,更是一些人所顾念挂念、感恩戴德的人。
她能够在最近抓捕汉奸的风潮里安然无恙、平安上岸,也不止是因为她已经身在军统的关系。据她自己所知,不少往日同事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被捕之后,都把她供了出来,可没人能说出她真的做了什么恶,想找几个人交叉举证,别的证人反而出来作证说她做了多少好事——她自己都觉得可笑,在虎穴狼窝这些年,虽没有扮猪,最后倒是真的吃了老虎,堪称“两面三刀”四处卖,没人知道抓得住她的不是,甚至不知道。就是知道的,还宁愿她这样“不是”,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总之没有人因此而表扬她,也没有人真正报复了她,只有那些得了她的帮助的人感谢不尽。
也好,她想,这样她帮助同伴开设印刷厂和民众学校的事情,就很难被发现。大家都不觉得她会干这样的事,她干了也等于没干。她人前与接收大员一道,人家五子登科,她鸡犬升天,陪着笑脸说您吃肉我喝点儿汤就行,实际上当人家吃肉的掮客——走私也好,收购也罢,或者干脆就是明抢无主的财产——人家自然笑呵呵地说,万小姐客气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她就假装为难或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要点这个,要点那个,这栋楼下的门面,那栋房子后面的破宅院,无非是收到手里再卖掉,说自己以前炒作物资,现在炒作地皮房子,“什么赚钱干什么!”
还有从地下钱庄前脚放贷后脚拆借,头寸之多想也不敢想,最后竟然能凑出金条来;有时需要,她也可以给他们安排妓女,这种事她干着半愿意半不愿意,愿意是因为可以借此套取一些不大不小、也许会在酒酣耳热耳鬓厮磨中透露却绝不会在言语中轻易告诉她的情报,不愿意是因为始终觉得这是在利用女性、压迫女性,何况她自己还是女性!
但是想想,她需要钱,这些女性也需要钱。一时不让她们出卖皮肉,她们也不会脱离娼门火坑。
她赚到的钱,变成费用,变成物资,变成租金,变成吃喝,没有一样变成她自己的什么。真金白银变成这样的掩护那样的伪装,是真的更是假的,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哲学上的哑谜,是存在上的悖论——而且她一次也没有去那些学校看过,甚至不能走近那个区域,以免引起怀疑。
对双方的怀疑。
以前和丁雅立去虹口是唯一一个穿着伪装接近她的本心的机会。这样一想,也许只有丁雅立多少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世界的这一侧。这一侧她要做的事情是那么肮脏,像是在淤泥里挣扎的莲花种子,只有在黑暗里沉浸得够久,才能开出向光明的花朵。
她把地契放进信封,把信封放进装满食品的布包,把布包交给跑腿的人,又给了跑腿两张大面额的法币,请他务必送到。对方点头一溜烟跑了,她又在茶馆坐了一阵,把眼前的大包子吃干净了,才下楼离开。
掌柜的喜欢她经常来消费,哪怕不是很理解,这么有钱、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就这么喜欢吃苦力才会吃的大包子?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俗气,比如身上这绫罗绸缎,是喜欢是好看,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当学生的时候穿的学生装。
可现在她只能穿绫罗绸缎。因为最近的那些事,她先要打扮上相了,才算有了第一块敲门砖——要不然人家看都不看你。
从吴绍澍到翁文灏,从秦汾到王云五,乃至汤恩伯和钱大钧——背地里大家都叫他是“钩大钱”,哈哈——还有他们的家人,她已经为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步步搭桥,最终目的是孔令侃。
回到原先公共租界的地盘,她熟练地走进一栋大洋房的花园,敲敲后门,自然有门童来带她进地下室。空荡荡地下室酒吧里一片昏暗,仅有的窗子也被黑色丝绒窗帘盖住,众人吞吐的烟雾弥漫,把点点灯光映得更加氤氲。
酒保见她,笑说万小姐终于来了,好几拨人找你,看你不在又等不得,只好留条子。她瞟一眼,问都有谁,酒保拿着条子一一报了,她听罢笑道:“那劳烦你,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都来,我就在你们这儿等着。”说着把自己的提包往最靠里的卡座一甩,“好烟好酒,我都给他们备上,要来就趁今天。”
酒保身后吆喝,明天不来?“不来!”
其实也没有事,但是她要保持自己的神秘和难找,不然身价何来?
“爹爹在朝为宰相,人人称我小霸王”,她要接近这小霸王的目的倒不是钱,她需要孔令侃的关系,给自己打通香港方向的道路。两条路去香港,这条她来铺,那边要有人,这边要有路。
想起前清的时候,两广似乎还不是那么发达,后来就是因为有了香港,广东就不一样了,就变得重要了,变得复杂了,真是想不到——
人来了,说不定就在附近候着。真是急。那人下来,伸出双手想跟她握手,她见那人的样子就恶心,遂更有了不起身作跋扈轻慢状的理由,只是在对方走过来时伸出左手,让对方握了握——自己都觉得自己简直是欧洲某个王室的女王。
实话实说,不好,病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过这两年要不是裴小姐努力,恐怕老夫人也拖不到这一天了。
那?
最好还是早点去国外治疗。
去香港行不行?
医生的眼睛转了转,香港应该也可以吧?我对那边不太了解,但应该比国内好吧?总之要尽快。
尽快,她也想啊。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街道。早日去香港,就等于寄望着早点去杀了戴笠。
戴笠。
上一次见戴老板还是在中美所组建的时候,在乡下,在山里。那是第二次见。第一次见,则是在香港。在一切的起始点。
想起自己少年时,喜欢刺客列传,说到底那故事都是一个委托人,一个目标,虽然都是逆,但目的始终是一以贯之的。谁能想到多年后的自己还能倒回去刺杀自己原先的上级?刺客杀人不求生,但求成仁,自己有心求仁,一度以为自己达成了目标,现在却要依靠杀掉原先指导自己杀人的人求生,还要附带去国的代价,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形容的吊诡命运。
命运像是随机选一场盛宴一样,不知道后来会上来什么菜。但无论上来什么,都得吃。
突然,病房里传来一阵怪响,她立刻跑进去,看见陶静纯虽然还在昏迷中脸上却是极度痛苦的表情,眉毛拧在一处,口中呜咽不停,身体渐渐痉挛抽搐起来,她立刻喊叫着唤来了护士。
然后是一个护士进来,两个护士,医生,陶静纯被团团围住,检查,治疗,打针,安抚。她看着陶静纯的五官逐渐松弛,再次回到睡梦中。
医护们离去,医生的结论还是一样,早点去国外治疗。
她不敢再离开,便在病床边坐下,静静地望着陶静纯的脸。即便饱受病痛折磨,岁月也留下了太多痕迹,陶静纯依然是个美人。裴清璋的脸上遗传的柔美是来自于父亲,从母亲身上,也许继承的是一种坚定。
那天那些话是很过分,裴清璋生气也是必然的。可如果陶静纯就已经是这样一个人,大脑都已经变化了,难道她们还能指望她说出不一样的话、做出不一样的事来吗?不会的。当她越来越衰老,她们就只能更加包容她。就像父母在小时候对她们的那样。
父母不对,但是他们也已经受到了生命给他们的惩罚。
她看着陶静纯眼角嘴角的皱纹。
陶静纯是裴清璋的一部分。她要保护她们两个。
想到这里,她对自己露出无声的微笑,感叹自己年岁渐长,和十年前在纽约唐人街学武的那个自己,不能说判若两人,却结结实实地长大了,像师傅说的,心里的肉长结实了。
入夜,裴清璋回来了,陶静纯还睡着。裴清璋问她今天有没有事,她如实告知,“其实也没什么事。医生还是那样说。”见裴清璋担忧蹙眉,她心里一阵刺痛,拉着裴清璋的手,“没事,会没事的。”裴清璋点头,让她回去休息,明早再来换班。她不肯,但裴清璋更不肯,她只好听从。
回去的路上,走过寒夜月光下的街道,那样清冷,像是冰雕的。她一时兴起,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型相机,啪,照了一张相。
这是生活,她对自己说,也是纪念,还是岁月,是人生。
作者有话说:
{78}蜘蛛痣。
第四十五章
寒冬里,万小鹰时常想起一句老话,“天地王法人情”,说的是往日封建官僚判案的依据。要看天地容不容,王法准不准,还要看人情上是否过得去。看上去是这样的顺序和依先后而定的轻重,有时彼此之间又是平等的,甚至有时人情会大于前面二者的作用。
譬如现在的她,是许多人记忆里的76号机要秘书,也是现在的普通无业人员,也许是仗着之前投机倒把剩下来的钱,现在不干活也可以过一阵舒服日子,更是一些人所顾念挂念、感恩戴德的人。
她能够在最近抓捕汉奸的风潮里安然无恙、平安上岸,也不止是因为她已经身在军统的关系。据她自己所知,不少往日同事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被捕之后,都把她供了出来,可没人能说出她真的做了什么恶,想找几个人交叉举证,别的证人反而出来作证说她做了多少好事——她自己都觉得可笑,在虎穴狼窝这些年,虽没有扮猪,最后倒是真的吃了老虎,堪称“两面三刀”四处卖,没人知道抓得住她的不是,甚至不知道。就是知道的,还宁愿她这样“不是”,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总之没有人因此而表扬她,也没有人真正报复了她,只有那些得了她的帮助的人感谢不尽。
也好,她想,这样她帮助同伴开设印刷厂和民众学校的事情,就很难被发现。大家都不觉得她会干这样的事,她干了也等于没干。她人前与接收大员一道,人家五子登科,她鸡犬升天,陪着笑脸说您吃肉我喝点儿汤就行,实际上当人家吃肉的掮客——走私也好,收购也罢,或者干脆就是明抢无主的财产——人家自然笑呵呵地说,万小姐客气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她就假装为难或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要点这个,要点那个,这栋楼下的门面,那栋房子后面的破宅院,无非是收到手里再卖掉,说自己以前炒作物资,现在炒作地皮房子,“什么赚钱干什么!”
还有从地下钱庄前脚放贷后脚拆借,头寸之多想也不敢想,最后竟然能凑出金条来;有时需要,她也可以给他们安排妓女,这种事她干着半愿意半不愿意,愿意是因为可以借此套取一些不大不小、也许会在酒酣耳热耳鬓厮磨中透露却绝不会在言语中轻易告诉她的情报,不愿意是因为始终觉得这是在利用女性、压迫女性,何况她自己还是女性!
但是想想,她需要钱,这些女性也需要钱。一时不让她们出卖皮肉,她们也不会脱离娼门火坑。
她赚到的钱,变成费用,变成物资,变成租金,变成吃喝,没有一样变成她自己的什么。真金白银变成这样的掩护那样的伪装,是真的更是假的,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哲学上的哑谜,是存在上的悖论——而且她一次也没有去那些学校看过,甚至不能走近那个区域,以免引起怀疑。
对双方的怀疑。
以前和丁雅立去虹口是唯一一个穿着伪装接近她的本心的机会。这样一想,也许只有丁雅立多少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世界的这一侧。这一侧她要做的事情是那么肮脏,像是在淤泥里挣扎的莲花种子,只有在黑暗里沉浸得够久,才能开出向光明的花朵。
她把地契放进信封,把信封放进装满食品的布包,把布包交给跑腿的人,又给了跑腿两张大面额的法币,请他务必送到。对方点头一溜烟跑了,她又在茶馆坐了一阵,把眼前的大包子吃干净了,才下楼离开。
掌柜的喜欢她经常来消费,哪怕不是很理解,这么有钱、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就这么喜欢吃苦力才会吃的大包子?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俗气,比如身上这绫罗绸缎,是喜欢是好看,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当学生的时候穿的学生装。
可现在她只能穿绫罗绸缎。因为最近的那些事,她先要打扮上相了,才算有了第一块敲门砖——要不然人家看都不看你。
从吴绍澍到翁文灏,从秦汾到王云五,乃至汤恩伯和钱大钧——背地里大家都叫他是“钩大钱”,哈哈——还有他们的家人,她已经为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步步搭桥,最终目的是孔令侃。
回到原先公共租界的地盘,她熟练地走进一栋大洋房的花园,敲敲后门,自然有门童来带她进地下室。空荡荡地下室酒吧里一片昏暗,仅有的窗子也被黑色丝绒窗帘盖住,众人吞吐的烟雾弥漫,把点点灯光映得更加氤氲。
酒保见她,笑说万小姐终于来了,好几拨人找你,看你不在又等不得,只好留条子。她瞟一眼,问都有谁,酒保拿着条子一一报了,她听罢笑道:“那劳烦你,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都来,我就在你们这儿等着。”说着把自己的提包往最靠里的卡座一甩,“好烟好酒,我都给他们备上,要来就趁今天。”
酒保身后吆喝,明天不来?“不来!”
其实也没有事,但是她要保持自己的神秘和难找,不然身价何来?
“爹爹在朝为宰相,人人称我小霸王”,她要接近这小霸王的目的倒不是钱,她需要孔令侃的关系,给自己打通香港方向的道路。两条路去香港,这条她来铺,那边要有人,这边要有路。
想起前清的时候,两广似乎还不是那么发达,后来就是因为有了香港,广东就不一样了,就变得重要了,变得复杂了,真是想不到——
人来了,说不定就在附近候着。真是急。那人下来,伸出双手想跟她握手,她见那人的样子就恶心,遂更有了不起身作跋扈轻慢状的理由,只是在对方走过来时伸出左手,让对方握了握——自己都觉得自己简直是欧洲某个王室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