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如是过去好一阵子,这天,同样时分,天黑的时候汤玉玮来了,两人一道吃了饭,回到裴清璋的房间里。关上门,汤玉玮向陶静纯的房间努努嘴,问道:“今天怎么样?”
裴清璋想起来就心烦,“你先说前线的情况吧,先说大事,再说这小事。”
“前线——也就是常德前线惨烈,打得不像样子,我们疲惫,日军疯狂,人间地狱!但——我听说,已经安排人去救方先觉。”
说完,两人俱是沉默。裴清璋不用问也知道汤玉玮在想的是什么,打成这个样子,把方先觉救出来的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嘉奖一个活人的象征意义很大?激励全军全民的士气?现在衡阳沦陷、谈判失败,多少人骂他是国贼,此时不反省战争计划的失败,先想着捞人。人捞出来,活着的英雄比死了的烈士价值大,至于如何有一个和盟军协作的计划,如何不要再死这么多将士,那都不如一时之提振士气重要,那都不如一个活着的英雄重要。
万小鹰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但是她拿来交换的东西是否真正发挥了价值,现在她们也说不好了。也不想说了。
“伯母呢,怎么样?”是汤玉玮率先开口,不想再讨论令人无奈的战况。
“好了些,精神啊力气啊,都比之前好了,心情也好了。然后……”
“然后?”汤玉玮从椅子上立起身子,以为出了什么事。
“然后今天就出去打牌了。准备打到晚上。晚上!就这样,还要去打牌!”
汤玉玮闻言笑了笑,她笑不出来,只有叹气:“我本来不同意她去,虽然她从来不把我的不同意当一回事,但她说今天打牌的这家一早说好了,等她好了,接她去,送她回,全都有车。我心里说有车是有车,有油吗?我已经让周姨跟着她去了,蹭吃蹭喝就蹭吃蹭喝,她是病人,要人照顾,没什么了不起的,到晚上我就开始打电话催,反正我是不要脸了。为了健康,这点脸皮有什么意思?”
汤玉玮只是说“是”说“对”,她道:“你倒敷衍我。”
“我这又是敷衍了,那我怎么办好,你说?是我陪你上门去请,还是?”汤玉玮靠回椅子里,脸上带着专门用来安慰她的笑意,“可要是专门去一趟,骑着摩托车,又不坐人家的车,更显得奇怪,背后指不定要被说,伯母恐怕……”
她想想就摇头,摆摆手让汤玉玮别说了,“我也只能打电话催,真上门去,她能说我十年!”
两人又说一阵去打牌的这家到底是什么人,裴清璋所知不多,也只能胡猜,末了在汤玉玮身边床上坐下道:“我总在想妈妈的情况。照现在的样子,治也总治不好,药品匮乏得很,短期内这种匮乏也无法改善。我问了几个医生,都说要想治好,怎么都要出去,到香港,到美国,才有希望。我也想,可是谁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去!”
汤玉玮起身,坐到她身边来,把她的头揽在肩上,“会的,都会的,只要我们想去,总会去得到的。前阵子我还收到一份家里发给我的电报呢。”
她知道这不容易,也肯定不是普通渠道给汤玉玮的,不是机密就是绝密,还得是有人带给她,难道是汤家知道女儿的真实身份了?“难得。电报上说什么。”
汤玉玮于是和她细数起电报上说家里一切都好,说那边个个都反日、支持中国抗战,总之是好得不得了,“你想去我们就去,等仗打完了,我们过去了,什么都会好的。”
这话有点承诺今生今世的意味,往日里汤玉玮从不说,知道她不太喜欢虚无缥缈的承诺——现在大概是没办法说得太切实,因为知道自己更不喜欢汤玉玮说什么用她家的东西支援自己的话,务实不能只好务虚——她听着听着笑起来,为汤玉玮这用心感动,胡乱应着好,也不说自己觉得过去遥不可及,“要是去,坐船还不知道要坐多久啊。”
汤玉玮也笑了,“坐船,可好玩了。我当时去的时候……”
什么坐一等舱到二等舱玩,什么以后去也坐一等舱,什么船长大副,什么甲板落日一日三餐:她只是笑着听故事,当真又不当真,因为不敢想、因为想了就不免去想不好的那一面,所以宁愿不想。
说到最后,汤玉玮道:“不要担心,有我的。”
声音那样轻,像窗外正吹进来的风一样。
“是啊,有你,你是我最后一道依靠了。”
这话是心底话,不知怎地,今日说出来了。
话是这样说,但裴清璋从不希望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只是汤玉玮一直在帮她救她,她也想帮助汤玉玮。此事无关自尊,在汤玉玮面前她早已能做到主动放下自尊,虽然汤玉玮是第一个不要她这样做的人。她是基于情感也是基于现实考虑。就算两人从不说,她也很清楚汤玉玮早就没有之前那么多的收入了。日本人眼看着打不过美国,一日一日地败落,可汪政府对上海对文艺界的控制一日严似一日,别说汤玉玮不愿意给日伪的杂志写稿,就是愿意,也没有多少收入。汤玉玮之所以敢说这些话、敢做那些事,也无非是仗着她父母离开前留下的财富——南浔的家人都跑光了,空留宅子在——那笔钱,她不知道有多少,但她认定那是汤玉玮的,她不希望汤玉玮拿出来用,给自己用。
眼下又坐在书桌前,桌面上摊着账本,一天又将过去了。这日子过得,她想,任谁都是坐吃山空,她们不过比别人稍稍好一些罢了,还有山可吃。
昨天汤玉玮来的时候和她说,自己已经找到了途径,开始出售摄影作品,“中美所的那个詹姆斯。你认识的啊。”她这才明白汤玉玮大概也是由此得到了家里的消息。
卖给谁?她问。
汤玉玮说谁想买就卖,“当然,我最希望是卖给AP。”
AP?她反应了一下,想起来那是美联社。汤玉玮以前想去那里工作,说那个前女友也想去。她倒是先想起那前女友,才想起美联社三个字来。
那好啊。她说。希望你早日成功。
汤玉玮在打量她,她知道,她也想说自己毫不在意,又有点说不出口,好像说出来才是真的不信任、不说就等于信任一样。于是只是对汤玉玮笑了笑,转身离开。
如果真的去美国,那样一个新天地,自己能适应吗?对于自己来说是去,对于汤玉玮来说是重返,重返一个故地,会不会……而自己又是否适合那地方?
不。别想了。
你眼前的麻烦是房租还没有收上来、房客还在楼下住着、物价比如米和蛋又涨价了、女佣周姨也在闹着涨工资、明天又要陪着母亲上医院了。
汤玉玮昨天提议说,要是一时需要,她可以拿一笔钱出来给母亲看病,就当是借给她。这借字太言不由衷,听得她都笑了,也没答应。但独自一人时,她算了又算,知道自己每天接得翻译再多也不够,为今之计,只能继续好好做她中美所的工作,毕竟发薪准时,且发美元。
于是,她放下了翻译稿,叠起来放在一旁,拉开另一个抽屉,拿出一个本子,上面用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密码写的,全是最新的东南沿海气象情报。
看看表,就等午夜,她又该去发报了。
那个一片漆黑只有声音的世界,是她的世界。
在裴清璋的身边众人中,只有汤玉玮知道裴清璋在做的气象情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人要么没有资格知道,要么压根不能理解。她不但知道,甚至一定程度上算是裴清璋的半个上级。上海下着雨,裴清璋感受得到。江苏、福建前两日也下着雨,裴清璋也知道,也知道风雨的规模和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就会来和她商量,既然要立刻送出去,那怎么送出去,由在哪里的哪一个情报所送给谁,才能保证又快又安全。这使得她们事实上成为华东地区的半个指挥中心——实力所致,即便不具有任何官方的承认。
这实力中一方面包括了汤玉玮对特工行动的了解与掌握,一方面也包括了裴清璋在租界隐匿的数个电台。这些电台要么非常隐蔽就是房东也发现不了,要么具有很强的机动性,随时可以拆解重要部件赶往另一个地方发报,以保证安全可靠。每次裴清璋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就笑裴清璋,说是不是当初被自己抓了一趟给吓住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你这条蛇?”裴清璋嗔她。说完两个人都有点脸红,好像这话真有点别的意思。毕竟前几天在她的公寓,人家裴清璋累了,好不容易躺在浴缸里闭眼泡着,她走进去,见色起意,竟然把手放进水里去,初夏时节谁也不觉得凉,她还没来得及干点啥,也还没想干点啥,却生生把裴清璋吓一跳。
现在光是她们控制的服务于中美所的——或者照一些人的理解就是服务于盟军,就是服务于美军——电台比之前多了一倍。这样的好事,也是天意顺承,一方面日军在太平洋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照顾这边,一方面应该帮助日军做这件事的76号衰败没落,无首群龙只想争权夺利,更何况现在万小鹰已经是在军统内部半公开的投了诚的人,有这样的人帮助她们,何止是多了一双眼睛?
裴清璋想起来就心烦,“你先说前线的情况吧,先说大事,再说这小事。”
“前线——也就是常德前线惨烈,打得不像样子,我们疲惫,日军疯狂,人间地狱!但——我听说,已经安排人去救方先觉。”
说完,两人俱是沉默。裴清璋不用问也知道汤玉玮在想的是什么,打成这个样子,把方先觉救出来的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嘉奖一个活人的象征意义很大?激励全军全民的士气?现在衡阳沦陷、谈判失败,多少人骂他是国贼,此时不反省战争计划的失败,先想着捞人。人捞出来,活着的英雄比死了的烈士价值大,至于如何有一个和盟军协作的计划,如何不要再死这么多将士,那都不如一时之提振士气重要,那都不如一个活着的英雄重要。
万小鹰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但是她拿来交换的东西是否真正发挥了价值,现在她们也说不好了。也不想说了。
“伯母呢,怎么样?”是汤玉玮率先开口,不想再讨论令人无奈的战况。
“好了些,精神啊力气啊,都比之前好了,心情也好了。然后……”
“然后?”汤玉玮从椅子上立起身子,以为出了什么事。
“然后今天就出去打牌了。准备打到晚上。晚上!就这样,还要去打牌!”
汤玉玮闻言笑了笑,她笑不出来,只有叹气:“我本来不同意她去,虽然她从来不把我的不同意当一回事,但她说今天打牌的这家一早说好了,等她好了,接她去,送她回,全都有车。我心里说有车是有车,有油吗?我已经让周姨跟着她去了,蹭吃蹭喝就蹭吃蹭喝,她是病人,要人照顾,没什么了不起的,到晚上我就开始打电话催,反正我是不要脸了。为了健康,这点脸皮有什么意思?”
汤玉玮只是说“是”说“对”,她道:“你倒敷衍我。”
“我这又是敷衍了,那我怎么办好,你说?是我陪你上门去请,还是?”汤玉玮靠回椅子里,脸上带着专门用来安慰她的笑意,“可要是专门去一趟,骑着摩托车,又不坐人家的车,更显得奇怪,背后指不定要被说,伯母恐怕……”
她想想就摇头,摆摆手让汤玉玮别说了,“我也只能打电话催,真上门去,她能说我十年!”
两人又说一阵去打牌的这家到底是什么人,裴清璋所知不多,也只能胡猜,末了在汤玉玮身边床上坐下道:“我总在想妈妈的情况。照现在的样子,治也总治不好,药品匮乏得很,短期内这种匮乏也无法改善。我问了几个医生,都说要想治好,怎么都要出去,到香港,到美国,才有希望。我也想,可是谁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去!”
汤玉玮起身,坐到她身边来,把她的头揽在肩上,“会的,都会的,只要我们想去,总会去得到的。前阵子我还收到一份家里发给我的电报呢。”
她知道这不容易,也肯定不是普通渠道给汤玉玮的,不是机密就是绝密,还得是有人带给她,难道是汤家知道女儿的真实身份了?“难得。电报上说什么。”
汤玉玮于是和她细数起电报上说家里一切都好,说那边个个都反日、支持中国抗战,总之是好得不得了,“你想去我们就去,等仗打完了,我们过去了,什么都会好的。”
这话有点承诺今生今世的意味,往日里汤玉玮从不说,知道她不太喜欢虚无缥缈的承诺——现在大概是没办法说得太切实,因为知道自己更不喜欢汤玉玮说什么用她家的东西支援自己的话,务实不能只好务虚——她听着听着笑起来,为汤玉玮这用心感动,胡乱应着好,也不说自己觉得过去遥不可及,“要是去,坐船还不知道要坐多久啊。”
汤玉玮也笑了,“坐船,可好玩了。我当时去的时候……”
什么坐一等舱到二等舱玩,什么以后去也坐一等舱,什么船长大副,什么甲板落日一日三餐:她只是笑着听故事,当真又不当真,因为不敢想、因为想了就不免去想不好的那一面,所以宁愿不想。
说到最后,汤玉玮道:“不要担心,有我的。”
声音那样轻,像窗外正吹进来的风一样。
“是啊,有你,你是我最后一道依靠了。”
这话是心底话,不知怎地,今日说出来了。
话是这样说,但裴清璋从不希望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只是汤玉玮一直在帮她救她,她也想帮助汤玉玮。此事无关自尊,在汤玉玮面前她早已能做到主动放下自尊,虽然汤玉玮是第一个不要她这样做的人。她是基于情感也是基于现实考虑。就算两人从不说,她也很清楚汤玉玮早就没有之前那么多的收入了。日本人眼看着打不过美国,一日一日地败落,可汪政府对上海对文艺界的控制一日严似一日,别说汤玉玮不愿意给日伪的杂志写稿,就是愿意,也没有多少收入。汤玉玮之所以敢说这些话、敢做那些事,也无非是仗着她父母离开前留下的财富——南浔的家人都跑光了,空留宅子在——那笔钱,她不知道有多少,但她认定那是汤玉玮的,她不希望汤玉玮拿出来用,给自己用。
眼下又坐在书桌前,桌面上摊着账本,一天又将过去了。这日子过得,她想,任谁都是坐吃山空,她们不过比别人稍稍好一些罢了,还有山可吃。
昨天汤玉玮来的时候和她说,自己已经找到了途径,开始出售摄影作品,“中美所的那个詹姆斯。你认识的啊。”她这才明白汤玉玮大概也是由此得到了家里的消息。
卖给谁?她问。
汤玉玮说谁想买就卖,“当然,我最希望是卖给AP。”
AP?她反应了一下,想起来那是美联社。汤玉玮以前想去那里工作,说那个前女友也想去。她倒是先想起那前女友,才想起美联社三个字来。
那好啊。她说。希望你早日成功。
汤玉玮在打量她,她知道,她也想说自己毫不在意,又有点说不出口,好像说出来才是真的不信任、不说就等于信任一样。于是只是对汤玉玮笑了笑,转身离开。
如果真的去美国,那样一个新天地,自己能适应吗?对于自己来说是去,对于汤玉玮来说是重返,重返一个故地,会不会……而自己又是否适合那地方?
不。别想了。
你眼前的麻烦是房租还没有收上来、房客还在楼下住着、物价比如米和蛋又涨价了、女佣周姨也在闹着涨工资、明天又要陪着母亲上医院了。
汤玉玮昨天提议说,要是一时需要,她可以拿一笔钱出来给母亲看病,就当是借给她。这借字太言不由衷,听得她都笑了,也没答应。但独自一人时,她算了又算,知道自己每天接得翻译再多也不够,为今之计,只能继续好好做她中美所的工作,毕竟发薪准时,且发美元。
于是,她放下了翻译稿,叠起来放在一旁,拉开另一个抽屉,拿出一个本子,上面用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密码写的,全是最新的东南沿海气象情报。
看看表,就等午夜,她又该去发报了。
那个一片漆黑只有声音的世界,是她的世界。
在裴清璋的身边众人中,只有汤玉玮知道裴清璋在做的气象情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人要么没有资格知道,要么压根不能理解。她不但知道,甚至一定程度上算是裴清璋的半个上级。上海下着雨,裴清璋感受得到。江苏、福建前两日也下着雨,裴清璋也知道,也知道风雨的规模和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就会来和她商量,既然要立刻送出去,那怎么送出去,由在哪里的哪一个情报所送给谁,才能保证又快又安全。这使得她们事实上成为华东地区的半个指挥中心——实力所致,即便不具有任何官方的承认。
这实力中一方面包括了汤玉玮对特工行动的了解与掌握,一方面也包括了裴清璋在租界隐匿的数个电台。这些电台要么非常隐蔽就是房东也发现不了,要么具有很强的机动性,随时可以拆解重要部件赶往另一个地方发报,以保证安全可靠。每次裴清璋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就笑裴清璋,说是不是当初被自己抓了一趟给吓住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你这条蛇?”裴清璋嗔她。说完两个人都有点脸红,好像这话真有点别的意思。毕竟前几天在她的公寓,人家裴清璋累了,好不容易躺在浴缸里闭眼泡着,她走进去,见色起意,竟然把手放进水里去,初夏时节谁也不觉得凉,她还没来得及干点啥,也还没想干点啥,却生生把裴清璋吓一跳。
现在光是她们控制的服务于中美所的——或者照一些人的理解就是服务于盟军,就是服务于美军——电台比之前多了一倍。这样的好事,也是天意顺承,一方面日军在太平洋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照顾这边,一方面应该帮助日军做这件事的76号衰败没落,无首群龙只想争权夺利,更何况现在万小鹰已经是在军统内部半公开的投了诚的人,有这样的人帮助她们,何止是多了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