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八个孩子?”她插嘴。
“八个。你的同学的父亲应该是第五个,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如果——”
父亲说到这里笑起来,“如果裴之廉没有再娶小的话。”
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经常见不到裴清璋的父亲。她的母亲她见多了,虽然并不友善。可裴清璋的父亲呢?那个叫裴中衍的人她只见过两次,两次都是在公共租界里的裴家家中。那个男人很友好,很爽朗,除了身上带着甜腻的鸦片味之外,没什么招人讨厌的。当然,那时候她不懂。要直到裴清璋被困她家,她才明白。
说不清明白过来的时候心里到底是什么情绪,眼里只有那时裴清璋站在自己与裴母之间的背影。一开始满脑子纷乱的“她的父亲在哪里”、“她的父亲不安全”、“她的父亲为什么不在”、以及“这种情况下父亲不在是什么感触”等等想法,全部被那身影打散。
但她什么都没说,好像那不是裴清璋的背影,而是一面水银镜子,碰了便要碎裂。
可等到她一只脚踏在地上撑着车、一只脚还踩在踏板上,在寒风中气喘吁吁时,台阶上的裴清璋又是一株幽涧里的兰花了。
她想自己绝不是个采兰人,她不敢,她只想望着这株兰花,因为知道开得不易,所以望她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她希望裴清璋远离苦厄,因为她觉得那些苦厄裴清璋并不deserve,she deserve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better.哪怕裴清璋会问一下她不好回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回来——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岁岁平安。
作者有话说:
{18}即干洗。
{19}一二八事变。
{20}翁同龢,常熟人。
第五章
民国二十九年的年底,日子过得像流水一样快。裴清璋带着汤玉玮,成日地有空就去“做旧梦”——两人再见面时她挖苦汤玉玮如此鸳鸯蝴蝶派的说辞,汤玉玮立刻开口说是“重温旧梦”,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徒增玩笑——先是回去看了看学校,人去楼空,看门的还在,只不过是新雇的,往日故事是一个都不记得,只知道她们是这两年来第一个回来看的学生。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想也没用,恰好肚子饿了,就转去找学校附近的大饼摊子。汤玉玮一直觉得可能不在了,毕竟摊子全靠学生的馋嘴,现在学校都没了,大饼摊恐怕也难继续存在。裴清璋则是毕业之后就没回去过,毕竟没了汤玉玮,她对那里更加没有留恋。揣着不安的两人并肩往那边走,闻见一点香气,尚且将信将疑,没想到真给她俩找到了。摊子还在,店主还在,老虎脚爪都在,就是椭圆形的甜大饼不见了——毕竟糖和猪油都太贵了。
店主涨价了,也不记得她们。这也无妨,两人买一个大饼、两个老虎脚爪,忘记了自己刚吃过早餐没多久——裴清璋不知道“狡诈有预谋”的汤玉玮一早少吃了点,留着肚子——站在街边就小口小口地吃起来。非为教养所碍,实在是舍不得吃太快,肚量毕竟有限。
当然除了大饼摊,还有各色馒头烧卖春卷,粢饭团都专门找了三家去尝。到了两人第三次相约出来玩,已经干脆不吃早餐、就约早餐了。
隔着不甚油腻的小方桌坐下,汤玉玮要起身去端豆浆,被裴清璋按下:“别,不是说好了,旧梦是我伺候你吗?坐着。”她对于自己说这话的语气有多温柔毫不自知,只知道对汤玉玮自己从来严厉不起来。等她从雾霭中穿过,端来白瓷大碗配小勺的时候,早有一双手伸上来接着。她不由得就去看汤玉玮的手指了,好看,修长而不显枯瘦,让人觉得这双手的主人应该是行事果断利落、坚定自持的人。
这样的人大概不是自己。自己都不能拥有自己的主意。
“来。”她把饭团递给汤玉玮,汤玉玮接过去,捏了捏,又递过来,“嗯?”
“给你。我捏过了。”
她一时愣住,然后立刻接了。
总是汤玉玮照顾她,当初就是。这当然使得她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不好意思,可也不知道如何补偿。好像自己能用来报偿的东西不多。当初是没有,真的没有。现在呢?现在她能有了吗?上一次两人出来玩,汤玉玮还带她去看《孔夫子》{21},票不好买,汤玉玮说自己有关系搞到票,还能是不错的位置。那片子她不太喜欢,也许是因为对孔圣人缺乏感情、也许是尴尬于片头那一句呼救,总之,等到汤玉玮问她喜不喜欢时,她回答的很平淡,汤玉玮问她想不想要特刊的时候,她笑着拒绝。
不能。她必须报答点什么。
于是,当她们走出早餐店、正需要想出下个可以去逛逛的地方的时候,她主动提出,有家老裁缝铺,还能去看看。
“哪一家?”
“就是当初你想做那件湖蓝粉镶边旗袍\\结果没成的那家。”
汤玉玮果然在裁缝铺兴致勃勃地又量又试,仿佛一夜回到十年前,还是二八少女。裴清璋看着她的样子好笑,但脑海里的问题也不断浮上来:汤玉玮到底为什么要回来?
不为其他,纯为好奇。汤玉玮并不回避说到在美国的生活,但每当她的问题有一点靠近汤玉玮回来的原因,汤玉玮就立刻换一个话题。如果对于在那边的经历都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回来的原因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只是每每想到这一点,就想到自己也是一样,也是有许多事不能说。不光是那见不得人的身份,还有许多其他事。其他她不想说、不想去回忆、不想告诉汤玉玮的事。
暂时不说吧,至少是暂时,等到她知道到底自己能不能说的时候,她再决定。
不过,不得不说,与汤玉玮重逢,给了她很多别的便利,尤其是在找借口出门的时候。母亲虽然催她嫁人,却又不放心她自己找人——何况看她样子也只知道她是根本不愿意去找人的——所以对她出门去干什么事见什么人非常在意,跟踪固然干不出来,盘问到底的本事是大大地有。为此,她每次要出门去见郁秉坚,都谈不上费尽心机躲76号,心气全部拿去应付她娘了。现在好了,只要说是和汤玉玮出去玩,母亲竟一时不问那么多。
她也知道,有朝一日两人见面,总有对穿的可能。她当然相信汤玉玮的机灵,面对面就是措手不及也会掩护自己。自己一开始对母亲撒的谎也不那么严密,时间地点岔开,到时候一口咬定母亲记错了就是——就是,万一汤玉玮就此对自己起疑怎么办?汤玉玮不愿意说为什么回来,自己不愿意说拿她当幌子去干了什么事,这个交易她们能心照不宣地做成吗?
先不想,先……
这天,汤玉玮约她在平安夜那天去金都大戏院看《西厢记》。她一边打电话——偶尔打电话,主要还是递条子,她都笑,说老使人递条子干嘛,汤玉玮说少给电话公司钱,多给穷苦孩子钱,让人家多上你们那儿去也能涨勇气和见识——一边盘算郁秉坚最后一件要她安装的设备是当天送过去,还是提前或延迟?是节日气氛有利于她隐蔽还是有汤玉玮更安全?
“你们家过节就没什么安排?”汤玉玮问,语气很是戏谑,她也笑,“我们家能有什么安排?我们家又没有人信耶稣基督,圣诞老人也——”
一定是和这家伙在一块儿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开始话多,喜欢胡扯了。
可天晓得汤话篓突然道:“既然没有什么安排,不如我去你家吧!”
“什么?”她愣道,一下子回到了平日里说话的样子。
“我说,那天咱们先去看戏,看完了就去你家,我带着礼物去,和你妈妈一起吃顿饭。也好多年没见她了,怎么能不去看看她呢……”
汤玉玮话头起得急,裴清璋一时连个拒绝借口都想不到,聪明脑子一下就卡住,“你……”
那头滔滔不绝地说着反正自己也不想去参加什么这个那个电影公司在百乐门大世界搞的什么酒会、惹一身烟酒臭味不说还要奉迎各色人等实在累得很的汤玉玮,听到她这一声迟疑,立马住了嘴,电话两头忽然安静了下来,“怎么?”
裴清璋脑子里的螺丝卡住,正期待有个谁来救她一下,幸好这时候副董事劳埃德出现在走廊那头,像是救火车一样喊她的法语名字,莉亚裴,莉亚,莉亚你在哪里,莉亚!她如蒙大赦,“副董事找我,我先挂了。”
“好。”汤玉玮倒也不追问,和刚才判若两人。她又不落忍起来,两眼一闭,出一口气。
“你来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是别带什么礼物了。妈妈见了还要我还礼。”她说。电话那头汤玉玮笑起来,一连串的好好好是是是。
劳埃德还在喊,救火车简直要开到她办公桌前,她挂了电话。
平安夜那天,她们的确先去看了《西厢记》。她高高兴兴地背书里的原话,汤玉玮就跟她说电影背后的八卦,说起周璇,说起周璇和林楚楚{22}的对比,又说道上一部的编剧是黎民伟,汤玉玮恰好又和黎民伟有些交情,又说起黎民伟和林楚楚的事。裴清璋不很关心别人的爱恨情仇,觉得很非礼,可下一步竟然议论起林楚楚和周璇的长相来,话出口,觉得自己这样说同样是非礼。
“八个。你的同学的父亲应该是第五个,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如果——”
父亲说到这里笑起来,“如果裴之廉没有再娶小的话。”
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经常见不到裴清璋的父亲。她的母亲她见多了,虽然并不友善。可裴清璋的父亲呢?那个叫裴中衍的人她只见过两次,两次都是在公共租界里的裴家家中。那个男人很友好,很爽朗,除了身上带着甜腻的鸦片味之外,没什么招人讨厌的。当然,那时候她不懂。要直到裴清璋被困她家,她才明白。
说不清明白过来的时候心里到底是什么情绪,眼里只有那时裴清璋站在自己与裴母之间的背影。一开始满脑子纷乱的“她的父亲在哪里”、“她的父亲不安全”、“她的父亲为什么不在”、以及“这种情况下父亲不在是什么感触”等等想法,全部被那身影打散。
但她什么都没说,好像那不是裴清璋的背影,而是一面水银镜子,碰了便要碎裂。
可等到她一只脚踏在地上撑着车、一只脚还踩在踏板上,在寒风中气喘吁吁时,台阶上的裴清璋又是一株幽涧里的兰花了。
她想自己绝不是个采兰人,她不敢,她只想望着这株兰花,因为知道开得不易,所以望她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她希望裴清璋远离苦厄,因为她觉得那些苦厄裴清璋并不deserve,she deserve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better.哪怕裴清璋会问一下她不好回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回来——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岁岁平安。
作者有话说:
{18}即干洗。
{19}一二八事变。
{20}翁同龢,常熟人。
第五章
民国二十九年的年底,日子过得像流水一样快。裴清璋带着汤玉玮,成日地有空就去“做旧梦”——两人再见面时她挖苦汤玉玮如此鸳鸯蝴蝶派的说辞,汤玉玮立刻开口说是“重温旧梦”,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徒增玩笑——先是回去看了看学校,人去楼空,看门的还在,只不过是新雇的,往日故事是一个都不记得,只知道她们是这两年来第一个回来看的学生。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想也没用,恰好肚子饿了,就转去找学校附近的大饼摊子。汤玉玮一直觉得可能不在了,毕竟摊子全靠学生的馋嘴,现在学校都没了,大饼摊恐怕也难继续存在。裴清璋则是毕业之后就没回去过,毕竟没了汤玉玮,她对那里更加没有留恋。揣着不安的两人并肩往那边走,闻见一点香气,尚且将信将疑,没想到真给她俩找到了。摊子还在,店主还在,老虎脚爪都在,就是椭圆形的甜大饼不见了——毕竟糖和猪油都太贵了。
店主涨价了,也不记得她们。这也无妨,两人买一个大饼、两个老虎脚爪,忘记了自己刚吃过早餐没多久——裴清璋不知道“狡诈有预谋”的汤玉玮一早少吃了点,留着肚子——站在街边就小口小口地吃起来。非为教养所碍,实在是舍不得吃太快,肚量毕竟有限。
当然除了大饼摊,还有各色馒头烧卖春卷,粢饭团都专门找了三家去尝。到了两人第三次相约出来玩,已经干脆不吃早餐、就约早餐了。
隔着不甚油腻的小方桌坐下,汤玉玮要起身去端豆浆,被裴清璋按下:“别,不是说好了,旧梦是我伺候你吗?坐着。”她对于自己说这话的语气有多温柔毫不自知,只知道对汤玉玮自己从来严厉不起来。等她从雾霭中穿过,端来白瓷大碗配小勺的时候,早有一双手伸上来接着。她不由得就去看汤玉玮的手指了,好看,修长而不显枯瘦,让人觉得这双手的主人应该是行事果断利落、坚定自持的人。
这样的人大概不是自己。自己都不能拥有自己的主意。
“来。”她把饭团递给汤玉玮,汤玉玮接过去,捏了捏,又递过来,“嗯?”
“给你。我捏过了。”
她一时愣住,然后立刻接了。
总是汤玉玮照顾她,当初就是。这当然使得她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不好意思,可也不知道如何补偿。好像自己能用来报偿的东西不多。当初是没有,真的没有。现在呢?现在她能有了吗?上一次两人出来玩,汤玉玮还带她去看《孔夫子》{21},票不好买,汤玉玮说自己有关系搞到票,还能是不错的位置。那片子她不太喜欢,也许是因为对孔圣人缺乏感情、也许是尴尬于片头那一句呼救,总之,等到汤玉玮问她喜不喜欢时,她回答的很平淡,汤玉玮问她想不想要特刊的时候,她笑着拒绝。
不能。她必须报答点什么。
于是,当她们走出早餐店、正需要想出下个可以去逛逛的地方的时候,她主动提出,有家老裁缝铺,还能去看看。
“哪一家?”
“就是当初你想做那件湖蓝粉镶边旗袍\\结果没成的那家。”
汤玉玮果然在裁缝铺兴致勃勃地又量又试,仿佛一夜回到十年前,还是二八少女。裴清璋看着她的样子好笑,但脑海里的问题也不断浮上来:汤玉玮到底为什么要回来?
不为其他,纯为好奇。汤玉玮并不回避说到在美国的生活,但每当她的问题有一点靠近汤玉玮回来的原因,汤玉玮就立刻换一个话题。如果对于在那边的经历都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回来的原因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只是每每想到这一点,就想到自己也是一样,也是有许多事不能说。不光是那见不得人的身份,还有许多其他事。其他她不想说、不想去回忆、不想告诉汤玉玮的事。
暂时不说吧,至少是暂时,等到她知道到底自己能不能说的时候,她再决定。
不过,不得不说,与汤玉玮重逢,给了她很多别的便利,尤其是在找借口出门的时候。母亲虽然催她嫁人,却又不放心她自己找人——何况看她样子也只知道她是根本不愿意去找人的——所以对她出门去干什么事见什么人非常在意,跟踪固然干不出来,盘问到底的本事是大大地有。为此,她每次要出门去见郁秉坚,都谈不上费尽心机躲76号,心气全部拿去应付她娘了。现在好了,只要说是和汤玉玮出去玩,母亲竟一时不问那么多。
她也知道,有朝一日两人见面,总有对穿的可能。她当然相信汤玉玮的机灵,面对面就是措手不及也会掩护自己。自己一开始对母亲撒的谎也不那么严密,时间地点岔开,到时候一口咬定母亲记错了就是——就是,万一汤玉玮就此对自己起疑怎么办?汤玉玮不愿意说为什么回来,自己不愿意说拿她当幌子去干了什么事,这个交易她们能心照不宣地做成吗?
先不想,先……
这天,汤玉玮约她在平安夜那天去金都大戏院看《西厢记》。她一边打电话——偶尔打电话,主要还是递条子,她都笑,说老使人递条子干嘛,汤玉玮说少给电话公司钱,多给穷苦孩子钱,让人家多上你们那儿去也能涨勇气和见识——一边盘算郁秉坚最后一件要她安装的设备是当天送过去,还是提前或延迟?是节日气氛有利于她隐蔽还是有汤玉玮更安全?
“你们家过节就没什么安排?”汤玉玮问,语气很是戏谑,她也笑,“我们家能有什么安排?我们家又没有人信耶稣基督,圣诞老人也——”
一定是和这家伙在一块儿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开始话多,喜欢胡扯了。
可天晓得汤话篓突然道:“既然没有什么安排,不如我去你家吧!”
“什么?”她愣道,一下子回到了平日里说话的样子。
“我说,那天咱们先去看戏,看完了就去你家,我带着礼物去,和你妈妈一起吃顿饭。也好多年没见她了,怎么能不去看看她呢……”
汤玉玮话头起得急,裴清璋一时连个拒绝借口都想不到,聪明脑子一下就卡住,“你……”
那头滔滔不绝地说着反正自己也不想去参加什么这个那个电影公司在百乐门大世界搞的什么酒会、惹一身烟酒臭味不说还要奉迎各色人等实在累得很的汤玉玮,听到她这一声迟疑,立马住了嘴,电话两头忽然安静了下来,“怎么?”
裴清璋脑子里的螺丝卡住,正期待有个谁来救她一下,幸好这时候副董事劳埃德出现在走廊那头,像是救火车一样喊她的法语名字,莉亚裴,莉亚,莉亚你在哪里,莉亚!她如蒙大赦,“副董事找我,我先挂了。”
“好。”汤玉玮倒也不追问,和刚才判若两人。她又不落忍起来,两眼一闭,出一口气。
“你来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是别带什么礼物了。妈妈见了还要我还礼。”她说。电话那头汤玉玮笑起来,一连串的好好好是是是。
劳埃德还在喊,救火车简直要开到她办公桌前,她挂了电话。
平安夜那天,她们的确先去看了《西厢记》。她高高兴兴地背书里的原话,汤玉玮就跟她说电影背后的八卦,说起周璇,说起周璇和林楚楚{22}的对比,又说道上一部的编剧是黎民伟,汤玉玮恰好又和黎民伟有些交情,又说起黎民伟和林楚楚的事。裴清璋不很关心别人的爱恨情仇,觉得很非礼,可下一步竟然议论起林楚楚和周璇的长相来,话出口,觉得自己这样说同样是非礼。